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精選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合集八篇

精選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合集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7W 次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合集八篇

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1

我的家鄉在湖北,當鞭炮聲此起彼伏地在耳邊響起,天空上浮現出朵朵絢爛的煙花時,就是在告訴我們:春節來到啦!

奶奶早早地就起來做年飯,家裏煥然一新!擦得倍兒亮的窗戶和桌子,喜慶的窗花和對聯,好吃的糖果和雞蛋……首先,過年我們必須做餈粑。餈粑是我們湖北的特產,每家每戶在過年的時候都會把醃製很久的餈粑拿出來。餈粑雖然沒有味道,但是吃起來糯糯的,黏黏的,很好吃!然後把自家所有的鍋鏟拿出來,事先調過味兒的雞肉和豬肉放在鍋裏開始燉,一燉就是好幾個小時,不過這樣才能入味兒。孩子們在院子裏開心地玩耍,爆竹煙花隨處可見,熱鬧極了!還有我們自己人炒的瓜子,鹹鹹的,吃起來越吃越有勁!

湖北人的第一餐就是喝雞湯,清鮮美味不油膩,象徵着“清泰平安”,每年回家過年的時候,我和爸爸媽媽都會喝上呢!到了晚上,桌上的菜可謂是“滿漢全席”!有炸過的餅,雞肉、豬肉、雞爪,炸薯條,炸丸子,裏脊,……我足足吃了兩碗飯呢!吃完飯就要去放鞭炮,我雖然怕,但還是不忍心不看這麼美麗的場景,五顏六色的,在天空中炸出一朵美麗的花,似乎在敲響春節的鐘!第二天早上就是拜年了,各家各戶的帶着一個袋子,裏面就是裝好吃的,一般都是小孩子出馬,只要一個甜甜的笑容,就可以換來好吃的糖果和紅色的雞蛋。我要了整整一袋子呢!晚上,一家人開心地聚在一起看春晚,開心地笑聲,坐在火炕面前,一邊吃着瓜子我們自己炒的瓜子,一邊嚼着糖果,其樂無窮!

最後就是包餃子了,奶奶做的餡兒有一股地道的湖北味兒,加上蔥蒜豬肉等調料,使餃子變得非常好吃!我最期待的就是包餃子啦,奶奶包的餃子有模有樣兒的,可我包的卻是像個肉團似的,逗得大家都哈哈大笑!

這就是我們湖北的春節,希望大家跟我一樣喜歡!

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2

我國的風俗文化豐富而又源遠流長,是全國人民的驕傲。雖然我國有着共同的節日,但卻有着截然不同的民俗傳統。

在我的家鄉有着很多和別的地方不一樣的民俗傳統。不管是從吃的還是其他的都有很大的區別。比如在元宵節或者春節的時候,我們不能說不吉利的話,如果說了便需要用紙巾擦嘴。也不能吵架打罵或者摔碎東西,萬一這樣的事情發生了,便需要將碎的東西收藏起來,口中同時要念歲歲平安。

正月初一子時新年開始,家家戶戶燃放鞭炮,稱爲“開正”,還要在門前備清茶、糖果,焚香,稱爲“拜正”。初一日人人早起,穿新衣服燒香點燭,祭拜天地祖先。小輩向長輩拜年,長輩隨即賜以紅包。

在“開正”的時候,家人都要吃點紅糖線麪湯。糖,意爲甜蜜;線面,意爲長壽,即祈求全家幸福長壽。

初一日不吃粥,以免往後出門遇雨;不往戶外倒垃圾,忌“財氣外泄”。此外還有不不討債,不打罵孩子等禁忌。

怎麼樣?我們這的春節既講究又別有一番風趣吧!除此之外,大家還可以在網絡、書籍上多多瞭解一些異地的習俗,多豐富自己的見識!

