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開學第一課六年級作文集合10篇

開學第一課六年級作文集合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5W 次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開學第一課六年級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開學第一課六年級作文集合10篇

開學第一課六年級作文 篇1

今天7:30分,我準時的坐在電視機前觀看着中央七頻道《開學第一課》。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幸福”是由四個主題串說而成的。

主題一出來的是豆豆姐姐和李連杰叔叔,它們分別講了自己的幸福……

主題二是一個盲童他特別的喜歡彈鋼琴,在屏幕中他的媽媽帶着他的兒子相依爲命,兒子是那麼的懂事,在一次他的媽媽帶着他來到了一個鋼琴教室,在教室裏彈了三個小時後,他哭着離開了,他說:“我要天天來彈琴……”當他在現場彈了一曲《母親》可見他是多愛自己的母親,當他彈完《母親》這首歌我不知不覺的哭了起來,他的幸福就是當一個優秀的鋼琴家,永遠和媽媽在一起。

主題三王中華是一個老師,一天他看見網上有一段邁克傑克遜的片段,見同學們也喜歡就找到了體育老師編了一個適合同學的傑克遜舞蹈,這舞蹈讓我身臨其境,似乎讓我熱血沸騰,也情不自禁的跟着跳了起來。三年時間飛逝,到了和老師分離地時候,大家都非常捨不得老師,看完這段短片,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我的班主任司老師,和這位王老師一樣,是一個千年等一回的好老師啊。

主題四是一個大姐姐講了她從小就被家人遺棄,還好有一個好心人收養了,可是過了三年的好日子,她的養母雙頰癱瘓了,不久養父也過世了,養母也不想活了,在女兒的勸說下堅強活了下來,之後她八歲幼小地身軀扛起了一百多斤的老母親,把家裏的重擔全都承擔了下來……有一次別人請她吃肯德基,她說想帶回家吃,回家後他對母親說:“我在肯德基吃過了,全給了母親吃,到現在還不知道肯德基是什麼味道呢!”

看過後真的讓我深有感觸,我一定要孝敬母親,愛我的母親,體諒我的母親……

我知道,幸福誰都有,幸福就在我們身邊,幸福就在那一剎那,所以大家要珍惜身邊的每一個幸福哦!

開學第一課六年級作文 篇2

20xx年,《開學第一課》第一次引入“家風”教育的元素,以“父母教會我”爲主題,在兩代人中間表達和傳承孝心、禮儀等。節目分爲 “孝”、“禮”、“愛”三個篇章,以“強”作爲尾聲,通過嘉賓演講、人物故事、文藝表演展示家風的力量。

今年除撒貝寧、王小丫外,還有深受歡迎的 “大拇哥”何炅,央視新聞主播、“睿智姐姐”張泉靈加入主持陣營,同時節目還引入了創新環節——“說文解字”,並通過“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兩個卡通人物的對話來解釋主題字的構成和含義,從本源上開啓主題。節目以生動、活潑、多元化的方式寓教於樂,帶領小學生去傳承父母身上的優秀習慣。

在今年的主講嘉賓中,有“童話大王”鄭淵潔、歌手容祖兒這樣的“大人”們,也有來自藏族武藝班孩子,更有歌手秦勇與兒子大珍珠這樣的父子檔,他們在舞臺上給我們帶來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家風故事。

節目模擬課堂形式,在新生代中學生組合TF boys演唱的主題曲《開學第一課》中歡樂開場。

在“大頭兒子小頭爸爸“的話帶來關於“孝”的解字之後,“童話大王”鄭淵潔作爲本次第一堂課的嘉賓,給我們講述了他關於“孝”的家風。他的出場給現場的很多孩子帶來了驚喜。他向我們講述了父母對自己的愛,他說:“在我寫《皮*魯外傳》時,發現每天鋼筆水都是滿的,原來是父親每天給我的鋼筆灌水,這個舉動讓我堅定一定要孝敬父母,比如把好吃的先讓給父母,甚至是爲父母洗一次腳。”同時,他認爲讓父母放心也是“孝”。孩子們在鄭淵潔老師生動的演講中深刻感受到,孝敬父母,要從細節與小事做起。

開學第一課六年級作文 篇3

今天又像往年一樣,在開學前一天的晚上在家觀看《開學第一課》節目。每年的《開學第一課》都與衆不同,它帶給我們這一學期的導航。今年《開學第一課》主題是“美在你身邊。”我看後有些感悟,特寫下感受。

