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竹林六年級作文13篇

竹林六年級作文1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5W 次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竹林六年級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竹林六年級作文13篇

竹林六年級作文1

星期六下午,我去阿姨家。下午3:00左右我和阿姨一同來到了宏躍村所剩不多的田地裏。一來到田地,我們便發現這裏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靠近公路的一側裏邊圍着籬笆,卻不知到籬笆裏是幹什麼的。有的地方野草長到一人多高,使得我們來時都認不出路了,差不多是摸索着來的。令我最痛心得是我以前經常去玩的小竹林不見了,小竹林被砍伐了。

記得我小時候,小竹林是每次我去阿姨家的必玩之地。在竹林旁有幾棵桃樹。每到夏天,總是果實累累,正玩累的我們摘一、二個入口,既能解讒又能解累,何樂不爲呢?

吃完了桃子,我們就去竹林逛逛,在竹林裏穿梭着。此刻的竹林就像是一座遊覽勝地。牢牢地吸引我們去竹林“探險”。竹林裏覆蓋着一層竹枝上的枯葉,踩在上面有一陣畢畢剝剝的聲音。往裏邊走,竹子越來越密,側着身子都穿不過去。我們常常不得不半途而歸。當然竹林裏還有其他居民像小麻雀,地上有小蟲像蛐蛐。當我們走過去時,常常驚動了它們。鳥拍着翅膀飛到竹梢,蛐蛐在地上跳來跳去。不過在我看來,它們像在歡迎我們。在竹林的西邊有一條不深的河(是河是溪我不知道),裏面當然也有精靈居住着。但是我怕濺溼了衣褲,不敢輕舉妄動地過去。可是這畢竟掃不住我的好奇心,我常常會抓一根枯枝枯竹在水裏劃圓圈,水波盪起陣陣波紋,把魚、蝦都嚇走了,不過等我一停,它們又聚在一起。當我們完夠了後,想回家了,就當這一次是竹林“探險”,下次就地重遊。

一次又一次地來竹林,使我對竹林有了一種依靠感。可是這片竹林被砍伐了,只留下一個個竹樁,好像是一個個傷疤。我心情沉重地凝望着那些竹樁,想到曾經帶給我很多快樂的竹林“消失”了,心裏不禁泛起了無限的惆悵,迷惘……

竹林六年級作文2

都說“四月竹筍雨後生”,四月轉眼間就到了,這個鶯啼鳥囀、萬物復甦的季節,想必竹筍寶寶仍酣睡在土壤中吧!

扛上鋤頭,背上竹籃,我們一行人穿行在梅林山之間,尋找着線索——筍。說起筍,它可是一種綠色健康的食品,生於大自然,長於大自然,凝結了大自然的精華。如今,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趁這個機會,我們在自家山上尋找純天然的食品。

清明前後上山挖筍,似乎成了我們的一個習慣,因此我每次找筍也積累了自己的一套經驗:首先,我低着頭,睜大眼,像小雞覓食般的在竹林裏尋找線索,一般有筍的土地上都會稍稍鼓起一小塊,有時候還可能裂開一道縫,找到筍後,我會用腳在土壤上扒拉一下,哎,有了!我找到了!我用力把一邊的泥土撇開,竹筍寶寶那尖尖的頭立刻探出來,它一臉疑惑:“咦,誰把我頭上的土撥開了?我還沒有睡夠呢!”我可顧不上它了,趕緊叫來了舅舅,舅舅賣力地用鋤頭將筍寶寶挖出來,又一顆竹筍被我們手到擒來。有的筍藏得很深,這種筍叫黃泥拱筍,挖到這種筍就像中了彩一樣,不過我還不具備這種經驗。

一個上午,我們收穫了一大袋筍,樂得合不攏嘴。中午時分,我們坐在山泉邊,將竹筍外殼剝掉,然後用泉水洗淨。陽光照耀在它白白胖胖的身體上,格外晶瑩飽滿。再仔細瞧,你會發現,它腿部的石榴裙真是漂亮,好像紅寶石一粒一粒鑲嵌上去似的,叫人愛不釋手。