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3

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節日,這一天在外面工作和學習的人都回到了家,大家一起度過這歡樂時光。

我的家鄉在北方的一個小鎮,一進入臘月,家家戶戶都忙着打掃衛生,外面小孩也幫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把家裏打掃的乾乾淨淨迎接春節。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也很熱鬧,我們這裏有吃年糕、吃麻糖的習俗。這幾天集市上貨物琳琅滿目,大人們把購買的雞鴨魚等食品都做好了,準備年夜飯時親人們一起分享。

年三十早晨,我們這裏家家戶戶都忙着貼春聯、掛燈籠。大家都喜氣洋洋,一片熱鬧的景象。晚上,大人們準備了一天的年夜飯端上了桌,真豐盛啊!不過餃子纔是重頭戲,爲什麼過年要吃餃子呢?媽媽告訴我說:“傳說有個皇帝做了個夢,夢裏說天神喜歡在大年三十這一天吃餃子,於是昭告天下,家家戶戶在這一天都要吃餃子

我們邊吃年夜飯邊欣賞春節聯歡晚會,那歡慶的歌舞,引人發笑的小品,使人們不時除傳來一陣陣的笑聲。凌晨,家家戶戶點着了事先準備好的旺火柴,十二點準時鞭炮齊鳴,那天上的煙花金光閃閃的美麗極了。初一開始人們互相拜年我們小孩子當然少不了壓歲錢,如果我們嘴巴甜一點,就可以”大賺“一筆了。以後幾天都在這樣的歡樂中度過。一轉眼正月十五元宵節就到了,街上到處都是彩車、花燈、秧歌隊,從早上扭到晚上,大家沉浸在歡樂的海楊中。大家還吃元宵。放孔明燈,我也買了一個,寫好願望,把它放飛了。

我喜歡春節,更喜歡家鄉的春節。

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4

“春節”對於咱們中華民族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在這個節日裏,大家歡聚一堂,熱熱鬧鬧的,一派祥和。

“放鞭炮,吃年夜飯”可謂是過年的“重頭戲”了。瞧,現在才下午五點鐘,奶奶卻已經忙活起來了。再看看客廳裏,大人們正開心地談天說地,小孩們則聚精會神地盯着電腦……隨着一盤盤佳餚陸續上桌了,咱們才意識到準備放鞭炮了。看着爸爸從箱子裏拿出了一大卷的鞭炮往門外走去,我趕忙攔住爸爸,說道:“爸爸,這回讓哥哥來點燃鞭炮如何?”爸爸看向哥哥,卻見哥哥正使勁地搖頭擺手。爸爸看着他說:“一個男子漢,這麼怕死幹嘛!”說着,把手中的鞭炮遞給他並把他往門口推。見他那十分無奈的樣子,我不由的覺得好笑。在看看他的動作:還沒點燃就跑的遠遠的。第二次點鞭炮時,幾分鐘過去了,怎麼還沒點燃?原來啊,這緊要關頭打火機卻“掉鏈子”了。第三次終於點燃了,只見哥哥早已跑到一棵大樹後面,探出顆腦袋遠遠地望着那鞭炮。咱們看着他的樣子忍不住開懷大笑起來。鞭炮聲漸漸消失了,大家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原新的一年開開心心、平平安安吧!回到家中,看到那滿桌的菜餚,數了數竟有十八道菜,大家都驚呆了,入座後,只見爺爺拿出了一瓶茅臺酒來,與大家品嚐、分享。只見大人們紛紛拿出了紅包遞給咱們並送上祝福,咱們也互相的道謝、祝福。然後,便美美的吃着年夜飯,其樂融融。

瞧,這就是咱們家充滿歡笑的春節。

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5

我的家鄉在日照市莒縣。在莒縣,春節是一個最爲隆重,也是當地人們認爲是最重要的節日。

臘月的中旬,人們早已把雞、鴨、魚、肉、新衣服,爆竹等各種準備過年的東西準備好了。臘月二十三過小年,人們必須祭“竈神”。

除夕來臨,家家戶戶的男女老少穿起新衣,男孩子們放爆竹,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團圓飯,一起看聯歡晚會。人們一般在 點以前不睡覺,都要守歲。