我看後有一句話一直勞記着:沒有一個人的完美,只有一個完美的團隊,這句話是倫敦奧運會男子體操團體冠軍之一陳一冰說的。是呀,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誰都會有缺點,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但一個完美的團隊還是有的,團隊裏的每一個人都有缺點,但他們互相彌補,最終就會成爲一個完美地團隊。當他們失敗時,互相安慰,而不是責備。我由此又想到了我們班,我們都在班裏起着很大作用,缺一不可。我們要互相彌補,團結友愛,纔會使我們班成爲一個強大的班級。一個人或許能爲班裏爭奪很多榮譽,當時也能把班“抹黑”。我們的每一個動作都關係着班級,我希望大家能團結協作。這也就是“和諧美”。

還記得於丹說過的一句話,就是:“時刻準備把美傳遞出去。心中有光明,世界纔不會黑暗”。生活中最美的就是幫助別人。或許你的舉手之勞會給社會帶來方便,你的一個淡淡的微笑會給別人帶幾絲愉快。這些都是美的表達,美的傳遞。我希望我在新的一年中,要多傳遞美。在公交車上多給老人讓做,多幫助別人。這樣我纔算真正的幫助別人。這也正是“傳遞美”。

倫敦奧運會蝶泳冠軍焦劉洋也來到了《開學第一課》的節目現場。她都能一口氣遊一萬多米,實在令人佩服。我們跑一百米就氣喘吁吁了,又何況遊一萬米呢?她們爲了金牌,背後卻付出了太多太多的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嘛。記得她說了這麼一句話:“夢想是動力,卻不是持久以恆的動力。堅持到最後就會成功。”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上帝給我們關上了一扇窗戶,同時又打開一扇窗戶。我們要堅持纔會贏得勝利。

新學期、新氣象、願我們在新學期裏傳遞美、發現美、創造美、和諧美。

開學第一課六年級作文 篇4

今天我看了《開學第一課》,深受感動。

《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幸福,不少的嘉賓與學生們帶來了他們的故事,雖然路途坎坷,但他們仍然自信,超越自己的理想。

就拿劉浩來說吧,他雙目失明,可對音樂有着很大的愛好。雖然家境不怎麼好,但絲毫沒有減弱他對音樂的喜愛。在他成功的.背後,有一個人在默黙地支持他、幫助他,這個人就是他媽媽。他媽媽爲了完成他對音樂的夢想,把五線譜製成了盲譜。在採訪時她媽媽說:這個五線盲譜是她一針針地扎出的,在場的所有人都哭了。

最好的老師王忠達也很讓人感動,他爲了把邁克爾·傑克遜的舞蹈推廣下來,讓全校700多人都學會,請體育老師教先教自己,然後自己再教學生,過了幾天,全校學生都學會了。王忠達老師非常受同學們的喜歡,王忠達老師要走了,同學們都依依不捨,有的甚至流下了眼淚。王忠達老師,是個好老師!

新的學期到了,我們要全力以赴!

開學第一課六年級作文 篇5

夢想不需要多,只要能實現一個就行。夢想是多變的,夢想隨着年齡的變化而不同,隨着知識的增加而變化。但每一個人都應該夢想。我們都要堅持不懈、不斷的努力去追求夢想。

我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當一名音樂家,因爲這樣能帶給大家美妙的音樂;另一個夢想則是當一名法律工作者,因爲民族的夢想比個人的理想更重要,所以我要爲了國家的和諧、平安做出貢獻。我會爲了自己的夢想而堅持不懈、並努力地去奮鬥。你會嗎?

實現夢想的過程是很艱難的,當我們遇到挫折時要想想“太陽還要升起,明天還要面對,我們還要繼續走下去”這句話就不會再放棄了!

每一個夢想成真的背後都有無數次的失敗,因爲“夢想永遠是和眼淚、汗水在一起的,假如你的夢想沒有汗水、沒有眼淚是不可能成功的,堅持成就夢想”。

讓我們一起堅持夢想,努力去追求夢想,我們要相信:夢想沒有中斷,實現夢想的過程就不會停止!

