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關於身邊的藝術六年級作文錦集8篇

關於身邊的藝術六年級作文錦集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7W 次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身邊的藝術六年級作文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身邊的藝術六年級作文錦集8篇

身邊的藝術六年級作文 篇1

我是東關小學六年級五班的同學。在那個金色的九月,我這顆小小的種子在東關小學這個美麗的地方紮下了根,在這裏,我和同學們一起在學習中取樂,在活動中受益,在實踐中成長。我性格活潑開朗,興趣廣泛,尤其對藝術酷愛不已。

一份辛勤的耕耘,就會有一份甘甜的收穫。我從小就開始學習舞蹈和電子琴,在這期間有淚水也有歡笑,但更多的是收穫。我參加過許多的比賽,也得了許多獎。在去年的學校比賽中,我的舞蹈獲得了一等獎,在電子琴比賽中,獲得了第二名。在這些活動中,我領悟到了成功的喜悅,增添了信心,使自己變的更加自信。

我以後會更加努力的,希望大家支持我~~

身邊的藝術六年級作文 篇2

小時候,我很喜歡畫畫。每次在家裏沒事幹,我都會拿出彩筆畫花、畫草……畫完後,手上、臉上都有彩筆留下的印跡。

七歲的一個星期日,爸爸媽媽帶我走進了湖北美術館。當我看到美術館的牆壁上那一幅幅沒有任何色彩,卻又畫得惟妙惟肖的素描畫像時,我羨慕不已。我嚷着要學素描,爸爸媽媽答應了。

那是我第一次走進專業的畫室。老師給我發了一個大筆盒,筆盒裏裝着許多鉛筆,一把美工刀,三塊橡皮。接着老師講解了鉛筆的分類和用途,又講了橡皮的不同用途。我暗暗咋舌,原來畫畫竟然有這麼多講究呀!

“素描畫沒有任何色彩,主要由明暗關係來表現物體的形狀,這也是畫素描的難處之一。畫畫之前,我們得先學會用美工刀削筆。”老師示範了削鉛筆的方法後,我們就開始自己嘗試削筆。我學着老師的做法,先把鉛筆豎着拿在左手上,右手橫着捏住美工刀,然後用左手的大拇指,推動刀子,“唰”地一下,美工刀削到了我的中指,血瞬時滴到了我的畫板上。本以爲老師會安慰我,可沒想到,老師竟然面不改色地說:“被刀削是每一個美術生的必修課,沒有哪一個學素描的人沒被刀削過。快去把血洗掉,回來繼續削。”我只好忍着痛去洗傷口。這就是我上的第一節素描課。

自從學了畫畫,我基本上就沒有假期了。暑假裏,我每天在畫室裏坐三個小時。中途也不能喝水上廁所,畫不完不得離開畫室半步。如果畫得慢了,還會拖一個小時的堂,因爲,只有畫完了才能走。寒假裏,原計劃可以八點起牀,但因爲有了七點半的素描課,我每天六點半就要爬起來,趕去上美術課

我曾有過想要放棄的想法,因爲接連兩個月不停地排線(反覆在素描紙上畫線條),徹底讓我知道素描有多麼枯燥、乏味。但一場比賽讓我打消了這個念頭,這是一次湖北創意大賽,老師把我送去參加了比賽。在規定的3個半小時內,我神經緊繃,拼盡全力,終於獲得了小學組創意比賽金獎。爸爸對我說,這個獎項真不容易,好多學畫時間更久的哥哥姐姐都沒有得到它。如果沒有假期裏的刻苦練習,又哪裏會有今天豐碩的果實呢?

是呀,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我將帶着老師和家人的祝福,在美術之路上走得更久、更遠……

身邊的藝術六年級作文 篇3

在我們家客廳裏,擺放着一尊木雕,它產自有我國木雕之鄉這一美稱的浙江東陽,雕刻非常精美。

東陽的木雕是中華民族最優秀的民間工藝之一,被譽爲“國之瑰寶”。我家的這尊木雕分爲兩部分,上面是一個園形木盤,圓盤中間是木雕,下面是個底座。它高約50釐米,底座長約45釐米,整座雕塑從遠處看呈現出一種深黃色,給人一種古色古香的感覺。

從遠處慢慢走近這尊木雕,上面雕刻的內容也一一清晰地呈現在我的眼前,木雕也彷彿有了生命。圓盤中間刻着一棵松樹,松樹上站立着兩隻可愛活潑的鸚鵡,它們嘰嘰喳喳地叫着,好像在唱歌,又時不時地用嘴梳理着自己在陽光照耀下顯得格外美麗的羽毛。旁邊的柏樹枝上,幾隻小麻雀飛來又飛去,一邊還在爲兩位鸚鵡歌唱家伴奏、唱和聲,活靈活現,妙不可言。右邊,一座美麗涼亭掩映在松柏之中,亭子下層是一大堆突兀的怪石,一條小河彎彎曲曲蜿蜒其間。兩隻仙鶴悠閒地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漫步,時而仰頭甩水,時而把頭插入水中。

這座巧奪天工的東陽木雕讓我無比佩服能工巧匠們那高超的技藝,這些沒有生命的木頭在他們手裏被塑造成如此栩栩如生的形象,真叫人讚歎不已。

東陽木雕是我們民族的瑰寶,也是東方文明中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它蘊含着中國人民的智慧,融會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氣質和文化素養,我愛東陽木雕!

