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必備】高考作文彙總4篇

【必備】高考作文彙總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1W 次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考作文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高考作文彙總4篇

高考作文 篇1

1. 每個人都想盡力過得好,開心一點,無憂無慮一點,單純一點。無所謂溫柔也無所謂倔強,一個人呆着時,聽點音樂打發一下時間,悠揚的旋律緩緩圍繞自己,投入整個身心去感受去體會音樂裏的世界。靜靜的感受自己的世界,與朋友聚在一起時,跟着大傢伙起鬨熱鬧叫囂,彷彿生命就在於這樣瘋狂的折騰,樂此不疲。

2. 自己選擇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完,之所以這麼決絕的說,一是因爲那是自己的選擇,無論如何不可輕易違背初心,二是走完這看似走錯了路,也許你會看到另外一場風景,也許你會擁有更奇特的經歷。因爲未來是未知的,所以在年輕的時候,不要固步自封的以爲自己會遇到什麼絕路,無限可能在後面等着你……

3. 每當有人誇讚時,老人可不會廉虛,總是熱烈地應承,並炫耀自己的湯麪——麪條是自家手製的,魯是到鄉下的釣翁討來的野生魚,就連水都是從自家院子的井裏挑來的。有人打趣:“老人家,你的祕訣都透露了,不怕被搶了生意?”老人卻一笑:“哪裏是什麼祕訣呦,誰都知道,但有誰像我這樣堅持幾十年呢?”……

4.通往智慧的空靈之境,是沒有捷徑的,需要全身心地領悟。悟人生沉浮,悟涅磐境界。必要時,可學一學柳宗元的“獨釣寒江雪”,於大自然中,領略融身於天地之間放眼於銀妝世界的寥廊與凝重。

高考作文 篇2

農村是一個美麗富饒、清新閒適,時而靜謐時而熱鬧的好地方。它總是給予人們質樸、自然、和諧的感覺。如果失去了農村,又會怎樣?

清晨,賢淑的女人,在一陣陣清脆的鳥叫聲中醒來,勤快地操持家務,嫋嫋飲煙在晨霧裏漂移,村子裏的空氣便帶着一種柴火的香氣。那鍋碗瓢盆、洗洗刷刷、低聲耳語的聲響,更顯出鄉村的幽僻。男人似乎聽見了鼓動的號角,睜着朦朧的睡眼,扛上農具,走向希望的田野。孩子們正揹着書包,唱着歌兒蹦蹦跳跳地上學去……充滿生機活力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如果失去了農村,便失去了一種質樸而安恬的開始。

時常望着在田間耕作的農民,他們衣着樸素,面目黝黑,然而他們有火熱的紅心,平靜的目光裏充滿了溫厚,凸起的青筋顯示着力量。悠悠的風吹過,彷彿是給農民的嘉獎。那一塊塊不規則的田地,那一片片生機勃勃的作物,彷彿一篇篇優美而生動的散文,令人賞心悅目。於是,一支激昂的勞動之歌在我心中驟然響起。如果失去了農村,便失去了一份動人的勞動場景。

那連綿不斷的山,層層疊疊,是綠色的大衣;那嘩嘩作響的溪水,彎彎繞繞,是清逸的圍巾;那慢悠悠啃着草的牛羊,隱隱現現,是點綴的飾物。還有那戲水的鴨,扒土的雞,拱食的豬,崎嶇的路,幽幽的井,錯落的小屋,野趣的荷塘……如果失去了農村,便失去了一幅和諧而美妙的景緻。

農村的一天如歌,農村的四季如畫。清晨,鳥兒的喧鬧叫醒了黎明,羊兒咩咩,牛兒哞哞;中午,農婦的呼喚響徹了四野,娃兒回家,他爹吃飯;黃昏,女人的嬉笑熱鬧了小溪,歌聲一片,笑聲一片。春光明媚時,油菜鋪就黃色花海,田野上孩子們在追逐希望;夏夜清涼時,大樹撐開墨綠大傘,竹椅上大人們在忙裏偷閒;秋風送爽時,微風掀起金色稻浪,田壠間勞動者在收穫成果;寒冬凜冽時,白雪覆蓋銀妝素裹,火塘邊一家人在歡度新年。如果失去了農村,便失去了許多美好的情感。

一個人如果失去了這麼多的美好的東西,生命又怎麼會精彩。所以,我不想想象,如果失去了農村,我們的生活會蒼白成什麼模樣。

高考作文 篇3

十七歲是個美好的字眼。十七歲,猶如初升的太陽,朝氣蓬勃。

十七歲,可以做些什麼?有的人把十七歲用來揮霍,沉迷於網絡;有的人把十七歲用來打拼,

早早步入社會。但我,把十七歲用來奮鬥在高考路上。因爲,我有我的高考夢。

我夢想高考能使我快樂。

奮鬥在高考路上,就必須披荊斬棘,但當你克服一個個困難之後,換來的便是內心的喜悅。當你去的一點點進步後,內心便是快樂的。這就像自己培育的一株樹苗,當它有一點點長高,當它長出一片新葉,自己便是快樂的。因爲它的每一片葉子都是自己的汗水換來的。同樣,每一次進步都是我用努力換來的,我便是快樂的。

