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二作文 > 關於高二春節作文三篇

關於高二春節作文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4W 次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二春節作文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高二春節作文三篇

高二春節作文 篇1

春節裏最有趣的事就數我們一起搓米圓子了。從搓米圓子當中我還學到了不少的常識。

搓米圓子是我們家鄉過春節的一個習俗,米圓子搓好後再放油鍋裏炸。放着等待初一初二來的客人品嚐。那澄澄有點泛黑的米圓子讓人吃了還想吃。尤其是小孩子特別愛吃油炸食品。

其實米圓子的製作過程十分簡單。只要把糯米和大米摻和在一起煮熟,倒點醬油加點調味品後。待它稍冷後不再燙手後就可以把它搓成球狀放在油鍋裏炸了。

今天是大年30,早上奶奶就已把做米圓子的材料給準備好了,午飯後我和表弟,表妹,妹妹等團坐在一起準備參與這活動。表弟跑到廚房對奶奶說:“一定要多做點,不然還不夠我塞牙縫啦。”我說:“足足有二大鍋米飯,還不夠你吃,你是飯桶啊?”這句話把大家都逗笑了。終於,奶奶把東西都端上來了。我們幾個孩子個個桴起袖子準備大幹一場。平時,家長們都不讓我們做,今天讓我們搓當然要大幹一場啦。

我們四個人商量好了,決定不給奶奶搓,我們四個人比賽搓圓子誰搓的最多那個獲勝者就可以要求每一個人幫他做事情。但圓子要搓得有形,否則算犯規要交出5元罰金。規矩說清楚後,只見裁判一聲令下我們個個繃緊神經搓了起來。第一,第二個圓子都搓得十分順利,可第三個圓子好象跟我作對似的老是搓不到一起去。我擡頭看了對手一眼他們遇到的麻煩跟我一樣。無可奈何我們只好請教經驗豐富的奶奶。奶奶對我們說:“是手太粘了只要沾點水就好了。”我們四個爭先恐後的去打水了不浪費一分一秒。比賽的獲勝者是表妹。大家都悶悶不樂的

雖然沒有得到第一,但是發紅包的喜悅早已讓我們忘了那件事。

高二春節作文 篇2

在春節期間,我國每個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慶祝。以前每年在城市裏,感觸還不是很深。今年媽媽帶我回老家過年,更深一步的感受了解到了這豐富多彩,帶有濃郁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春節。

民間傳統意義上春節是從臘月二十三直到正月十五。農曆二十三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小年!聽奶奶講: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的祭竈。傳說竈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就一直留在家中,到了臘月二十三日竈王爺便要昇天彙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惡行。送竈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一家人到竈房擺上桌子,向竈王爺敬香,供上甜品。舉行過祭竈後,便要掃塵,新春掃塵其用意是要把“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所以從一天起人們就開始忙碌起來準備年貨迎接新年的到來了。農曆二十四這天我們早早的起來準備年貨,和家人一起去逛街趕集,買對聯,鞭炮等等。街上的人很多格外熱鬧!一直忙活了好幾天!到了農曆臘月二十七.聽老人們講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

到了臘月三十,也就是傳統意義除夕。除夕這天我們家鄉當地也有很多風俗習慣,我所知道有:貼門神春聯福字窗花年畫,守歲年,吃餃子,放爆竹,給壓歲錢。當然這些這些都不夠全面,聽老人們說除夕是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過年都有貼門神春聯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爲人形掛在門旁,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春聯原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大紅紙上,有吉祥避邪的意思,但守制要用白綠黃三色。貼福字、貼窗花、貼年畫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飯要慢慢地吃,一直吃到深夜,而餃子則是飯桌上必不可少的,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在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到半夜子時吃。當新年鐘聲敲響時,整個中華大地上爆竹聲震響天宇。下面就是給壓歲錢,這可是我最喜歡的節目了。除了傳統的過年項目,一家人吃完飯圍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節目,那種氣氛是一種說不出的家庭味道----溫馨又舒適。

