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實用的節日六年級作文彙編5篇

實用的節日六年級作文彙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5W 次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節日六年級作文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的節日六年級作文彙編5篇

節日六年級作文 篇1

今天,是一個快樂而又特殊的日子,因爲學校要爲我們舉辦一臺豐富多彩的聖誕晚會。

好不容易盼到了晚上,吃了美味的批薩,就來到了晚會現場。一走進去,五彩繽紛的氣球和綵帶映入眼簾,看得我眼花瞭亂,舞臺兩旁放着兩棵聖誕樹,樹上掛滿了小禮品,真是漂亮極了。表演開始了,首先是外教老師講關於聖誕的故事,接着唱起了聖誕歌,我們在下面都跟着唱。接下來節目一個比一個精彩,晚會在歡樂的氣氛中進行着,我們一個個手舞足蹈,臉笑得紅彤彤的。晚會最激動人心的是抽獎環節,每位同學都想讓老師抽到自己,都在說“上帝保佑”,有些還在一個勁地喊自己的號子,希望能夠抽中。中獎的同學興高采烈地跳上舞臺去領取獎品。

不知不覺晚會在我們的笑聲和掌聲中接近尾聲了,每個同學都拿到了精美的小禮物,我雖然沒有抽到獎,但是我還是非常得開心!

接着孫老師又說,只要投到5米就可以得5元,投到6米可以得10元,聽到這裏,同學們立刻興奮地排好隊伍都想投到6米。結果,只有5個人投到了6米。哎!下次繼續努力,我一定能投到6米,得到這15元的。

這次課間活動很有趣,不僅能賺到錢,還可以鍛鍊身體,真是一舉兩得,太有趣了。

節日六年級作文 篇2

正月十三,是客家的一個重要的節日。在這天裏,同一個姓氏家族的人們都聚集在一起賞燈(如今已被煙花所代替)。然而,我們家也不例外。就在這天,外公外婆帶領着我與小表弟子奇全家和媽媽一起來到了外公的老家——廣東興寧賞燈。

老家在鄉下的一座村子裏,我與二姨、姨爹、子奇弟弟和媽媽一起乘車前來這裏。來到老屋前的魚塘邊時,早已守候在那兒的親朋好友點起鞭炮,“噼噼啪啪”的歡迎我們的到來。走進老屋時的那一刻,屋裏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作爲主角的小子奇也不免害羞了起來。小子奇向村民們鞠躬,拍手,他們的掌聲更是一浪高過一浪。開始進餐了,姨爹、二姨、外公、外婆都和親朋好友們敬酒乾杯,致以新年最美好的祝福。

午飯後的舞龍燈最爲熱鬧。一隊年輕力壯的男青年手舉一條金色大龍,跟隨着鑼鼓隊的節奏,在老屋前上下揮舞。大金龍如青龍出海般上下翻躍,昂首擺尾,蜿蜒遊走。龍尾隨着龍頭時而升高,時而降低,時而搖晃,時而平歇。金龍前面有一位小夥子手持竹竿,竿頂有個紅色的大圓球。大圓球前後左右四周搖擺,龍首搶球,引得整個金龍的身體都遊走飛動。金龍走進老屋後首先就要去廚房,廚房就如同家中的老大一樣。進入廚房後,手提龍燈的一位小夥子,鞠躬參拜廚神。參拜完畢,外公拿出了個大紅包給金龍。金龍要走了,紅紅的鞭炮再次唱起了歡快的歌,歡送金龍。鑼鼓的咚咚聲越來越遠,金龍的身影越來越模糊,最後,那條能讓家裏紅紅火火、大吉大利的金龍消失在了彎彎曲曲的小路上……

此時已是傍晚,吃過晚飯後的我們,正在準備這賞燈的最後一項任務,那就是搬運煙花到魚塘對岸進行點放。大家跑進跑出忙得不亦樂乎。經過大約二十分鐘的努力後,煙花終於有規律的擺放在了魚塘對岸。負責燃放煙花的是兩位舅舅。