爲了高考,我在奮鬥,我在不斷的進步。而這也恰恰使我快樂。

我夢想高考能使我成長。

高考,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但這不是我不斷奮鬥的唯一動力。因爲在奮鬥的路上,我在與困難打交道,我在與挫折比耐力。高考之後的我們,將漸漸步入社會,在這之前,我們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這也是高考的另一個意義所在,對自己的一種檢驗。在奮鬥的路上,我們有了收穫,充實了自己,豐富了自己。這是早早步入社會所無法匹及的,更是揮霍青春無法達到的。青春不是用來揮霍的,它是用來增加生命的厚度的,而高考的目的正是如此。令你成長,令你的人生更有意義。

爲了高考,我在拼搏,我在充實自己。而這也恰恰是我成長。

我夢想高考能使我輝煌。

十七歲的我們,人生畫卷上還有大片的空白等着我們去填補。若想讓自己的人生畫卷燦爛輝煌,我們還需爲之奮鬥。而高考,便是對我奮鬥成果的檢驗。有句俗話叫:“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我覺得“吃得苦中苦,可貽甘與甜”更合適。有一首小詩中這樣說道:“冬天的雪花飄過幾場/小麥知道/夜晚的星星及時入眠/高三知道/春風是否來過/花兒知道/付出是否能有回報/高三知道……”我們在爲高考奮鬥,在這期間,我們學會了拼搏,學會了堅持,學會了爲了夢想而奮鬥。這能使我們在以後的人生路途上越走越遠,自己的人生畫卷也能燦爛輝煌。

爲了高考,我學會了堅持,學會了拼搏。我的人生會爲此更加輝煌。

汪國真說過:“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十七歲正是拼搏的年紀,它如人生的花季,正值絢爛,高考,給了我們成長的機會,給了我們拼搏的機會,給了我們輝煌的機會。

我奮鬥在高考的路上,我有我的高考夢。

高考作文 篇4

一、以小見大,見微知著

所謂以小見大,就是通過細小的、人們熟悉的事物來闡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這裏的“大”是大的話題、大的道理,它可能關係到自然社會、人類命運、天地宇宙等。好的文章總是在日常事、平常人的描述中挖掘深刻的生活哲理,在司空見慣的事體物象中寄予作者深刻的思考,從而給人以啓迪和教益。

“以小見大”的寫法,在小說、散文、詩歌和議論文中很常見,如就我們在學校裏去食堂吃飯時排隊的事,如果考生用“以小見大”的方法構思,首先對這種現象進行拓展和聯想。由食堂的排隊,聯想到其他地方的種種排隊,簡單總結一下它們的一些共同現象,比如是否擁擠、是否插隊、氣氛如何等。然後在拓展聯想的基礎上,再進行一次思維的延伸。由這些有形的“排隊”,延伸到那些無形的“排隊”。

這兩個步驟,主要是列舉現象、積累材料,是重要的過程,但不是目的。考生還需要對它們進行加工,總結本質,分析利弊,推理原因,得出觀點。因此,考生還需要進行下面的步驟:一是分析這些現象的本質,並選擇文章切入的角度。“排隊”,其核心的理念是體現“公平、有序”,而“插隊”就是對“公平”“秩序”原則的挑戰,體現了一種“特權思想”。考生可以從“插隊”的角度切入,這樣有利於鍼砭時弊,提升文章的力度。二是分析這種現象出現的根源。首先,考生可挖掘它的歷史根源。其次,可考查它的現實基礎。經過以上的分析,考生就可以揭示出事情的真相,發掘到現象的根源。從一個完整的邏輯角度而言,考生一般還需要進行最後一步努力,從反面的剖析轉到正面的總結,即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對前面的內容進行總結和昇華,得出“我們要追求平等,遵守社會正義和秩序”的主旨。

考生作文中要成功運用“以小見大”的選材技法,還要注意以下三點:

一是“小題材”必須典型,要有豐富的思想內涵。寫作只有從本質上把握住小題材與大主題之間的內在聯繫,深入分析研究,纔有可能開掘它們所包含的深刻的意蘊。

二是必須聯繫廣闊的社會背景進行開掘。“小題材”只有放在廣闊的社會背景下,才能體現出它的典型和概括意義,揭示出重大主題。

三是準確處理“大”與“小”的關係:既要從大處着眼,“一覽衆山小”;又要從“小”處入手,“一葉而知秋色”。處處在寫“小”,卻處處在表現“大”。

二、巧用襯托烘雲托月

巧用襯托法也是高考作文立意的一大妙法。有時候,作文的題材、立意如果從正面切入,無法出新,或者新意不足,這時考生可藉助“第三者”來切入正題。通過對“第三者”的記敘、描寫、議論等來暗釦原定的主旨。這種不直接落筆,而進行間接描寫,不正面勾畫,而進行側面描寫的方法,就叫襯托法,也叫烘雲托月法。這種寫法能使描寫對象更突出、更鮮明,給人留下想象的空間,使筆下的人物更具吸引力。考生作文中要成功的運用襯托法,就要注意瞭解常見的襯托方法:

