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二作文 > 【精華】高二寫景作文錦集八篇

【精華】高二寫景作文錦集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4W 次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高二寫景作文8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華】高二寫景作文錦集八篇

高二寫景作文 篇1

綠,生命的顏色

在我們這個世界裏,綠,主宰着一切。(總寫)

春天,萬物復甦,最先向人們報告春天的。是那麼一丁點兒綠色,這使人們感覺到新的生命又開始了,綠色越來越多,春色越來越濃,整個世界充滿了生命力,人們用“生機勃勃”來形容春天的一切。的確,在綠色裝點下的春天確實充滿了希望。(充滿希望的綠色)

夏天,濃廕庇日,爲人們擋住驕陽的,是那麼一大片濃濃的綠色,這綠色濃得可愛,使人們感覺到更強的生命力在發揮作用,人們用“熱烈”、“旺盛”來形容夏天的一切。的確,在綠色支配下的夏天確實讓人感到一種強大的力量。

(強大的綠色)

秋天,秋高氣爽,一切都已經成熟了。有人說秋天是金色的世界,但是又有誰想到,金色是在經過綠色之後才顯現出來的,沒有綠色打下堅實的基礎,怎麼會結出金色的生命之果?人們用“成熟”、“收穫”來形容秋天,其實,金色的碩果是綠色生命的結晶。(碩果累累的綠色)

冬天,大地沉睡,一切都那麼安靜。有人說冬天是銀色的世界,但誰又能想到在銀色覆蓋下,綠色正孕育着新的生命?即使在銀色之上,也還是一些綠色在點綴世界的,你看那冬青是那麼地充滿活力,爲冬天添上一絲新綠,人們常用“恬靜”、“沉睡”來形容冬天。其實,那是綠色的生命在積蓄更多更強的活力。(積蓄活力的綠色)

綠色,主宰着世界的一切,因爲,綠是生命的顏色。(承上啓下)

紅綠燈。是最常見的,紅燈止,綠燈行,爲什麼呢?因爲綠色讓人們感到一種柔和的安全感,這種安全是對人的生命而言,交通事故常常奪走人的生命。而綠色的燈卻盡力地阻止着這一切的發生。因此,在某種意義上,綠色是和生命相連結的。

綠色,和平的象徵。“世界綠色和平組織”就是保護和平和生命的組織,和平意味着生命能夠生存和延續,和平保障生命和安全,一切生命的發展都離不開和平的環境,爲什麼綠色象徵和平?大概綠是生命顏色的緣故吧!

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也不乏綠色,那裏有綠色的軍隊,威武的軍裝就是綠色的,戰士們穿着軍裝,保衛國家,保衛人民生命安全,軍裝成了戰士的象徵,人民信賴的目標,這兒,綠色雖然和戰爭聯在一起,但這正是爲挽救衆多的生命而進行的。因此,綠色永遠和生命休慼相關,綠色永駐,生命長存。

綠色,在我們這個世界裏到處可見,因爲綠色是生命的顏色。

高二寫景作文 篇2

今夜風輕露白,月明星稀。在這美妙的月色中,自然萬物都靜靜地接受心靈的洗禮,一切在月色瀰漫中沉思、夢想,顯得那麼端莊,那麼迷人,連微風也盪漾着甜美的色彩。我陶醉了,內心的浮華隨之徐徐褪盡,只剩洗盡鉛華的美好。拾起散落一地的心緒,盡情地享受這月色帶來的神祕與安詳。

思緒隨風飄舞,跳躍出優美的弧度,希望擁着三分李白的豪放,三分易安的婉約,三分陶淵明的淡泊,一段納蘭的心情,湊成十分的愜意來想象這月色的奇特,讓心與之相擁,情與之共鳴。

月光,靜悄悄地渲染開來……

路旁的小溪輕輕地吟唱,那聲音彷彿是微風拂過琴絃,又好似落花隨清風飄零在水上,一層一層的流水向前涌動着,沉穩地衝涮着溪底的鵝卵石,那生生不息的流動是生命的律動,微露出幾分難以琢磨的深刻。無聲無息的月光就這樣在溪水中穿梭、飄舞、交融,開啓了一份安詳美麗的境界。藉着月下的水,我想起了黛玉,如一池活水,帶着靈動,淌入了賈府,“提鋤攬籃,收一方落紅;扶柳灑淚,送一池飄絮”,涓涓清水,載着她的心事流向遠方。智者樂水,欣賞的就是它的靈性與矢志不渝的心志,黛玉,如水,帶來的是那些不可磨滅的靈性與不可變更的志氣。面對封建的枷鎖,她選擇了水,洗一身清潔,染一池靈動,追一方夢想。

