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語文高考作文9篇

語文高考作文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4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高考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高考作文9篇

語文高考作文1

1、近年來,年輕一代對傳統文化的熱情日益增長,從各大博物館推出文創產品,到綜藝節目《國樂大典》的絲竹之音,從遊戲《王者榮耀》長安賽年中對大唐樂舞的演繹,到河南臺春晚《唐宮夜宴》的舞蹈,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影視劇、綜藝、遊戲等娛樂產品的結合不斷深化。有人說,把傳統文化與娛樂相結合是一件雙贏的事;也有人說,娛樂的形式會消解傳統文化。

2、現當代文學是近百年中國社會的一面鏡子,折射出社會變革發展的曲折歷程,在表現民族心理和時代精神方面有着獨特的貢獻。

在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的正門前,立着一塊石碑,兩面的碑文,是巴金的兩段話:“我們的新文學是表現我國人民心靈的豐富礦藏,是塑造青年靈魂的工廠,是培養革命戰士的學校。我們的新文學是散播火種的文學,我們從它得到溫暖,也把火種傳給別人。”“我們有一個多麼豐富的文學寶庫,那就是多少作家留下來的傑作,它們支持我們,鼓勵我們,使自己變得更善良,更純潔,對別人更有用。”

3、幾個行人順着河岸趕路。他們來到一處高地,望見一條大船順流而來。於是他們就站在那裏等待它靠岸。當船靠近一些時,他們感到那是一條小船,不像先前想象得那麼大,可仍然盼望它到來。等完全靠近時,他們看見原來是一堆樹幹。於是有人失望地說:“它什麼都不是,我們白等了。”有人卻說:“不如我們把它們綁成木筏,乘上木筏順流而下,也很好啊!”

4、心理學家羅伯特在地鐵車站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男子一動不動地躺在臺階中間,而趕地鐵的人們都像沒有看見他一樣,匆匆走過,個別人甚至從男子身上跨過。羅伯特感到非常震驚,於是他停下來,想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就在他停下來之後,耐人尋味的轉變出現了:一些人也陸續停了下來。很快,這個男子身旁聚集了一小圈關心他的人,有人給他買了食物,有人給他送來了水,有人打電話叫來了救護車。

爲什麼人們對這個男子的態度會有這麼大的改變呢?羅伯特認爲,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爲有一個人的關注,致使情況發生了改變。一個人改變了,身邊的一些人就可能跟着改變;身邊的一些人改變了,很多人可能會跟着改變;很多人改變了,世界就可能會改變。

5、清華大學教授格非曾在一次大一新生開學典禮上說過下面這樣一段話:

一位從美國回來的學者曾經說清華大學的畢業生去了美國之後,學業大多十分優秀。他們中的很多人能比較容易進入秀的前20%,卻很難進入最頂尖的前5%行列。

在我看來,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或許還涉及我們對於成功的理解和定位。如果我們把世俗的、功利化的成功作爲的目標,這些目標一旦實現,比如進入歐美、有一份穩定而待遇優厚的工作等等,我們奮鬥的動力會隨之失去……如果我們沒有獲得超越於一般功利心之上的真正動力,我們很難去從事真正意義上的學術研究。

語文高考作文2

有人說:“有話則長,無話則短”。這裏的話是指自己想要表達的思想內容。有些人卻說:“有話則短,無話則長”。乍聽起來有些奇怪,仔細想想卻不難理解:後者的話指的是他人已有的看法和研究成果。魯迅先生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變成了路”。而在當今的時代,人們更多地是在面臨這樣的窘境:已有的路走的人太多,不願從衆似乎就意味着無路可走。能選擇另闢蹊徑的人自然有話可說。說得好壞姑且不論,借魯迅先生的另一句話說,至少是“於無聲處聽驚雷”。

“於無聲處聽驚雷”,人們的第一反應自然是朝發出聲音的方向看去。以文學爲例,如果某個作家的寫法頗有新意,常常會引發讀者熱烈的討論,久而久之,這種寫法便會成爲使這個作家區別於他人的獨特風格。可以說,這是個性的彰顯。推廣到其他藝術領域亦是如此,一些人在他人還沒注意到的方面“各抒己見”,比如齊白石晚年的“樸拙兒童畫風”,豐子愷先生的“似與不似間寫意”都是他們區別於一般畫家的鮮明標記。