常見的襯托方法有如下幾種:1.以景襯人法。這種方法是指作者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襯托人物的性格。如魯迅的小說《故鄉》中“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裏。濃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踊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運遠地向船尾跑去了………”這段景物描寫,襯托出“我”去看戲時興奮愉快的心情,表現出“我”對江南農村自然美景的喜愛。2.以後襯先法。這種方法是指作者通過對後進人物的描寫,襯托先進人物的性格。如周立波的《暴風驟雨》中的《分馬》一節,文章中的先進人物是郭全海,後進人物是老孫頭。在老孫頭的襯托下,郭全海大公無私的`性格便更加鮮明突出。3.以側襯正法。這種方法是指作者通過第三者對主人公的介紹和評述,來襯托主人公的性格。4.以反襯正法。這種方法是指作者通過對反面人物的描寫,襯托正面人物的性格。如《唐睢不辱使命》一文,就主要寫唐睢和秦王這兩個正反對應的人物。秦王的驕橫、狂妄、狡詐和前倨後恭的種種表現,有力地反襯出唐睢的沉着、鎮定、堅強無畏納精神。5.以次襯主法。這種方法是指作者通過對次要人物的描寫,來襯托主要人物的性格。6.以昔襯今法。這種方法是指作者通過描寫人物過去的不足、落後和缺點,來襯托人物今天的長處、進步和優點。7.以難襯易法。這種方法是指作者通過人物對難題設法解決的描寫,來襯托人物的性格。8.以西襯中法。這種方法是指作者通過對西方人的描寫,來襯托中國人的性格特徵。

考生在運用這種手法時,要注意以下兩點:

1.襯托時對比要鮮明。考生在運用襯托手法時,少不了要形成對比,或正反,或虛實,考生要注意分清善惡,弄清是非,這樣才能給人以鮮明的印象。

2.襯托要滲透進作者的褒貶、愛憎之情。襯托就是爲了使作者的好惡和愛憎之情,在比照中顯得更爲鮮明突出,考生在寫作時要注意把這種褒貶、愛憎之情鮮明地表現出來。

三、結尾突轉,尺水興波

在高考作文的諸多技法中,“結尾突轉法”就是一個比較常用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謂“結尾突轉法”,就是在敘述事件的結尾對文章前面的鋪墊來個出乎意料的突然轉折,掀起敘述的波瀾。這樣行文起伏變化,就能打破章法的平淡,讓小小文章尺水興波,增強敘述的生動性,收到強烈的藝術效果。

“突轉法”運用得好,能使文章波瀾起伏,引人入勝。那麼考生在作文中應如何來運用好突轉法呢?

要大力描寫次要的內容,給讀者一個錯覺。如小小說《3號牀的那個男人》,文章先寫出手闊綽的“暴發戶”老蘇,寫他邋遢的外表、寫他大大咧咧的做派、大快朵頤的吃相以及他的自私自利通過刻畫了一個沒有修養,沒有愛心的“暴發戶”形象,給人們一個錯覺,爲後面的突轉“看那一家怪不容易的,大忙咱也幫不上,添個菜錢還是有的”作了鋪墊。

二是要在一定的地方來個突轉,給人以意想不到的結局。如小小說《回鄉曲》的前半部分,着力描寫了人物的反常行爲——喪事喜辦。主人公福水叔去世了,他的“四個子女和一個媳婦都帶着歡愉的、如釋重負的笑容”,而且在去下葬的路上“他們臉上仍帶着歡悅的微笑,像是去郊遊一樣悠閒”。但是文章在結尾處卻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回到鄉居,大兒子帶頭下跪朝父親的靈位再次焚香禱告:‘爸爸,我們都依照您的吩咐,在喪事期間不敢悲傷流淚,怕真如相士所言,子孫一哭,你回頭一望,靈魂便找不到回唐山的路……’”讀者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們面帶笑容,不哭不鬧,這一切都是福水叔事先吩咐好的,他怕真如相士所言,子孫一哭,自己的靈魂便找不到回唐山的路了。而“思鄉魂”正是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一是突轉法能考生運用此法時,要注意以下幾點:避免平平淡淡、平鋪直敘,讓人看到開頭最多看到中間就知道結尾。寫文章必須用材料,但不可能把生活中所有的材料都包攬其中,用什麼材料,不用什麼材料,什麼材料詳寫,什麼材料略寫,必須根據你要表達中心的需要仔細篩選、精心組織,把最能吸引讀者的材料放在最後面,就能以巧取勝。但要避免“獵奇”,不能爲一味追求“意料之外”而摒棄“情理之中”,否則會讓人感到虛假,削弱文章的情感力量。

二是寫作時要化虛爲實,選擇一個好的敘事線索,避免寫得雜亂無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