七點一刻,煙花準時點燃,隨着“嗖——”的一聲,煙花如火箭般飛快地竄到了大約200米的高空中,“砰——”金黃的煙花在空中瞬間開放,然後像斷了線的珠子落到了山上的樹林間,又似一顆顆美麗的流星竄到了屋前的魚塘裏,煙花還宛如頑皮的雨點一樣落到了屋頂上。我們一家都坐在老屋前仰望星空,觀賞煙花。美麗的煙花一個個陸續綻放在空中,給深藍的夜空增添了無與倫比的美麗,同時也爲我們每個人心靈裏僅屬於自己的一片小小天空譜寫上了一曲新的樂章。

節日六年級作文 篇3

中秋是人們團圓的日子,我們一家三口團聚在一起共度中秋佳節。

夜幕悄悄降臨,天空漸漸地換上了黑色的幕布,明月安詳地掛在空中,將那銀白色的光芒靜靜地撒向大地,地面上像撒了一層白銀。我們端着月餅走出家門,瞧,那月兒多羞澀呀,將周圍的雲霧當做面紗來遮住圓圓的臉蛋,但卻蓋不住她那皎潔的月光,銀色的光芒將她的面紗照得亮銀銀的。漸漸的,明月姑娘將她的面紗一點一點地揭開:先是半圓,再是大半圓,最後,一張既亮又圓的月亮映入我們的眼簾,只見她的周圍散發着銀白色的光芒,像鍍了一層白銀,真是美麗動人。

我們一口一口地品嚐着手中的月餅,但這做工精細的月餅在我的口中卻顯得無滋無味,因爲此時我想起了我的外公,兒時過中秋時,他總會帶着我與我的兩個表姐出門賞月,我們嬉鬧着,玩耍着,因爲我們只要與外公在一起,便會十分開心與滿足,外公揹着手仰頭賞月的情景我至今仍舊記得。今天,我同樣揹着手,微微仰頭,以同樣的方式仰望明月,這是一輪從前外公以同樣的方式仰望的月亮,此時,她顯得多麼安詳哪!她似乎也在回憶着我與外公的點點滴滴吧。只是如今,我再也不能同外公一起賞月了,他在大地中永久的沉睡了但我相信他一定會在天堂的某一處欣賞着我同時也欣賞着的月亮,就讓那皎潔的月光帶去我對外公您的思念吧。

溶溶月色中,我彷彿看到了那明月中有一個蒼老的身影:他揹着手,微微仰頭,目光深邃而安詳就讓這一身影永遠的留在中秋,留在我的心底。

節日六年級作文 篇4

一年最後那麼幾天和新一年的開頭總是最有氣氛的,先不說像我們這點兒大的孩子能玩個開心,就是那夜晚中突兀的紅燈籠以及還未點燃便已聞到的煙火味兒,都能使人臉上露出笑容。

整個世界就像是披上了紅紗,到處都洋溢着新年的氣象,就連暗灰色的天空也是如此,那一個個裝着願望的孔明燈,頓時化作一顆顆移動的星星,開闢出一條條紅河來。而離我不遠處不時傳來的鞭炮聲,就像是敲鑼打鼓,做着伴奏。

不過婆婆家畢竟不是那些大城市,雖不能看到舞龍獅等大型活動,卻也能玩個開心,鄉下的好處就在於地方寬,那些沒種有菜且荒無人煙的土地成了我們這羣孩子的“主居地”

我們總是乘着飯後大人們聊天的時間,拿起煙花爆竹,一溜煙便不見了蹤影,其實是跑到了荒壩裏自由自在的玩了起來。

最初接觸煙火時,心裏居然有些忐忑、害怕。拿起細小的爆竹事,竟一直不敢點燃,不停地躑躅。打火機在手裏也不知握了多久,還出了少許汗。

——噼裏啪啦。

突然,一陣火炮聲響起,轉頭一看,只見弟弟已經點燃了手中的爆竹,五顏六色的甚是好看,他不停地揮舞着雙手,爆竹就這樣在他手裏跳着舞。

不一會兒,幾乎所有的人都點燃了爆竹,聲音大極了,如同海嘯般,而他們手裏的爆竹就像是一個個小精靈般,美麗至極。

然而,這樣的場景卻像是與我無關,看着手裏彷彿嘲笑我的眼花,急的我不知所措,眼淚都快出來了,經過了一場糾結,心裏就像有兩個小人在打架似的,弄得我頭大了,最終我還是決定鼓起勇氣點燃爆竹。