通過獨到的言論來彰顯個性並不是大師的專利,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經歷:在班級辯論裏妙語連珠,在問題議會上仗義執言,在公司策劃中靈感突現……這些與衆不同話語都在向他人彰顯着我們的個性。

同其他自然現象一樣,雷雨也是分時節的,有些雷雨來得自然,就像前面所說的那些人,都是心中先有了充實的想法,再表達自己獨到的見解,即“言動於中而發於口”。而有些雷雨則顯得不合時宜,沒有經過積蓄醞釀就突然爆發。比如現在網絡上的某些公知,以批駁大衆觀點爲樂,也沒有經過嚴密的論證,其言論不僅不能自圓其說,而且漏洞百出。他們追求的並不是真正的“知”,而是通過“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方式博人眼球。這種人也展示了個性,卻讓人不敢苟同。

可以說,“於無聲處聽驚雷”大抵都有展現個性的作用,雖然其影響未必都是正面的。在有着積極影響的那一部分中,有些不僅彰揚了自身的個性,而且具有可以借鑑的開拓意義。彰顯個性可以通過言語來完成,而創新卻離不開的實踐。前面說到不願從衆的人面臨着無路可走的窘境,當他告訴人們他要選擇另闢蹊徑時,其實已經表現出他與衆不同的個性。而只有他真的踏上拓荒的道路,真切感受這條路上的種種艱辛,形成系統的可以操作的想法時,他才完成了創新這一步。我們驚歎於天馬行空的想象,但是我們更願意從創新者的實踐中學習生活的智慧。

所謂“無話則長”,其實是創新者向人們分享的過程,在分享中他也會獲得更多的靈感,對原有的觀點進行修正補充。有人說,我們離這些創新者很遠,不,這些人其實就生活在我們中間,我們無時無刻不在享受着他們的創新給我們生活帶來的便利。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我們都曾有過突然降臨的靈感,其實它們並不是完全偶然的,靈感產生於對生活的實踐。這是“於無聲處聽驚雷”的自然來源。而然我們都知道,當聽到驚雷一瞬間的驚訝過去之後,人們更期待它能爲我們帶來“潤物細無聲”的滋養。我們的民族也期待着這樣的人才:在彰顯個性的同時,用行動將靈感化爲創新的成果。我想,“無話則長”不僅是說的多,更是做的多。

語文高考作文3

夜晚,星星在我的眼裏閃閃發亮,布穀在我的耳旁一個勁地催,一襲春風吹來,吹得我心裏愈加煩躁。

多少年了,沒有在這樣的季節裏負犁奮進,真讓我有些心酸啊!我懶懶的叼起一根稻草,傷心的咀嚼着那些曾經見證過的風乾的往事。那時節,這樣的夜晚,有星星,有晚風,怎會沒有煤油來照明呢?主人用柴火點燃煤油燈,發行在燈罩裏發出噼裏啪啦的聲音,如詩歌般整齊而富有韻律。現在呢,沒有了煤油,也沒有了煤油燈,只有那遍佈屋裏屋外街道兩旁照徹大地的電燈,圓的,方的,環形的,柱形的,白色的,紅色的,讓我睡覺也睡不安穩。

現在,那土地再也不需要自己了。土地有了播種機。剛有播種機的時候,我就和它賽過一場。走進田野,我就有一種興奮的感覺。歡快的揚揚蹄子,我就套上犁跑了起來,剛開始還能跟得上那播種機。不一會兒就比它慢了。艱難的耕完一塊地,我明白了:牛怎麼能跟不知道疲憊的播種機比呢?

我的兄弟們就一個個少了下來。先是一家賣了,後來就差不多家家都有了。不是賣掉,就是被殺了賣肉。不用耕地了,誰還養我們呢?我見證了夥伴們的死亡:調皮的二牛、沉默的黃衣、能幹的白點……到現在,整個村子就還有我們寥寥幾頭了。要不是老主人和小主人鍾愛我,我或許就成爲刀下鬼了。我是一頭不用下地耕地的耕牛!

