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推薦】六年級數學作文9篇

【推薦】六年級數學作文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5W 次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六年級數學作文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推薦】六年級數學作文9篇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1

語文老師一語未了,班上就炸開了鍋。有人說:“老師是糊塗了嗎?”有人說:“我沒聽錯吧?”還有人說:“我是在做夢嗎?”……這是什麼情況?哈哈,別覺得奇怪,這是我們班在上語文課呢!課堂的主題叫做“把不可能變成可能”!啥?這是什麼語文課?別急,請聽我慢慢道來!

那天,上語文課的時候,老師神祕兮兮地走進教室,先掃視了我們一眼,然後纔不慌不忙地說:“同學們,這節是語文課對吧?可老師今天卻要給你們出幾道數學題!”話音剛落,教室裏立刻喧鬧了起來,同學們紛紛表示不理解。

老師伸手示意我們安靜,頓了頓,說:“我要寫題了,請大家認真看看。”教室裏立刻像退潮的海水一樣,靜了下來。老師拿起粉筆,“唰唰唰”地在黑板上寫下了六道題:1+1=1,2+1=1,3+4=1,4+9=1,5+7=1,6+18=1、

“這些等式都不成立呀!”“應該是運算符號弄錯了吧?”……大家都很驚訝,議論紛紛,於是出現了開頭那一幕。

老師說:“我沒寫錯,因爲今天,我們要把不可能變成可能!”“啊?”大家連驚訝都異口同聲。老師讓我們開動腦筋,好好想想。

不久,曉彤同學舉起了手,說:“一隻+一隻=一雙。”老師表揚她:“說得不錯,不過還可以更準確。”看到大家絞盡腦汁的樣子,老師揭曉了答案:“一里+一里=一公里。”哦,原來如此!

“2+1=1,誰能想出來?”老師發話了。我看了看周圍的同學,他們都在苦思冥想,有的甚至急出了汗。老師提醒我們:“一個季度是幾個月?”我立刻反應過來,剛想舉手,誰知卻被思成搶了先,他答到:“2個月+1個月=1季度。”話音剛落,教室裏便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老師笑了。

我心想,下一題一定要搶先!於是,我飛快地舉起了手,老師讓我來答。我胸有成竹地說:“3天+4天=1周。”教室裏再一次響起熱烈的掌聲,老師也微笑着點了點頭。我心裏高興極了。

接下來的幾道題,大家幾乎都知道了答案,於是七嘴八舌地答“5個月+7個月=1年”“6小時+18小時=1天”“4點+9點=1點”,哎,“不可能”原來真的能變成“可能”!

這個遊戲不但讓我們學到了知識啓迪了智慧,還讓我們懂得了一個道理:生活中看似不可思議的東西,如果換一個思維方向,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不可能也會變成可能。所以,面對人生,我們不要輕易說不可能,這不是圓滑世故,而是成熟智慧。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2

每當我坐在教室裏的時候,都會想到站在講臺上的老師,她辛苦地幫我們改考卷、改測試卷,爲了是讓我們的學習會有所提高。

有一次班會課,老師給我們講的每一個故事當中,多有講到貧苦生活的情景,還有老師小時候的生活。老師爲了讓我們好好的學習,她每到班會課都會給我們講許多的故事。

經過一段時間後,我突難感覺到,老師是我的母親,她深深地愛着我,給我提供知識,還幫我們清理教室,我真是太敬佩你了。

這位勤勞的老師,我在此說聲謝謝。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3

自古以來,哪一個高才生不是經過老師的培育而成才的呢!所以老師是無私的,我要爲我的老師喝彩。

我們的數學老師是女老師,一張方方圓圓的臉,柳條似的細眉,長長的金色捲髮,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襯着華麗的衣服顯得十分的美麗漂亮。

她的教學方法也很特別。每次該上數學課了,她會給我們講一個讓我們笑得合不攏嘴的笑話。或有些同學抄作業時候,第二天一上課她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她一般都帶着微笑給我們上課。我爲自己能被這樣的老師教而感到高興。因爲她的課可以給我帶來樂趣,使我能做到上課不做小動作認真聽講。