細密的月光踏碎了那剎芳華,使月光下的一切都變得詩情畫意,氤氳着淡淡的芳香,也讓我體悟到了平日不可多得的情致。

站在河堤邊,靜靜地細數落葉的飄飛。柔美的月色下,柳樹一排排、一片片,手牽手,肩並肩,溫柔地起伏着。微風襲來,一陣花香迎面而來,這些可愛的花精靈,雖然在草叢中默默無聞,但它們卻把自己最濃郁的花香帶給大地,也給人們帶來了享受。看,此刻它們在月光的輕撫下,靜靜地微笑着,凝聚成一串燦爛的風鈴,飄散着青春的記憶。

月光,靜悄悄地濃郁開來……

仰望燦爛的星空,壯觀奇偉,浩瀚無比,心胸也隨之博大開來。天王星、北斗星像晶瑩的寶石,鑲嵌在偌大而深藍的天幕中,那些奇妙的星星,古往今來,都被賦予了神祕的色彩,見證了一段又一段刻苦銘心,令人感動的情意,二十八星宿更是十分富有詩意,給柔美的月色渲染了一種夢幻的色彩。悠悠月光下,腦海出現了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於是他註定要孤獨,然而他傲然,“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而當我們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間不是帝王,而是李白。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亮,餘下的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月光穿梭在無邊的黑暗中,照亮了心靈的歷程,思緒沿着絲絲光亮回到了現實中,我坐在院子裏,靜靜地聆聽月光的靈動,一陣輕風嫋嫋而來,撥動着心絃,搖曳出甜美的輕音樂。

高二寫景作文 篇3

那一歲,陌路相識;那一季,春水望斷;那一日,時光清淺,奏響歷史的跫音,唱段記憶的末路,穿破千年的耳膜。揚城深處,徐凝街旁,相逢相嬉亦相知。

錯落別緻,樓亭相望寂傳深

足踏水波紋,正臨似船廳,蒼勁的古樹煢煢孑立,走近,便是水居的意境清心而生。沿着光滑的假山拾級而上,迂曲迴轉。向右,“近月”亭獨駐,在山巔,越牆脊,彷如清夜對月,月如銀絲照流臺,俯仰間,與初至的“風揚”亭交相輝印,對影成趣。爬山虎婆娑了半面圍牆,下至拐角。向左,一入聲灝讀書樓。一把方椅,一方桌,一表家訓闢蹊徑,何家人無須強求,只道實事求是,量力而行。這樣的標準警示後人自謙、自愛、自重。風未息,飄搖的枝葉作響,純淨中彷彿有朗朗的讀書聲,跨越緩緩的長流,在耳邊迴響。

造化精巧,水月相生意映明

跨進古樸小園,額書“片石山房”,爲石濤親題。曲徑通幽,沿道而行,一席側廳,素雅藏妙。北牆一扇窗,翠竹白石,儼然成畫。窗前一樹墩,刻有棋盤,楚江分明;廳內中央,一洞下陷,水聲叮咚,恍若琴瑟和鳴。最側邊一宣室,自是學書處。格局設置巧妙,琴棋書畫竟一應俱全,古色古香,當真是濃厚的一筆。最奇不過後院水中月,白日頭,湖中假山堆疊,一懸淺月照,這是自然造化的神來之筆,可嘆綺麗。夜半時,冷月高懸,湖中自有圓月明,竟喚起斑駁的竹影,匆匆的人影。人工巧妙的構思,只是於池邊廊牆上嵌了幾塊銀鏡,竟是另一番獨特勝景。

莊重舒朗,山竹相對氣環清

穿過瓶形門,矮身走過半月門。青石板道,狹小而意蘊深藏。眯起眼,盡頭的陽光有些明媚。天地彷彿瞬間廣闊,一舍穩立,宏大莊重,玻璃透亮。這裏作爲何園主人的迎客居,名楠木廳,面朝竹海,蔥鬱繁盛。右臨假山石,草綠花紅,繽紛多姿,好一派平穩而不失活力的光景。彷彿遠離塵囂,自在飛花。

