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談高考作文集錦六篇

談高考作文集錦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2W 次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談高考作文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談高考作文集錦六篇

談高考作文 篇1

一、訓練目標

1、學習選擇凡人小事表現深刻主題的方法。

2、提高選材立意的能力。

二、要點指導

材料是構成文章的基石,正如清代古文家劉大柑所說,作文如大匠操斤。無土木材料,縱有成風儘裏手段,何處設施?而要表現深刻的主題,並非什麼材料都可以信手拈來,必須認真篩選。

中學生閱歷不深,見識不廣,在現實生活中。接觸得最多的是一些凡人小事:父母、鄰居、親戚朋友,老師、同學,他們的一笑一v、一舉一動、一言一語都印在你的記憶裏,“活”在你心中;他們做的事、說的話雖不起眼兒,卻觸動着你的情感。影響着你的思想和生活。這些凡火小事隨處可見,作文時不必冥思苦想或憑空編造;這些人和事都是從生活中採擷而來,真情實感會自然流諸筆端,用不着去無病呻吟。可見,身邊的凡人小事是我們作文材料的主體。只是需要我們下一番“尋常中顯本質、微塵中見大幹”的功夫。

那麼,怎樣才能做到“小中見大”呢?

1、將凡人小事腎千時代的大背景中去寫。

文章立意深刻與否。與材料是否符合時代的要求有關,要審時度勢,使立意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徵。

2、挖掘凡人小事的內蘊,揭示深刻主題。

有些凡人小事。從表面看平淡似水,但如果能鞭辟入裏,挖掘材料的內蘊,卻能發現深刻的道理。如峻青的《雄關賦》,只寫了登臨山海關的一件小事,但作者從眼前實實在在的山海關,聯想到心中的雄關—信念。開掘出“對社會主義,對革命事業,對偉大祖國堅貞不渝的信念,就是最堅固、最強大的雄關”這一深刻的主題。

3、運用象徵的方法表達深刻的主題。

象徵是借形象符號,暗示某種意向的寫作技法。它的終極目的是通過某種知覺和想像的形象的暗示,激活讀者的想像力,使讀者對於形象所富藏的深層意義有深刻的瞭解。象徵手法的作用,一是能表達難以“明言”的主觀感受;二是能給讀者創造廣闊的“想像空間”,增強作品的藝術魅力。如高爾基的《海燕》,着力描繪海燕飛翔的雄姿,將革命者勇敢、樂觀、堅定,渴望“暴風雨”到來等優秀品質隱含其中,令讀者馳騁想像,體會文章的含義。正因爲象徵手法的這一特點,決定了在記敘文中,如果能恰當挺用,即使小題材,也可揭示深刻的主題。

當然,“以小見大”的方法決不止以上三個。此外還有“積小成大法”,即將生活中許許多多小材料聚集在一起,可以反映一個“大”主題。如關於雷鋒的報告文學、通訊報道的文章,寫的都是雷鋒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但這些小事合在一起,便體現出雷鋒的偉大人格。如唐R《瑣憶》選擇了魯迅先生七件小事,表現了魯迅的偉大人格。還有“對比法”,即通過兩個小題材之間的對比,反映深刻的主題。如一位同學寫他在體育補測時,爲了爭名次故意左搖右晃撞人,結果自己沒站穩摔倒了,而被撞在後面的同學卻停下來把他扶起,終於共同到達終點。材料很小。但一“撞”一“扶”鮮明對比,說明了那位同學正直、豁達、樂於助人的優秀品質,而“我”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至於運用哪種方法。在寫作實踐中要靈活處理