牛欄門吱呀一聲開了,一陣風過來,給裝着空調的牛圈帶來泥土的氣息。我享受地聞了聞,我喜歡這氣息。主人領着一羣穿着時尚的人進來。“今晚上我們的活動項目是越野耕地。大家可以任意的挑選一頭牛,牽着他到我們爲你們準備的土地上去耕地。喜歡牛的朋友可以騎在牛的身上,體驗一把牧牛童的滋味。”主人又領來了一羣遊客。就是從主人開始“農家遊”開始,我的同伴纔有開始多了起來,生活環境和生活條件也好了起來,一頭牛也開始講營養和衛生。牛也要講營養和衛生,我以前還從沒聽說過。白天上山,在一羣陌生人的牽引下吃草、休息;晚上下地,陪着一羣陌生人耕地。叫見證過無數人耕地的我來看,這哪叫耕地,懶洋洋的走上幾趟,地就到頭了,把犁的歪歪扭扭,讓我走都走得不舒服。

“我騎這頭黑牛。”一個小孩高興得指着我。“去,黑皮。”老主人熟練的把握牽了出來。讓小孩騎在我的身上,慢慢走出村子。回頭望望,村子又有些變化,東北角冒出了一家工廠,西北角又多了一幢別墅。

星星在我的眼裏閃閃發亮,布穀在我的耳旁一個勁地催,一襲春風吹來,我昂起頭“哞”了一聲:我是一頭見證了這個村子的變遷的老牛……

點評:“見證”這個話題可以寫的內容很多,和社會熱點貼得很近。但是往往會讓人描寫議論空洞無物。這篇習作在選材時着眼於改革開放給農村帶來的變化,卻選擇鄉村旅遊着一個小的突破點,可以算作“小中見大”。

拋棄人的視角,選擇牛的視角,是本文出新的另一大特點。這是一頭牛的自述,處處帶有牛的特點,喜歡犁地,犁地認真,讓人彷彿走進了牛的內心世界。

語文高考作文4

實現人生的風采前幾日和朋友聯繫,朋友說不想在國外幹了,想回國,我說國內可能你會不適應,他反問道爲什麼,我沒說什麼,隨聲附和了一句呵呵,其實,說到不適合的原因不言而喻,我清楚他也明瞭。他說:.要不你畢業後也來迪拜,到時候哥罩着你”,我也不言語,亦隨口附和一聲呵呵,那天和他聊很多,很是盡興。我問他既然那麼想回國工作,那當初爲何那麼拼命的爭取去國外,他的回答讓我一下子僵住了,.趁年輕,到處走走,走不同的路,看不同的風景,老了就走不動了,畢竟這一輩子,能夠年青幾回,”我說你真能折騰,也真會折騰。

林子大了什麼樣的鳥兒都有,這話乍一聽來略有些讓人不適,可細細品來着實讓人不得不信服信服,畢竟現實生活中這已然是一種現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所以我們的生活纔會如此的千姿百態,不同的選擇有不同的結局,所以我們的圈子纔會如此色彩繽紛,轉角相遇誰會紅着臉,誰又會紅着眼,喜怒哀樂全然已是再熟悉不過的事,走在不同的路上,看過不同的風景,遇到過不同的人,經歷過不同的事兒,猛然回首時卻無意間發現,這一路上竟然有這麼多收穫,有這麼多感想。曾經以爲平平淡淡的在這個世界的一隅過着自己的小情調,不理會這世界的紛紛擾擾,安靜的在清晨早起,淡然的在黃昏煮酒飲茶,夜幕落下伴着漫天星火讀着容若亦或者是清照,然後枕着燭火入眠,以爲這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是,有時候自己也會不甘落寞,也會不自覺的否定這一切,這般平靜得像湖面一樣的存在是不是活得有些糊塗,沒有色彩,畢竟同樣的風景,同樣的旅途,我們卻不再有同樣的青春。是我的偏執嗎?我一直想去北京,北京那座大城市到底是什麼吸引着我?在上高中的時候我可以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理由:北京有北大,北大有圖書館,全國最大的圖書館,藏書量最大。於是我渴望去北京,在北京的哪裏都可以,至少我離北大又近了一點點。好簡單的理由,簡單到我自己都懷疑自己是有多傻。現在我不確定了,我不確定要去北京幹什麼,每一座城市都有它自己的特色,武漢也有他自己的特色,我爲什麼不留在武漢,也不回柳州?我想現在唯一可以支撐自己的理由是:我想感受不一樣的北京,我想在那座大城市裏做一個安靜的平凡人。在北京同他們一樣去奮鬥,去努力,去成長。在哪個城市壓力都一如那麼大,爲什麼不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我喜歡北京,一直喜歡它。在北京遇到一個人,相親相愛,結束自己一生的旅程。不要求擁有太多,只是不要有那麼多無奈,對世界、對生命有一種認知,爲世界帶來一些歡樂。