庭院深深深幾許?蜿蜒的小道四通八達,將散落的景緻連結成片,綿延無盡的幽遠給深閨的小姐幾絲柔遠的念想。清末的何園,有守舊也有納新。女兒家不輕易邁出閨房,女紅、女德仍是學習的主體。透過百葉窗,她們賞那戲臺喧鬧,賞那水心亭的清麗,賞那窗外的新奇和陌生。

庭院深深深幾許?蜿蜒的小道四通八達,將散落的景緻連結成片,綿延無盡的幽遠給躊躇滿志的少爺們幾絲渺遠的暢想。民國時期的中國,局勢動盪,好男兒志在四方。何世楨、何世枚兄弟倆繼承祖父何芷舠的遺志,創辦私立大學,爲中國近代化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

何園,或許並不僅僅只是旅遊景區,它代表的還有一個家族的榮衰,是一個時代的縮影。何家老少,在這裏演繹着他們的人生故事!

那一刻,人聲鼎沸;那一刻,車來人往;那一刻,對街凝望。相遇的下一秒便是擦身而過,我只是靜靜遠視,我只是靜靜細聽,哪兒來的戲劇鑼鼓?哪兒來的水月清漣?竟是恍然如夢。

高二寫景作文 篇4

山擁九峯,水帶嘉陵,據山川形勝,巍巍兮,廣中高臨萃。莘莘學子,夜寐夙興……

——題記

這裏最美在早春。三月裏,斜風細雨,新燕銜泥掠天際,青山攜綠叩窗扉。

三月的校園,如同一匹江南織錦緞,零星的花點綴在上面,紅的似火,黃的似霞,白的似雪。一層疊着一層,恰似陽光三疊,意蘊非常。不知是哪一場春雨喚醒了這麼多朵精魂,將這裏妖嬈。花開滿枝頭,整個春天都在校園裏迴盪,微風送來一縷又一縷花香。用“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來形容再合適不過了。

這裏有亭臺軒榭,檐角高高的翹起,流水淙淙,穿過竹林亂石,流淌在蓮葉下面,不知是不是因爲我錯過了花期,從未有幸得見花開,倒見了許多“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的風味。亭臺邊有紅木橋,細柳柔柔地在上面,隨風搖擺,款款深情而舞,卻不知是從何人手中裁出。“清風細柳徒相惜”說的大概就是這樣吧。

這裏有梧桐大道,閉目細聽,春天在這裏踱步。一抹新綠,正趁着微風不噪時悄然爬上枝頭,鮮嫩的鵝黃點綴着梧桐大道上的葉片,也許就在某一個不經意的瞬間,春天就會往上潑一桶翠綠色的水彩。

這裏有荒草園,在斷牆角種植着一棵高大的梧桐,籠罩了整個草園,如一把巨傘,直插雲天。樹上面棲息着各類鳥兒,是不是繞過天際,再飛回來,一圈一圈不知疲憊,卻驚落幾片昨年的枯葉。這情景,倒是讓人想起那句“平地清風驚老燕”,只可惜不曾有一匹踏花飛馬讓我奔馳,好一日看盡這長安花,也增幾分“踏花歸來馬蹄香”的意境。

閒暇時,便捧一本書到竹林,可惜爲了竹葉不傷到人,竹枝被綁在兩邊,本是春色,倒是少了幾分渾然天成的美。我經常在小假時消磨一下午的時光,“偷得浮生半日閒”。在那裏,我享受着書中的清風與明月,山光與水色,碧海和晴空。陶淵明的菊花點綴着校園,龔自珍的紅花落在腳下的泥土裏,張泌的翠竹在頭頂上輝映出斑駁,溫庭筠的潺潺流水在紅木橋下泛起輕輕的波瀾。

忽而,老教學樓的窗戶裏向外涌出了一陣讀書聲。便出現了放白鹿於青崖間的旅者,三分劍氣,七分月光,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大江東去浪淘盡”,不爲“蠅頭微利”觸動,只願滄海濟蒼生;三月裏的春風吹起簾子,驚起一灘又一灘鷗鷺,“掩重門”,不由得人不斷魂。和着春光,甚是動聽。

