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書》卷一百八之二 志第十一◎禮四之二大綱 世宗景明二年夏六月,祕書丞孫惠蔚上言:"臣聞國之大禮,莫崇明祀,祀之大者,莫過禘佩,所以嚴祖敬宗,追養繼孝,合享聖靈,審諦昭穆,遷毀有恆,制尊卑,有定體,誠愨著於中,百順應於外。是以惟王創制,為建邦之典;仲尼述定,為不刊之式。暨秦燔《......

  • 《魏書》卷十九上 列傳第七上◎景穆十二王大綱 陽平王京兆王濟陰王汝陰王樂浪王廣平王景穆皇帝十四男。恭皇后生文成皇帝。袁椒房生陽平幽王新成。尉椒房生京兆康王子推、濟陰王小新成。陽椒房生汝陰靈王天賜。樂浪厲王萬壽、廣平殤王洛侯,母並闕。孟椒房生任城康王......

  • 《三國志》卷十九 魏書十九 任城陳蕭王傳第十九大綱 任城威王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過人,手格猛獸,不避險阻。數從征伐,志意慷慨。太祖嘗抑之曰:汝不念讀書慕聖道,而好乘汗馬擊劍,此一夫之用,保足貴也!課彰讀《詩》、《書》,彰謂左右曰:丈夫一為衛、霍,將十萬騎馳沙漠,驅戎狄,立功......

  • 《魏書》卷四十七·列傳第三十五·盧玄 《魏書》是一本紀傳體史書,內容記載了公元四世紀末至六世紀中葉的北魏王朝的歷史。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魏書》卷四十七·列傳第三十五·盧玄,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魏書》卷四十七·列傳第三......

  • 《魏書》卷十五 列傳第三◎昭成子孫大綱 實君者,昭成皇帝之庶長子也。性愚戇,安忍不仁。昭成季年,苻堅遣其行唐公苻洛等來寇南境,昭成遣劉庫仁逆戰於子嶺。昭成時不勝,不能親勒眾軍,乃率諸部避難陰山,度漠北。高車四面寇抄,復度漠南。苻洛軍退,乃還雲中。初,昭成以弟孤......

  • 《三國志》卷二十三 魏書二十三 和常楊杜趙裴傳大綱 和洽字陽士,汝南西平人也。舉孝廉,大將軍闢,皆不就。袁紹在冀州,遣使迎汝南士大夫。洽獨以冀州土平民強,英桀所利,四戰之地。本初乘資,雖能強大,然雄豪方起,全未可必也。荊州劉表無他遠志,愛人樂士,土地險阻,山夷民弱,易依倚也。遂......

  • 《魏書》卷二十七列傳第十五穆崇 《魏書》是二十四史之一,紀傳體題材,是北朝北齊人魏收所著的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書,《魏書》中記載了公元4世紀末至6世紀中葉北魏王朝的歷史。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魏書》卷二十七列傳第十五穆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

  • 《魏書》卷一百一十二下 志第十八◎靈徵八下大綱 魏氏世居幽朔,至獻帝世,有神人言應南遷,於是傳位於子聖武帝,命令南徙,山谷阻絕,仍欲止焉。復有神獸,其形似馬,其聲類牛,先行導引,積年乃出。始居匈奴之故地。高祖延興元年十一月,肆州秀容民獲麟以獻。王者不刳胎剖卵則至。世祖神......

  • 《三國志》卷六 魏書六 董二袁劉傳第六大綱 董卓字仲穎,隴西臨洮人也。少好俠,嘗遊羌中,盡與諸豪帥相結。後歸耕於野。而豪帥有來從之者,卓與俱還,殺耕牛與相宴樂。諸豪帥感其意,歸相斂,得雜畜千餘頭以贈卓。漢桓帝末,以六郡良家子為羽林郎。卓有才武,旅力少比,雙帶兩鞬,左......

  • 《三國志》卷十 魏書十 荀彧荀攸賈詡傳第十大綱 荀彧字文若,穎川穎陰人也。祖父淑,字季和,朗陵令。當漢順、桓之間,知名當世。有子八人,號曰八龍。彧父緄,濟南相。叔父爽,司空。彧年少時,南陽何顒異之,曰:王佐才也。永漢元年,舉孝廉,拜守宮令。董卓之亂,求出補吏。除亢父令,遂棄官......

  • 《魏書》卷二十八 列傳第十六◎和跋 奚牧 莫題大綱 和跋,代人也,世領部落,為國附臣。跋以才辯知名,太祖擢為外朝大人,參軍國大謀,雅有智算。頻使稱旨,拜龍驤將軍。未幾,賜爵日南公。從平中原,以功進為尚書,鎮鄴。慕容德使兄子和守滑臺,和長史李辨殺和,求援於跋。跋率輕騎赴之。既至......

  • 《魏書》卷十四 列傳第二◎神元平文諸帝子孫大綱 上谷公紇羅,神元皇帝之曾孫也。初,從太祖自獨孤如賀蘭部,招集舊戶,得三百家,與弟建議,勸賀訥推太祖為主。及太祖登王位,紇羅常翼衛左右。又從征伐,有大功。紇羅有援立謀,特見優賞。及即帝位,與弟建同日賜爵為公。卒。子題,少以雄......