在北京,我也可以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鬧中也能取靜。靜中有自己的堅持,是一件完美的事情。人生中沒有那麼多爲什麼,我也不相信那麼多爲什麼,更不想去想那麼多爲什麼。不去爭取太多東西,不太在意別人眼中的功成名就,做內心的自己,沒什麼東西值得太過畏懼。別人的成功也是付出了代價的,總有令自己感到遺憾的,總有不完美。每個人對於這一切都有他自己的處理方式。

語文高考作文5

【作文原題】

作文題大意爲:談如何學習語文,1、課上有效的學習;2、課外大量的閱讀,3、社會實踐活動。從自己的角度分析這三種學習方式,談如何提高語文素養。

【範文】

語文的美

語文的素養,美在課堂。

我的老師自號半仙,常常在嚴肅之餘來點輕鬆幽默和搞笑。在沒有開場白和“上課”“起立”的約束中,開啓了課堂之旅。只見他情緒激昂,面色紅潤講解《荊軻刺秦王》;眼瞧他循循善誘,一針見血解剖《鴻門宴》;聆聽他情深婉轉,感人肺腑低唱《聲聲慢》。哦,原來語文課堂可以這樣玩轉!一個美妙的清晨在早讀中亮起:64篇古詩文交匯成氣壯山河的交響樂。《次北固山下》那隻北飛的大雁能否帶走“我”的無盡哀愁,它是否又飛進了李清照的閨房中牽扯了她思夫的痛楚?那位行吟澤畔形容枯槁的屈子在這青蔥的五月留下了怎樣的憂與愛?亡國奴的李煜和不得志的孔夫子,被氓拋棄的女子和“烏臺詩案”後的蘇軾,面對流水搖曳了多少情思?哦,原來語文的美在課堂中不知不覺地流淌,“素質”逆流成河!

語文的素養,美在課外閱讀。

有人說:如果世界有天堂,那一定是圖書館的模樣。杭州圖書館允許乞丐自由進入——只要他們洗乾淨手——沒有人可以阻止精神上的自由,閱讀可以讓人在精神上高大。如果沒有課外閱讀,又如何知道《燭之武退秦師》中“夫晉,何厭之有”的晉國可以出爾反爾,答應獻城卻“朝濟而夕設版焉”;恩將仇報,晉國受災秦國援救,秦國大旱晉國卻乘火打劫。全面瞭解歷史背景,才能對歷史才生脈脈的溫情。

課外閱讀是一扇打開的智慧之門:門內是課內知識,是積澱,是出發點和觸發點;門外是廣闊的天地,是百家爭鳴,是臺階和熔爐,激發出質疑,探尋出真理。

語文的素養,美在實踐。

先賢的“篤行”,在於行,在於專一和勤奮。語文素養的提高,要經得起實踐的檢驗。驚訝於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超級演說家》,敬佩於提筆揮毫一揮而就的《漢字書寫大賽》,傾心於“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中華詩詞大賽》。荀子說:“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這何嘗不是荀夫子在反覆思考、學習、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箴言呢?東林黨人說: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沒有實踐的檢閱,豈不是成了空中樓閣、海市蜃樓?

語文的美,發之於課堂,思之於課外,成之於實踐,語文的素養,亦如是。

點評:

文章可貴之處在於引經據典,信手拈來,落筆之處是作者對教材的深刻解讀,如果沒有對語文教材深入地解構,亦做不到如此把玩,有模有樣。全文涵蓋了三個途徑,即課堂教學,課外閱讀,生活實踐,每一樣都寫得生動如初,這就是作者個人語文素養的直接體現,字裏行間,也滲透了對語文素養提高的思考,讓人深刻感受到了語文之美,美在其內涵,美在其外延,美在個人之心靈收成。文章結構也簡明清爽,大方自然,一目瞭然。

語文高考作文6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語文學習關係到一個人的終身發展,社會整體的語文素養關係到國家的軟實力和文化自信。對於我們中學生來說,語文素養的提升主要有三條途徑:課堂有效教學;課外大量閱讀;社會生活實踐。

請根據材料,從自己語文學習的體會出發,比較上述三條途徑,闡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優秀作文】

課堂有效教學 提升語文素養之基

語文學習關係到一個人的終身發展,社會整體的語文素養關係到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和文化自信。一個人的語文素養可以決定着他的成長方向,甚至成功與否。

語文素養,可以讓一個人變得知書達理;語文素養,可以讓一個人懂得換位思考;語文素養,可以讓一個人變得成熟自信。但是,如何才能提升語文素養呢?