談高考作文 篇2

我常去老街上看車水馬龍。我喜歡這個詞。

老街上各式緩慢雜亂的車子才能組成這個詞語。我喜歡用閒暇的目光去看一些雜亂但不慌張的話題。生活中的各種忙與緩慢的對比中讓人能夠清晰、安靜乃至幸福。儘管他們總說我是“望呆”,譏笑我說“尖子看一眼,呆子望到晚”,但是我依舊喜歡靜靜地看,靜靜地看到過去的日子: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我從前的時候還沒有愛上過一個人,但我依舊愛那樣的從前。那時候生活裏似乎只有一種車,一家只有一輛車。“長征”是一種商標,也有一些隱喻的`意思。那個時候生活艱難得也像是長征一樣。至少我們的日子是這樣子的。我清楚記得父親的長征自行車,是因爲坐在前面的大槓上,一路顛簸到屁股麻木,連鞋子丟了都不知道。這不是狗血的橋段,確實是很多人的經歷。後來我們自己學會了“掏螃蟹”的騎車方法,慶幸終於可以自己騎着車子,不用再憋屈在父親的懷裏。可是我們一得意卻不知道,我們再也回不到父親的懷裏。我們踩着父親的自行車長大了,離他們而去了。

離去的村口有通往遠方的汽車。不是豪華的巴士,是冒着黑煙的三輪。這些轟鳴的傢伙捲起煙塵很有些囂張與傲慢。可我們對他們所要去的城市和方向樂此不疲。爭先恐後地爬上去,將父親給的沾滿油膩的錢幣換來一張通往城市的入門券。車在城鄉之間並不僅僅是一種交通工具,他們是一種角色,一種改變人的思路與命運的角色。他的速度決定許多人生活的維度。他們打敗了生活的安靜與沉着,卻又能讓那些落荒而逃的不肖子孫樂此不疲。我就是其中一個。如果說高考是改變我們人生的一個重要現場,那麼車則是連接現實與夢想的一個重要角色,他改變了速度、方向以及生活的面貌。他是這個荒誕世界以及盲目生活中的掮客。

但車依舊在路上。只是人已經改變。速度與激情的寄託,不僅僅是對車的追究,更是對生活本身的暗示與隱喻。馬車、自行車、汽車、火車以及動車,他們改變了生活的路數,也體現着人們夢想的嬗變。說到底我們的夢想纔是車子的加油站,纔是速度的離合器,纔是方向的掌舵人。車快是因爲我們的腳步和心念變快了。我不知道是讚美還是擯棄這一切,因爲我們確實光鮮亮麗地活着,不好再說那些南轅北轍而忘乎所以的昏話。

可是我依舊喜歡“車水馬龍”這個有些古舊而散漫的詞。那時候車子很慢,生活也很慢,我們連寫字都很慢。但是似乎比現在想得清楚,看得幸福,還常常安靜地給自己一個微笑。

談高考作文 篇3

昨天回到了自己的母校,由於是高考,學校顯得異常莊嚴和平和。曾經熙攘的小吃街也鮮有人往來。離開幾年之後再去熟悉的地方,很多變與不變得東西,都充滿回憶的味道。

我找到那家上學最愛去的小店,點了常吃的食物坐下了。迎面來是熟悉的熱蒸汽和老闆招呼的聲響。這不由讓我沉浸在過去的回憶中……

當我還是一名等待高考的學生的時候,我把高考看的很重,仿若這是我這輩子唯一的一件事情。我習慣於挑燈夜戰,習慣於不顧周圍的一切。由於自己的家庭很普通,父母都是農民,所以總是會告訴自己對於高考就是要不遺餘力。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像我這樣,在十幾歲的年紀,便給自己背上了堅硬的盔甲。我自己也是不善於傾訴的人,爸媽也從來沒有意識到,我也需要人關懷。他們只知道我很聽話,不用多操心什麼就能什麼都做好。後來,在長期壓力下,身體估計也承受不了,我晚睡對它的虐待,終於給與以反擊,於是我生病了。

但是,對於如今上了大學並能夠繼續再學習的我來說,我反而覺得,十幾歲的年紀就應該做十幾歲的夢,懂事是一件好事情,但是過分把自己困於責任的牢籠中,的確得不償失。假若沒有自己的親身經歷,我可能不會對於自己的高考時代有這樣的感慨吧。