有一次,她依然帶着微笑走進教室。同學們沒有以前那樣高興了,因爲昨天剛考試過,同學們正在擔憂呢!這時候老師對大家說:‘‘同學們,考試只是一個對你們學習的一個測驗。’’如果你們遇到這一點小困難就退縮,你想你們會進步嗎?高興起來吧。同學們一聽這話。頓時,沉悶的氣息變得歡樂起來。一個個瞪大了眼睛聽老師講課,生怕丟掉了一個字。

我們數學老師像我們第二個母親,她在有困難時候幫助了。給予我鼓勵與力量。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4

每當上數學課時,總能看到他積極踊躍的身影,他就是我們班的數學小達人——周睿遠。

周睿遠戴着一副眼鏡,顯得他更加有學問。記得有一次,戴老師提出一個很難的問題,難得我們抓耳撓腮,怎麼也想不出來。就在這時,我們都目瞪口呆,小達人舉起手來,心想:這可是難倒了全班55個人了耶,你能回答得出嗎?我幸災樂禍地想看他的笑話,同時也充滿敬佩的心情,因爲他數學成績一直很優秀。只見他推了推眼鏡,不急不慢地說:“我們可以畫個圖來表示燒掉的部分……”,看着戴老師臉上露出欣慰的表情,果然,他並沒有答錯。

當他回答完時,我們都被他思維方式驚呆了,直接是恍然大悟,茅塞頓開,並說道:“哦噢!原來是這樣解的呀”,厲害,真不愧是數學小達人。

他的獲獎證書有三好學生、計算小能手……,而且他也是體育小達人哦,幾次在學校運動會給班級爭光呢,真是文武雙全啊!

他的腦筋很靈活,做題時也不是死板的。就說上次吧,做作業時,我一看題目老師在課上沒講過,我急忙跑去問周睿遠他先是皺了皺眉頭,然後對我說:“你把半徑調個位置就行了”。我這被他這一點也看通了,我點了點頭,說了聲謝謝。

怎麼樣,數學小達人名不虛傳吧!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5

在生活中,各式各樣的事情都能從一個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小事變成一個個既生動又引人深思的數學題。我們常做的應用題,就是取材於生活中,再稍加改編而成的題目。“數學來源於生活,也服務於生活。”下面是我的一些親身經歷,它都證明了這是條真理。

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大潤發超市購物,媽媽說:“家裏的洗衣液用完了,今天要買一瓶。”走到洗潔用品貨架邊,我一看傻眼了,洗衣液的品牌很多,而且各品牌的種類也有好幾個,規格也不一樣,我就找家裏用的品牌,發現有三種規格:第一種是500克包裝的標價13.8元,第二種是1.25公斤包裝的標價33.8元,第三種是2公斤包裝的標價52.8元。我正在想買哪一個,忽然想到用數學中平均數的方法算出各種規格每公斤的單價後,再比較一下單價的高低,單價低的就比較實惠,我算了一下,第一種單價是27.6元,第二種單價是27.04元,第三種單價是26.4元,我果斷地推薦媽媽買2公斤包裝的,媽媽說:“爲什麼”,我就把計算方法和媽媽講了後,站在一旁的爸爸和媽媽都誇我講得好,這時別提我有多高興了。

當我們買完所需的東西之後,剛要離開,我看見貨架上正好擺着火腿腸,於是我讓爸爸買些火腿腸,爸爸同意了。可是剛走幾步,我又看見貨架上擺着一包一包的,同樣品牌,同樣重量,裏面有10根,每包4.30元。到底買一包一包的呢,還是買一根一根的?突然,我的腦子一轉,有了,只要再用數學方法比較一下,哪一種合算就買哪一種。於是我開始算起來:零賣的如果買10根,每根4角,共是4元,而整包的要4.30元,多了3毛錢,所以我決定買散裝的。我把我計算的過程說給爸爸聽,爸爸聽了直誇我愛動腦,因此我也就成爲了爸爸的“小會計”。

數學是很奧妙的,也是很靈活的,生活中的數學還有很多種呢!所以數學能應用在實際生活中,是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你瞧,一個生活中的小事也能變成一道數學題,數學是無處不在的,讓我們熱愛數學,學好數學吧!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6

一張紙如果對摺幾十次、上百次,會有多厚呢?幾十米?幾百米?對摺多少下可以有一座山那麼高呢?