材料中提到,對於中學生來說,提升語文素養有三個途徑:課堂有效教學、課外大量閱讀、社會生活實踐。我認爲,課堂有效教學是非常切實可行的途徑。如果沒有老師條分縷析的教學,沒有老師激情飛揚的講解,沒有老師循循善誘的點評,我們的語文素養不會提升得那樣快,對知識點也不會領悟得那樣深。所以,課堂有效教學,是提升語文素養的基礎,是重中之重。

課堂教學是增加語文知識的戰場。在課堂上,教師採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利用教材和相關書籍教授語文知識;學生通過聽講、摘記等方式掌握語文知識,在老師的引導指示下學習、領悟語文,這就是課堂有效教學的意義。例如,學習古代詩詞歌賦的特點與寫作要領,掌握古代散文的精妙內容和藝術手法,瞭解《紅樓夢》中賈寶玉和林黛玉、薛寶釵之間愛情悲劇的社會根源,理解《水滸傳》中英雄好漢們被“逼上梁山”的根本原因……這些知識都是在課堂上得來的,在老師的講解與點撥下掌握的。所以,領悟課堂教學的內容,會讓我們的語文學習事半功倍。

課堂教學是學生提升語文素養、領略歷史文化魅力的舞臺。在課堂上,學生們瞭解一些歷史、文化名人的簡歷,領略他們的人格魅力。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或瞭解作家的簡歷,或瞭解課文的寫作背景。此時,學習的過程,是領悟的過程,是豐富閱歷的.過程,是提升素養的過程。比如,學生在課堂上學到孔子與各位弟子暢談遠大志向時,會反思自己現在是否已立下遠大志向;在瞭解蘇軾歷經數次貶謫後仍然矢志不渝地抗爭寫作——一蓑煙雨任平生時,會思考假如自己遭遇坎坷會如何應對;在學習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時,會感悟到李白蔑視權貴、無視宦官專權的瀟灑任性的生活態度;在學習於謙的“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時,會反思自己的處世態度。這些歷史文化、歷史名人,帶給學生無數的薰陶感染,涵養了學生成熟的氣質,調整了學生的生活態度,豐富了學生理解人生與社會的經驗。如果沒有課堂上的認真學習,又怎麼會有積澱很深的語文素養呢?

打造高效課堂,提高學習效率。充分利用好課堂上的每一分鐘,學習語文、享受語文,提升語文素養!

語文高考作文7

“爲什麼淺藍色和深紅色是第一流的花呢?”桂花沒有自我,沒有功勞,沒有名字,所以有三個秋天。”當你暴露在陽光下,你會看到院子裏有一個大廳,光線將照亮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太陽是開放的,擁有整個世界。如果你打開門窗,你將永遠走在真善美的陽光下。這就是中國人傳播和實踐的“視覺模式理論”!

花木有不同的視野。”幾朵梅花在牆角,凌寒獨自開放“眼中充滿了自尊,這是寂寞和冷漠中的叛逆,所以只能華麗。”草木馬上就要回來了,各種紅紫爭霸的芳菲“是名利雙收,你爲我打劫,積極向上,勇於進取,所以他們只能感嘆春天的迴歸。”爲什麼淺藍色和深紅色,自然是一流的花”是擺渡人與自己融爲一體的東西,平和淡泊中瀰漫着高貴和豁達,所以桂花和秋天是永恆的。它成爲一個偉大的人,不是一個自私的精神,而是一個秋天的精神。每一次呼吸都是靈魂的芬芳。爲什麼“秋中有十朵蓮花盛開”?爲什麼人們熱切地期望“欣賞宮殿裏的東西”?因爲桂花是一種深嘗秋之精華的高潔。哲學家是深刻、豐富和成熟的象徵。它展示了秋天,也展示了自己。

人類在理解宇宙運行的過程中提高了自己的境界。”光照時,你可以看到縫隙裏有一張牀,靠窗可以看到房間的中心,光照時可以看到大廳,光照下可以看到大廳。原來,陽光和人都在成長。當太陽的視覺和形象從窗櫺、窗戶、庭院擴展到世界時,它所擁有的世界也從一張牀、一個房間、一個大廳擴展到四面八方。正是在《太陽運動》中,魏源明白了提升自己視野和境界的關鍵:接受的人小,看到的人淺;接受的人大,看到的人富有。滿足於一米陽光的人,怎能體會到真正的光明和溫暖;只有睜開眼睛,放眼看世界,才能擁抱時代,擁抱世界。

