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虚词且用法介绍 文言翻译qiě(1)<副>将要;将近。《游褒禅山记》:“不出,火~尽。”(2)<副>暂且;姑且。《梦游天姥吟留别》:“~放白鹿青崖间。”(3)<副>尚;尚且。《鸿门宴》:“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4)<连>又;一边……一边。表示并列关系。......

  • 《逍遥游》文言实词知识点 1.通假字(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5)而徵一国(通耐,能)(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2.古今异义(1)腹犹果然古义:食饱之状今义:副词,表示事实......

  • 高中语文特殊文言句式知识点 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判断句)2、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宾语前置,以何)3、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判断句)4、我为赵将。(“为”,是,判断句)5、夫赵强而燕弱,而君......

  • 文言实词孰的用法 文言翻译shú(1)<形>通“熟”。熟;烹食到可以食用的程度。《左传-宣公二年》:“宰夫胹熊蹯不~。”(2)<形>通“熟”,成熟。《荀子-富国》:“寒暑和节,而五谷以时~。”(3)<形>通“熟”。深透;仔细。《廉颇蔺相如列传》:“唯大......

  • 高一语文文言实词词义知识点:以形析义法 高一语文如何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知识点的内容是以形析义法。文言指的是以古代汉语为基础的、经过文体加工的书面语。高一语文如何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知识点:以形析义法汉字是表意文字,一个汉字的形体构造常常与这个汉字初始......

  • 苏轼《赤壁赋》文言知识点 《赤壁赋》是北宋大文豪苏轼的著名作品,那么其中的知识点,同学们学习了吗?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资料,一起来看一下吧。一、虚词1.而(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3)正襟危坐,而问客......

  • 语文知识:盘点18个常见文言虚词之用法 一、而(一)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故......

  • 《五人墓碑记》文言知识梳理及练习(附答案) 《五人墓碑记》文言知识梳理及练习【知识梳理】1、通假字其为时止有十有一月(“止”通“只”,仅,不过,副词)亦曷故哉?(“曷”通“何”,为什么,疑问代词)2、古今异义(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古义:“行为”是“行”和“为”两个词......

  • 文言虚词和实词区别 与文言实词相比较,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三是语法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

  • 文言实词释义知识点总结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注重实词、虚词学习,逐个落实词义、用法,进而把握文言句式的特点。下面介绍几种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1.从字形推词义。在汉字中,形声字占大多数。形声字分声符和意符两部分,其中的意符为我们推断......

  • 文言实词的度用法 (1)<名>量长短的'标准。也指按一定计量标准划分的单位。《汉书-律历志》:“~者,分、寸、尺、丈、引也。”(引:十丈。)《郑人买履》:“已得履,乃曰:‘吾忘持~。’”(2)<名>限度。《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则物力必屈。......

  • 文言实词要字用法 文言翻译yāo(1)<名>人体的腰部,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腰”。《荀子-礼论》:“量~而带之。”(2)<动词>通“邀”。邀请。《桃花源记》:“便~还家,设酒杀鸡作食。”(3)<动词>中途拦截。《书博鸡者事》:“豪民子闻难,鸠宗族僮奴百许......

  • 《<世说新语>两则》文言知识点总结 《<世说新语>两则》文言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尊君在不(fou)?(“不”同“否”,用在句末,表示询问。)二、古今词义的不同1.期:(古)约定。(陈太丘与友期行。)(今)日期;期望。2.儿女:(古)对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与儿女讲论......

  • 初三语文文言课文复习:《出师表》 (十二)出师表(节选)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

  • 文言实词微的用法 文言实词微的用法文言翻译wēi(1)<形>隐蔽;不显露。《左忠毅公逸事》:“从数骑出,~行入古寺。”(2)<形>深奥;微妙。《屈原列传》:“其辞~,其志洁。”(3)<形>小;微小;少。《石钟山记》:“~风鼓浪,水石相搏。”(4)<形>轻微。《庖......

  • 高考文言实词解释汇总 91、相1、审视,观察。伯乐学相马2、相貌,容貌。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3、帮助、辅助。孙叔敖相楚庄王4、丞相,宰相。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92、谢1、辞却,谢绝。阿母谢媒人2、辞别,告别。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3、谢罪,道歉......

  • 用文言造句大纲 拼音【注音】:wenyan解释【意思】:指五四以前通用的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造句1、据《扬子晚报》报道,在高考试卷评阅中,江苏一位文言文奇才震惊了所有阅卷老师。2、他宣布文言翻译的失败,开创了白话文翻译的新路,起到了......

  • 文言实词绝用法详解 文言实词绝用法详解1文言实词文言翻译jué(1)断;断绝。《共工头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荆轲刺秦王》:“秦王惊,自引而起,~袖。”(2)隔绝;隔断。《三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又]隔绝的;封闭的《桃花源记》:“率......

  • 诸葛亮《诫子书》 原文及文言知识点 《诫子书》原文及文言知识点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韬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

  • 高二语文暑假练习之文言阅读 导语:正值暑假,下面是小编为同学们整理的高二语文暑假练习之文言阅读,小编希望大家能够过一个充实而又快乐的暑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小石城山记柳宗元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

  • 《五人墓碑记》文言知识梳理 《五人墓碑记》文言知识梳理一、通假字其为时止有十有一月(“止”通“只”,仅,不过,副词)亦曷故哉?(“曷”通“何”,为什么,疑问代词)二、古今异义(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古义:“行为”是“行”和“为”两个词的连用。行:品行,名......

  • 古代文言常识三与四 1、三坟古书名。伏羲、神农、黄帝的书称为“三坟”。2、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3、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4、三代夏、商、周。5、三王伏羲、燧人、神农。6、三山相传是神仙所......

  • 八年级语文暑期作业文言阅读题 (一)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

  • 文言实词考点 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3鄙人不知忌讳。(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兵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 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举例 【因】(一)介词。1.依照,根据。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②变法者因时而化。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2.依靠,凭借。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③又因厚币用事......

 384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