我們知道,一張紙的厚度一般不會超過0.08毫米。假設紙的厚度爲0.05毫米,對摺1次是0.1毫米,對摺2次是0.2毫米……依此類推,對摺10次就是5.12釐米……

我忽然想到以前讀過的一個故事。一個人在圍棋盤的第一個格子裏放2粒米,第二個格子裏放4粒米,第三個格子裏放8粒米……每一個格子裏的米是上一個格子裏的米的2倍……依此類推,米最後能夠堆成一座小山。

摺紙的計算方式不也和這米的計算方式一樣嗎?我又開始算起來。折1次0.1毫米,折2次0.2毫米,折3次0.4毫米,折4次0.8毫米……折12次2分米……折22次20 9米……折28次13421米!比珠穆朗瑪峯還要高4500多米,真是一個讓人吃驚的數字啊!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7

伴隨着春風的舞動,我便來到了老師家學寫作文。

只見老師邁着輕快的步伐走進了教室,班上頓時鴉雀無聲,老師便清了清嗓子,和顏悅色得說:“今天我們來玩一個遊戲,好不好呀?”頓時,我們歡呼了起來,風似乎也在因爲我們的歡呼而“歡呼”呢!

遊戲規則是這樣的:前一個說1,第二個人說2,但是到了第3個人不能說3了,只能擊掌,以此類推,如果說了3的倍數,要上來表演一個節目才行。

遊戲在我們歡聲笑語中拉開了序幕。“1!”“2!”呀!輪到我了:“3!”,頓時,教室裏安靜得出奇,就連一根針落下地也聽得一清二楚。糟了!我說錯了!怎麼辦?這時,全班同學哈哈大笑,天氣陰沉沉的,彷彿在爲我說錯而難過。

“請邱世琛上來爲我們表演一個節目!”只聽見一陣刺耳聲,我不由自主地走上講臺。空氣在這裏凝固了,對了!我可以唱《鈴兒響叮鐺》呀!我怎麼沒有想到呢?太好了!於是,我便入情地唱動聽悅耳的歌曲,大家都沉浸在美妙的歌聲之中。

唱完了《鈴兒響叮鐺》,大家鼓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我也長舒了一口氣,這時拂過一陣風,使人神清氣爽,我的心情無比快樂。後來,以有同學因爲五花八門的原因說錯了,有的人不是3的倍數都拍手。惹得我鬨堂大笑,我不禁快樂地想:沒想到數學遊戲這麼有趣,3的倍數卻引來了這樣的笑話!太好玩了!

有的同學笑得前俯後仰,有的同學笑得一直拍桌子,有的同學笑得連眼淚都出來了。就這樣,我們依依不捨的結束了遊戲,但是我們的歡聲笑語還在久久迴盪,在回家的路上,樹葉沙沙作響,小鳥嘰喳叫,我的心情無比舒暢呀!剛纔的遊戲真令我感到快樂呀!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8

生活中奧祕無處不在,關鍵是我們要有一雙去發現奧祕的眼睛。

一天,我在做數學作業時,一道計算題“15*15”印入我的眼簾,我不假思索地用了人們常規的計算方法——豎式計算,而坐在一旁自稱“數學天才”的老爸卻問我:“難道沒有更簡便的方法嗎?”我感到奇怪又好笑,這能有什麼簡便呢?可老爸卻一本正經地拿來一張紙,出了以下四道題,便撒手而去。

如:15*15=?25*25=?35*35=?45*45=?

莫非這其中有什麼規律,我的探索興趣也被激發出來了,便耐心在稿紙上算了出來,5分鐘後,答案算出來了:

15*15=22525*25=62535*35=122545*45=20xx

這其中有什麼規律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但還是仔細琢磨起來。突然,頭腦裏像閃出了個思想火花,我立馬看出了其中的奧祕:兩個相同的數(末尾必須是5),乘出結果的末尾兩位是25,而前面的數則是因數裏除5外的數乘以比它大一位數的積。爲了驗證,我又拿“65*65”算了一次,結果果然正確。我頓時激動不已,欣喜若狂,大喊“爸爸快來”。爸爸聽了我的發現後,誇獎了我,末尾不忘語重心長地對我說:“生活中存在着許多不爲人知的奧祕與規律,只要你善於發現,多動腦筋,就一定能得出其中的奧祕!”

