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巴金秋讀後感(精選10篇)

巴金秋讀後感(精選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7W 次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巴金秋讀後感(精選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巴金秋讀後感(精選10篇)

  巴金秋讀後感1

今天我讀完了巴金先生《激流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秋》。

《秋》這本書主要講的是高家在覺慧、淑英都相繼走了之後,他們的天地有土匪橫行,他們的收入越來越少,而那些“長輩”還每天大把大把花錢請小旦、修小公館,抽菸。又經歷了種種變故,住在公館裡的人越來越少,終於,他們決定賣掉公館,高家從此解散了。

這本書裡高家又發生了許多變故,但最讓我感到不值的是四妹淑貞的死。

淑貞是一個膽小的女孩子。但她的膽小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後來被她的媽媽罵膽小了的。她的母親沈氏因為淑貞是一個女孩子,她自己經常跟丈夫吵架,就把氣全部撒在淑貞身上,好像淑貞不是他的女兒,而是他的出氣筒一樣。淑貞這個可憐的孩子,她只有和哥哥姐姐在一起時才會有片刻的安慰。覺民很早就說要幫淑貞想個辦法,但來不及了,淑貞忍受不住,跳井而死!雖然這很不值,但還是有讓我感到痛快的地方,那就是覺新反抗了!覺新終於忍受不住公館裡的人對他的欺侮,第一次說出了“不”字!高公館就這樣賣掉了,高家就這樣散了。我覺得散了更好,沒有心計,沒有明爭暗鬥的生活不是更好嗎?

  巴金秋讀後感2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對舊的、封建大家族的深刻揭露。在這種封建大家族中,大家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大部分人都不學無術、遊手好閒、道德敗壞、自私到了極點,特別是那些老反動們。他們自己道德敗壞,卻恬不知恥,壓制年輕人,幾十年輕人的幸福乃至生命,折磨年輕人,毒害他們,使他們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中毒日深。等到當年的青年到了而立之年、不惑之年之時,他們也早已被迷失了本性,又變成了老反動,又反過來壓制摧殘自己的下一代。

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就是這樣一代復一代地重複著這令人髮指的悲劇。這不是具體某個人、某些人、甚至一代人或幾代人的錯,而是整個制度的錯,是整個罪惡的封建社會倫理制度的惡果。那些置身基中的人,即是受害者,又是害人者。他們在那種社會中成長,他們所見到的,聽到的,都是那腐朽社會的各種現象,而這些現象作用於他們的大腦,他們自然就形成了關於那個社會的意識形態,並以此指導自己的行動,規範自己的行動,評價自己的行動。他們不知道是自己和親人一起毀了自己的幸福,也不知道自己自己和親人一起又埋葬了親人的幸福。他們並不明白這一切,似乎也根本沒有為此而感到過痛苦,因為那些封建倫理支撐著他們,使他們覺得自己沒有過錯,也許這就是精神的力量了,人也許是因為有精神才存活於世的,沒有了精神也就沒有了生命的意義。至於人們的軀體,只不過是人的精神的載體,人的肉體上的痛苦,永遠也沒有來精神上的傷害嚴重,肉體上的痛苦是短暫的,而精神上的痛苦則是長久的、重複的,可以一直延續到人最終的毀滅。

幾十代人、幾百代人都那樣平靜地生活過去了,為什麼到了近代,到了二十年代前半葉那幾代人的時候,這種生活卻以為繼了呢?原因在於此前人們心目中,所有人的生活都是一樣的,沒有誰過著與眾不同的生活,也沒有人想要換一種活法看看怎麼樣。因為現實生活中沒有,他們也就想不到,而到了近代,隨著國門被開啟,堅船利炮把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帶到了人們的視野。看到別人的幸福生活,想想自己的悲慘遭遇,年輕人再也沉不住氣了,沒有中封建社會毒的青年中中毒較淺的人再也忍不住了。他們要追求新的生活,追求自己的幸福。他們再也不相信封建的老一套了,他們開始反抗壓迫,於是老的和少的之間,頑固的反動的和開拓創新的開始了戰鬥。這樣鮮血就當紅了整個中國近代史。畢竟頑固反動的是衰老的,當覺民們勇敢地抓住克安們的手時,克安們就無可奈何了。