杜甫說“登峯造極,小山盡收眼底”;王安石說:“不怕雲遮目,身在一層”;在莊子的作品中,看海嘆氣的何波,用巨大的魚鉤和巨大的誘餌,坐在會稽,在東海投竿,青蛙在井底和東海的烏龜,還有“舉着羊角向上走”的大鵬。有兩個詞清晰地流淌在無邊的筆下:視覺和圖案。哲人的話還在耳邊,但社會早已喧囂着浮躁、自我、狹隘和淺薄。如果你不見我,“秀”就成了一種“規定動作”:秀出你的美貌和財富;秀出你的孩子,秀出你的愛人;秀出仁愛,秀出孝心!最後,你是想展示自己,還是想用虛榮和自卑來展示自己?如果聽不到,“保護自己”就成了一門“必修課”:不與陌生人交談是保護自己的法寶;你的思想和心靈是不敢被陽光觸及的堡壘;“世界如此之大”的誘惑,與“社會充滿陷阱”的威脅不相上下。是不是有太多的陰霾,還是太小的家庭,讓我們無法關閉自己?

“夕陽雲與孤鴨齊飛,秋水與天空同色”,是夕陽使孤鴨,還是秋水凸顯長空問你黃州、徽州、儋州的事蹟,“蘇軾成就赤壁、黃州,還是命運和歷史造就了大師?我想成熟的人可以給出正確的答案:只有有大的眼光和大的格局,我們才能走向真善美的境界。它是爲了“無限的視野和廣闊的世界”。

語文高考作文8

讀汪曾祺先生的作品,印象最深的自然是吃了。縈繞於心的倒不是玉盤珍饈,而是他親自下廚的家常菜“燒小蘿蔔”,這道菜讓他的作家朋友讚不絕口。汪老揭祕:因爲蘿蔔嫩,配湯好。“正是小蘿蔔最好的時候,而且我是用乾貝燒的。”

汪老可謂深諳中國廚藝之深味,東漢思想家王充早有言:“大羹必有淡味。”

此菜品裏,北京本地產的時令小蘿蔔爲君菜,取其清新嫩滑;來自遙遠海洋的乾貝爲臣菜,取其鮮美爽口;再佐之碧綠蔥蒜調色、去腥,幾味調和,君臣相佐,共融共生,才成就這至簡中存真味的“燒小蘿蔔”。

其實何止廚藝之道,汪曾祺身爲文學大師,想必也將他的寫作祕訣移用在燒菜中了。世人讀汪曾祺的作品,總有相似的感受:“於尋常中見奇崛。”

因爲汪老的作品,初看清淡如小蘿蔔,未見跌宕起伏、驚心動魄之情節,也未見綺麗明豔、華美藻飾之語言,可細細琢磨,這清淡文字中蘊藏的豁達通透的人生哲理,且原是用“乾貝”般貴重的風俗人情佐料吊的湯,他以“化骨綿掌”之功將這些脾性不同的元素融爲一體,所以才耐讀耐品,經久不衰。

你看他寫《受戒》,以明海這小娃的視角敘事,描摹的也不過是泥土間的荸薺、繡嫁妝的懷春女子、閃着銀光的蘆葦,如此尋常淡泊的文字裏,容納的卻是士大夫般閒雅從容的人文理想;又如《鑑賞家》,開篇寫脆甜的青蘿蔔、雞蛋大的香白杏、珊瑚紅的櫻桃,主人公葉三就攜着季節鮮靈靈的水汽走進我們的視線了,看似隨意的描摹,卻蘊藏哲理:真正的鑑賞家並不是高坐於深不可測的理論故紙堆,而是懂得欣賞生活之美的。又如《熟藕》,那溫暖醇厚的風俗人情,包蘊於微火燉熬的甜香熟藕裏了。他將情與事慢燉爲一鍋文字,融爲一體,密不可分。

想來汪老真是文壇高手,他並不向人們單一說教豁達從容的氣度、溫暖真摯的人情,而是如畫師調配五色,廚師融和五味,將人情美、人性美的理想容納在蘇北鄉間那一個個尋常風物裏、瑣碎事件中了,共融共生、自然妥帖。

