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推薦】我的小學六年級作文五篇

【推薦】我的小學六年級作文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7W 次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的小學六年級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我的小學六年級作文五篇

我的小學六年級作文 篇1

我是一個農村的孩子。暑假裏,我常常隨媽媽去放羊。家裏的羊共有3只,最小的那只是莉莉,它渾身雪白的毛,看上去很乖巧。還有一隻叫小白,是莉莉的母親,也是一身白毛。小白還有一個孿生妹妹,名叫朵朵。朵朵很好認,因爲它一身黑毛,叫聲渾厚,與小白和莉莉幾乎沒有共同之處。

往常,我都是“弼馬溫”,是騎三輪車的“車伕”。可是這天,媽媽卻要我牽着莉莉。莉莉儘管看上去乖巧,可是,它要是發起飆來,誰都架不住。我牽着它沒幾分鐘,它就反客爲主,反倒牽起我來:莉莉在我前面瘋跑,我只能拼盡全力攆它。等我追上莉莉,早已是滿頭大汗。終於到達了我們的農田,我把莉莉的牽羊杆兒插在地下,讓它吃草。莉莉是個饞蟲,見了肥美鮮嫩的草叢,立馬就大吃特吃了。望着莉莉心滿意足的樣子,我哭笑不得:原來它早就知道有美味的草,怪不得跑得那麼快!

不一會兒,媽媽趕了上來。媽媽看着我滿頭大汗的樣子,心疼地說:“哎,雪兒,你肯定很累了。這回咱們是要拔草,你拔一個畦子就好,拔完可要看着點兒羊,不要讓它們跑了,也別叫它吃了咱家的玉米棒子。”我滿口答應了。

田裏的草挺多,我花了十來分鐘才拔光。任務完成了,我坐在畦壩上,盯着羊的一舉一動。我想:羊這麼頑皮,我應該馴服它,騎上它,“策羊奔騰”……

正這樣想着,小白探過頭來,吃起了玉米。“哎喲,糟啦!”我叫了一聲,匆忙跑過去,趕走了小白,把它趕到草叢中去。接着,我又想起“策羊奔騰”的事了。莉莉最小,可也有一歲了,儘管我的年齡是它的十一倍,但在羊裏,它還是很健壯的。我大步流星地走過去,一下子騎在莉莉的身上。莉莉一驚,跑了幾步。在羊背上,我只覺得屁股被顛得麻酥酥的。我兩手扯着莉莉的兩隻長耳朵,一邊拉一邊喊:“駕!”哦,不對,既然是羊,那就該是“羊”,下面應該是“羊”了。

小羊莉莉猛地一撅蹄子,把我狠狠地摔了下來。哎呀,好疼!我再也不敢亂騎小羊了。

我的小學六年級作文 篇2

再過一個多月我即將小學畢業,要上初中了,可是我心中永遠也忘不了我的小學老師們,其中,我最心存感激的是曾經的班主任、我的恩師——倪老師!

回想起倪老師剛來接我們班的時候,正是我上二年級時。那時,我還在對我的前班主任徐老師的離去依依不捨,對新來的老師兼班主任還不能接受。但慢慢的,我發現倪老師的教學方法和徐老師不一樣,總是吸引着我聽課,就開始喜歡上她了,細細打量倪老師:只見她很年輕也很美麗,看似溫柔,實際上只要她和你對視一眼,你就會感受到一種威嚴,使你有一些心虛。所以,一直以來,我最怕的就是倪老師的眼睛。

倪老師上課很關心我,也總把一些好的機會留給我,什麼語文比賽啦、作文發表啦等等,她總是不厭其煩地指導我。有一次,我看了倪老師給我發表的作文,竟然一點也不像我原先寫的那樣,那些優美的詞句都是倪老師修改的功勞,給我的作文增色不少,那時我有點心虛了,因爲那些並不是我自己寫的,這給了我更加精益求精的動力,使我對倪老師的喜愛又增加了一些。