青年終歸是會走向勝利的,只要有勇氣,又能拿出實際行動,幸福就會向我們飄來。

  巴金秋讀後感3

如果有人問什麼能使人的思想純潔,使人具有良好的道德?肯定會有人說:多讀書,多學一些好的行為,向有道德、純潔的人學習,要修身有性之類。這些答案雖然並沒有錯,但卻不能使人滿意。真正能使人提高品德修養,能使大批大批人懷有崇高精神品質的事物只有一種:那就是革命,革命可以使人的精神得到昇華,革命的洗禮可以滌盪人們心靈深處的雜質,革命的大熔爐中,人身上的雜質與腐朽的思想都會被溶走,成為爐渣,而提煉出來的是亮晶晶、光燦燦的真金。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在革命的過程中,以前革命成功的初期,那些革命者大都具有令人敬仰的優秀品質。革命者在為共同理想奮鬥的過程中聯成了一體,他們不計較個人的利害得失,他們情同手足,心目中只有革命,只有理想,為了理想與革命,他們什麼都可以放棄,包括自己最珍貴的生命。既然生命都可以放棄,那功名利實祿、私心雜念又算得了什麼呢?所謂有道德的人,就是可以不計較個人利害得失,沒有個人私心雜念的人,革命之所以能提升人的道德品質,原因就在於此。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事物能比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革命更能牽動的人,這是為什麼革命會使大批大批人精神品質得到提升的原因。如果誰想使自己變得純潔、變得有道德,那他諒應該去作一個革命者。

從現實意義上來說,我們今天的社會現狀並不能使人滿意。固然,從總體上來說,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和國際威望也不斷提高,經濟保持高速增長。但我們同時看到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受到越來越嚴重的挑戰,下崗工人越來越多,廣大中西部農村經濟形勢惡化,****現象更是社會化、系統化,甚至制度化,各種醜惡現象也日漸增多。許多現象表明我們的國家需要改革,這需要大批高覺悟的青年去完成,而也只有革命才能光華人們的心靈,消滅一切醜惡。

  巴金秋讀後感4

《秋》是巴金老人的名著《肌瘤三部曲》的內容,作者讀後的理解讓人別有一番風味。

最近在閱讀巴金老人的名著《激流三部曲》之三《秋》時,腦海裡總是時不時冒出“天涼好個秋”這五個字。秋天本該是個秋高氣爽、天高雲淡、碩果累累的季節。可是說心裡話,在閱讀過程中,我卻總感覺心裡很憋悶,有幾次不得不放下書,走到外面透口氣。讀完後,我昨晚一夜無眠,有很多話是不吐不快。

高家大少爺覺新的窩囊、懦弱、作輯主義讓人氣不打一處來。他以為抱著“犧牲我一人,幸福全家人”這樣的愚蠢念頭,別人就會諒解他,感激他;他以為他的唯唯諾諾可以討好身邊所有人,可是他真的大錯特錯了。他一次又一次的退縮,一次又一次的充當老好人,不僅沒有得到別人應有的尊重和感恩,相反換來的是別人的鄙視和憤懣。自己都不把自己當回事,別人又怎麼能把你當回事呢?面對別人的故意刁難不是去反駁而是默默承受,時間長了,別人不自覺中就把你當成軟的柿子,想怎麼捏就怎麼捏。堂堂高家大少爺,在整個公館人的眼裡也許連一個丫環都不如。這一切都是誰造成的?固然與那個陳舊的制度和吃人的舊禮教有關,還有他遭遇的太多災難共同造成他那個樣子。可是同樣一母所生,又在一個公館裡長大的其他兄弟姐妹為什麼遇事態度和他截然相反呢?二弟高覺民對任何事都有自己獨立的看法,他有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對未來充滿希望,雖然有時過於偏激,但總比逆來順受強百倍。三妹淑華敢說敢作,天不怕地不怕,按自己的想法活著,雖然也因此遭到不少人的為難,可也沒見到她少一根毫毛。所以高新變成今天這個樣子,罪魁禍首不是別人而是他自己,是他自己做人沒有個性和自己的原則。每次面對那些所謂的長輩們的羞辱選擇忍氣吞聲,以為像鴕鳥那樣遇到危險把頭埋在沙子裡面就可以躲過這一劫。結果呢?“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不是說善良不好,但是無原則的善良就是對壞人的姑奸養息,對惡勢力的推波助瀾。退一步也許會海闊天空,可是一味的退避就是自尋死路。人就是這樣,你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必在沉默中滅亡。