聽了爸爸的話,我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又研究起下一道題目來,沒準還會有些新奇的發現呢!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9

寒假即將結束時,小博友峯玉雨楊發來紙條,要兒子關注鄭州外國語(高中部)學校信息,希望有時間有機會的.話,參加一下鄭外組織的一些拔高考試,評估一下自己的實力,找找與鄭州市同級學生的差距。兒子看過紙條後,讓問一下雨楊哥哥,考察哪些科目,試題難易程度多高。不久,雨楊又發來詳細的說明:考試內容多爲數學和物理,難度較大,但在初中一直參加競賽的同學會感覺不是特別難,如果沒有參加競賽,感覺會非常難。如果有能力不影響中考的話可適當做一些拔高題。

雨楊的紙條也給我和孩子帶來一些信息,就是不參加這樣那樣的考試,爲馬上到來的中考,乃至今後高中學習,也該拔高拔高數學水平了。可從小到大,兒子沒上過競賽班,也沒參加過各類競賽考試,拔高題到底有多高,競賽題都有啥,內容又有多難,心裏沒數。開學前一天,兒子讓我和他一起去縣新華書店,想買本競賽書籍自學一下。

書店距我家並不遠,沒事時我和孩子也經常去光顧,但從沒關注過競賽書。書店的書籍擺放是開放式的,我倆在裏面開始一個櫃檯一個櫃檯地找,最後終於在一個角落裏找到一摞中學競賽書,許是少的緣故,還沒有書目介紹。趕緊一本一本地翻找,十幾本不同的書籍翻完後,竟有點失望。雖然數理化三科都有相關資料,可看看出版日期,都是20xx年出版的,近幾年發行的卻沒有,或許是縣城的學生很少參與競賽,買此類書的人少,所以書店沒有更新,書架上這些應該是前幾年剩下的,不過有總比沒有強,何況教學大綱沒變動多少。兒子三科各挑了一本自認爲適合的書,高高興興抱着回家了,說等有時間再看。

開學一週後,週五下午到校門口接兒子放學回家。他出校門告訴我:“老媽,學校告訴同學們,縣裏組織全國數學競賽選拔賽,誰有興趣的話可以參加一下,我報名了。”“這真是瞌睡給個枕頭啊!咱們想着學點競賽題,機會便來了,這樣可以集中一段時間攻它一下,不會時可以請教老師,比你自己單獨啃難題的效果要好得多。”

說幹就幹,我上網給他搜索一套09年考過的競賽預賽試題,讓他試做。試卷共十四道題,題量不大,可做起來並不輕鬆,他憑着自己的數學功底,勉強把會的做完後,拿過答案仔細覈對和琢磨起來。看他糾完錯,我問做題感受,他說:“有點難,有些題即便是看看答案,也不知道所採用的哪些方法,看來得找些例題看看解題方法,查找一下涉及到的數學公式和定理。”

忽然想起看過的一篇文章,裏邊一位博士生在輔導中學生學數學時說的一段話,對我很有啓發。他說:“學自然科學的都知道,哲學是一切自然科學的本源,數學思想方法其實屬於哲學方法論的範疇。我們國家的中等教育很忽視數學思想方法的講解與提煉,卻經常考察一些涉及數學思想方法的題目,這個本身就是一個矛盾。是不是經常有一些題目(比如大型考試的壓軸題),學生會出現沒有思路,不知道怎麼下手的情況?如果基礎過關的情況下,那就是數學思想方法還不到位,就是常說的“不開竅”。中學數學主要涉及數形結合、分類討論、函數思想、化歸與轉化這四種方法,我如果是數學教師,我一定不按教學計劃講課,我會專門講一個月的思想方法,對數學思想方法掌握後,學生能夠站在高屋建瓴的角度看題目,幾何和代數已經沒有明確的界限,有的時候看到一些題目,就有思想方法像蟲子一樣在腦子裏蠢蠢欲動,這時學生纔是開竅了。比如看到數列我就想到用函數的方法去解答,看到一個函數解析式,我就試圖作出它的圖像,數形結合看看它的性質。磨刀不誤砍材工,大有裨益啊!”盧強軍老師講數學學習提到要經歷三個階段:最低階段是基礎知識的學習,第二階段是基本技能的訓練,最高階段是數學能力的提高。兒子要想輕鬆攻克難題,看來需具備一定的數學能力,適當瞭解和掌握一些數學思想和方法。