晚上,我們將挖來的筍用不同的方法燒煮醃製,擺了一道純正的竹筍宴。我品嚐着美味的竹筍,一種成功的喜悅涌上心頭。

竹林六年級作文3

何誠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六,我和幾個朋友一起去山溝溝玩。到了山頂,一下車,就感到這兒的空氣特別清新,使人心情格外舒暢,簡直和城市是天壤之別。我們來到竹林深處,展開了竹林尋“寶”。我找了一個地方,拿着鏟子在竹林中收尋着“寶物”--鮮嫩的竹筍,但我一點經驗也沒,根本分不清竹筍和草,但我一點也不灰心,還是拿着鏟子剝開草叢,尋找着竹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顆,我慢慢地蹲下來,心中特別興奮,想:終於讓我找到了一棵。我先用水把泥土澆溼,然後把手伸進土層,輕輕地剝開土,爲的是不讓下面的筍受到傷害,當我挖了一陣後,又拿起了鏟子,把筍周圍的土都挖了開來,當然,我必須把握好輕重,不然就挖不到一隻完整的筍了,這害得我手上滿是泥,還劃出了幾道口子,血也一滴滴流了下來,可我沒灰心,還是充滿信心,筍終於露了出來,我開心極了大叫起來:“我挖到筍了,我挖到筍了--”,並把筍根弄斷,放到袋子

裏去。這一來,我可得到了不少經驗,接二連三地把筍給一一挖了出來,最後一比,我勝出了。這可對我來說是第一次挖筍,雖遇到了不少困難,可我頑強地克服,這不僅僅是對我的考驗,而且更重要的是對我的一次教育,告訴了我們:不管做什麼事,都不能灰心。

竹林六年級作文4

寒假,我們一家來到了湖北媽媽的家鄉,參觀竹林。

首先我們先到竹林的前部分,一株株竹子傲然挺立在藍天下,它們.的竹幹呈青綠色,竹葉爲尖細葉,這與其他地方的注資不同的是這些竹子特別粗,我們詢問護林員這些竹子爲什麼這麼粗,護林員告訴我們這些竹子生活得自由自在,沒有人砍伐它們,而且這裏的人也很愛護這篇竹林,所以它們長得粗壯。聽了護林員的話,我漸漸感悟,竹筒裏面裝滿了人們對它們的愛。

我們順着崎嶇的石頭小路來到了最令人讚歎的部分,這裏不僅有傲然挺立的竹子,還有一些在竹子旁的小花小草,它們把竹林裝扮得五顏六色。在這裏,微風吹着,小鳥叫着,竹葉飄着,這裏充滿了安詳。老爺爺們在樹下喝茶下棋;一些女人們在竹子下織着毛衣,笑談着;孩子們在竹子下快樂地嘻喜,自由自在;這裏沒有煩惱,只有快樂。

接下來,向左走到了一座橋‐‐‐竹湖橋。橋上的花紋雕刻巧妙、精美。橋上有許多連心鎖,象徵着新人心連心。站在橋上往下看,湖水清澈見底,裏面有許多魚兒,魚兒有黃的、白的、黑的……在橋上玩時,無意看到一把鎖,上面是爸爸媽媽的名字,這裏還是以前爸爸媽媽約會的地方。

晚上了,蒼翠清幽的竹林裏,冷冷的晚風,輕輕地吹,萬千竹枝搖碎了凝露滴翠的前塵,在幽幽的竹影裏,連濤疊韻。

竹林,這裏雖然不出名,但它把人們的思念、煩惱都化爲烏有,我愛竹林,更愛媽媽的家鄉。

竹林六年級作文5

那些曾經以爲念念不忘的事,卻在歲月的流逝中漸漸遺忘。但在回憶中,我永遠忘不掉的是一條幽靜的小路深處那一片鬱鬱蔥蔥的竹海、竹林……

山裏的清晨總是那麼涼爽,隨着陣陣的知了聲和鳥鳴聲,我起了牀。打開窗戶,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一股雜夾着泥土和竹子的清香泌入我的心脾。我慢悠悠的走出農家旅館,意外發現了一條小路,我滿懷好奇心走了過去。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一條幽靜的小路深處竟是一片美麗的竹海。我陶醉了,於是,我貪婪仔細地欣賞竹海的美。每棵竹子都生長的很茂密,棵棵竹子挨在一起,彷彿真成了一片綠色的海——是竹海!