我在閱讀時真的好恨那個人吃人的時代,也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嶄新的時代。倩兒、淑貞還有很多人的寶貴生命就這樣被那可惡的舊禮教吞噬了。看起來,吃人禮教還真的滿嚇人的。難怪每次別人規勸覺新不要害怕,要起來反抗時,他總是念唸叨叨:你們不知道我心裡有多苦,我的處境有多可怕,想以此來搪塞和逃避。其實那些舊的制度和禮教並沒有那麼可怕,它們就像毛主席當年的豪言“一切反對派都是紙老虎,你一打它就倒”。可惜在那個特定的背景下,覺新還沒有那樣的覺悟。他遭遇的苦難太多了,一次一次眼睜睜看見自己心愛的人被剝奪生命,而自己卻無法救助她們。也許是對自己太失望了,他變的心灰意冷,對生活失去了希望,“哀莫過於心死”。他如殭屍般行走在這個世界上,變的悲觀厭世。他帶著有色的眼睛看這個世界,難怪在他眼裡,秋天的天空是灰濛濛的,到處是秋風掃落葉般的蕭瑟淒涼。可在有信仰和追求的覺民眼裡秋天卻是另番景象,而且他堅信:秋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看來環境一樣,心境如果不同,那他所看的世界也必定迥然不同。

合上書本後,我腦海裡總是拂不去對高覺新這個大少爺的厭惡和憤怒。他的唯唯諾諾和老好人面目不僅害苦了周圍人,更重要的是害了他自己。他天真得自以為自己多吃點苦,多遭點罪,就可以換來別人的諒解和同情,就可以挽救那個已經搖搖欲墜的高家大梁。他以為別人會明白的良苦用心,他打碎牙齒吞在自己肚裡,就可以換來所有人的滿意。也許他到死都不不明白,這種一廂情願的想法是多麼的可悲。你可以在某一時刻讓所有得人滿意,你也可以在所有時刻讓某一些人滿意,但是你永遠不能在所有時刻讓所有的人滿意。你如果太在意別人,必然就會迷失自己。

  巴金秋讀後感5

讀完巴金的激流三步曲《家》、《春》、《秋》,我感受最深的是封建舊體制對人們的毒害是那麼深重,但另一方面讓我慶幸的是,仍然有擁有摯著的新思想的人,如小說中的覺慧、覺明等。

舊的封建禮教就像一把無形的利刀,它殺人於無聲無形中,死在它下面的人不計其數,小說中的鳴鳳就是這樣的。她為了維護自己的那份真愛,在求救無援的情況下跳湖自殺,為的只是不願嫁到馮家做姨太太。一條年輕的生命就這樣沒有了,可是她的死根本就動搖不了那龐大的、腐朽的封建禮教的根基,它仍然昂著它那顆吞食過成千上萬的生命的頭。

愛情在任何小說中都不會缺席,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在舊的封建社會中,自由戀愛根本想都不能想,可是它還是在覺明和琴那裡存在了。在小說中,他們都是擁有新思想的人,他們衝破封建禮教的束縛,拒絕接受封建家庭那種愚蠢的包辦婚姻的制度,勇敢的尋找自己的真愛。其實,在我看來,覺明和琴的結合,更甚至他們成為擁有新思想的人,都得益於覺慧,為什麼這麼說呢?我想從以下四點闡述一下自己不成熟的見解。

第一點,覺慧學的是英文,我們都知道,那個時候學英文的人在別人眼中都是另類,可覺慧不管,他和覺明一起都學。高老太爺根本就不贊成他們學英文,不過也沒有明確地反對過。當然,這一點不足以說明覺慧要比覺明“新”,因為覺明也學英文,但至少可以說明覺慧是個擁有新思想的人。

第二點,覺慧對下人很尊重,他很不看好那些對下人呼來喚去的人。如他聽到他的妹妹訓斥丫鬟鳴鳳,他就十分不滿。這並不是因為他對鳴鳳有愛慕之情,因為那是在這之前發生的。而對於這一點,覺明並沒有任何察覺,他似乎已經習慣了。

第三點,覺慧是幫助覺明成功逃婚的人。要做到這一步是多麼的不容易,因為這不僅需要勇氣和膽量,還需要周密的策劃,而覺慧做到了。他叫覺明不要忍氣吞聲的接受長輩們的安排,不要再做第二個向他們的大哥覺新那樣的犧牲者,當然,覺明自己也是不願意的,可是他並沒有想過要逃婚,是覺慧鼓勵著他,使他付出了實際行動。我認為這一點足以說明覺慧要比覺明“新”。

