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我的家鄉六年級作文彙編七篇

我的家鄉六年級作文彙編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96W 次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我的家鄉六年級作文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我的家鄉六年級作文彙編七篇

我的家鄉六年級作文 篇1

我的家鄉——佛曇,是個山美水美的地方,就像一道奇特的風景線,又像一幅美麗的畫卷。

大薈山雄偉毓秀,讓人流連忘返。樹木枝繁葉茂、鬱鬱蔥蔥,茂盛的樹木爲大山穿上了深綠色的外衣,山裏的各色野花都競相開放,有紅色的團花,有藍色的小星星花,有白色的呈五角形狀的花,它們都一樣很小很小。野花雖小,卻香氣十足,引來了無數色彩絢麗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好一幅美麗的畫面

鴻儒江綿長鍾靈,讓人終生迷戀。江水在陽光下,閃爍着永不褪色的綠波,就像通紅的太陽落進去,也不會改變它的顏色。黃昏時分,落日的餘暉映照在生機勃勃的鴻儒江面上,江與天是一片紫紅色,漸漸的又變成了暗灰色。晚風輕柔地撫摸着江的綢鍛似的的胸膛。錯落有序的船舶棲息在靜靜的鴻儒江,猶如一羣孩子依偎在母親的懷抱;江羣居有序,與錯落的船舶構成一幅自然風景線。

我的家鄉不僅風景美,在生活上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前,陡峭、泥濘的山路已變成了條條寬闊、平坦的馬路,貧瘠的土地已變成了金黃的稻田,那一座座破舊的瓦房已變成了棟棟小洋房,錯落有致地排着。那過去爲了養殖臨時搭建的養殖棚變成了現代化的漂亮養殖場,什麼排水、輸入海水的現代化設施一應俱全。昔日的舊手機、黑白電視機,也變成了如今的iPhone6、智能電視。

現在,也再看不到過去隨處可見的垃圾,取而代之的是整潔的路面;大片江水乾淨清澈,再也沒有了過去的污濁。我想,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的家鄉將會變得更加富饒,我們的生活也會變得更加美好!

我的家鄉六年級作文 篇2

我的家鄉——夾江。這裏天美,水美,田野更美。

秋天,我漫步在鄉間小路上,小路旁全是高大的梧桐樹,它們個個都穿着黃金甲,多麼威武呀!枝頭上的葉子都黃得差不多了,一陣微風拂過,幾片葉子不由自主地在空中跳起了“芭蕾舞”這舞姿使人陶醉。“芭蕾小天使”們落在地上後,天然形成了一條黃地毯,走在上面軟軟的,不停地“沙沙”作響,周圍不時地傳出幾聲鳥叫,爲這幅“梧桐畫”添上了一絲色彩。

穿過鄉間小路,是一望無際的稻穀,金燦燦的一片,美極了。陽光一照,穀子發出耀眼的光芒,像遍地黃金,撿也撿不盡,用也用不完。秋風一吹,稻穀猶如海上的波浪,有高有低,有起有伏,穀穗密而飽滿,像一串串鈴鐺,正在通知人們收割的時間到啦!

走過稻田,來到了果園,這裏果香撲鼻,沁人心脾。茂密的樹上結着大大小小的桔子,有的桔子愛炫耀自己,把自己長在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有的桔子很害羞,用茂密的葉子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生怕被別人看見;還有的桔子黃澄澄的,讓人看了心裏就有種親切、舒服的感覺。

果園旁邊是玉米地,玉米一小粒一小粒的,像一顆顆黃色的珍珠,綠黃綠黃玉米杆是珍珠的陪襯。玉米在風中擺呀擺呀,像一個個穿着金黃衣裳的仙女,在向大家問好。天上的喜鵲一邊飛一邊“嘰嘰喳喳”地叫着,好像在演奏一首動聽的樂曲。

啊!家鄉的田野,詩情畫意,使人心曠神怡;家鄉的田野,碩果累累,令人流連往返。家鄉的秋啊,真是比春還富有生機。

我的家鄉六年級作文 篇3

家鄉給我的感覺就像是母親,對她,我熟悉至極,我愛她,愛她的春暖花開,氣象萬千,愛她的秋高氣爽,冬暖夏涼,無窮的美好,一切盡在不言之中。

春天,嫩綠的小草伸開手臂,像一個個伶俐的舞蹈演員,樹枝上露出一個個嫩綠的小腦袋,就像剛睡醒的巴比娃娃,伸一個懶腰又像一首首淡綠的抒情詩,還有叫不出名字來的野花,點綴其間,像天上的繁星,一眨一眨的,一切都顯得那麼美。