想到此,我建議兒子還是先看看書店買的那本《初中數學競賽核心思想解析》,又在網上找了全國數學競賽考試大綱和專題訓練,同時結合衆享課程講的一些解題方法,讓他邊學理論方法邊實踐着做題。等他把10年、11年的預賽試題做完覈對答案後,孩子高興地說:“通過邊做題邊翻書找應用方法,對這幾年考題進行總結後,我現在有點感覺了。”臨考前三天,學校組織需參加的幾十名同學進行了集訓,採用上午考一套試卷,下午老師專門講解解題過程的方法拔高。兒子通過老師直觀詳細的講解,對一些題型有了更深的理解。

競賽預賽考試全國統一時間和試卷,我早早來到考點,等兒子從考場出來。考試結束鈴響,最早從學校走出幾個其他學校的學生,邊走邊議論考試情況,一個學生說:“我最後一道題最後一問沒做。”另一個學生說:“有點難,最後兩道題的最後一問,我都沒做出來。”看兒子和幾個同學說說笑笑走出校門,看來狀態還不錯。我倆邊走邊聊,“今年的試題還可以,題型都見過,只是感覺有一道填空題和最後大題的最後一問比較難。檢查一遍後,只剩30分鐘時間,這兩道小題還沒做出來,都有思路但做着比較麻煩,我先保證填空題做對,佔八分呢,題中一步讓把20xx分解質因數(忘帶計算器),就花費我幾分鐘時間,等最後求出答案,只剩5分鐘就交卷了,沒辦法最後一問我邊在圖上比劃邊口算得數,趕在鈴響前算出正確答案,沒寫操作步驟,可能會扣幾分,其它題應該全對。”兒子把他解題過程講述一遍,我勸慰他:“考試重在參與,主要查找學習上的經驗和不足,爲今後再考積累實戰經驗。”

“經過這半個月的學習總結,我覺得競賽題和平時練的壓軸題差不多,不外乎計算、方程、數論、函數和幾何這些知識點,只是它涉及的內容與高中知識銜接的比較緊,關聯到的“梅氏定理”“托勒密定理”等,到高中學過後很輕鬆就能做出來。現在測試的目的主要提升初中生邏輯思維和推理分析能力,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考後幾天,有同事從教育局得到消息,說兒子以116分穩居預賽第一。果然只扣了四分過程分,成績還算滿意,通過結果看過程,這半個月採用方法還是行之有效的。雖然決賽不再組織,但這次小測試的成功激發了孩子的興趣,他自覺主動地對各類試題進行揣摩、鑽研和總結,上網搜素解題方法。一個月後,他又參加了幾次拔高考試,也都取得不錯的成績,我感到他的解題能力在不知不覺中一點點提高,對數學也越來越自信。跟他探討我對他近段變化的感受時,兒子說:“我也感覺現在的解題能力又上升了一個臺階,做題能很快想出思路,就像你給我講的‘下棋無招勝有招’的辦法,我根本不考慮用的什麼方法,也不知道用的什麼方法,看到題基本能做出來。”

“不是你不考慮數學思想方法,而是你現在對方法熟練掌握了,做到靈活運用了。不信給你個高中試題,讓你用沒學過的向量知識求,你還能很快出思路嗎?”我提醒他。

數學博大精深,知識學無止境。能在孩子通往知識的道路上,引導他學有餘力的情況下,學到更豐富的數學思想和方法,打開廣闊的數學視野,充分享受分析和解決問題過程中帶來的成功和快樂,是數學競賽的目的,也是家長應該重點關注的。

後記:青春問診室中,幾位九年級的家長髮來紙條,都說孩子數學成績一直在110左右徘徊,問如何再往上提高。給他們建議讓孩子適當做一些拔高題,特別是關注中考選擇題、填空題和解答題最後一道,屬於壓軸題,讓孩子重點攻克一下。我孩子處在小縣城,沒有省會鄭州學生能跟着衆享可以面授的便利條件,也沒有市裏可找一對一的有利資源,只有引導孩子自我攻克難關,學會自主學習。把孩子學習的一些簡單的方法和感受寫出來,和博友共同提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