這是我們的校園,這裏有“榮曜秋菊”的美景,也有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的學風;還有“概括於壇內,濃縮於眼前”的深厚文化,我愛這裏。

乘一匹快馬,趕上春風。讓他留在這裏就好,讓我愛的這裏獨佔一樹春風,享受天地韶華。

高二寫景作文 篇5

今日,清明。我與妹妹在回家掛青的路上,車子穿梭在窄長蜿蜒的柏油馬路上,潔淨的馬路兩邊,綠樹遮陰,雜草如茵,百花竟綻。看到這光景,我心中的不快被欣喜代替。於是我拿出紙筆,將此美景記述,因爲我真不知,如不如此,我那被驚豔的心,會哪般的惋惜,不捨。

不似櫻花漫天飛舞般悽美,不似梨花燦爛般絢麗,但卻在不經意間驚鴻於心。梧桐花落,可我並不感到悲傷。——題記

車子在一座小院門口停下,我貪婪的呼吸着混着泥土味和花香的空氣,微風拂過臉頰,我閉着眼靜靜的感受着這祥和。緩緩的睜開眼,我看到了滿地金黃的油菜花,我嗅到了那一簾刺花散發出的濃郁香味,我聽到了扁竹蘭在風中搖曳的聲響,但我並沒有走向他們,而是轉向走到沒有綠葉與花相映的梧桐。

梧桐花落,並不像櫻花梨花那般。櫻花梨花落,是一片花瓣一片花瓣的在微風中飄灑,而梧桐不然,而是整朵花連同柄一起,在風中急速旋轉而下,彷彿對樹沒有一絲留戀。花,有的直直的插在綠茵上,成了點綴;有的側身平躺在柏油路上,像一羣貪玩的孩子;有的恰好落到一叢葉子細長的草的中央,從遠處看去,彷彿是一株蘭蕙;其中有一朵,恰好落到離地最近的樹叉上,朝着我調皮的笑;也有的被忽來的一陣急風,吹到附近的蜘蛛網上,孤零零的一朵。

我坐在高一階的田埂上,看微風拂過,梧桐花落。我想,若櫻花飄落時在風中的翻繞,是她飛舞的纖姿,那麼梧桐花落時的急速旋轉,則是他輕快地舞步;若對着旭日綻放的絢麗,是梨花燦爛的笑顏,那麼,迎着冷風開放的梧桐血色,則是他不屈的臉頰。迎着風,不惜臉蛋被吹得皸紅,不怕舞步被攪得凌亂,面對挫折,依然笑靨如花。

彎下腰,捻起一朵細細觀賞,他血紅的莖柄上,細細的插着五片水滴狀的花瓣,花瓣中間有幾個略帶微黃還看得見花粉的血色紅蕊。蕊芯的顏色由蕊根到蕊尖逐漸變淺,襯着花瓣的紋路;而花瓣也因着蕊芯的顏色,從柄端到瓣尾逐漸變淺,但卻又不能說是變淺,因爲他只不過是因爲瓣尾的紋路多而血色只有某些紋路有而造成的錯覺罷了,總之,我想就算是扎特金在此,也未必能將他精細的紋路佈局和顏色變化雕刻得清楚,而他的美,也絕不是我的隻言片語可以表現得出的。

不知不覺已臨近下午,清明時雨如約姍姍而來。細雨,微風,梧桐,花落,此情此景,讓我不禁想起了漱玉的:“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漱玉當時無盡的哀傷與淒涼,我想我是領悟不了了。因爲即使如今我面對着的是與她一樣的風景,但我卻感受不到一絲絲的傷感,那花落時的決絕,讓我更多的是忘記了煩惱,和更爲迅速的斬斷愁緒,我是新時代的梧桐花人。同情同景,故人已逝,昔日如煙,面對美好的未來,我決定和梧桐一起,去迎接滿樹的桐子。

我坐在梧桐花下的桌上,用我不太懂得寫作的筆尖,表達着因被驚鴻而擾亂的心思。我用潦草的字跡在白紙上飛快的記述着這一刻的心情,因爲我怕那用來形容他美的詞句,在下一秒會被他的沒變得無言……

不經意間,看到一隻松鼠在密林叢中的梧桐樹上跳過,彷彿也拜倒在梧桐花的血色羅裙下,我會心一笑,從桌上拾起我隨手拈來的那朵梧桐,把他輕輕放在草叢裏,同他的姊妹們一起。】