對比於當初有些稚嫩的自己來說,如今的我懂得,高考的確重要,但面對重要的事情的時候,也需要用坦然的態度處理,以爲在你逞能擰巴時,可能會爲後續埋下遺憾。你只需要在你覺得神清氣爽的時候,全心全意,不用和別人比較什麼,真正總是要面對的是自己。

談高考作文 篇4

高考第一科語文可以說一直是社會的焦點,也是公衆和輿論議論的中心。一方面是一般公衆對高中數理化多數都忘得差不多,難以判斷題出得如何,也無處下嘴議論,那些專業的門檻雖然並不很高,也曾經學過,但還是很難跨過去。但大家都識字,都有文字的理解力,作文題人人都可以議論一番。另一方面當然作文和社會有聯繫,題目容易讓人有所聯想,也可以藉着作文題目澆自己的塊壘。所以關於作文題的各種議論最多。這當然是好事,讓衆人關注還是有好處的,因爲語文水平提高被社會關心畢竟是積極的;但也會造成對出題方的壓力,往往會讓專業精神受到衝擊。

評判高考作文題的好壞,當然見仁見智。但有兩個標準還是有意義的,也需要社會有相對的共識:一是高考就是要考出學生適應不同大學學習的不同水平,還是具有選拔性的考試,因此還是要有區分度,要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在現場發揮出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水平高的學生能夠有發揮的餘地,可以一展其才華,水平低些的也能寫出自己的水平。這樣的題目既不能太難,太難了就都寫不好,大家一樣差;也不能太容易上手,大家平時在整個高中階段已經經過反覆練習,也經過了押題,很多範文都背得滾瓜爛熟,如果題目正中下懷,就容易大家都寫的一樣好,也難以看得出來高低。二是高考其實終究是看學生的語文水平是否適應大學學習的需要,看理解力、表達能力和基本語言運用能力的高低。不是看學生是否是有大作家、大社會評論家。有人說大作家來考不一定能考得高分,這也並不奇怪,因爲大作家的想象力和表達力高則高矣,但卻未必能適應高考的需要。高考本來就不是爲了發現文豪。豐富的想象力、精深的社會見解,當然極爲重要,社會非常需要,但那其實有另外的空間來展現,現在社會的出路也很多樣,不會被埋沒,但這些也難以在很短時間的的高考語文考試中充分展現也是不爭的事實。其實高考作文最終還是要受到自己的功能和性質的要求的制約。

看今年高考九個作文題,其實很有趣。從總體上看,這些題目主題積極,社會意義都很正面,這些都會毋庸置疑的。相對看來,題目都相對較易入手,學生們都能有所發揮。而議論文爲中心的態勢沒有改變,但近些年主流的高考題是以具體事件等爲引子,引發議論的事件型作文。傳統的命題作文最近一些年已經不再普遍,而今年可以說是傳統式的命題作文和事件型的平分秋色。傳統式的命題作文的復甦還是值得注意的。我以爲全國1卷《獎懲之後》和上海卷的《評價他人的生活》體現出高考題的特點比較充分。全國1卷用漫畫來表現,學生髮揮空間大,可寫的多,區分度高,容易考出水平,是題目中難得的。這個漫畫好就好在指向性在確定與不確定之間,看起來還是容易理解的,但真琢磨其意味,也並不容易。這就讓各種不同水準的學生都有發揮的空間,但水平如何,可以通過這個題目考出來。這題目也無從押題,只有靠考生平時的積累和整體的語文能力的積累。而考生領悟多少,能表達多少就真正能夠體現他的綜合的語文能力。上海的《評價他人的生活》看起來大家都能說一些,但真說得深入就要一定水平,但又不是太難,和當下學生們的生活經驗也息息相關。對他人的評價會影響他人的生活,我們也都是他人的他人,這裏其實有很廣闊的發揮的空間。