身邊的藝術六年級作文 篇4

在我們生活不是缺少美麗,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當我們用心去觀察時,我們就發現廣州就有無數的美景,廣州塔更是一個完美的藝術品。

我們來到海心沙,望着那圈圈旋轉直上的廣州塔,內心充滿快樂。它似少女的小蠻腰,在空中舞臺上展示自己的美麗。我們悄悄地走進“小蠻腰”,看見它非常美麗!塔分成三個結構:大而粗的底,細腰似的中部和擁有一條天線和摩天輪的頂。如果你早上去看的話,就能看它穿着銀白的衣服,在陽光的照耀下,它如同水晶瓶一般絢麗;如果到晚上纔去,你就能目睹廣州塔不一樣的美,那個時候,廣州塔就會穿上彩虹的衣裳,點綴着廣州的天空,使廣州的夜景變得更加耀眼。

廣州塔給我們帶來了難以忘懷的美景,它像一個晶瑩的“玻璃瓶”,給廣州帶來了驕傲和榮耀。

啊!廣州塔不僅是廣州的璀璨明珠,更是一個高超的藝術品。

身邊的藝術六年級作文 篇5

藝術,是一個分類很廣泛的名詞。它囊括了音樂、繪畫、設計及各種民俗工藝等。它是高雅的,譬如在音樂大廳聽鋼琴演奏會。或是粗俗的,譬如在廟會上展示的一件件生動古樸的民俗工藝品。而在我們身邊,到處都是藝術。他們豐富了我們的生活,陶冶了我們的情操。

攝影,便是一門藝術。從那一個小小的鐵玩意兒裏看,能發現許多肉眼發現不了的事物。爸爸酷愛攝影,他也有一個相對來說比較高級的相機。每當去公園遊玩或者去遊覽某個風景名勝的時候,他便會帶着自己的相機去拍攝,我也會跟在他的後面學習。

攝影這門藝術,是一門很有學問的藝術。並不是一按快門就可完成,首先還需尋找好的題材。記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去公園遊玩,公園裏有一棵年歲已久的柿子樹。爸爸仔細的調焦,拍下了照片。我上前欣賞,看到有一些柿子是完整的,但大部分柿子都是爛掉的。仔細思索,哦,原來是被小鳥叮咬的呀。這看似普通的柿子樹,內在的卻蘊含了許多情趣。其次,便是攝影的技術。我尤其喜歡被“特寫”的照片,近處的一棵小草,一朵小花,被反映的很清晰,而除了這近處的一物,其餘都處在一種淡淡的朦朧之中。好似進入了一個如夢如幻的仙境,又好像給這進處的一物畫肖像,在這萬物之中,彷彿它是最重要的。邊看邊品味,也覺得蠻有情趣。也許這就是攝影的魅力:它不是繪畫,卻能表現出繪畫的繽紛之美;它不是文章,但也能諄諄道出文章所表達的情感及文字所流露出的古樸。從照片中,我們可以發現一種難以言狀的美。這種美,流進了我們的大腦,滋潤着我們的心田。

攝影,是一門藝術,是一門極富魅力的藝術。它所表達的,不僅是一幅圖片,更是一種情感。

身邊的藝術六年級作文 篇6

我們身邊總是有一些相貌平平的人,但他們都有一顆善良的心。我曾在報紙上看過這樣一個新聞:一個18歲的男子因患腎癌而需換腎。他的父親知道後決定爲兒換腎,但因家境貧困無法出錢爲兒換腎,父親就跪在鏡頭前請求廣大市民的幫助。當地市民看到新聞時紛紛落淚,都到醫院去捐款。捐款人中有工人,教師和兒童。雖然他們只是一些平凡的`人,但他們都體現了助人爲樂的美。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相信大家都在電視裏見過這樣一則廣告:有一個小孩看見媽媽在給奶奶洗腳,心想:我也要給媽媽洗腳。他就去衛生間接了一盆水,雖然擡起來很費力,但他沒有打消這個念頭。他的媽媽看見了他,他就笑着說:“媽媽,我來給您洗腳。”這體現了濃濃的孝心美。雖然這對於我們只是一件小事,但未必大家都能做到,所以大家不能小看這些小事,因爲裏面可能蘊含着你往往想不到的意義。

奉獻精神也是一種美。秋天,落葉會讓你感到沮喪,因爲它失去了生命。但你們有沒有關注它的另一方面,當它們落地後腐爛,變爲營養融入土壤,給大樹提供營養,讓它孕育新的綠葉。樹葉雖然是不起眼的,但它那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卻值得我們學習,這就是奉獻的意義。

藝術也是一種美。我曾看過一幅竹畫,畫得亂七八糟,卻成了一幅名畫。我非常不理解、直到現在我讀了《竹影》一課才懂得中國人畫竹一點都不講究像,而是突出竹的特點、疏密、濃淡、肥瘦等。當我現在去回顧那幅畫時,覺得更有意味,它表現了一種美的姿態,一種活的神氣。