——劈里啪啦。

又是一陣爆竹聲,不過這次不是別人的,而是我手裏的爆竹。五顏六色的,不停地變換着顏色的,代表着新年氣氛的爆竹。

噓,夜晚裏爆竹聲,映在我們臉上的笑容。都是新一年裏不可磨滅的美好。

節日六年級作文 篇5

臘月二十三天氣晴

今天是假期的第一天,農曆的二十三,也就是“祭竈”。

一到下午,媽媽就忙活了起來,先是和好面,準備拍竈餅。我也幫媽媽打下手,媽媽把竈餅擀好放到鍋上後,我就負責翻。不一會兒,第一鍋竈餅就出爐了。我正準備吃一個,媽媽忙說:“先放下,去把竈糖拿來。”我很聽話地拿來了竈糖,看媽媽準備幹什麼,只見媽媽把竈糖和竈餅放在一塊,說:“竈王爺,來吃竈糖和竈餅吧,保佑我們一家平安。”我很好奇,問媽媽爲什麼要這樣,媽媽也說不清楚,只是說這是傳統。

我就自己上網查了一下,瞭解了有關“祭竈”的傳說:原來“竈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一家;到了臘月二十三日竈王爺便要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彙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送竈神的儀式稱爲“送竈”或“辭竈”。玉皇大帝根據竈王爺的彙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竈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說,竈王爺的彙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係。祭竈不僅是爲了免災,更重要的是爲了祈福。

到了年三十夜,要再把竈君接回家來,即將新購來的竈君神像貼到竈臺上。因竈君下界先要清點名冊,所以家庭成員都要回家過年,以祈求竈君降吉祥於全家人。

原來,祭竈還有這麼多講究呢,今天,我總算是明白了。

除夕天氣有風

今天是的三十!家家戶戶都要吃餃子,放鞭炮,告別舊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

下午,媽媽很早就調好了餃子餡兒,和好了面,不到三點,我們全家上陣,開始包餃子。我不怎麼會包,就跟着媽媽瞎摻和。

媽媽包餃子的速度可真快!像變魔術似的,皮放在手中,用筷子夾上一點餡兒,兩手輕輕一捏,一個鼓鼓的餃子就成了。媽媽把包好的餃子整齊地排列在一個小案板上,就像一隊隊等着檢閱的士兵。我也忍不住動手包了起來,包得很慢,而且也沒有媽媽包的好看,但我也很滿意,畢竟是我親手包的餃子呀!過了一會,只見媽媽把一顆花生包在了一個餃子裏,我感到很奇怪,問:“媽媽,爲什麼要包一個花生啊?”媽媽笑了笑說:“誰吃到這個餃子,就說明誰今年運氣格外好。”哦,原來是這樣啊。

不一會,餃子下好了,我迫不及待地端起碗就想吃,卻被爸攔下了。哦,想起來了,今天很特別,要放過炮才能吃餃子。爸爸拿了一掛很長的鞭炮,掛在樹枝上,鞭炮“闢哩啪啦”響起來,很希望自己能吃到那個餃子。等我把一碗餃子吃完了,也沒吃到花生。我有點失望,一會兒,爸爸高興地叫起來,原來他吃到了那個餃子。爸爸顯得格外高興。

晚上,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等着看春節聯歡晚會。晚會還沒開始的時候,爸爸給我講起來年的來歷。“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羣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爲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竈,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裏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可真有意思,原來,過年還有這麼多好聽的傳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