過了三十,不知不覺迎來了新的一年,新的征程已經開始,縱然對過去的一年有太多的眷戀但是新年新氣象,新的一年裏有很多的期待,期待成績更上層樓,一切順利,祝福我的家人我的朋友平平安安,萬事如意,牛氣沖天!新的一年意味着自己有長了一歲,各方面也應該變得更穩重更成熟,在新的一年爭取更大的進步!!過去已是歷史迎接我的是新的挑戰,我很期待……

高二春節作文 篇3

飽經磨難與苦痛的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在面朝黃土背朝天中苦熬着一個個秋黃、春嫩、冬枯、夏榮。一歲之首的春節,乃是他們最爲歡快與喜慶的.日子,在波瀾壯闊的春節習俗長河中,形成了這個民族健康向上的文化特徵,這就是尚紅、崇新、團圓、喜慶。

尚紅。戶外有高掛的紅燈籠,朗照着青松白雪,十分高雅、喜慶,而傳說燈籠杆又爲民間傳說中的姜太公姜子牙所立,有“太公在此,諸神退位”之說。此處諸神,乃是邪神,因有太公在,諸神不敢騷擾。門首及窗櫺有“又是一年春草綠,依舊十里杏花紅”等大紅春聯和斗大“福”字。“新年到,新年到,老頭着新衣,小孩戴紅帽”,又有滿街秧歌紅紅綠綠,就連小兒買鞭炮,也以多挑揀紅色爲快事。筆者數載前曾於《長春日報》發拙文《春節尚紅習俗》,紅乃諸色中最爲喜慶之色,紅可避邪,代表興旺發達,故有“紅紅火火”之謂。

崇新。春節習俗中家家都要着新衣,戴新帽,穿新鞋,至少人人要買一雙新襪子。要購置新碗筷,希望添丁進口。農家住房再舊,也要裱糊裏外三新,宛若洞房。人與人交談,往往要互道新一年的規劃與打算。恰如新春聯所寫:“爆竹一聲辭舊,桃符萬象更新”;“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團圓。有一首歌唱得好,“三百六十五個夜晚,最甜最美的是除夕。風裏飄着香,雪裏裹着蜜……紅燈照照出闔家幸福,紅燭搖搖來好的運氣……”無論海外赤子,還是天涯遊人,千里萬里都要趕歸桑梓,趕赴父母身旁,投入親人懷抱。正因爲鄉情、親情、友情勝過人間無數,纔有春日天南地北的人流涌動,纔有鐵路部門的所謂迎接“春運”高潮。團圓,顯示了民族的凝聚力,團圓,是這個民族和諧、友好的象徵。

喜慶。葡萄美酒夜光杯是喜慶,闔家歡聚慶豐年是喜慶,粘窗花,貼春聯,放爆竹尤稱喜慶。見人道喜,不聞髒語、粗語,尤顯喜慶。有人戲稱,喜慶之日,連小偷兒也放假五天,怕於喜慶之日,耽“損賊”之名。是時最忌“破損”。雖有古訓,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但一經碰壞碟子、碗之屬,卻也以爲犯忌。而發福升財諸吉祥之語,則溶於衣食住行每個細節中。如是時吃花生,意爲剝小人皮,有“欲想食其仁,必先剝其皮”之謂;是夕包餃子,乃爲“捏小人嘴”等等。而張燈結綵,燃放爆竹,更是喜氣沖天,要不一副春聯怎如此這般去寫:“除夕月無光,點數盞燈,爲乾坤增色;新春雷未動,擊一聲鼓,替天地揚威。”

春節習俗象徵意義

三元之日主一歲興衰。中華先民有重視事物過程始終的觀念,所以老百姓說:“編筐窩簍,全在收口,”又有一句:“萬事開頭難”,長期形成的民俗心理認爲,春節過得好,才神鬼不驚,邪惡不侵,可得一歲乃至歲歲平安健康向上的民俗心理。俗話說,莊稼不得年年種。人們沒有因天災、人禍、命途多舛而頹唐、懈怠;相反,經艱難困苦打造的民族,卻象春草萌發一樣,頑強的生命力歲歲蓬勃,乞望今歲過得好,明年百丈高樓更上一層。

尚紅、崇新、團圓、喜慶的關東年文化,豐富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民俗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