全國2卷《語文素養提升大家談》直接把現在語文教育的困擾交給學生思考,也會讓人押不着題,或者是高中老師訓練的盲點所在。但這個題似乎難度相對較高,這個問題社會公衆也有各種分歧的意見,專家們也正在不斷進行探討,要求中學生能夠給出很獨到的答案則相對不太可能。大家談也可能會流於泛泛而談,無論水平高低,都難以深入下去。全國3卷的小羽創業或浙江的虛擬現實都是熱門現實現象,其實比較容易切入寫,也會有所準備。前者是應和今天社會的“大衆創業、萬衆創新”後者是和今天最時髦的VR議題相連。這些題目考生都能順着路子發揮,不易跑題,也會寫出一些水準。

北京的兩個題目,第一個關於華陰老腔,涉及傳統文化議題,也是社會流行現象題。這類題,社會上人覺得很時尚,很切近社會,其實寫法也有一定的路子,並沒有超出社會流行見解的觀念。現在中學語文教學其實時尚性也並不弱,考生的一般知識面也並不太窄,這些題進入相對並不難。北京第二個題目《神奇的書籤》雖然題目比天津的相似題目要複雜些,但也並不難寫,基本思路其實和天津的《我的青春閱讀》相差不多。常有人以爲中學語文教學還是死記硬背的一套,其實對中學語文教育隔膜,現在中學教學觀念和社會上一樣新,激勵學生創意,對現在社會上的流行議題,對媒體等都說的新觀念早就有反應,大都市學校如此,許多三四線好學校也如此。我有時倒覺得反而對語文基本功訓練有些欠缺,不扎.實。

江蘇的《話長話短》是傳統本分的議論文,雖然容易準備,但寫好也有點難度。其實這樣的傳統題目還是有一定的挑戰性。因爲準備這樣題目不容易,臨場發揮還是要見到功力水平。這樣的題也屬於見仁見智的。至於天津的《我的青春閱讀》或山東的備好的行囊,發揮空間很確定,思路也很清楚地限定在題目中,都相對容易寫,老師也容易在平常訓練中準備好了,也不容易看出學生水平。高考作文出題其實很不容易,要經過學生的檢驗,也要社會的檢驗,在這些複雜的要求中尋求多方平衡其實是重要的。

談高考作文 篇5

如果說雛鷹騰飛蒼穹要經歷風雨的擊打,那麼那搏擊長空的意氣就是它那犀利的雙眼;如果說駿馬奔馳於曠野要經歷千萬裏奔跑的錘鍊,那麼那奔騰萬里爲夙願的意氣就是助其翻越千山萬水的鐵蹄;人,欲傲立於世,成爲一代雄主立一世偉業,那捨我其誰,勇戰萬方的意氣就是其成功的基石。

捨我其誰的意氣,使人奮起。

看慣了凡人的庸庸碌碌,聽厭了庸人的自怨自艾,一句“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使我們心中重燃建功立業的激情;聽厭了對命運的感傷,想破了身世的無濟,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振臂一呼,使我們重生改變命運的豪氣。捨我其誰,使我們重新審視自己,重新找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重新樹立起一個全新的自我形象。捨我其誰的意氣,使我們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價值與能力,使我們爲了自己身上所擔負的重任而勇猛作戰。——捨我其誰的意氣,是人們騰飛的起點。

獻身理想的意氣,使人勇敢。

凡人慾成大事者,皆需受盡千磨萬礪。也許上天就是喜歡捉弄那矢志於成功的人們,他總是要爲孜孜於輝煌的人們設置障礙。那障礙,可能是羅馬宗教裁判所前的熊熊烈火,可能是哥倫布遠航新[url=]大陸[/url]中連天風雷,可能是紅軍長征中的雪山草地。然而,幸運的人們呵,他們還有理想,在獻身理想的意氣的指引下,他們如布魯諾一般投身於火海,爲捍衛真理而與烈火永生;他們在獻身理想的意氣指引下,如哥倫布一般義無反顧地踏上征途爲探尋未知世界而披肝瀝膽;在獻身理想的意氣的指引下,他們如紅軍[url=]戰士[/url]一般豪氣頓生征服千山萬水爲拯救民族而抗爭,獻身理想的意氣,是成功的精神動力。