開學第一課六年級作文 篇6

二零一一年的九月一日下午五點二十分,我在家裏觀看了中央電視臺的《開學第一課》這個節目。

在這個節目裏,我認識了自信的小鋼琴手劉浩;認識了農村小學活潑可愛的同學們和他們的王老師;認識了以感恩爲樂趣的孟佩傑……看了他們的事情,讓我真正明白了“幸福”的含義。

節目開始不一會兒,舞臺上便響起了輕快悅耳的鋼琴聲,這是出自那位小鋼琴家之手?一定是爲長得特別英俊的小帥哥吧?但是看到了那位“小帥哥”又聽了主持人的解釋之後,我驚呆了:那個小男孩兒叫劉浩,從小就想學鋼琴,他到北京歷經千辛萬苦才找到了一個老師。剛學會一點,就每天都去琴行練琴,幾乎彈到了忘我的境界,不知不覺,三小時過去了,工作人員將他趕了出去,劉浩當時失聲痛哭,說以後還要來。但是上帝對這個熱愛彈鋼琴的小孩也是十分的不公平——他奪去了劉浩的光明。但他並不自卑,堅持學琴,非常自信,使他在彈鋼琴方面得到了顯着的進步。劉浩在家裏也能做父母的好幫手,在日常生活中和同齡的孩子相差無幾。

看看劉浩,我真的有些慚愧,他是盲人,卻很自信,還有着堅持不懈,自強不息的精神。而我是如假包換的正常人,平時遇到一點困難不是推給別人就是想方設法地去逃避,而且做什麼事也經常是缺乏恆心,最後經常是半途而廢。劉浩是個盲人,這給他帶來了多少的不便和困難啊,但他都一一克服了,還學會了鋼琴,彈得很悅耳。而我……唉!在生活中,我一定要學習他那份自信,和他堅持不懈的精神。

當我還沉浸在劉浩的故事裏,正在慚愧時,孟佩傑的故事又悄悄地走入了我的腦海:她是個孤兒,養母把她撿了回來,但養母沒多久就生病了,變的生活不能自理。於是,打理家務的擔子就落在了孟佩傑身上,小小年紀,她每天不僅幫養母活動筋骨、做飯,爲了節省時間,她還要邊啃着饅頭邊跑着步堅持上學,每天都忙到夜晚十點多,十二年如一日,這樣的苦累,除了佩傑,誰還受得了呢?我猜,儘管這麼辛苦,她一定是很快樂吧。因爲她爲養母付出了愛心和勞動。

觀看了她的故事,我明白了:幫助別人可以讓自己更快樂。在生活中,我也要學習佩傑,做個樂於助人的孩子,享受其中的樂趣,在家中我也要像他一樣關心和照顧長輩。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讓我們找準一個正確視角,發現生活的美好吧!樂觀的人生態度是幸福的支柱。幸福就是分享,就像生日蛋糕一樣,分享的人越多,你的快樂和幸福就越多。讓我們一起重溫那首老歌——《幸福在那裏》。我們就會找到幸福的密碼。

開學第一課六年級作文 篇7

昨天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這次的《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父母教會我。”

這個節目主要分爲四個環節:孝、愛、禮、強。首先節目中講到了孝這個環節,我對它的理解是孝順,我從中明白了,小時候父母撫養我們,而以後父母老了,行動不便,很多事就需要我們的幫助,這時,我們應該站出來,好好的照顧他們,首先考慮他們,把自己最好的東西拿給他們,以報答他們。

後來,節目當中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一名樂隊的主唱秦勇,他爲了他患感統失調症的兒子,而放棄了音樂,我聽我媽媽說,感統失調症是一種精神疾病,會使人協調能力下降,學東西要花費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秦勇毫不氣餒,耐心的教兒子騎車、游泳、講英語等。看到後來我不禁潸然淚下。這是多麼偉大的父親啊!他爲了兒子,放棄了自己最爲喜愛的音樂,他一個人陪伴兒子十多年,毫不抱怨,這難道不令人敬佩嗎?

接下來,節目中說到了“禮”這個字,禮就是尊敬他人的意思,禮,決定了一個人的素質,不講禮貌,一定會被別人瞧不起的,在這一環節的時候,主持人還表演了一個小節目,這個節目雖然好笑,但是卻令我想起一件事:我們暑假坐飛機去蘭州時,旁邊的一個人不但不關手機,還大聲打電話,既危害公共安全,又影響他人,真是令人生氣。

看完了這個節目後,我以後要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不跟父母大聲說話,在任何場合都要講禮貌、不大聲喧譁、不亂扔垃圾。遇到困難不要氣餒微笑面對。讓我們成爲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孩子,做對社會有貢獻的人,讓父母爲我們驕傲。

開學第一課六年級作文 篇8

昨晚,我看了《開學第一課》。是王小丫主持的,《開學第一課》一共有四節課,一班的班主任是于丹,他們班的主題是:愛是分享。我覺得這個主題取的很好,因爲愛是分享給別人的,愛是快樂的,把愛分給越多的人,快樂的人就越多。

最讓我感動的是馬鵬飛,他才8個月的時候,他的父母就去世了,家裏就剩他和奶奶了。馬鵬飛的奶奶有糖尿病,在馬鵬飛五歲時,奶奶的眼睛就瞎了,從那天以後,五歲的馬鵬飛就天天燒菜給奶奶吃,每天帶着奶奶出去走路。當時,我看到這,我已經很想哭了。

有人說:“少年強則中國強。”還有人說:“愛讓中國更美麗!”所以,大家行動起來吧,獻一點愛心,讓中國更美好!

