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八年級作文 > 《開學第一課》長征精神觀後感600字

《開學第一課》長征精神觀後感6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1W 次

導語: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教室主色調爲紅色,充分體現主題先輩的旗幟,但同樣不失現代科技感,展現出中國人追尋中國夢前進的步伐。下面是《開學第一課》長征精神觀後感600字,歡迎參考。

《開學第一課》長征精神觀後感600字

  篇一:《開學第一課》長征精神觀後感600字

今天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感觸很多。

首先最令我感動的是爲智障的兒子犧牲自己事業的父親秦勇。他的父愛深深的感動了我,他是那麼堅強而且耐心的教育他的兒子,他說曾經很多人說他很酷,現在只有他兒子會說他很酷,而我覺得他還是很酷,他讓臺下那麼多觀衆包括我和媽媽都爲他感動的熱內盈眶,這比那些在臺上風光的明星還要令人振奮。

其次我學到了關於禮儀的傳承。從小媽媽爸爸就教我要懂禮貌,遇到人要稱呼,別人幫助了自己要說謝謝,請求他人幫助時要說“請”等等,這些可能只是很小很小的事情,也是禮儀裏面很小的一面,但是作用卻很大,起碼這是一種好習慣的養成。

最後我深深的懂得了關於“孝”。幼兒園的時候媽媽和老師就教我們被三字經和弟子規,裏面有很多都是教育我們要對父母盡孝道,今天看了那個騎着摩托車帶年邁的父母旅行的叔叔才深刻感受到孝道是何意,而且盡孝不是等長大了,也不是等求學結束了工作了掙錢給父母買好吃的,而是從現在開始,聽從父母的教導,爲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疊一次衣服,擠一次牙膏,洗一次腳,這些現在我們就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孝道。媽媽總是在我對她說的話充耳不聞或對她的要求拖拉延誤的時候就罰我背弟子規中的“入則孝”篇,而我每次背過就忘,現在“父母命,應勿緩,父母責,須敬聽”的句子還猶在耳邊,以後我一定謹記這些,做個孝順恭敬的好孩子。

結束的時候,藏族小朋友們表演的中華武術,讓我感受到濃厚且沉穩震撼的中華文明,作爲一箇中華名族的小學生,我爲自己的祖國擁有幾千年悠久的歷史文化而驕傲,爲自己生在一個飛速發展的現代化中國而自豪。我暗暗發誓,要努力學習,豐滿自己的羽翼,自由翱翔在祖國的藍天,看壯麗河山,看怏怏大國崛起昔日的風采。

 篇二:《開學第一課》長征精神觀後感600字

9月4日晚,全國億萬中小學生將在電視機前收看由教育部和中央電視臺共同製作的《開學第一課》。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七十週年,第一課的主題定爲“英雄不朽”。在今年的課上,上至九十多歲的抗戰老兵和老藝術家,下至十幾歲的少年兒童,他們通過一個個英雄故事,與學生們共同緬懷這段歷史。

我看到王伯惠今年93歲,他在戰火中讀過書,也在學業中打過仗。王伯惠12歲初中畢業,16歲進入西南聯大工學院土木工程系,用現在的話說,也是一個十足的學霸。

當時,抗戰進入了第七年,昆明靠近緬甸,中國沿海一帶已被日軍佔領,國際軍援物資運輸完全依靠滇緬公路,這是唯一的國際通道。王伯惠說,當時同學們都想上前線。1944年,政府徵調大學生從軍當翻譯,王伯惠便與戰友們進入中國駐印軍新38師,擔任工兵和翻譯官。

王伯惠告誡同學們,只有每個年輕人都懂得自強,國家才能強盛,纔有和平生活,而上陣打仗則是要把學到的知識用在國家最需要的地方。他與同學們唱起“畢業歌”。他說,老人已經完成了使命,現在我們把國家交給你們了。因此,大家一定要努力,一定要自強。

現場,TFBOYS還宣讀《少年自強宣言》:“我們是英雄的子孫,未來是屬於我們的時代。學習英雄先輩的精神,接過英雄前輩的旗幟。從現在起,堅定立志,把祖國的強盛當做自己的夢想。我們宣誓:誠實善良、勇敢自信、自立自強、做偉大祖國的接班人”。

觀看了開學第一課後,我知道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麼來的,也知道了今天的中國人是多麼的讓人驕傲,我一定更加努力的學習……

篇三:《開學第一課》長征精神觀後感600字

9月4日老師讓我們觀看2015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是:英雄不朽。看後讓我最忘不了的是這段:

王小丫歷史講述者:老兵孫九宏

新四軍營救美軍飛行員

飛機是很多學生喜歡的玩具。1941年,100多架美國飛機出現在中國戰場上與日本侵略者作戰,飛機上畫着大鯊魚,他們被稱爲飛虎隊。開學第一課上,新四軍老戰士孫九宏坐着輪椅向學生們講述了營救美國飛行員的故事。