我邁着輕盈地步伐朝那奇特而又神祕的地方走去,這是一片一片的竹林,在我認爲,它們的美是用語言表達不出來的。一陣陣清風拂過,竹葉上的晨露便向斷了線的珍珠般落下來。這些竹子手挽着手,肩並着肩,枝條交錯,葉葉相蓋,微風一吹,它們就歡快的舞蹈。不時又發出“沙沙”聲,這聲音像是一首小夜曲,讓人多麼舒心。走在林間鋪滿竹葉的小路上,就像在綠霧裏飄然穿行,又像是踩在毯子上,軟綿綿的,舒服極了!這裏的竹子是那麼翠綠,那麼筆直,從它們身上,我彷彿看到了它們的堅強。

在這裏,我領略到了竹海的美,竹林的綠,還有它們的堅強。我愛你——竹海。竹林,你永遠是我心中最美又最神祕的地方。

竹林六年級作文6

在老家,大部分都是竹林。一陣風吹過,方圓十里都能傾聽出那是竹林的歌聲。那是老家的音樂,也是最美妙的交響曲。

回到家後,我便獨自一人來到後山上的小竹林,要到竹林那兒去,得過一條小溪流,那條溪流裏,大多數都是石斑魚,運氣好,還可以看到一兩條紅鯉魚。溪流非常清澈,有着色彩斑斕的小石子,映在遊者的心裏。那叮叮咚咚的聲音,就像嬰兒玩着的手搖鈴,作出了一首首歡快的歌曲。踩在那木橋上,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木橋已經非常老了,但他還是頑強的挺立在那兒,看着所有的人影,魚影,和月影……

走進竹林,踩在那棕色的“墊子”上,軟綿綿的,是給剛出土的小竹筍,當被子來保暖的。踩上去一腳,就是“嗖嗖的”聲音,像那纖長的手指細細地彈着豎琴的聲音。“呼——呼——”天空颳着大風,那竹葉也被帶動了;年邁的竹葉被風給吹了下來,輕輕地,在空中翩翩起舞,左搖一下,右晃一下,慢慢落在地上,年輕力壯的竹葉毫不動搖,和同伴手拉着手,腳下踩着風,彷彿聽着《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這首圓舞曲,跳着轉圈的圓圈舞,發出“沙沙”的腳步聲,踩出了一首“竹葉交響曲”,真是美妙,這裏一唱,那裏一和,既是合唱曲,又像一首竹葉多重奏,這一片竹林,變成了宏偉的舞臺,而竹子們是指揮家,所有竹葉是演奏家,奏響了各色各樣的名曲,竹葉們有的是小提琴琴手,有的是豎琴演奏家,有的是單簧管演奏家……

這個舞臺是竹子演奏家的.天堂!他們演奏的交響曲真是美妙啊!難怪王安石要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竹林六年級作文7

奶奶家的老房子後有一個密密的竹林,枝葉青翠欲滴。清晨,你漫步走進竹林,你會覺得那裏的空氣格外清新。竹葉上凝聚着一滴滴滾圓的露珠,像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珍珠,你不小心碰到它,小露珠就會順着竹葉的葉脈滾落下來,煞是好看。

那天,奶奶請我們去做客,剛進家門,一股濃郁的清香撲鼻而來,那香味沁人心脾,好像春姑娘的手拂過你的面頰,好不愜意。原來,奶奶在燒竹筒飯。

奶奶打開竹筒,一股淡淡竹香在空氣中飄蕩,淡金色的米飯飽滿圓潤,好像一粒粒淡金色的珍珠,嘗一口滿嘴清香,隱隱約約能品到一絲清涼,看來,奶奶還加了竹筍。大家不禁嘖嘖稱讚起奶奶的廚藝。