夏天,烈日絢絢當頭照,陽光顯得特別刺眼,太熱了,人們都顯得疲倦不堪,可是農田裏,氣氛卻是那麼熱烈,瞧!那一望無垠的稻田,在陽光照耀下,金黃閃亮,微風一吹,盪漾開去。聽!什麼東西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知了……真討厭,吵得人直髮牢騷。“哈”,不用猜都知道,當然是知了小東西,最快樂的動物莫過於你了,整天呆在樹的'枝頭,自由自在地吟唱着“知了,知了……”。夏天有了它還真熱鬧,小朋友們手拿冰棒,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活像一個個快樂的小精靈。晚上,最美的時刻,坐在涼棚裏吃着甜甜的西瓜,欣賞着迷人的夜景,真是美不勝收,熱鬧的小河裏,時刻傳來孩子們的嬉戲聲、畫面真美,只有在這裏他們才感到快樂,感到自由,感到無憂無慮。

夏天一過,秋天拖着長長的步伐悄悄來臨,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瞧!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那棉了,吐出一朵朵長長的棉絮,雪白雪白的真叫人羨慕,人們開始了一年一度的秋收,稻田裏黃澄澄的稻穀飽滿得把稻稈壓彎了腰,又是一個豐收的季節來臨,農民伯伯們喜笑顏開,忙得不亦樂乎,他們歡樂地享着小曲,歌聲不停地在田間小路上飄蕩着,濃烈的氣氛真是一幅美麗的彩圖。

在忙活了對農作物的收穫,一陣陣寒風迎面鋪來,家鄉便靜起來了,冬天,人們身上的衣服漸漸多了,也許哪一天早起來,田野裏、屋前屋後,便成了個銀妝素裹的世界,這時候,整個村子顯得靜極了,家鄉在它的靜下開始冬眠了。

在這片土地上,我感受到了家鄉的美好,感受到了家鄉煥發出青春的活力,我愛我的家鄉。

我的家鄉六年級作文 篇4

我們的家鄉非常的美麗,這兒充滿着我小時候的童真,這兒充滿着我與我同學的歡聲笑語,這兒充滿着我的愛。 我的家就住在農村,我從三歲起就喜歡到田野裏來玩,我在這裏找到了我的樂趣,我從農田裏萌發了我一次一次的願望。我也知道了我們這些農村人,那麼艱難的耘耘,嚮往着走向美好的生活。

我清楚地記得我小時候和姐姐哥哥一起在玩的情景。記得那是我和哥哥到爺爺家去玩。我們和姐姐去田埂上去玩,我們看見了小溪,那小溪特清澈,我們看見了很多條魚兒,哥哥便說:“我們下去撈魚吧!”我們很自然的就脫下了褲子,伸出了一雙雙又粗又黑的小手,一下子就竄到河裏去了。對了我忘了,我不會游泳,我便拼命的掙扎。我哥哥看見了,想起來了,我不會游泳,他便伸出他那寬大的手臂,把我一把撈起,我自從那次我被水嗆到之後,我便對水有說不出來的厭惡……其實,農村的生活就是這樣的危險,但是又很充滿意義,我喜歡在農村生活 ,農村會在我的心裏刻下永恆的記憶。我喜歡農村的生活,農村會在我的腦海中留下永遠的回憶,我喜歡農村的生活,因爲農村的生活會給我帶來永遠的歡聲笑語,我將永遠的記住農村就是我的心,它帶給了我無限的樂趣、快樂和愛,農村已經完全的侵蝕了我的心。我的心也被農村佔領了。滿心的農村,滿心的快樂,滿心的童真,滿心的愛。

我的家鄉六年級作文 篇5

平頂山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早在一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這裏就有古人類活動。衆多的裴李崗文化遺址表明,約在70XX年前,這一帶就出現了較大的部落羣。衛東區蒲城店龍山文化古城遺址的發現,說明50XX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此建立了城鎮和村落。