第四點,覺慧是第一個離開家,脫離封建大家庭到外面尋求新時代的人。他雖然身在遠方,但卻不望把外面的世界用信的方式告訴給家裡的那幾個兄弟姐妹們,他在無形中向他們傳播新思想,使他們開始在封建大家庭中站起來。

覺慧在《家》中走後,在後來的《春》和《秋》中就很少提到了。覺明開始代替覺慧,成為了高家大宅院的新思想的遊說者。的確,他功不可沒。他讓他的妹妹淑英、淑華在舊的封建大家庭中站了起來。淑英和淑華本來只能在大宅院裡跟著一個老教書先生學那一套成舊的倫理道德,可是她們在覺明、琴和覺慧的影響和鼓勵下,開始學英文,開始去學堂,後來淑英還去了覺慧那裡。更值得高興的是,他們對長輩的不滿開始用嘴說出來了,不再只是埋在心裡或在背後發牢騷。如覺明和淑華配合默契地對陳姨太和四太太進行“教訓”,把她們罵地真是太痛快了,讓我十分欣賞。我真是感謝巴金,因為他要小說中出現了一個伶牙利齒、豪氣沖天、不“中規中矩”的淑華!

琴是小說中唯一幸運、幸福的女子。因為她不僅擁有自己的愛情,而且也有體諒自己的母親,不像淑真那麼命苦,淑真就是不能再忍受母親的打罵挑井自盡的。她也不像淑英和惠那樣,不用忍受家庭帶來的壓力,也不用忍受那一套套成舊的發黴了的舊禮節。她可以大大方方地去學堂上課,雖然是女子學堂,但她畢竟邁出了封建禮教約束女子的大門。在覺明的鼓勵下,她又擔任了報社的工作,她和覺明相互幫助,相互鼓勵。他們還一同努力幫淑英度過了難關等等。

而小說中悲苦的女子也不少,像惠、梅、大嫂瑞玉等等。可惡的封建禮教!愚蠢的那些滿口倫理道德的人!

覺新是小說中讓我又恨又憐憫的人,恨他是因為他做封建禮教的奴隸,憐憫他是因為他是個被封建禮教毒害的人。作為一個堂堂正正的大男人,作為一個擁有高學識的年輕人,他竟然毫無怨言地放棄自己的大好前途,接受祖父安排的婚姻娶了一個自己根本不認識的女人,過著毫無生氣的日子。但老天也並不變本加厲,他娶的那個女人心腸十分好,是個很好的女人,可是她最後還是死在封建禮教的刀下。而覺新並不幸運,他的兩個兒子都夭折了,這也許是對他屈從於禮教束縛的懲罰。作為一個有高學識的人,他應當有反抗的細胞,應當有追求自己人生的渴望,可是,他老是說自己這一輩子完了,整天過著頹廢的生活像在為他人而活。梅是他喜歡的第一個女人,可是他並沒有保護到她,她死了;他的妻子瑞玉是他喜歡的第二個女人,他也沒有保護到她,她也死了;惠是他喜歡的第三個女人,他仍然沒有保護到她,她同樣死了。翠環是他喜歡的最後一個女人,翠環是幸運的,因為小說結尾的時候,他們成了親,覺新併發誓要為自己而活了。我想他們應該是幸福的。

高家大宅院最後被賣掉了,又是一個龐大的封建大家庭分崩離析的典例。這不是悲劇,我認為是這樣的,因為它的分散,不正預示著封建社會也要瓦解,新時代的曙光將要到來嗎?

小說的結尾是很圓滿的,雖然有人喜有人憂,但該喜的人還是喜了,該憂的人就要他們去憂吧。

  巴金秋讀後感6

終於看完了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之《家》,《春》,《 秋》,我發現自己都快要融進巴金筆下的封建大家庭了,在看的過程中,我的心隨著故事裡面情節變化而變化,有感動,有悲憤,有喜悅,有憂愁。有感動是因為看到覺民,覺慧他們為了推翻舊制度,為了和舊制度反抗到底進行了不屈的鬥爭,我為他們的勇氣而感動,因為在一個有濃厚封建氣味的大家庭裡能夠不惜一切地進行鬥爭是多麼的不容易。

有悲憤是因為我看到許多年輕有活力的生命被白白地斷送了,我悲憤那腐朽的舊制度,我恨不得自己就是生活在那時,然後我會毫不猶豫地與其進行鬥爭,把它推翻。我有憂愁,是因為我看到許多渴望得到幫助而又得不到幫助的人被折磨而死。像鳴鳳,梅,惠,倩兒還有淑?和枚少爺,他們都是舊制度給害死的。