接着,爺爺端來三節大粗竹,聽奶奶說這叫“人生三味”,

從中可以品出人生的味道。我嚐了第一節竹筒中的南瓜羹,那甜味沒有一絲雜質,顏色純正,是那種晶瑩剔透的金色,正是小孩子天真無瑕,幼稚可愛的滋味。是用南瓜和蜂蜜煮的,南瓜的清香和蜂蜜的甘甜水乳相融,讓人難以忘懷;我又品了第二節竹筒中的玉米羹,甜味淡淡的,又很醒腦,是純黃色中透着一星半點綠,正是充滿活力,風趣幽默的滋味。這是玉米煮熟後拌上幾片切碎的薄荷葉,玉米的濃香與薄荷的清新合爲一體,讓人回味無窮。我再嚐了第三節蓮子白果羹,那滋味非常淡雅,是淡黃的,正是老人老態龍鍾但智慧尤在的味道,蓮子的淡甜與白果的淡香合二爲一,讓人讚不絕口。

原來,在一頓簡單的飯菜中也能讓人感悟,讓人讀懂人生哩!

竹林六年級作文8

學校教學樓的後面,有一片蒼翠欲滴的竹林,那是老師口中的禁地,卻是我心中的樂園。

至於爲什麼把它當做禁地,我也不知道。我常常躲開同學的追捕,避開老師的視線,潛入竹林去尋找答案。

走過蜿蜒曲折的小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潭清澈的水,潔白的鵝卵石上方綻放着幾朵紅蓮。潭邊蹲坐着兩隻憨態可掬的熊貓,我將此處稱爲“熊貓潭”。

深入竹林,竹兒們青翠挺拔,鬱鬱蔥蔥,好似一個個威武的哨兵。斑駁的陽光透過茂密的竹葉照在地面上,像一片片金箔。聽着嘰嘰喳喳的鳥叫,望着林間的小花小草,再多的煩惱與不快也被沖刷的一乾二淨。

漸漸地,潛入竹林“探密”的人越來越多,他們全是(1)班的大俠和好漢。我戲稱他們爲“竹林十三閒”。只要下課鈴一響,竹林裏定會上演一場“羣雄亂鬥”。挑起一根竹竿,鑽入竹林,戰爭就這樣開始了。

最初我常坐在一旁,津津有味地看他們表演。有時,手癢了,便會趁人不備,躡手躡腳地走到他身後,撿起竹竿,給他來上一棒,打他個眼冒金星,然後閃到一遍,吐着舌頭竊喜起來。

一道黑影閃過,“不好!是老師!”這時,大家邊喊邊爭先恐後的衝出竹林。動作慢的倒黴蛋被捉住後便是一頓劈頭蓋臉的臭罵,那些安全逃回班的幸運兒則揚眉吐氣一番。

在竹林裏我們也收穫了很多:一把斷槍,一張破舊的奧特曼卡,兩隻西瓜蟲……我們把它們當作戰略物資藏在了竹林各處。

隨着年級越來越高,我距離竹林也越來越遠。但那裏,永遠蘊藏着我的快樂與喜悅。

竹林六年級作文9

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六,我和幾個朋友一起去山溝溝玩。到了山頂,一下車,就感到這兒的空氣特別清新,使人心情格外舒暢,簡直和城市是天壤之別。

我們來到竹林深處,展開了竹林尋“寶”。我找了一個地方,拿着鏟子在竹林中收尋着“寶物”--鮮嫩的竹筍,但我一點經驗也沒,根本分不清竹筍和草,但我一點也不灰心,還是拿着鏟子剝開草叢,尋找着竹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顆,我慢慢地蹲下來,心中特別興奮,想:終於讓我找到了一棵。我先用水把泥土澆溼,然後把手伸進土層,輕輕地剝開土,爲的是不讓下面的筍受到傷害,當我挖了一陣後,又拿起了鏟子,把筍周圍的土都挖了開來,當然,我必須把握好輕重,不然就挖不到一隻完整的筍了,這害得我手上滿是泥,還劃出了幾道口子,血也一滴滴流了下來,可我沒灰心,還是充滿信心,筍終於露了出來,我開心極了大叫起來:“我挖到筍了,我挖到筍了--”,並把筍根弄斷,放到袋子裏去。