我們身邊的美是無處不在的,只是因爲我們缺少發現。

身邊的藝術六年級作文 篇7

因爲音樂能陶冶情操,但鋼琴又不方便攜帶,於是她讓我學了中國民族樂器——二胡。

我覺得好奇:一個琴桿,一個琴筒,一張蛇皮,兩根弦,一張馬尾弓,竟能拉出如此動聽的聲音,開始學後,單調的練習和二胡發出的刺耳的聲音使我很快就產生了厭煩情緒。我覺得太枯燥、太乏味了,手也不聽使喚了,“吱呀吱呀”地像鋸牀腿。爸爸看出我的厭學苗頭,專門和我長談了一次,希望我能夠堅持,說什麼做事不能輕易放棄,萬事開頭難啊,不能半途而廢,需要堅持啦,什麼要堅持不懈,有辛勤的付出,纔會有收穫啊,還說學二胡可以調節人的身心,讓人思維活躍,保持愉快等一大堆“藝不壓人”的大道理,不知道從哪裏聽來的。其實我是愛拉琴的,常常陶醉在自己的琴聲裏。因爲我現在的演奏水平提高了不少,拉出來的已經是好聽的曲子了。

隨着時間的推移,我便也拉得像模像樣了。我慢慢有了成就感,拉二胡的技巧慢慢掌握了,能拉的曲子也越來越多,二胡的聲音也變得柔和而優美起來,現在二胡已經成了我的好朋友了。

學習二胡使我對音樂有了新的認識,讓我的課外生活豐富起來,每與這把二胡用心交流一次,二胡與我的配合會更爲默契,她的琴身一天比一天古老優雅,她的音色一天比一天圓潤優美……

通過學二胡讓我感受到,所有的本領都是通過勤奮的練習才擁有的。我會努力地展翅奮飛,我堅信我的未來不是夢!

身邊的藝術六年級作文 篇8

每當我看到那一件件製作精美的工藝品時,我總是萬分羨慕,總是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用我的雙手,製作出一件令自己感到驕傲的作品。

終於,這個機會來臨了。上星期,我們學校組織我們去勞動,去體驗的艱苦生活。我們在裏體驗到了軍訓的辛苦,剪紙藝術的有趣,最讓我感到高興的是終於靠自己做出了一件讓我感到欣慰的工藝品。

記得那天早上,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工藝製作”的教室裏,只見老師拿出一袋石膏粉和兩個杯子以及一個模具。老師先將水與石膏粉摻在一起攪拌,攪拌均勻後,就把這些石膏倒在一個模具裏,待到將模具填平時,再把模具輕輕搖晃,這樣,這些石膏就均勻地遍佈在這個模具裏,過了大約4至5分鐘,就可以將這個工藝品從模具裏取出,這不,一件還沒有上色的工藝品就“出爐”了。

看了老師的示範後,我們就自己動手作了起來,當初我忘了水與石膏的比例是1:2,將水與石膏粉都裝了滿滿一杯,致使怎麼倒也沒辦法讓杯子裏的水不向外溢出去。後來我將水與石膏粉的比例調好後,我把水倒進石膏中,這回,又遇到麻煩了——我怎樣攪拌也沒辦法攪拌均勻,這是怎麼回事呢?我起初還以爲是水倒得太快了,於是,我重新試了一遍,得到的結果還是與上回一樣。沒辦法,我只好請教老師了,我向老師說明了爲什麼會攪拌不均勻的原因後。老師笑着告訴我說:“你其中的一個步驟做錯了,你不應該將水倒進石膏粉裏,而是應該將石膏倒進水裏。”聽了老師的講解,我恍然大悟,果真,這樣一來,我很快將這些石膏攪拌好了,然後,我便將這些石膏倒進模具裏,最後把它搖均勻,等了許久過後,我的作品“問世”了。雖然還沒有塗上顏色,可我仍然是十分高興。

下午,我們迫不及待地來到另外一間教室,給我早上的那件作品上色。我們等老師給我們安排好座位時,就手握毛筆,給這件作品上色,因爲我的這件作品描繪了兩條小魚在水中游來游去的畫面,所以一定要用淺藍色作爲基色,可是桌上的這五種顏料中,並沒有淺藍色,怎麼辦呢?這時,老師走了過來,我再次請教老師,老師仍然是笑着告訴我:“這五種顏色中,你可以將它們調配在一起,這樣,就會有新的顏色出現。”果然,我將白色與深藍色調配在一起,淺藍色果真出現了,後來我用了同樣的方法調出了許多繽紛的顏色,不一會兒,我的這件作品終於真真正正地“面世”了。你瞧,灰色的花邊襯托着淺藍色的“海水”,水中兩隻小魚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兩枚小海螺與一隻小海星點綴在旁邊,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看到這件作品,我不禁感到十分自豪。製作工藝品,只要掌握方法,認真細緻,就一定能夠成功,怎麼樣,你也來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