由此可見,平頂山地區是中華民族最早開發的土地之一,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

春秋時代,這裏屬應國管轄,應國以鷹爲圖騰,古典漢語“應”“鷹”通假,平頂山因此又稱鷹城。

春秋時代的墨翟,葉姓華人始祖、史稱葉公的政治家沈諸樑,劉姓始祖劉累,唐朝詩人元結,南宋名將牛皋,明代醫學家古濤,清代文學家李綠圓,近代農民起義領袖白朗,都生於此。

歷代文人名士孔子、李白、韓愈、顏真卿、蘇東坡、歐陽修、范仲淹都來過此地。這裏有地下應國曆史博物館之稱的春秋戰國時期的應國古墓,有長城之祖楚長城遺址,有古代《戰國策》所列五大名劍產地的舞鋼冶煉遺址,有代表漢代冶鐵最高水平的望龍崗冶鐵遺址,有唐代建築、中州四大名寺之一風穴寺,有代表顏體書法的代表作之一的元次山碑,有北宋五大名窯之首的清涼寺汝官窯遺址和五大名窯之一的張公巷北宋官窯遺址,有堆汗如脂、視如碧玉、扣聲如磬的汝瓷,有宋代大文豪蘇洵、蘇軾、蘇轍的墓冢,有我國現存三座古代縣級衙署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縣衙---葉縣縣衙,有氣勢宏偉的汝學宮(汝洲文廟)等。

我的家鄉六年級作文 篇6

的家鄉在舟山,那裏的特產非常豐富,有金塘李、枸杞貽貝、舟山大黃魚、舟山帶魚等。

金塘李因產於金塘島而名,金塘李,外面青青的皮,上面還覆蓋着一層白白的“霜”,咬下去脆脆的,果實是紅的,是夏季舟山的特色水果之一。

舟山大黃魚是舟山魚產之一,它的磷片亮亮的,魚身是黃色的,不僅顏色鮮豔還有豐富的營養,是我最愛吃的魚。

舟山帶魚頭尖尖的,牙多,嘴巴大大的,舟山帶魚全長一米左右,從頭到尾漸變細好像一根細鞭。

舟山的特產吸引了許多遊客來品嚐,下次你也來我們的家鄉舟山旅遊吧。

我的家鄉六年級作文 篇7

我的家鄉,人美景美,還有很多美食。

太倉的名人有很多。有鄭和、宋文治、王錫爵等。鄭和是一名航海家、外交家、宦官,是明朝的太監。他原來叫馬和,有姐妹四人,因爲在永樂二年,鄭和立下了赫赫戰功。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書“鄭”字,賜馬和,鄭姓,以紀念戰功,史稱“鄭和”並升任爲內官監太監,官至四品。宋文治是現代畫家,他的山水畫遠近聞名。我還臨摹過他的作品,雖然我畫的不是很好但我還是很喜歡他的畫。王錫爵,出生於名門望族。他是明朝人,他著有《奏草》二十三卷、《牘草》十八卷、《文草》十二卷等著作。

太倉的美景也有很多。如南園、弇山園……南園的風景是多麼美呀!在菊花盛開的季節裏,那菊花千姿百態、五顏六色、香氣撲鼻,讓人流連忘返。有的菊花像一隻美麗的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一個娃娃,笑紅了臉,還有的像一位美麗的少女,亭亭玉立。弇山園的風景更是美不勝收,在陽光的照耀下,湖水銀光閃閃,像一面明鏡。還有湖邊的柳樹,一陣微風吹來,柳樹擺動着長長地枝條,如少女的長髮般隨風飄動。

我的家鄉還有很多美食。如肉鬆,說到肉鬆,我給大家講個故事吧!古代有一位大官,路過太倉,在一家客棧吃飯,一連點了很多菜,其中點了一盆紅燒肉,廚師們在燒肉時,到了時間忘記把肉拿出來了,給燒糊了。廚師們想:把肉丟了太浪費,拿上去又怕客人不喜歡。有個廚師靈機一動,把燒糊的肉切掉,再把剩下沒糊的肉打一打,沒想到這麼一打,這肉就變得鬆鬆軟軟的,味道好極了。廚師把這盆打得鬆軟的肉拿上去,給大官嚐了嚐,拍案叫絕道:“好!這真是美味佳餚。”這下廚師心裏的大石頭才落了下來。從此就有了肉鬆這道菜。

這就是我的家鄉,人美、景美、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