這一來,我可得到了不少經驗,接二連三地把筍給一一挖了出來,最後一比,我勝出了。這可對我來說是第一次挖筍,雖遇到了不少困難,可我頑強地克服,這不僅僅是對我的考驗,而且更重要的是對我的一次教育,告訴了我們:不管做什麼事,都不能灰心。

竹林六年級作文10

朱家溝是達州市有名的風景區之一。它距市中心有十公里,乘公交車 , 眨眼功夫就能到達。那裏的竹子數不勝數,形成了一片美麗的竹林。

走進竹林,滿目堆青。一根根竹子如親兄弟般挨挨擠擠。放眼望去,一片青幽,令人愜意無比。竹子臨風起舞,是那樣的婀娜多姿,那儀態簡直是美不勝收。

瞧,這根竹子真高啊!拔地而起,高聳入雲,是我至今見到的最高的竹子,目測估計十來米吧 ! 她可以和邊疆的白楊媲美了 。那根竹子真矮啊,才一米多。我一直以爲竹子是很高很高的,但今日這一見,才知道竹子當中也有“小矮人”啊!看,這根竹子真粗啊!真是個“大胖子”呀!肯定是一根“ 萬年竹”!咦?那是什麼植物?仔細一看,啊,原來是一根細細的竹筍,它只有我兩根手指合起來那麼粗。媽媽說:“這一片竹林就是由這無數的‘小不點’——一竹筍長成的。”真是不可思議啊!這些竹子真是各具各的特色,令我大開了眼界!大飽了眼福!

夏天,正是竹子茂盛的時候,它好象要把全部的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一根根竹子拼命地吮吸着雨露,一個勁地生長。漸漸地,長成了一根根粗壯挺拔的翠竹。無數的翠竹連成

一片,遮住了火球似的太陽。陽光只能斜斜的射進來,在地上投下點點斑駁的影子。竹子翠綠的外衣剎時被陽光鍍上了一層金,閃閃發光。一陣風拂過,竹林裏 傳來一陣“沙沙”的

響聲,彷彿在演奏着一首美妙的樂曲。如果此時你正在竹林裏散步的話,就會感到無比清爽,沁透心脾。

竹林,你是多麼美麗,多麼迷人!我愛你,朱家溝那一片美麗的竹林!

竹林六年級作文11

我的外婆家後面有一片綠油油的竹林,我很喜歡去那裏玩。

清晨,我來到這片竹林,一片朦朧,猶如一層層薄霧籠罩着大地,籠罩着竹林。偶爾竹林中還 會傳來幾陣清脆的嘰嘰喳喳的鳥叫聲,爲新的一天的到來揭開了神祕的面紗。

太陽公公還 沒露出笑臉,竹林就已經漸漸開始熱鬧起來了。勤勞的人們早早地吃過了飯,紛紛到竹林裏挖筍,準備把挖來的筍拿去賣。竹林裏一派繁忙景象,時不時還 傳出大家的歡笑聲。到中午時,外面已經非常炎熱,但是呆在那片竹林裏就感覺很涼爽。一大片的竹林遮住了燦爛的陽光,不留一點兒縫隙,有些竹子還 特別有趣呢!有的兩根竹子繞在了一起,但上面又分了開來,指着兩個方向,好像在爲人們帶路;有的竹子彎着腰,猶如爺爺拿着柺杖,駝着背在行走……

一天的辛勤勞動到了尾聲,人們陸續回家,帶着一天收穫的果實,臉上都樂開了花。這時的竹林最安靜了,沒有一點兒嘈雜聲。一陣微風吹過,竹葉隨風搖曳,發出沙沙沙的響聲,好似在歡快的唱歌。坐在竹林中,看着太陽帶着最後一抹紅色漸漸落下,村莊裏屋頂上的炊煙在嫋嫋升起,真的好美啊!