開學第一課六年級作文 篇9

昨天,20xx年9月1日,我觀看了一部大型公益電視節目《開學第一課》,本課的主題是“乘着夢想的翅膀”,每個人都有夢想,無論貧富貴賤,在我們生活的路上,我們都要克服困難,朝着夢想一路向前。通過對這個節目的觀看使我受益匪淺,一個個名人站在舞臺上講述自己的故事和夢想,下面聽我娓娓道來:

這次課首先請來了神舟十號宇航員王亞平,當王亞平大姐姐站到臺上的時候,只有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英姿颯爽,她那激動人心的誓詞,然我懂得了“夢想就是動力”,接着是章子怡,章子怡大姐姐的演講有一句話讓我難忘,她說“當我在深夜,一個人趴在牀,那時我在想,是什麼讓我產生力量,答案就是兩個字—夢想!她的講演讓我懂得了”有夢想是一種幸福,人生不能沒有夢想“。

廖智,十天學會穿假肢站立行走,一個月後重新開始跳舞,”一旦發現你不再恐懼害怕,困難也不是那麼難以戰勝。“接下來的時間,她做了很多健全時不曾嘗試的事情,游泳、攀巖、登山,對夢想的堅持,給了她一次重生。

她真的是美麗的,不管是動的還是靜的鏡頭,我還聽到了她的聲音,聽到她在經歷了失去親生女兒,雙腿被截肢後對於失去,對於生活加於她的苦難的感言,她說的那麼平靜溫柔,她說她必須要堅強,而一個女人的堅強就是可以用她柔弱的雙肩去承擔,或者去獲取她應得的照顧,一個女人的堅強就是無論遭遇了什麼挫折,都可以一直平靜,一直溫柔的看待這個世界。而失去就是,讓她更懂得了珍惜。生命能爆發出無限的力量,然而,能點燃這力量的就是夢想。

開學第一課六年級作文 篇10

今天是全市中小學開學的第一天,願所有的孩子都能夢想成真。

20xx年,中央電視臺舉辦了第一次《開學第一課》,核心是“知識守護生命”,那是汶川大地震後對生命的思考與珍惜,讓人爲之感動,爲之叫好。20xx年,《開學第一課》得以延續,核心是“愛的教育”,不僅讓學生,也讓全社會的人們反思對祖國的愛、感受對家人朋友以及全社會的愛,體驗愛的傳遞與愛的力量。今年,《開學第一課》的核心是“夢想”。筆者認爲,這樣的主題非常好。

夢想是一個人成長的動力,有夢想纔有希望,有夢想是幸福的,有夢想可以讓青春永駐……可當前社會浮躁,一些人迫於工作與生活的壓力,出現了信仰的危機;還有不少人爲了高房價、社會分配不公平、身體亞健康等而感到迷茫與失落。正因爲夢想、信仰問題的出現,才成就了張大師、李神仙們。更讓人憂慮的是,這種浮躁的社會情緒不可避免地傳染到了青少年身上,從而出現了“比爹”、“學好不如嫁好”、“沉迷網絡遊戲”、“脆弱輕生”、“厭學逃課”等不良的現象。要糾正這些思想或者行爲習慣,恰恰需要引導我們的青少年從小擁有自己的夢想,並努力堅持。

讓一個人擁有自己的夢想,很多時候就在那一閃念,可能是基於某人的一句話,或受某個人物的影響,或因某件事而有所觸動。那瞬間的火花甚是可貴,但不完全是偶然的,很多是長時間教育與啓迪的結果。而且,讓一個人堅持自己的夢想,不懈追求,雖與一個人的性格有關,但更賴於理想教育的常態化,對青少年以經常性的激勵與刺激。當然,社會各界還應培養出一個良好的環境,給青少年追求夢想、實現夢想提供機會,讓夢想之花不僅是默默地堅持,更要有開放的一天,有結出碩果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