我有喜悅時因為看到覺民他們一步一步的取得勝利,而舊制度一天一天地被腐化。我好贊成琴說過的一句話:秋天不會永遠存在,秋天來了,不久就是春天。是的,我們今天的生活就是證明。突然之間我感到好幸福,因為我們生活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我們都擁有一個溫暖的大家庭。

  巴金秋讀後感7

讀完一本書,無論如何都有衝動寫一篇讀書心得,那種感覺是很棒的。

《秋》的'情節安排明顯比《春》緊湊許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高潮迭起。現在想來,《春》更像是一個過渡,花了大筆墨講淑英覺醒到出走的過程。沒想到的是,讀《家》時最喜歡的覺慧,隨著《家》的完結,竟再也沒出現過,當起了隱形人。倒是覺民的個性越來越鮮活,淑華也越來越討人喜歡。

巴金在序中提到自己寫《秋》寫哭了,本打算安排覺新自殺,拆開覺民和琴,讓覺民被捕。但是,溫暖的友情讓他放棄了灰色結局。確實,結局不壞,在覺新給覺慧和淑英的兩封信中平靜又意味深長地結束了。那兩封信又讀得我小小感動。

剛讀罷賣公館分家的高潮,一面嘆惋一個大家庭的沒落一面期待著覺新等兄妹的新生活,作者卻讓故事戛然而止。“親愛的讀者,你們應該想到,生命本身就是不會完的。那些有著豐富的(充實的)生命力的人會活得長久,而且能夠做出許多許多的事情來。”其實關於搬家之後的一些近況,在覺新的信中作出了簡單的交代。讀《秋》正讀得酣暢淋漓之時,卻被作者突如其來的尾聲搞得意猶未盡。這種感覺就像,心情激動精神緊張地看完《秋》,抬頭看看窗外,風輕雲淡,誰曾想到昨日大雨瓢潑。還沉浸在淑華覺民一場場“目無尊長”的抨擊中,讀來大快人心!還無奈著淑貞的跳井、枚表弟的病逝,又想起瑞珏、梅、蕙等一個個年輕生命被封建禮教摧殘致死,真有點憤憤不平。當覺新終於說出“我辦不到”的時候,著實欣慰了下!

現在的我和覺新差不多一個歲數了,我想若是再早些年看《春》《秋》,心情會更激動吧!讀《家》的時候比覺民覺慧小一點,也正好在一個叛逆期,於是當時對覺慧敢於反抗的精神非常欣賞。讀罷《秋》,發現自己真是越來越覺新了……同時也喚醒了曾經那個叛逆、憤世嫉俗,有夢想有實際行動去追求夢想的那個我。雖然現在的我也是帶點叛逆,厭世惡俗的,卻已不再那麼鋒芒畢露了。至於夢想麼,漸漸淪為幻想了~

一向對美食敏感的我,也留意了《秋》裡面的吃食。涼拌蜇皮,椒麻雞,火腿,皮蛋,粽子,鹽蛋,多角形的小塊點心蒸蒸糕,豬油米花糖,綠豆夾沙餅以及冰粉兒。小說也因為有這些食物的出場顯得更飽滿更細緻更親切。最後覺新在信裡提到搬出老家後,他們“早睡早起。十點鐘開早飯,四點鐘開午飯,另外吃早點消夜,都是在外面去買。”原來他們一日四餐吶。

其實《秋》並不像“秋”這個意象給人感覺陰鬱蕭索。“並沒有一個永久的秋天。秋天過了,春天就會來的。”分家之後的日子雖然清靜,我卻懷念起了覺新他們兄妹幾個在老宅裡嬉笑打鬧的那些美好回憶。

美好的與不美好的,通通隨著老宅的完結,成了永久的記憶。

  巴金秋讀後感8

現代著名作家巴金的小說《秋》是他的"激流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讀罷之後,一股革命的激流不禁湧上心頭,這是一種社會的責任賦予我們青年人的歷史使命。"激流三部曲"中那種火一樣的激情,那種強烈的反封建的思想,那種世界建設新世界的熱情始終感染著一代又一代人。

《秋》這部小說延續了《家》和《春》的主線,進一步寫高家的沒落與新生,使人看到希望的是,主人公覺新在血的教訓面前,已變得更加成熟與冷靜,他不再默默忍受著眾人的欺負,不再逆來順受,他也受到了覺民以及琴等人多的啟發,腦海中已有了革命的思想,他試圖以改良的方式去挽回這個瀕於沒落的家,事實證明已無法挽回,高家最後還是支離破碎。相比之下,二弟覺民就顯得積極的多,他最後舉行了新式婚禮這一點,就證明了他的思想已經徹底擺脫了舊式大家庭的束縛,而投身到更新的,更富有生命力的新世界!