高二寫景作文 篇6

小巷的街很古樸,小巷的風很輕柔,小巷的人很堅持。不同於老北京的衚衕,也不同於大上海的弄堂,風化斑駁的青磚,雕刻精美的照壁,總是在不經意間,給人以古樸和久遠的感受。這座城市第一縷陽光下,有提籠架鳥的閒人,有劃過藍天的鴿哨,有緩慢流淌的光陰,他們是這座城市最美的畫卷,構成了這座城市的底色和靈魂,營造出一種“慢”的生活狀態,老揚州人的生活沒有那麼侷促,歲月儼然精緻起來。

《雙城記》中有這麼一段話:這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人們因智慧而得到,也因愚蠢而失去。夜深人靜時,我站在老城區不知名的一條小巷中,隱約聽見某一隅傳來:不要丟下我,不要忘記我。

漫步在東關街上,街頭的桂花樹因昨日的強風摧殘,似是憔悴了不少,我輕嘆着向小巷深處踱去。忽然一家小店吸引了我的目光,在衆多裝潢華美的店中,它顯得有些古老,或許說它陳舊更爲貼切,突兀地站在那個角落。我還是進去了,彷彿有種強大的力量將我牽引進去。

這是一家湯圓店,名字很特別,“四喜”湯圓。老闆見有人進來,先是一愣,接着就笑着迎了上來:“要些什麼?”“就你們店的招牌吧。”“好嘞!”說完老闆就進了廚房。我擡頭看看,果然,連菜單都是寫在木板上,再釘在牆上的,顯得很有歲月流逝的味道。閒暇之餘,我透過玻璃看看老闆,只見他將麪粉從高處拋撒在事先醒好的面上,對摺,再折,直至成一個麪糰,再撒,如此往復。面應該勁道多了吧,我心中想着,竟然期待又多了幾分。

老闆端着熱騰騰的湯圓出了廚房,送到我面前。四個圓潤的湯圓浮在冒着熱氣的湯中,看起來溫潤可愛,好似上好的白玉,透出誘人的光澤。難怪叫“四喜”湯圓呢。輕輕一口咬下去,竟然完全不粘牙,十分有嚼勁。肉的內汁四溢,芹菜的清香滿口,桂花的入口即花,豆沙的甜而不膩,不一會兒,四個湯圓便下了肚。突然有些後悔,原來像四朵蓮花般綻放的美麗景象,我還沒來得及欣賞,就心急地解決了。老闆見我吃完了,就坐下來與我交談起來:“很久沒人光顧了!房租還在漲,再這麼下去,怕是真的撐不住了!”我婉惜地說到:“是呀,現在生意是不太景氣,但是,這湯圓這麼好吃,一定會好起來的。”“這是疊湯圓,可難學的呢!這門手藝恐怕以後要失傳了哦!”老闆臉上失落的表情,深深地刺痛了我。是呀,人們總是想追逐潮流,卻逐漸淡忘了老祖宗留下的財富,這些文化是揚州人的靈魂,更是他們的根呀!“會好的吧”,我向老闆道了別,離開了,對於未來,我又如何好確定?

幾個月不見,竟已然是另一副景象,大概是因爲近日古巷遊興起,不少人爲了體驗傳統文化,都來到了這家湯圓店,老闆見是我這個“老顧客”來了,笑着說:“是呀!都會好的。”這是家鄉的變化,更是人心的變化,人們開始注重傳統文化了,這是非常好的.事,因爲不僅是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更是靈魂的一種歸宿,對根的追求………

我想他們已經找到了吧,生活,要有文化纔會變得豐富多彩,而人們不能一味追求創新,對於過去,我們也應當珍惜。同樣的夜深人靜,同樣的一隅,卻是不同的心境,小巷深處傳來熟悉的聲音:“謝謝你,揚州人!”這聲音不是別人,正是每個揚州人的心的呼喚呀!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揚州這座精緻的城市,養育了一羣堅持精緻的揚州人,他們爲歷史悠久的揚州不斷注入新鮮的活力,平凡的他們努力讓自己發光發熱,如同深夜裏悄然開放的夜來香,在靜默中綻放,爲腳下的這片土地上珍貴的文化遺產默默地堅持,一代又一代。