孫九宏是新四軍鹽阜獨立團三營的戰士,在部隊擔任醫護兵衛生員。他說,一天正準備吃晚飯時部隊突然緊急集合,原來是一架美國的飛機墜毀,墜落地距離鬼子的據點只有五里地,孫九宏和戰友要搶在敵人之前把跳傘的飛行員救走。

孫九宏說,他雖是衛生員,卻只有一小瓶紅藥水。當晚的戰鬥打得很激烈,炊事員被子彈給打中了,他只能把紅藥水倒在他的傷口上,讓戰友擡下去。營救美國飛行員的戰鬥一直打到天黑。戰鬥中,身後突然傳來“轟轟”的爆炸聲,讓敵人以爲新四軍有大炮,立即撤回據點。孫九宏說,戰友們將飛行員順利救走後,幾個懂技術的戰友將飛機拆了,又用炸彈把飛機炸了。日本人以爲新四軍有大炮,也就更不敢出來了。

孫九宏說,在那場戰爭中,死傷了一百四五十名戰友。有趣的是,任務結束後,很多人把飛機破碎的鋼板抱走,年事已高的孫九宏略帶調皮地說,自己也抱來一塊鋼板,回去找了一個鐵匠,讓他用鋼板幫忙做了一副碗筷。“就這樣,我們打了個勝仗,我也有了吃飯的傢伙”。講到這裏,全場的孩子都笑了起來。

革命英雄永生在我們的心中,我們作爲新的一代青年一定不忘過去,創造更好的未來……

 篇四:《開學第一課》長征精神觀後感600字

這一期的《開學第一課》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的革命英雄的故事以及那一段抗戰歷史,令我感受最大的便是12歲的小八路海娃歷經艱險去送一封雞毛信的故事。

海娃是個放羊娃,也是個小八路。他每天一邊放羊,一邊站崗放哨。一次,爸爸交給他一個重要任務,送一封雞毛信。爸爸對他千叮嚀萬囑咐:“路上要當心,一定要親手把信交給山王村指揮部的張連長。”

海娃選了一條偏僻的小路去送信,本以爲能安全的把信交給張連長,沒想到路上還是遇到了一隊日本鬼子。海娃心想:“糟了,雞毛信怎麼辦?”他急得滿頭大汗,一會把信藏在褲袋裏,一會兒塞進石縫裏。忽然,他靈機一動,從身上撕下一根布條,把雞毛信捆在一隻老羊的尾巴下邊。鬼子看到了海娃,齜牙咧嘴的問:“你的,小八路的幹活?”海娃搖了搖頭,“我是個放羊的。”鬼子見問不出什麼,只好把他放了。

海娃趕着羊羣剛走不遠,就看見幾個鬼子追了上來,原來他們想吃羊肉。糟糕!鬼子捉住的是那隻藏有雞毛信的羊,老羊拼命掙扎。海娃想:“雞毛信會不會從羊尾巴里掉出來呀?”於是,他對鬼子說:“老羊有什麼好吃的,小羊的肉嫩,吃起來才叫香呢!”鬼子想想也是,就抓了幾隻小羊烤着吃了。看着自己心愛的小羊羔被鬼子吃掉了,海娃心痛的哭了起來。

晚上,鬼子怕海娃走了吃不到羊肉,就要海娃和他們一起睡覺。海娃翻來覆去怎麼也睡不着,“明天鬼子還要殺羊吃,雞毛信可怎麼辦呢?不行,得想法子逃出去!”半夜裏,趁着鬼子都睡着了,海娃輕手輕腳,小心翼翼的出了屋子,到了羊圈,拿起雞毛信,飛快的向外跑去……

終於逃出來了!海娃興奮極了,邁着輕快的步伐,向着山王村的方向飛跑。眼看着快要到山王村了,海娃一摸口袋,“壞了!雞毛信不見了。”海娃急出一身冷汗,一邊回想一邊順着來路仔細的查找。忽然,海娃眼前一亮,那不是雞毛信嗎,還好好地躺在草地裏!

海娃收好信正要往回走,就聽見幾個鬼子嘰哩哇啦的在後面叫他,原來,鬼子今天要攻打龍門村,準備叫海娃帶路。海娃把鬼子引到一條到處是石頭、崎嶇不平的山間小道上,鬼子不熟悉地形,走走停停,海娃順着熟路,飛快地逃走了。他來到了山王村,把雞毛信交給了張連長。

張連長按着信,帶着隊伍去攻打日本鬼子的炮樓,消滅了裏邊的鬼子,取得了很大勝利。

觀看到這裏,我被海娃那機智勇敢、意志堅強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一定要倍加珍惜。我們要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好好學習,長大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更多熱門開學第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