倪老師的眼睛對我的改變很大。每一次上課開小差時,想起倪老師的眼睛,我就不由自主地集中了精神;每一次作業沒有做完時,想起倪老師的眼睛,我不由得馬上加快做作業的速度;每一次想要做壞事時,想起倪老師的眼睛,我就會馬上打消這個壞念頭。老師的眼睛會說話呀,每逢我考試考差時,從老師手中拿過試卷的同時,和老師一對視,我就從倪老師眼中看到了嚴厲,彷彿在說“你爲什麼考的這麼差,要努力啊!”;當我考好時,彷彿又在說“不能驕傲,要繼續加油哦!”老師的眼睛總會給我鼓勵,使我下定決心,繼續努力前進。

感恩倪老師!您在我小學最重要的時候出現,並給予了我許多鼓勵和幫助,您是我的恩師,我永遠也不會忘記您!

我的小學六年級作文 篇3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責任便是一個人心靈的支柱,一個沒有責任的人是一個不完整的人。我們要履行好自己的責任,自己的義務。儘管責任有時使人厭煩,但不履行責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廢物。

老師的責任是教育好學生,園丁的責任是撫育好花朵,任何人都有自己的責任。我們現在的責任是好好學習,因爲只有好好學習,長大才能立足於社會,然後報效祖國。責任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一個富有責任感的人,一個富有責任感的羣體,都是一道無比美麗的風景線。

但我麼不難發現,有一些人根本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也許,他們根本不認爲自己有責任。

那天,我們班選拔走方隊的同學。大部分同學都積極的參與,準備爲班級爭光添彩。但是,有一些同學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旁若無人的玩耍。有一名同學在與一些人嬉戲。我一開始以爲他沒有被選到方隊的陣容中,豈料他已經被選上了,因爲怕耽誤玩耍而做出無辜的樣子。回到了班裏,老師怒火沖天的將那名同學訓斥了一通。沒想到哪位同學用不正確的.理由,不正確的態度去反駁老師,出言不遜。尊師重教是學生的責任,他絕對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

但我們也不難看出,盡職盡責的人更不在少數。

竇老師就是一個例子。她是我們的班主任老師,每天,她到學校早,和值日生一起盡職盡責的拿起笤帚掃地,拖地。辦公室裏,老師們經常喝着茶,聊聊天,很自在。老師們也勸竇老師加入到他們的行列,但是對於這些邀請,竇老師都無動於衷,始終不知疲倦的爲我們批改作業。

通過這些對比,我們應該知道:有的人的心理沒有“責任”“集體”這些詞語,而有的人卻富有責任感。我們要做一個富有責任感的人!

我的小學六年級作文 篇4

今天是週末,老師昨天留了一篇週記給我們,這篇週記是寫人的文章,我想好久也沒想出來,就在這時,有一件事在我腦海裏閃過,啊!我突然想起我的同學——鄧詩禹。

鄧詩禹有一頭烏黑的頭髮,一雙彤彤有神的眼睛和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巴。記得有一次:星期天,在一個晴空萬里的上午,突然,烏雲密佈,整個天空一下子黑了起來,頓時,下起了大雨,我們也放學了,雨點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灑向大地。雨越下越大,匯成了一條條小溪。風呼呼地颳着,路邊的樹枝吹得東倒西歪,樹葉一片一片地落下來。同學們都打着傘,慌慌張張地往回家的路上走去。學校門口早已被擠得水泄不通,自行車和摩托車橫七豎八,都是家長接孩子回家的。這雨傘連着那雨傘。小明個子矮,只好站在後面等別人先進。這時,後面一位小同學不知被誰擠,倒了,一下子摔在泥土中。小同學哇哇地直哭,傘也被風吹得很遠。鄧詩禹趕緊走上前想把小同學扶起來,可惜鄧詩禹用勁太猛,腳下一滑,也摔倒了。鄧詩禹趕緊爬起來,又去拉小同學。這回,鄧詩禹先站穩了,拽住小同學的兩隻胳膊使勁往上拉,小同學慢慢地站起來了。這時,我們班的小紅跑過來,替小明撐着傘,小強也到遠處拾起了小同學的傘。他掏出一塊乾淨手帕,擦淨小同學身上的泥水,把小同學送回了教室。原來他是學前班的小朋友。我們也高高興興地走進了自己教室。老師看到鄧詩禹身上的泥水,非常關心地問鄧詩禹:“鄧詩禹,你摔跤了嗎?”小紅說:“他是因爲扶學前班的小朋友,自己也摔倒了。”老師又問:“你疼嗎?”鄧詩禹笑笑說:“不疼。”老師在全班表揚了他,鄧詩禹高興地笑了。

