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二作文 > 年江蘇關於車的高考作文範文

年江蘇關於車的高考作文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4W 次

  【2017年江蘇高考作文題】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年江蘇關於車的高考作文範文

生活中離不開車。車,種類繁多,形態各異。車來車往,見證着時代的發展,承載了世間的真情;車來車往,折射出觀念的變遷,蘊含着人生的哲理。

  【優秀範文】

  篇一:思想的坐騎

現在社會離不開車:運貨物有板車、三輪車、卡車、火車……載人有自行車、摩托車、轎車、公交車、高鐵動車、地鐵……可是,人們有沒有思考:車是什麼?於是,肯定有人訕笑我的無知——車是陸地上有輪子的交通工具。可是,我覺得這樣說遠遠不夠。我要說,車是人類思想的坐騎。

車是人的思想產物。遠古本沒有車,因爲人類有思想,渴望跑得更快運載更多,便發明車。於是,車輛便是思想的標配,思想駕駛車輛伴隨人類遠航。

我依稀看見,春秋戰國,孔子駕着一輛馬車,從山東曲阜出發穿越神州大地,播撒華夏文明的種子,彷彿聽到他吟唱《世界大同》曲——這遠古的回聲,是今天人類文明的最強音。我清楚記得,聖潔的廬山下,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避開繁紛的世界,呵護心中的一份純潔、靜謐。我更牢記,“車轔轔,馬蕭蕭”,杜甫的《兵車行》飄逸出大唐的雄風,長城抗日的烽火在風中成燎原之勢,日寇的車輛被民族的血肉之軀埋葬,紅色的中國在烈火中涅槃重生。今天,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正在演繹成人類歷史上最宏觀、最雄渾的史劇絕唱。

當車輛在大地馳騁,思想在水中游泳,於是人類發明了水中的車——船:帆船、輪船、氣墊船、潛艇、航空母艦……思想在天空飛翔,於是人類又發明天空的車——飛機:螺旋槳飛機、噴氣式飛機、航天飛機、宇宙飛船、太空站……那船和飛機的螺旋槳不就是車輪的兄弟姐妹嗎?

思想駕駛着車輛,在現代文明的大道上風馳電掣,人類的腦洞也隨之大開,各種奇思妙想的車輛似春江潮水之汪洋,如金秋果園之豐碩。於是,納米機器人車在清理血管裏垃圾,我國首輛玉兔號月球車到月宮拜訪了嫦娥,洲際導彈駕着車輛拓展國家的生存力量,未來的光子飛船將拜謁千百光年的星際文明……

駕駛着車輛的是人,是有思想的人類,更是人類的思想。人類研製出無人駕駛的車輛、飛機、潛艇,雖然看不見人的身影,但是人的思想遍佈車船的每一個零件、每一個角落。

盤點人類的車輛,我彷彿看見人類思想,化作千千萬萬奔馳在蛛網似的道路上的車輛,化作那航行在河流海洋的船艦,化作那飛翔在天空的飛機、宇宙的飛船……這思想,又好似從人類大腦——潘多拉的盒子放飛出形狀各異、色彩斑斕的蝴蝶。這思想,在遼闊的大地上奔跑、在洶涌的河流海洋裏游泳,在蔚藍的天空和浩瀚的宇宙間飛翔。

今天的人類啊,請讓你的大腦擁有思想吧!未來車輛、船艦、飛機、飛船的門上,將會有一行醒目的標語:沒有思想,請勿駕乘。

  篇二:七裏靴

車是一種交通工具,也即,它僅僅是人所利用的工具之一。荀子似乎已經說得很明白了:“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在以人爲中心的文化系統中,車大概只是一種代步的物事,安於爲人所乘坐。

然而人對車的迷戀卻彷彿遠遠超出了它在價值體系中“應有”的地位。車成爲人身份地位的代表,從18世紀杜巴利伯爵夫人華麗招搖的馬車,到今日報刊中全綵印刷的名車廣告,“寧願坐在寶馬裏哭,也不願坐在自行車後座上笑”的價值判斷,再到赫胥黎《美麗新世界》中未來世界的總統名謂——“福特(Ford)”,或許車在某時某地已經悄悄居於上風,而人類反成爲車的暴政對象。

不過且不要急於擺出否定的態度,即使不追溯到黃帝撥開迷霧的指南車、法國大革命時期運輸哲學禁書的四輪貨運馬車(voiture),每年春運身處和諧號動車之上,感受千里江陵“半”日還的風馳電掣滋味時,我們難免會對車所給予的便利生出幾分感激之情。

車幾乎總是在前進的(倒車作爲輔助手段,並非其主要功能)。西北的司機總愛說起長時間行車事蹟(“凌晨發車,到下午終於拐彎了”),以示他們的車是如何跨越了遙遠的路途、用車輪丈量大地的。山區的司機則喜歡顯示他們對艱險路段的嫺熟掌控能力(“外地司機不敢開,我們天天開,容易得很!”),繼而讚歎起有了車和盤山路,就不必仰賴挑夫和馬隊的山上生活。這時節,車與人融爲一體,彷彿手掌和方向盤之間生出了相連的血肉,鞋底與離合器由另一種人體關節操縱着。

車成了童話中的七裏靴,穿上它就能一步七裏,最終戰勝巨人。這似乎是現代生活中車人關係的一種隱喻:車是一種交通工具,然而又不僅如此。它是人類自身的延伸,蔓延到世界各個角落,包括僅憑雙腳難以涉足的去處。它跨越緩慢行路時代的時空限制,推動貿易,運送醫藥品和生活必需品。在美國這樣的公路國度,汽車的自由行動催生出凱魯亞克《在路上》一類作品,行車就對應了年輕人一生的追尋與求索;而在中國,歷經多年的努力,列車終於能夠飛馳於藏區的“天路”,破開白雪與凍土。

沒有車,人依舊是人,但有了車,人就可以超越自己,不僅僅是囚於皮囊的弱小者,而是能夠打敗巨人的小個子英雄。車是人的手臂,人的腳掌,人的頭腦,幫助書寫出更大、更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