我想,《秋》從季節上來看是淒涼的,它往往能給人一種悲涼的感覺,它常常代表事物的衰亡,這是詩歌散文中是經常見到的。那麼,本小說在寫一個封建大家庭的秋天,是不是也意味著它的衰亡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這種衰亡,儘管身在其中的有著這樣或那樣的不情願,但歷史的潮流是勢不可擋的,革命的激流是永遠向前的,這一點任何人也無法改變!舊世界的衰落,意味著一個新世界的到來,讓那個沒落的家隨著秋天的落葉一起隨風而逝吧!迎接我們的,必將是一個嶄新的未來。

"西風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秋冬一過,我們一定會迎來燦爛的生機盎然的春天,我們的國家正是在這樣的新舊交替中走向強大的,我們的生活也將越來越美好。

  巴金秋讀後感9

最近,我剛看了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之《秋》。我看到了一幕幕感人的鏡頭。

《秋》主要講了高家的艱苦生活。故事中寫了一位叫周伯濤的父親連續將自己的女兒、兒子推入火坑。他的兒子枚才17歲,就有了肺病的跡象,而他父親不承認自己的兒子有病,硬讓兒子娶馮家的小姐為妻。兩人的感情雖然不錯,但妻子的暴脾氣總是不好,導致了這個家最終四分五裂。三房中的克明在女兒走後,欣然悔悟;而他的兩個弟弟卻如同往常。他倆總是在家打架,有時還吵著要分家。最終,克明被他的兩個弟弟氣得去世。高公館被賣掉了,高家業被搞得四分五裂的,人人相視如同敵人一般……

我還未開始閱讀《秋》時,總認為這是一本比較歡樂的書。誰知,我拿到它一看,竟會寫得是如此的傷感。但雖然是這樣一本令人悲痛的書,我仍抱著他不放。每天晚上,我不聽媽媽的勸告,總要捧著《秋》這本書讀上幾頁。在暑假裡,做完作業後,我幾乎每天“抱著”書,要看上四、五頁才罷休。我已經視書如寶,把它當作我的課餘生活之一。就因為我喜歡看書,因此,我對《秋》的故事情節和主要人物記憶猶新。

一想起這令人刻骨銘心的悲慘家庭背景,我便忍不住地將他與我們現在的幸福、有趣、美滿的生活作對比。我們現在個個都住在幾十平方米的住房中,不愁吃喝;上學時有校園同伴與自己悄悄“咬耳朵”,放學時有父母在身旁陪伴。我們每天聽到的都是老師、父母的關心,同學的嬉笑語,偶爾會聽到吵架的聲音,但即使聽到了,也是極少的。我們始終生活在和睦的家庭環境中。

我是否應該倍加地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呢?如果時光能夠倒流,我願意去高家體驗艱苦生活,去嚐嚐“苦”的滋味,更好地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巴金秋讀後感10

合上書本,我長長的吸了一口氣,很愜意地伸伸懶腰。這幾天,我一直在看巴金先生的三部曲——《家》《春》《秋》。

故事結束了,但我那激動的心情還沒有平息。我閉上雙眼,想著高家人後來的故事。

覺慧和淑英會回家嗎?覺新還是那樣羸弱嗎?報社發展的怎麼樣?……好多好多問題需要我自己回答,我興奮地握緊了手,用想象一一回答這些問題。

我想,覺慧和淑英一定會回家,因為那裡有他們牽掛的親人;高家已經分房,他們不用擔心遇到討厭的、愚蠢的長輩;他們離開後許多兄弟姐妹因舊禮教所害,他們需要回家紀念那親人……覺新軟弱,但《秋》的結尾寫道他終於在長輩的壓迫下抬起了頭,開始反抗了。未來,就不用擔心他還是那麼軟弱了。報社的未來一定發展得更好,因為有那麼多能幹的新青年支援著它,擁護著它……

我想了好久,終於微微睜開雙眼,回到了現實。我看了看錶,看完書到現在才一分鐘!我驚訝極了,感嘆著時間的奇妙——有時它如箭那麼快,有時它比蝸牛還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