當天色漸漸暗下來,竹林中的蟋蟀開始了美妙的歌唱,它們爲竹林演奏了一首又一首動聽的樂曲,爲美好一天的結束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這就是我外婆家的竹林,雖然這片竹林默默無聞,但我還 是喜歡這片竹林。

竹林六年級作文12

晚飯過後,我出去散步。步入社區花園裏,我來到了一大片茂密的竹林。

傍晚時分,天空灰濛濛的,泛一點兒黃色。天際線邊,一大朵美麗的雲霞正向我飄來。

竹子一片片的,細長細長的,筆直筆直的。初秋了,有點兒泛青色。那顏色就像個渴望知識的青年。竹葉兒一片,兩片,三片……堆在一起,呈球形。“掛”在高高聳立在地上的竹子上的頂端。就像青年那年輕的夢想。天黑了,附近樓房的燈慢慢地亮了起來:一盞、兩盞、三盞……越來越多的燈亮了,像一盞盞燈籠。而這些深綠色的葉束,則像一個個未發光的燈籠。

不時傳來一陣陣音樂,那是老人們在跳舞;有幾隻小鳥在竹林上空飛來飛去,不時發出翅膀拍打的聲音,熱鬧極了!

第二天清晨,下着雨。我又來到了這片茂密的竹林。雨順着樹葉尖兒滴到地面上——滴答,滴答,滴答……積成一個個小小的水坑。

雨中的竹子也煥然一新,個個精神抖擻。爭先恐後地吸收乳汁般甜蜜的雨露。偶爾有幾株竹子,枝葉茂盛,碧綠的葉尖兒一順兒朝下。鋪得那麼均勻,在枝葉上形成一個大水滴形。

雨漸漸小了。霧也散了,竹子們筆直筆直的,依然能從縫隙裏看見遠處的燈光,景物。

雨停了,竹葉上持着晶瑩的露珠,握住竹子猛得一搖,掛在上面的露珠一瀉而下。好看極了!

竹林真美麗!我愛這片茂密的竹林!但我更愛這片竹林生機勃勃的景象!!

竹林六年級作文13

外婆家的後面是一大片竹林,連着右邊的那片竹林與青山。它像一片消音帶,乾脆卻又和諧地分開了喧鬧與繁華。

竹林的前面是寂靜的。小的時候放學一回到家,就習慣性地喜歡坐在並未落滿竹葉的空地上。雙手撐着臉,呆呆地望着那片熟悉卻又陌生的天空。太陽漸沉漸落,只在天空中露出半張臉。身邊是一片像誰打翻了掉進水裏的紅顏色雲彩,和諧的融到了一起,輕薄得像一片紗巾在天空中游蕩,卻似乎一抓就散。竹林裏時不時有幾隻雞走過,發出的慵懶的“咕咕”聲和踩在落葉上的“沙沙”聲混在一起,小而有力;小而響亮。山下那片寧靜而祥和的芭蕉樹,綠油油的葉子反射着夕陽那瑰麗卻又快散盡的餘光。微風輕拂着,嫋嫋的炊煙一絲一縷地飄蕩在火紅的天空中,忽遠,忽近。

竹林的前面是勤勞的。記得有一次,我和外婆上山去。滿山的野花開了,鳥兒在樹上鳴叫,似乎是在向夏天盛大的到來問好。太陽火辣辣的炙烤着大地。然而,太陽越猛,花兒越豔;太陽越猛,人越勤快。我好奇地問外婆:“他們不累嗎?”外婆說:“累啊!可一干起活來,就不知道累和熱了。”“是嗎?”我好奇又懷疑地問,“你試試唄。”我聽了,一下子跑進田裏。菜葉和泥土在夏天的逼迫下,被迫把春天的水分供了出來。在我看來,這是一種香,一種不可複製的美妙的有顏色的香。我在田裏撒開腳丫子跑,引得鳥兒陣陣驚鳴,花的香在腳下縈繞。我望着山下忙得熱火朝天,汗流浹背的人們;望着忙得揮汗如雨、旁若無人的人們。我心中感嘆道:真不累啊!

竹林像一片消音帶,隔絕了喧囂;隔絕了寧靜。但也融入了美好,融入了勤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