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偉大的秦散文

偉大的秦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2W 次

老秦人的雄風依然在我們血液中流蕩,激勵着我們前行。

偉大的秦散文

——題記

今年五月,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驅車來到臨潼,領略了兵馬俑威武雄姿,記得那天,參觀的人很多,人山人海,聚集了各方來客。

坑中所埋藏的浩大俑羣,是秦王朝強大軍隊的縮影。一號坑內是由6000多件陶俑、陶馬及40餘輛戰車組成的長方形軍陣,二號坑爲步兵曲型混合軍陣,三號坑中它是一、二號坑軍團的統帥部。秦兵馬俑,生動地再現了秦軍雄兵百萬,戰車千乘的宏偉氣勢,形象地展示了秦人的強大力量和英雄氣慨。

那宏偉的場面,令人驚愕,軍陣排着整齊,士兵手持利劍,身披鎧甲,昂首挺胸,威風凜凜,有的神態自若,目光炯炯,有的則是頷首低眉,若有所思,有的負弩前驅,或御車策馬,彷彿隨時準備上馬衝殺,待命出征。這觸及心靈的震撼,已經無法用語言來表述,在這裏看到了雄壯,抗爭和民族的魂,體會到了一種令人激盪的精神。

走出秦兵馬俑展覽館,依然沉浸在那宏大的場景中,直到今天,人們依然對秦的崛起充滿好奇,這是一個國家由弱變強的奇蹟,一個被東方文明古國看成的蠻夷之國,一個落後和閉塞的小國,在短時間內實現了驚天逆轉,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它從一個荒蠻之國,到無敵強國的華麗轉身,感到出人意料。

縱觀世界人類文明的四大發源地,三大文明發源地古埃及的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巴比倫文明都先後衰落了,早已在歷史上消失,文化早已中斷。唯獨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文化的發展綿延不斷,經久不衰,世代相襲,至今仍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始終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這與秦人的貢獻是不可分的,他開創和確立中央集權的郡縣制和文化認同等制度,影響和凝聚中國社會的穩定運行,維繫了國家的統一。

回顧中國歷史,公元前221年中國的統一意義深遠。從那時起,中華文化的精髓,雖歷經戰禍考驗,終得以延續,中國始終維繫了大一統的理想,雖然分裂與統一的循環周而復始,有時天下大亂,中央政府幾度蕩然無存,然而彷彿受一條亙古不變的自然法則在左右,中央政權每次垮臺,都會被重建。每個歷史階段,都有一個志在統一的人物站出來,基本上沿襲秦始皇的做法,征服敵手,再次一統中國,《三國演義》一段話膾炙人口:“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國的每一次分裂,都被視爲不正常的暫時現象,每次改朝換代後,新朝均沿襲前朝的治國手法,再次恢復連續性。

這是因爲千百年來,我們民族一直自覺不自覺地傳承着包括秦人在內先人的大一統思想,傳承着堅強不屈的追求、和向心的民族氣節,傳承着百折不撓的抗爭精神,它是流蕩在我們民族血液的古老而未泯的靈魂,秦人確立的制度和治國理念爲這些思想的傳承提供了保證,秦人的精神和其他古老優秀文化一樣,已經注入了我們的血液,成爲亙古不變的永恆。

萬水千山不忘來時路,樹高千丈耕深在沃土,走在沃野千里的三秦大地上,回顧二千多年前,這個不起眼的西部附庸,從地處偏遠的一個小小的部落,從生活在中原貴族的歧視中,從生活在戎狄的夾縫中,艱難抗爭,經過一代一代的不懈努力,創造了歷史的輝煌,從卑微的藩屬逐漸成長爲一方霸主。

秦人從部落走向帝國的整個過程,是一段百折不撓、可歌可泣的奮鬥過程,充滿了挫折,也不乏苦苦求索的歷程。他們的路充滿了艱辛,可他們披荊斬棘,艱苦卓絕,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從失敗和悲壯中奮起。

我們去探尋秦人的歷史,去追尋歷史的節拍,去體會秦人的艱辛歷程,追根溯源,依然會對現今的我們起到一定的啓示意義。

河南人有句古話,河南陝西是一家,小時候,我還不理解,是河南人的感恩之心嗎,因爲在解放前,好多河南人逃到陝西,生命才得以保全。但隨着閱歷的見長,和對歷史的瞭解,我才理解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因爲老秦人古時就是從中原遷移到甘肅得到生存,在陝西這篇熱土上發展壯大的。