正月初一到了,天還沒亮,人們就早早的起來了,放鞭炮,吃水餃,到 ——9點之間,孩子們和男人們出去拜年,而女人們則在家裏接待客人。拜年可以獲得紅包或一些壓歲錢,這使每一個孩子都高興的合不攏嘴。

正月初二,初三是人們串門的日子,每一個人都領着許多東西,大大小小的包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有到親戚家的,也有到朋友家的,還有到……

元宵節來了,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大街小巷裏處處都掛着彩燈,天中放着各種各樣的花炮,五顏六色,漂亮極了!孩子們帶着自己心愛的燈籠,在大街上自由自在的玩耍着,笑聲迴盪在馬路上。

春節就這樣不知不覺的結束了,孩子們愉快的假期也就過完了,大人們也應該去上班了。可是,所有的地方,笑聲,喧鬧聲都依舊存在着。

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6

按家鄉的舊習俗,家鄉的春節在臘月初旬就已經開始了。我們家鄉有一句諺語“臘七臘八,凍死寒鴉,”因爲這是一年最冷的時候。

我們這些小孩子最喜歡的就是爆竹和煙花了。有一件事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當時我們都很調皮,經常到小賣部去買爆竹來玩。其中有一個男孩很喜歡捉弄人,他把爆竹放到水裏,正好我和同伴經過時爆炸了起來,那些水花也濺了起來,濺到了我們的臉上,當時我們非常生氣,狠狠地揍了他一頓,但後來我們居然成了玩鞭炮的好朋友。

我們農村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春節的“彩排”。只要天一擦黑,鞭炮一響起來,便有了過年的味道。

過了臘月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忙着大掃除,忙着準備好雞、鴨、魚、肉等。

我們家鄉的除夕,更是熱鬧非凡。家家都在趕做年菜,處處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了新衣服,大門貼上了火紅的對聯。還有我們家鄉的壓歲錢,說起壓歲錢,那可是大有來歷的,傳說除夕之夜便會有年怪到來,父母爲了保住自己孩子的性命,把一個紅包放在孩子的枕頭下,並告訴孩子們:如果有年怪來了,就把紅包送給它,用錢來賄賂它,然後它就離開,你便平安無事了。我也曾聽奶奶說:“除夕之夜,有一個大耳朵、尖鼻子、血噴大口的年怪,悄悄地來到一戶人家,獅的一聲把孩子驚醒,孩子見到年怪很害怕,後來小孩子壯着膽子叫年怪大哥不要吃他,年怪說你必須把所有紅包都給我,不然我就吃了你!儘管小孩捨不得自己的紅包,可性命要緊,不得不把紅包給了年怪。”這便是紅包的來歷。

一眨眼,春節在正月十九結束了,學生高高興興地去上學了,人們也該工作了,因爲大家都知道新的一年又開始了。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春節的風俗。

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7

春節是炎黃子孫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但由於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各地過春節也有許多不同的習俗。

我家鄉的習俗,人們臘月初就開始準備過年了。臘八這天,是一年最冷的時候。在臘八這天,孩子們一早就結伴到河裏去打“臘八冰”。在大冷的天裏,孩子們帶着冰塊回家,不時用凍得通紅的小手拿一塊晶瑩的冰塊,塞在嘴裏咬的咯吱作響,這一路上灑滿了歡聲笑語。這天,家家還要做“攪團”,“攪團”是用豌豆磨的'面做成的,有‘“吃了臘八飯,天天忙過年”的說法。

過了臘八那就是臘月二十三了,臘月二十三這天,天一擦黑,鞭炮就響起來了,在這天的晚上,要祭送竈神。俗說:“要送竈神娘娘回孃家,並求竈神娘娘在玉皇大帝面前祈求平安。”