家鄉的變化,讓我們可以說,這是愚蠢的時代,更是智慧的時代,我們因愚蠢而失去,卻因智慧而獲得了更多,因爲人們聽到了小巷深處的召喚。

—那便是,傳承。

高二寫景作文 篇7

兮兮,雨滴在滴滴答答的飄落着。熙熙攘攘的人羣,你一言我一語的爭說着:“好冷!,凍死了!”。是啊,秋來了。

蕭瑟,絲絲的冷風迎面吹來,我縮縮衣衫,儘量不讓冷風吹進來。可是,稀拉拉的雨滴冷冰冰的滴落在臉上,是那麼的清醒。我可以清醒的回想起那也是一個秋雨的一天,天氣陰沉沉的,澀澀的冷風吹着,顯得格外的露骨。我正在上課,門外有人喊我的老師出了教師門在說話。一會兒,老師就喊我出來,說有人找你,我出來看到竟是我的媽媽,從家裏來給我帶了一件小棉襖,生怕我冷感冒,每次我發燒都是很着急。可是剛出教室門冷冷的風就把我吹的退了回來,媽媽還是堅持給我送來了衣服。其實,上課就那一會兒,放學都可以回家了,媽媽就是不放心。一件小小的事在我心底深深的印着,我很開心,也很爲此耿耿於懷。秋雨來的是那麼的自然,讓我清楚的感覺的到它。

鈴!上課鈴聲響了,稀稀拉拉的雨滴更是顯得冷!

高二寫景作文 篇8

我終於第二次見到了西湖,我爲她的溫柔秀美所折服。

汽車在顛簸了幾個小時後,在西湖的風景區停下來了。剛下車,我的疲倦轉眼不知去向,只留下好奇與欣喜。西湖實在太美了,美得讓人沉醉,美得讓人癡狂。不管是拂面而來的清風還是瀰漫身旁的花香,都是溫柔的;不管是蔚藍無比的晴空還是波光瀲灩的湖水,都令人心曠神怡。我們冒雨遊了一遭瑤林仙境,對裏面的岩石很爲驚奇,感嘆大自然造化的神奇。我們來到西子湖畔,這種感情愈發強烈。

我到西湖是來尋夢的。早在餘秋雨的散文中,我就領略了西湖的美豔。如今,我親眼見到了西湖。西湖的美景確實令我大開眼界,世間竟有如此秀美的神奇。

漫步在蘇堤,在並不寬闊的林蔭道上行走,到處可見盛開的桃花,紅的像,粉的像霞,它們都在溫暖的春風中盡情舒展婀娜的身姿,如同一位位妝扮入時的杭州美女子。一路上鳥鳴不絕,它們廕庇在寬大的樹葉上。聽見婉轉悠揚的鳴叫,擡頭卻尋它不得,給人一種欲言又止的感覺。這便是西湖的魅力所在。

乘船進入湖心小島上,我可以近距離接觸西湖水,她清澈透明,波瀾不驚;遠處的水氾濫着白光,近處的水拍打出漣漪,簡單而和諧,美得自然,沒有任何裝飾。西湖水把來到西湖的各種思想全都款款地搖碎,溶成一氣,把各色信徒都陶冶成她的遊客。她波光一閃,嫣然一笑,便永恆地定格在我們地記憶中。

島上儼然是一個世外桃源:鳥語花香,映着青山,傍着綠水,美麗之極。各種花兒都爭着開放,爲這美麗地世界增添一分嬌豔。一朵花,就是一朵怒放的生命,所有的鳥兒都齊聲高唱,每一句鳥鳴都是一段和諧的樂曲。

青苔小路,從古至今讓人踩踏,高樹奇石一如既往地讓人盡情地撫摸。這裏向左可遠觀雷峯塔。我見過雷峯塔的瓊樓玉宇,不知白娘子一切可好?這塔已不是魯迅先生已論再論的雷峯塔,而是鋼筋結構,金碧輝煌地聳立在青山綠水之間。向右可見一實心鐵塔,如同西子一般和雷峯塔遙遙相望。

夢總是美的,西湖必我的夢境更美,讓人流連忘返,戀戀不捨,也讓人感覺沉重。西湖的瀲灩迷失了太多的人的心志讓它們停滯不前;西湖的淡抹濃妝消磨了太多的人的信念,尋夢於青山綠水之間。

西湖,一個夢境,離我如此親近,恍惚間又離我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