雨停了,太陽公公露出笑臉,好象在說:“這孩子真懂事。”

我的小學六年級作文 篇5

記得魯迅說過一句話:“醫國人身體不如醫國人之思想”,以致後來魯迅爲了達成這個願望才改學醫而從文。我也喜歡閱讀,喜歡寫作,每次想到魯迅“棄醫從文”的故事,心中就特別感慨。是啊,拿着手術刀,只能醫治一個人的身體,但拿起筆卻能用文章來救助國人麻木不仁、只知自保的思想!於是,我就夢想着當一名小小的作家,用我的文章敲擊他人的靈魂!可我寫出來的作品都是平平常常的,也沒有什麼特色。有段時間因爲組織不出美妙的文字,寫不出令自己滿意的文章,心中滿是着急和沮喪。眼看我的人生理想就要破碎的時候,是鄭老師留住了它。

在我無心繼續去寫作的日子裏,鄭老師只要一有時間就會叫我到辦公室,她總會悉心地指點我,她說:“想要寫好一篇出色的作文,就要肯吃苦,勤練習,仔細觀察。你來看一下這盆植物,把你看到的情況,都詳詳細細的記錄下來。”說完遞給我一個本子。我開始“看”植物,可是我看了一遍又一遍,但還是沒看出有什麼特殊的東西來,我急得都快哭了。這時,鄭老師走過來,輕輕地拍拍我的肩膀,溫柔地說:“別急,慢慢來。你想那漂亮的花和殘缺的花是一樣的開花方式嗎?烈日炎炎下花草樹木是怎樣的?狂風暴雨中又是怎樣的?當它是一顆種子時是什麼樣的?當它是一株色彩鮮豔的花朵又是什麼樣的?這一些你都發現了嗎?怎麼會寫不生動呢?”鄭老師那一個接一個的問題,都在我的腦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從此,無論我在那個環境裏,只要有時間就會全神貫注地觀察周圍的事物,從中獲取了豐富的素材。每當腦海裏跳躍出一幅幅美妙的畫卷時,我就會忍不住拿起筆把它們記錄下來。這種觀察生活的習慣有時我也會用到身邊同學的身上:記得有一次在食堂吃飯的時候,看到同學們那不一樣的吃飯姿態和好笑的畫面時,我突發靈感寫了一篇作文,拿給老師看,趙老師看過後,表揚了我,把這篇文章推薦給了學校校報的編輯。沒過幾日,報紙發下來了,在學校報刊上看到自己的文章,我開心極了。這就是我留心觀察生活所得到的獎勵,在趙老師的鼓勵和幫助下,我邁出了第一步。接着,我又寫出了一些文章,有在校報刊發的,也有在其他兒童報刊上發表的。

鄭老師,謝謝您,對我的啓迪和鼓勵,讓我對寫作有了新的認識;鄭老師,謝謝您對我的幫助,讓我明確了人生目標,在以後的日子裏,我要勤奮學習、埋頭苦幹,掌握本領、成爲德才兼備,可堪大用,能負重任的棟樑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