臘月二十三一過,大家更忙了。必須清掃房屋,接着就是殺豬宰羊,籌辦年貨,還要炸“撒子”、“麻花”、“翻跟頭”等風味食品,這種食品的做法獨特,味美可口。

除夕這天家家戶戶的大門上都貼上了紅紅的對聯,院子裏,街道上掛滿了火紅的燈籠,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新衣服,家家忙着做年夜飯,大街小巷飄散着年夜飯的香味。除夕這天燈火通宵,鞭炮聲此起彼伏。等一家人吃完了年夜飯,燃放過鞭炮後,大家便去給家裏族的長輩拜年,然後再挨家挨戶到族裏各家拜訪,大家聚在一起吃肉喝酒,唱歌跳舞,直至天亮。初一至初三,串親訪友,相互拜年,共祝新年快樂,並在新的一年裏幸福快樂、健康。

正月初八至十五,各鄉、各村的社火都開演了。人們穿着一新、扶老攜幼,紛紛走上街頭、場院,看那熱火朝天的社火表演。那震耳欲聾的鑼鼓敲出了農民豐收的喜悅,飄逸的秧歌扭出了農民美好的心願。

正月十五是春節的又一個高潮。這天晚上要舉行一年一度的大型花燈展覽,全縣各個單位將自己製作的花燈、花車擺放在街道兩旁,供人們觀賞。花燈形態各異、手工精美、色彩鮮豔,遠遠望去整個街道猶如一條五彩的蛟龍。人們賞燈結束回家後,除了吃湯圓還有一個很精彩的節目——“跳冒火”。在各家門前點燃數堆麥草,男女老幼排着長隊從燃燒的火苗上逐一跳過去,俗稱“跳冒火”。大家跳着、笑着,在心裏祈禱着來年無病無災、健康幸福。

就這樣一個歡樂、喜慶、詳和的春節,在歡聲笑語中漸漸的遠去,人們又開始了一年的新生活。

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8

春節,是一個充滿鞭炮聲的節日;春節,是一個……

帶着春節這些歡樂,咱們一家踏上了去外婆家的路。

大年三十一早,咱們就趕到車站,乘上車,車開動了,不一會兒,咱們就到了外婆家了。我在外婆家門口大喊:“外婆!外婆!咱們來了!”這聲音如大雷般的重,可外婆呀!愣是沒聽見,只等我進了屋才聽見,看來年紀真是大了呀!

我放下東西,和爸爸說了一下,就跑到小姐姐家,和她一起準備晚上的鞭炮了!

咱們來到小店,啊!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鞭炮可真是琳琅滿目呀!有紅燈籠;有小蜜蜂;有小飛碟;有閃光棒;等等。咱們東挑挑,西挑挑,最後買了近一個袋子的鞭炮。望着這些鞭炮呀,眼前浮現出晚上過春節時那快樂的情景了,好美呀……

時間正合我意,一眨眼就到了夜晚了,咱們來到一個大空地,準備放鞭炮,喲!這裏的人可真多,有放鞭炮的,有看鞭炮煙花的。我毫不猶豫的拿出一隻“蜜蜂”,點燃導火線,只見“小蜜蜂”的尾部先放出煙花,正當我看得着迷時,“小蜜蜂”突然旋轉的飛了起來,好看極了。

時間猶如水流緩緩流淌,在人不注意的時候,時間就快接近十二點了,大人們準備好煙花,小孩們着迷的看着,一個人邊看錶邊喊:“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聽到這個數字的人,都點燃自己的煙花。只聽“轟”一聲,空中便像放電影似的,放出了煙花,小孩們,大人們都仰起頭,看着這美麗的煙花,不知哪個人開的頭,喊出了:“新年到了!新年到了!”這一句話時,當時全場的男女老少也喊了起來:“新年到了!新年到了!過春節了!過春節了!”連小孩都在吶喊,大家的聲音中充滿了快樂。

我心想:啊!新年到了!春節到了,我又大了一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