勇於探索的意氣,是人們發揮潛能的金鑰匙。

科學,充滿了未知的美。好奇的人類站在自然與社會聖殿的門口,不時的規探其中的奧妙,而只有勇於探索的人勇敢地踏入了上帝設置的禁區,徜佯於科學的無盡美妙。於是我們看見楊振寧李政道勇於質疑前人,看見吳劍雄勤於實驗破解謎雲,看見一代大師王淦昌在極其惡劣的科研條件下爲物理學發展獻計獻策。——勇於探索的意氣,是成功之眼。

望盡人類千載悠悠的歷史,凡成大事者,皆爲意氣風發,慷慨激越之人。讓我們以捨我其誰的意氣爲帆,以獻身理想的意氣爲指引,以勇於探索,勇於挑戰的意氣爲漿,駕起人生的巨輪,向着成功的彼岸遠航!

談高考作文 篇6

摘 要:從高考作文的立意新穎、見解獨到、材料新奇、構思精巧四個方面,簡要闡發了高考作文的創新要領和獲取高分的訣竅。

關鍵詞:立意;見解;材料;構思

作文的創新,是高考要求的一大亮點。它重在考查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體現了現代社會的教育觀,更體現了高考人才選拔的特殊性和必要性。高考作文的創新主要包括立意新穎、見解獨到、材料新奇和構思精巧四個方面,以下逐一闡述。

一、立意新穎

“立意”,就是確立主題(記敘類、抒情類文章的主旨或中心)。立意新穎,也可說是“立意高遠”,即“站得高看得遠”。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摒棄平庸或一般,做到與衆不同。“文似看山不喜平”就是這個道理。具體的辦法:或藉助想象,展開聯想,創造新境界;或藉助理性思維,寫出思辨色彩,拓展新視野。做到了這些,文章的立意就顯得境界高,新穎而大氣,這是評價一篇優秀作文的一大亮點所在。

二、見解獨到

“見解”,一般是指議論文中作者所持的觀點或提出的論點(在記敘類或抒情類文章中可理解爲作者對事物、對生活的感悟和體驗)。見解獨到,即有個人的獨特理解和看法。要做到這一點,要麼考慮與衆不同的角度,反彈琵琶(逆向思維),寫出新意;要麼藉助邏輯推理(類推事理),闡明觀點,得出新觀點。這一點,是評價一篇成功議論文的出彩之處。

三、材料新奇

“新奇”,就是新鮮(時間離現在很近)而又特殊(少見)。要獲得這一類材料,重在平時積累。首先要廣泛地閱讀(包括收看影視劇等),其次要精心篩選那些富有時代感、給人眼界開闊的材料(含家庭、學校、社會、藝體、時事等)。擁有了這些有價值的寫作素材,實際上就擁有了寫作資源,甚至擁有了寫作慾望,因爲這些材料本身就涵蓋了學生的人文關懷,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本色寫作是大有裨益的。

四、構思精巧

“構思”,就是對文章思路的構想設計;“精巧”,就是別緻巧妙。文章構思的精巧表現爲:或標題的創新(巧用比喻、擬人、詩句等擬題),或情節的曲折有致(有波瀾、有伏筆等),或結構的出新(開頭、結尾的照應,中間的過渡等);或文章技法上的模仿——創新(在模仿中翻新)。要做到這些,重在平時不斷地訓練和積澱,多讀範文,在讀中體會;在讀中仿寫;在仿寫中創新。做到了這些,其實就已經把握了文章的內在結構(線索和思路)和外在形式(結構和層次)。

以上四個方面涵蓋了作文創新的基本內容,高考作文的創新亮點加分也莫過如此。只要掌握了作文創新寫作的基本要領和規律,平時加以練習,持之以恆,我想考生在高考場上一定會奪取高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