《易經》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古時,秦人生活在中原一帶,秦人的祖先叫伯益,大禹時期,因協助大禹治水有功,受到大禹的讚揚,大禹死後被推舉爲大禹的繼承人,大禹的兒子啓發動政變,廢除傳統的禪讓制度,伯益被迫帶着族人離開故土開始向西遷徙。

商湯滅夏後,秦的後人時來運轉,商朝末年嬴姓家族的惡來成爲商紂王的重臣,頗受商朝重視。

後來武王伐紂,建立周朝,因嬴氏部族參與了商紂王的兒子武庚挑唆的三監之亂,而遭到周公姬旦的懲罰,被迫再次向西更遠的地方遷徙,嬴氏部族也因此淪爲庶民,秦人最終被迫西遷到現在的甘肅東南渭河上游一帶。

三監之亂就是商朝滅亡後,周武王也封了商紂王的兒子武庚於朝歌,又封叔鮮、叔度、叔處爲“三監”,以監視武庚,周成王即位後,由周公旦輔政,三監(蔡叔度、管叔鮮、霍叔處)看不慣周公旦輔政,於是聯合武庚叛亂,史稱“三監之亂”。

到了公元前9世紀,秦人族長非子因擅長養馬,獲得周孝王的賞識重用,被封爲附庸,在甘肅東南秦地建造城邑,因此稱爲秦,有現在不到一個縣大的地盤,從此爲後代子孫取得了立足之地。

他們在爲周王室全力抵禦西部戎人的進攻,保全西部的安全,付出了巨大的犧牲,逐步取得周王室的信任,受封秦地後,秦人部族第四代首領秦仲在抗擊西戎作戰中,被西戎所殺,感動了周宣王,因此封秦仲爲大夫,這時秦人的身份才爲東方承認爲華夏成員,秦莊公向周王室借兵七千大破西戎,不僅報了殺父之仇,並以此戰捍衛了秦人的生存空間,也就是在這片荒涼的土地上,秦人走上了他們的崛起之路。

公元前770年,因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西戎進攻,狼煙四起,而諸侯不救,西周滅亡,鎬京被毀。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洛邑。事後周平王冊封秦襄公爲“公”侯,由此秦國獲得和其他諸侯國並列的爵位。周平王還將現在陝西岐山之地賜予秦襄公,這不過是一個順水人情,周平王給秦襄公的其實是一張空頭支票,因爲此時岐山之地已被犬戎佔據,然而,秦人經過幾代人浴血奮戰,才奪回此地。

從此秦人登上了中國的歷史舞臺,奏響了宏大的樂章,春秋時期,秦穆公成爲春秋五霸之一,戰國時期通過商鞅變法和鄭國渠的修建,秦成爲戰國七雄中的力量最強一個。

在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結束了長達百年的戰亂,建立了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國家,統一了文字,統一了度量衡,對後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特別是統一文字的文化認同,和實行中央集權的郡縣制,對華夏的向心力起到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秦人西遷後,處在戎狄等少數民族的包圍中,當時秦人的生存環境特別惡劣,一直在夾縫中去求生存,隨時有滅亡的威脅。狄、戎部族又以遊牧生活方式爲主,能騎善戰,所以秦人必須時時警惕,也必須以武爲主,才能求得生存、求得發展。

於是他們不屈不棄,開拓進取,因生活在中原緣故,以農業見長,在長期和遊牧民族相處中,學會了畜牧,並把中原文化帶入了西部,吸取戎、狄的長處,又融合了西部各民族的文化,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耕牧兼容文化,造就了秦人的粗獷豁達和堅忍不拔的民族氣魄。

秦人在求生存的過程中,一直擁有敢於向對手亮劍的精神,他們懷着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懷着席捲天下,併吞八荒之心,不懼生死,敢於亮劍,在長期與狄、戎遊牧民族爭奪生存環境的征戰中,形成了尚武好戰的民族性格,帝王輕生死,英雄重然諾,經過歷代秦君帶領士兵進行多次戰爭,秦國的疆土得以開拓,國力得到增強,崇尚武力成爲了秦人的一種心理依託。

秦人還擁有善於革新的精神,當看到商鞅變法可以實現了富國強兵,就全力支持商鞅變法,和東方六國的變法相比,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徹底的一次變法,這次變法打破世襲體制,激勵了基層民衆,“賞不遺匹夫,刑不避大夫,使天下之利系處於一孔”,在功利面前,從而使秦軍的戰鬥力極大地被提升,所向披靡,到戰國時,秦軍威震東方,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六國軍隊不敢與之爭鋒的局面。

