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九年級作文 > 初三備考優秀範文:靜夜思大綱

初三備考優秀範文:靜夜思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6W 次

 【作文真題】

初三備考優秀範文:靜夜思

靜夜中,總有那麼一些景、人、事、物觸動了你,讓你追思故人,情牽往事;讓你反思自身,審視他人;讓你思考往昔,暢想未來;讓你思若泉涌,茅塞頓開……

請結合自身的經歷與體驗,以“靜夜思  ”爲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將題目補充完整,寫一篇不少於500字的文章。②自選文體,詩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姓名和校名。

 【題目點撥】

一、慧眼審題事半功倍

題目規定了環境——靜夜,要運用環境描寫來襯托文章的情感。環境描寫總能渲染一定的氣氛,氣氛要與文章所要表現的情——主題交融;“思”可以是思念、思緒、思考、情思……“思”必須以具體事件爲依託,必然要運用倒敘或插敘的手法。學生行文中可能忽略幾個問題:1、只有“思”,而沒有“靜夜”特定的時間環境;2、開頭或結尾蜻蜓點水,稍提到“靜夜”,行文過程全然拋開,這都是因爲審題不仔細,急促成文所造成的。題目好比靶子,作文好比射箭,射準靶心才符合要求。只有審題準確,纔能有“的”放矢,爲寫作打好基石。

二、精心選材情真意切

“靜夜”是靜謐美好、溫馨動人的,選擇的中心事件所呈現的情感要與之相對應。如靜夜思學騎自行車、學游泳,這樣的選材顯然就與“靜夜”的環境格格不入。這個題目選材面很廣,可思念家庭溫馨、親人溫暖、友人溫情、童年趣事、家鄉美景等等,也可引發對過往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哲思。比如寫:對“鐵骨柔情”的爺爺的思念、對美食背後的隱藏的人與事的懷念、對現代社會問題的反思。所思的內容必須是充滿溫情的、積極向上的、耐人尋味的、有深刻思考價值的;又如寫對古人曠世愛戀、遊子心聲的思考等等,角度新穎,立意高遠。這些素材其實都發生在同學們的身邊,在生活中、寫作中積累起來,考場上就能作“有米之炊”了。

三、巧妙行文炫奪眼球

謀篇佈局上可寫一件事來表現一箇中心,也可圍繞幾件事來表現一箇中心;也可打破時空,寫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場景發生的同件事來進行對比引發思考,但不管怎麼縱橫捭闔,都應該與“靜夜”有關,不能與題目脫節,行文時時扣題更要如青藤繞樹,絲絲入扣。思念是一種情,一種獨特的感受。應將自身的經歷與體驗的感受融入在對事件的敘述中,對記憶深刻的某個場景、畫面、鏡頭進行聚焦細緻刻畫,並且適時議論、總結點題、昇華主旨。

總之,此題行文一定要做到對“靜夜”不離不棄,對“思念”有所體悟。

 【優秀範文】

 靜夜思團圓飯

人散後,一鉤新月,天依舊是如水的天,夜依舊是靜謐的夜,而我的心情卻頗不平靜,爲晚上那不正常的團圓飯而思緒萬千。【點評:景與情來一個輕巧的轉折。】

今天又是我們家不成文的團圓日,全家一起吃個團圓飯。奶奶滿臉笑容,扯着嗓子喊:“吃飯啦!”幾乎無人迴應。好不容易,大家三三兩兩挪到餐桌邊,左手撥弄手機,右手機械地吃着飯,眼睛不離手機屏幕,食不知味。琳琅的菜式似乎沒能轉移盯在屏幕上的視線。爺爺奶奶倍感無奈,看着爺爺奶奶晴轉多雲的表情,我也倍感失落,思想不禁回到從前……

四五年前,還是一樣的家人,一樣燈火通明的夜晚,卻有着截然不同的氛圍,奶奶做了滿滿一桌菜,哥哥伸長了鼻子,湊上前去看菜色,然後報上菜名。聞着香味及聽上去十分豐富的菜名,嘴饞的我們早就衝向飯桌,把哥哥擠到身後。奶奶臉上充滿幸福與甜蜜的笑容。飯桌上大人聊天,孩子手忙腳亂的夾上自己喜歡的菜,說起自己或旁人的趣事,小孩爲了得到爺爺的紅包,爭着夾菜獻給爺爺,逗爺爺樂,笑聲與嬉鬧聲擠滿了屋子。外面的月兒圓了又缺,可是我想它會永遠低頭看着我們團團圓圓的這一家子,我們的家讓寧靜的夜變得溫馨,讓風兒變得暖人。【點評:插敘場面描寫,與現在的場景產生對比。】

“小天啊,麻婆豆腐,你不是最喜歡嗎?”奶奶小心翼翼地舀了一勺最大的豆腐放在大哥的飯碗裏。大哥正在全神貫注地玩着手機遊戲,那裏有心思理會?“嘻嘻嘻!”終於飯桌上有了聲音,同樣的老弟笑聲,可現在,他笑的對象變成了手機視頻, “嘀嘀”“叩叩”手機提示音此起彼伏。沒人與爺爺奶奶噓寒問暖,沒人相互玩鬧,沒人聊聊最近發生的趣事。只有爺爺奶奶給這個夾夾菜看看那個搖搖頭。窗外的新月冷了,更加孤寂了。【點評:過去與現在再一次交匯,再次用環境描寫襯托感情,達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沙沙沙”風隱隱帶來《常回家看看》的歌聲,在這寧靜的夜晚,這歌聲倍加惆悵,撥動我的心絃,月如鉤,勾起我的思緒。從前吵吵鬧鬧,熙熙攘攘,充滿快樂的笑聲的一家人團圓的場景,彷彿就在眼前,笑聲彷彿在耳邊環繞。“沙沙沙”,風聲再次打破回憶,讓我回到現實,早已物是人非。夜已深,在微風的吹拂下,我沉沉入睡。“哈哈哈!”“別鬧!”“你看他!哈哈!”……在夢中,一家人還在玩鬧,幸福的笑着。【點評:以風聲襯托夜晚的寧靜,而以當年熙熙攘攘的笑聲襯托此時此刻的傷感,思念過去的思想感情。】