這恰似白先勇先生在談起《紅樓夢》的魅力時,評點的那一句:“雅俗共賞,它容納了至高至深的儒道釋的哲理情思,它也呈現劉姥姥進大觀園時諧謔有趣的市井俚俗。”我想,這部中國古典文學巔峯之作,之所以備受國人推崇,就在於這其中蘊蓄的是中國人對文化兼收幷蓄、有容乃大的襟懷與氣度。

當然,五味調和,共存相生,並不意味着損害某一方的本色。汪曾祺的“燒小蘿蔔”的好處在於,他尊重“物各有性”,既保留了小蘿蔔的“清”,也以適當比例佐之乾貝的“鮮”,各美其美,美美與共。並不會如《紅樓夢》裏那讓劉姥姥咋舌的“茄鯗”,用十隻雞來配本自清鮮的茄子,佐料太過嘈雜,反蓋住了泥土植物的本味。

其實人生也如此,我們在讀《紅樓夢》、讀汪曾祺時,理應學習那種兼收幷蓄、有容乃大的襟懷與氣度。但仍須謹記,無論和外物怎樣融合,水加水還是水,鹽加鹽還是鹽,我們與世界相融,是爲了不忘來路,成就更好的自己。

語文高考作文9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於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該是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爲而羞愧——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整個生命和全部,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爲全人類解放而鬥爭。” ——保爾·柯察金

保爾他說到了,並且做到了,即使在常人看來是不可逾越的困難,保爾以他超人的毅力實踐着他生命的誓言——將自己的生命和全部精力,獻給解放全人類的鬥爭,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訴說着一切,我們也從他身上看到了學習的榜樣。保爾·柯察金,一個時代最可貴、美好的精神品質凝聚於他的身上——爲理想而奮鬥的精神,鋼鐵般的意志與頑強奮鬥的高貴品質。

也許我們並沒有像保爾那樣崇高的志向,因爲我們只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我們無須面對戰亂,也無須爲之獻身,,但我們同樣擁有理想,我們也同樣要經歷坎坷,我們應該學習保爾的堅強,勇敢與執着。現在的生活固然安定,但決不能就此放蕩自己。

人生需要一盞指路的明燈,這明燈就是“理想”。求索的道路是漫長、艱難、曲折的,但只要有理想的明燈引航。我們就有堅定、正確的方向,排除萬難,迎來人生輝煌。假若,這盞明燈因經不起風風雨雨的考驗,而失去它原有的萬丈光明,那麼漫漫長夜,在怪石嶙峋、充滿艱難險阻的“登山”旅途中,磕磕絆絆,迷失方向也就在所難免了。

而比起保爾,我們是幸運的。他雙目失明,雙耳失聰,在那樣一個無助的世界裏,在一片黑暗和寂靜的世界裏,站起身,靠着刻苦、努力,成爲一個偉大的作家,寫出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警世之作。是他堅強不屈的意志,使他變成世界上第一個一輩子聾而不聞、盲而不見、而卻不是啞而無言的人,他的精神築就了他的偉大。

我們有明亮的眼睛、靈敏的耳朵,這些都是海倫不可求的。我們還有美麗的校園、寬敞明亮的教室、親切和藹的老師、快樂友好的同學……這一切都這麼美好,我們有何理由不去珍惜它們呢?如果我們都像海倫所寫的那樣“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做生命的最後一天”的話,我們過得每一天都會非常有意義、有朝氣,對生活充滿熱情;假如我們的每一天都那樣充實,我們何愁只有三天光明?因爲我們的心靈已經代替了眼睛!

意大利的空想社會主義者托馬佐·康帕拉爲了祖國的解放而戰鬥。他被捕後,在獄中度過,每次嚴厲拷打使他昏死過去,但每次甦醒過來後,他的第一個信念就是“我能思索,我還活着!”他不屈不撓,以自己的心血鑄成了人類思想史上最早的空想社會主義著作之一《太陽城》。著名史學家司馬遷雖然因得罪了漢武帝,而被“淨身”,但他並沒有因此而放棄自己的理想,他忍辱負重,終於寫成了被譽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每個人心中都渴望着成功。然而前進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那麼多名人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所以從今天開始,不要再虛度年華,不要沉湎昨天,不要觀望明天,一切從現在開始,從今天開始。

奮鬥,從今天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