還對國體制度進行改革,當發現一些舊的統治體系不適應時代要求時,就徹底改變。他們在地方實行郡縣制,開創了影響二千多年的中央集權制度,實現了從分封制到郡縣制的轉變,有效地控制了國家,形成了合力。

在經濟方面,實行土地私有制,按畝納稅的制度,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統一車軌,修馳道等措施,極大的提高了生產力,爲統一打下了物質基礎。在文化方面,做到了統一文字書,將小篆作爲標準文字,爲加強思想控制進行了焚書坑儒措施等等,創下了一套完備的封建國家政治制度體系,影響了後來兩千多年的整個封建社會。

秦人具有開放精神,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氣魄。因秦國地處偏遠,文化落後於東方,缺乏人才,要做到富國強兵,就需要人才治國。引進和使用外來人才是秦國富強的基礎,在秦每一個重要的發展階段,幾乎都有依靠外來人才,孝公時,有來自於衛國的商鞅進行變法,之後有來自系東周的遊說之士秦相張儀,有上蔡監門史舉的家臣甘茂,後拜爲秦武王的`左丞相,和商賈呂不韋,以及秦始皇時期的李斯等,這些非秦本土人才,把他們的智慧和才能貢獻給秦國,同時他們的人生價值、社會價值也得到完美展現。

秦人在用人原則上無論親疏貴賤,只要是有利於國家一律委任,歷史記載這樣一個故事,在晉滅虞國後,晉獻公俘虜虞國大夫百里奚,百里奚被晉獻公作爲陪嫁奴僕送往秦國,他不堪屈辱,半路逃跑,被楚人捉住,成爲楚國奴隸。秦穆公聽說百里奚是個很有才能的人,將他從楚國贖回封爲大夫,年七十時任丞相。

秦對外來文化也是積極吸取的態度,秦專設“博士“制度,迎納包括儒生在內的東方六國之士參與議政、行政,表現出一種虛心的文化態度,秦人用人政策及積極的文化態度,推動秦自身發展的進程。

秦人具備有務實的精神,他們地處乾旱區域,爲了發展生產,重視水利工程,他們修的鄭國渠灌溉關中平原,秦人對蜀地經營同樣有目共睹,修的都江堰打造出天府之國,靈渠無論對農業經濟還是軍事防禦,於秦的發展壯大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史記?河渠志》載:“秦以富強,卒並諸侯”,說明秦國的水利工程使秦物產豐富,是實現統一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交通上,修建以咸陽爲中心秦馳道、直道,在嶺南和修築新道,在西南修築五尺道,這些措施對完成統一和文化認同起到了重要作用。

回首來時路,大秦帝國的輝煌早已經湮滅於歷史中,但是其無敵的信念和傳奇,無所畏懼的剛毅和勇武卻流傳於青史,秦人的銳意進取,奮起抗爭,砥礪前行的精神流淌於我們血液之中,在面對各種矛盾和危機,擁有對民族命運的自覺意識的精神,和以天下爲己任的精神,一直激勵着後人,它的精神推動着歷史前進,鼓舞着歷代人去開拓,去進取,這種精神已經匯聚成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長江與黃河。

我站在秦人曾經生活的土地上,看着不遠處巍巍秦嶺,這座以秦人命名的大山,靜靜橫臥在中國大地中心地帶,它秦人永遠的豐碑。

在歷史的航道上,今天我們和秦人的經歷何等相似,近代以來,我們生活在列強的夾縫中,多次的民族復興被外部勢力打斷,幾次面臨亡國的危險。

一百多年前,梁啓超曾用三個中國來描述中國大歷史,中國之中國,亞洲之中國,世界之中國,今日之中國已經日益走進世界舞臺的中央,又一次走到了歷史的節點,迎來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程。

但外部環境依然惡劣,我們面臨着諸多挑戰,我們的前行還任重道遠,路險且艱。我們應該去學習秦人克服艱難,勵精圖治,銳意進取的頑強精神,學習商鞅變法中那種大刀闊斧,不畏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變革精神,學習秦人的開拓創新精神,以及秦人海納百川的包容精神。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借古喻今,當今,我們已經接近民族復興的節點,我們應更好的傳承和發揚秦人的精神,拿出虎狼之師的氣魄,抓住機遇,只爭朝夕,去實現這一代人的風采,創造出歷史的輝煌,大踏步走向美好的未來。

2018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