總評:本文題材反彈琵琶,一反歌頌親情而寫對親情的忽略,以小事折射大背景。作者是將平時的習作改頭換面來對應於本文,在文章變身時,我們可以通過修改行文的過渡銜接句,或局部情節來適應不同文題。如本文,就甚至可把團圓飯的時間改動在夜晚,以使“物”是“人”非的對比更強烈,使素材與文題一致。

  靜夜思故人

靜夜中,那皎潔的明月周圍飄浮着朵朵白雲,就如同老人慈祥地撫摸着一個個孫兒的頭。花草隨風搖擺着,蟬兒應聲歌唱着,看着這大好夜色,一個慈祥的身影在月色中漸漸清晰……【點評:留下懸念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

在我很小的時候,每天晚上他都會給我講述他記憶中那永不磨滅的童年記憶,“我呀,跟你一個年級的時候,小日本正侵佔着我們的家,那時候的.我們可沒有像你們有這麼多玩具,能從地上撿到小日本的衣服,就要高興大半天嘍!”他感嘆道,陳舊的木椅在靜夜中發出“吱吱吱”的聲音,至今都似乎都在耳畔迴盪。“有一次,我們在河邊發現王隊長,他受傷了,我們馬上架着他往村裏跑,正巧碰到小日本的巡邏隊,那叫一個險啊……”我的心隨着他的故事,時而洶涌澎湃,時而緊張萬分,猶如身臨其境一般。被他的故事所影響,他在我心中的形象無比高大,無比雄偉,是永不流淚的好男兒,直至那一天……【點評:具體記敘爺爺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段故事,顯示爺爺的“英雄本色”。】

那天,奶奶因病去世了,那時候我才上幼兒園,對這種事不理解,但當我看到爺爺流下眼淚的那一瞬間,他在我心中那高大的形象破碎了,我感受到他那一刻的無助和孤獨。我本能地遞給他一張面巾紙,他卻突然抱着我嚎啕大哭起來,就像一個被別人搶走自己摯愛的玩具的小孩子一般。【點評:此段描寫以一個稚兒的眼光來看一個成年的世界,幼稚可笑中又流露出濃濃的沉重與悲傷,令讀者回味。】

從那之後,他變得更加蒼老,深邃的眼睛似乎失去了往日耀眼的光芒,他每天晚上都會帶我去小院散步,他總說他能在那潔白的月光下看見奶奶的身影,可我看不見……從那之後,他再也不給我講他那童年的記憶,反而講述起他與奶奶的相遇,相知到相愛,即使我一再要求,他也只管自己不停地講述着,只有這個時候,他渾濁的眼睛纔會泛起如波光一樣明媚的溫柔。【點評:此時的爺爺與之前形成鮮明的對比,通過多種人物描寫去塑造一個鐵骨柔情的爺爺形象。】

後來,我來汕頭讀小學,只能偶爾去見那孤獨的老人,每當我要走時,他總是抓着我的手,顫抖着,但又放下來,嘆了口氣,用手勢示意我離去。後來,我去看望他的次數就變得少之又少。有一天,媽媽突然告訴我,他去世了,他在去世前的那一剎那,正不停地念叨着我的名字,他就這麼輕輕地走了。那一刻,我好像抓住了什麼,他在我心中那高大的形象又重新凝聚了起來,變得更加高大,變得更加雄偉。

月光依然皎潔如洗,蘇軾夜遊承天寺尋張懷民的時候也有這樣美麗的月光吧?我想。只是,蘇軾孤獨時有好友相伴,我孤獨時,那個月光下那慈祥的身影,卻再也搜尋不到。

我擡頭,或許,爺爺就是天邊的月光,那麼醉人,成爲我記憶中的永恆。【點評:巧妙引入蘇軾的形象映襯孤獨的爺爺形象,呼應下開篇的“月光”,意蘊悠長。】

總評:本文所描寫的人物其實很普通,就是身邊的爺爺。但作者剪取的材料卻比較特別,是爺爺參加抗日的故事,還有奶奶去世後爺爺的表現。這分明就是一個“鐵漢柔情”的故事。所以,在普通人物身上挖掘出特別的故事,這個作業值得同學們好好完成。

本文的另一個特點是注重線索的鋪排。當爺爺講述抗日故事時,“我”“被他的故事所影響,他在我心中的形象無比高大,無比雄偉,是永不流淚的好男兒,直至那一天。”後來年幼的“我”看到英雄般的爺爺流淚,“他在我心中那高大的形象破碎了,我感受到他那一刻的無助和孤獨。”最後,爺爺去世,“那一刻,我好像抓住了什麼,他在我心中那高大的形象又重新凝聚了起來,變得更加高大,變得更加雄偉。”這樣的安排讓文本跌宕起伏中又有緊密聯繫,一直吸引着讀者閱讀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