  • 《魏書》卷一百一十一 志第十六◎刑罰七大綱 二儀既判,匯品生焉,五才兼用,廢一不可。金木水火土,鹹相愛惡。陰陽所育,稟氣呈形,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雲雨,春夏以生長之,秋冬以殺藏之。斯則德刑之設,著自神道。聖人處天地之間,率神祗之意。生民有喜怒之性,哀樂之心,應感而動,動而逾......

  • 《三國志》卷二十六 魏書二十六 滿田牽郭傳第二大綱 滿寵字伯寧,山陽昌邑人也。年十八,為郡督郵。時郡內李朔等各擁部曲,害於平民,太守使寵糾焉。朔等請罪,不復抄略。守高平令。縣人張苞為郡督郵,貪穢受取,幹亂吏政。寵因其來在傳舍,率吏卒出收之,詰責所犯,即日考竟,遂棄官歸。太祖......

  • 《魏書》卷二十一下 列傳第九下◎獻文六王大綱 彭城王彭城王勰,字彥和。少而岐嶷,姿性不群。太和九年,封始平王,加侍中、徵西大將軍。勰生而母潘氏卒,其年顯祖崩。及有所知,啟求追服。文明太后不許,乃毀瘠三年,弗參吉慶。高祖大奇之。敏而耽學,不捨晝夜,博綜經史,雅好屬文。高......

  • 《魏書》卷二十一下 列傳第九下◎獻文六王範例 世宗即位,勰跪授高祖遺敕數紙。咸陽王禧疑勰為變,停在魯陽郡外,久之乃入。謂勰曰:"汝非但辛勤,亦危險至極。"勰恨之,對曰:"兄識高年長,故知有夷險;彥和握蛇騎虎,不覺艱難。"禧曰:"汝恨吾後至耳!"自高祖不豫,勰常居中,親侍醫藥,夙夜......

  • 《魏書》卷一百五之一 志第一◎天象一之一大綱 夫在天成象,聖人是觀,日月五星,象之著者,變常舛度,徵咎隨焉。然則明晦暈蝕,疾餘犯守,飛流欻起,彗孛不恆,或皇靈降臨,示譴以戒下,或王化有虧,感達於天路。《易》稱"天垂象,見吉凶","觀乎天文,以察時變";《書》曰"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

  • 《三國志》卷七 魏書七 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大綱 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以驍武給幷州。刺史丁原為騎都尉,屯河內。以布為主簿,大見親待。靈帝崩,原將兵詣洛陽。與何進謀誅諸黃門,拜執金吾。進敗,董卓人京都,將為亂,欲殺原,並其兵眾。卓以布見信於原,誘布令殺原。布斬原首......

  • 《魏書》卷八十六 列傳孝感第七十四◎趙琰 長孫大綱 《經》雲"孝,德之本","孝悌之至,通於神明"。此蓋生人之大者。淳風既遠,世情雖薄,孔門有以責衣錦,詩人所以思素冠。且生盡色養之天,終極哀思之地,若乃誠達泉魚,感通鳥獸,事匪常倫,期蓋希矣。至如溫床扇席,灌樹負土,時或加人,鹹為度俗......

  • 三國志·魏書·牽招傳閱讀附答案 《三國志》是二十四史中最為特殊的一部,因為其過於簡略,沒有記載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沒有記載經濟、地理、職官、禮樂、律歷等的“志”,不符合《史記》和《漢書》所確立下來的一般正史的規範。下面是由小編為你精心......

  • 《三國志》卷二十 魏書二十 武文世王公傳第二十大綱 武皇帝二十五男:卞皇后生文皇帝、任城威王彰、陳思王植、蕭懷王熊,劉夫人生豐愍王昂、相殤王鑠,環夫人生鄧哀王衝、彭城王據、燕王宇,杜夫人生沛穆王林、中山恭王袞,秦夫人生濟陽懷王玹、陳留恭王峻,尹夫人生范陽閔王矩,王昭......

  • 《魏書》卷五十三 列傳第四十一◎李孝伯 李衝大綱 李孝伯,趙郡人也,高平公順從父弟。父曾,少治《鄭氏禮》、《左氏春秋》,以教授為業。郡三辟功曹不就,門人勸之,曾曰:"功曹之職,雖曰鄉選高第,猶是郡吏耳。北面事人,亦何容易。"州闢主簿,到官月餘,乃嘆曰:"樑叔敬有云:州郡之職,徒勞人......

  • 《魏書》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二◎王洛兒 車路頭大綱 王洛兒,京兆人也。少善騎射。太宗在東宮,給事帳下,侍從遊獵,夙夜無怠。性謹願,未嘗有過。太宗嘗獵於灅南,乘冰而濟,冰陷沒馬。洛兒投水,奉太宗出岸。水沒洛兒,殆將凍死,太宗解衣以賜之。自是恩寵日隆。天賜末,太宗出居於外,洛兒晨......

  • 《魏書》卷三十八列傳第二十六刁雍王慧龍 《魏書》是二十四史之一,紀傳體題材,是北朝北齊人魏收所著的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書,《魏書》中記載了公元4世紀末至6世紀中葉北魏王朝的歷史。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魏書》卷三十八列傳第二十六刁雍王慧龍,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魏書》卷十六 列傳第四◎道武七王大綱 清河王陽平王河南王河間王長樂王廣平王京兆王道武皇帝十男。宣穆劉皇后生明元皇帝,賀夫人生清河王紹,大王夫人生陽平王熙,王夫人生河南王曜。河間王脩、長樂王處文二王母氏闕。段夫人生廣平王連、京兆王黎。皇子渾及聰母......

 169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