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五代史》 卷六十六(唐书) 列传十八大纲 安重诲,其先本北部豪长。父福迁,为河东将,救兖、郓而没。重诲自明宗龙潜时得给事左右。及镇邢州,以重诲为中门使。随从征讨,凡十余年,委信无间,勤劳亦至。洎邺城之变,佐命之功,独居其右。明宗践祚,领枢密使,俄迁左领军卫大将军充......

  • 旧五代史王审知传阅读附答案及翻译大纲 旧五代史王审知传王审知,字信通,光州固始人。父恁,世为农民。唐广明中,黄巢犯阙,江、淮盗贼蜂起。有贼帅王绪者,自称将军,陷固始县,审知兄潮时为县佐,绪署为军正。蔡贼秦宗权以绪为光州刺史,寻遣兵攻之,绪率众渡江,所在剽掠,自南康......

  • 《旧五代史》 卷十二(梁书)列传二大纲 ◎宗室广王全昱,太祖长兄,受禅后封。乾化元年,还睢阳,命内臣拜饯都外。王出宿至于偃师,仍诏其子衡王友谅侍从以归。庶人篡位,授宋州节度使。贞明二年,卒。(《五代会要》云:全昱,赠尚书令,谥德靖。《五代史阙文》:全昱,梁祖之兄也......

  • 《旧五代史》 卷八十(晋书) 高祖纪六大纲 天福六年秋七月己未朔,帝御崇元殿视朝。庚申,升陈州为防御使额。辛酉,以前邓州节度使焦方为贝州节度使。壬戌,泾州奏,西凉府留后李文谦,今年二月四日闭宅门自焚,遣元入西凉府译语官与来人赍三部族蕃书进之。以三司使刘审交为......

  • 《旧五代史》 卷二十四(梁书)列传十四 李珽,字公度,陇西敦煌人。五世祖忠懿公憕,有大节,见《唐史》。父縠,仕懿、僖朝,官至右谏议大夫。珽聪悟,有才学,尤工词赋。僖宗朝,晋公王铎提兵柄,镇滑台,縠居宾席,铎见珽,大赏叹之。年二十四登进士第,解褐授校书郎,拜监察御史,俄丁内......

  • 《旧五代史》 卷一百四十三 志五大纲 ◎礼志下后唐长兴元年九月,太常礼院奏:来年四月孟夏,禘飨于太庙。谨按礼经,三年一祫以孟冬,五年一禘以孟夏。已毁未毁之主,并合食于太祖之庙,逐庙功臣,配飨于太庙之庭。本朝宝应元年定礼,奉景皇帝为始封之祖。既庙号太祖,百代不......

  • 《旧五代史·李琪传》 李琪,字台秀。父縠,广明中,为晋公王铎都统判官。年十三,词赋诗颂,大为王铎所知,然亦疑其假手。一日,铎召縠?于公署,密遣人以《汉祖得三杰赋》题就其第试之,琪援笔立成。赋尾云:“得士则昌,非贤罔共。宜哉项氏之败亡,一范增而不能......

  • 《旧五代史》 卷九十一(晋书) 列传六大纲 房知温,字伯玉,兖州瑕丘人也。少有勇力,籍名于本军,为赤甲都官健。(《玉堂闲话》:知温少年,与外弟徐某为盗于兖、郓之境。)梁将葛从周镇其地,选置麾下。时部将牛存节屯于镇,好摴博,每求辨采者,知温以善博见推,因得侍左右,遂熟于存......

  • 《旧五代史》 卷三十七(唐书) 明宗纪三 天成元年秋八月乙酉朔,日有食之。有司上言:庄宗庙室酌献,请奏武成之舞。从之。郓州节度使霍彦威移镇青州。丁亥,庄宗神主祔庙,有司请祧懿祖室,从之。诏:陵州、合州长流百姓豆卢革、韦说等,可并自长流后,纵逢恩赦,不在原宥之限。......

  • 《旧五代史》 卷九十(晋书) 列传五大纲 赵在礼,字翰臣,涿州人也。曾祖景裕,祖士廉,皆不仕。父元德,卢台军使。在礼始事燕帅刘仁恭为小校,唐光化末,仁恭遣其子守文逐浮阳节度使卢彦威,据其城,升在礼为军使,以佐守文。及守文死,事其子。延祚为守光所害,守光子继威复为部将......

  •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九 志一大纲 ◎天文志(案:《天文志序》原本阙佚,然其日食、星变诸门,事迹具存,较《欧阳史·司天考》为详备。今考《五代会要》所载星变、物异诸门,与《司天考》互有详略。盖五代典章散佚,各记所闻,未能画一也。参考诸书,当以是书为......

  • 《旧五代史》 卷二十八(唐书) 庄宗纪二大纲 天祐九年春正月庚辰朔,周德威等自飞狐东下。丙戌,会镇、定之师进营祁沟。庚子,次涿州,刺史刘知温以城归顺。德威进迫幽州,守光出兵拒战,燕将王行方等以部下四百人来奔。二月庚戌朔,梁祖大举河南之众以援守光,以陕州节度使杨师......

  • 《旧五代史》 卷一百二十三(周书)列传三大纲 高行周,字尚质,幽州人也。生于妫州怀戎军之雕窠里。曾祖顺厉,世戍怀戎。父思继,昆仲三人,俱雄豪有武干,声驰朔塞。唐武皇之平幽州也,表刘仁恭为帅,仍留兵以戍之。以思继兄为先锋都将、妫州刺史,思继为中军都将、顺州刺史,思继弟......

  • 《旧五代史》 卷八十一(晋书) 少帝纪一大纲 少帝,名重贵,高祖之从子也。考讳敬儒,母安氏,以唐天祐十一年六月二十七日生帝于太原汾阳里。敬儒尝为后唐庄宗骑将,早薨,高祖以帝为子。帝少而谨厚,高祖爱之。洎历方镇,尝遣从行,委以庶事,但性好驰射,有祖祢之风。高祖镇太原,命琅......

  • 《旧五代史》 卷一百一十八(周书)世宗纪五 显德五年春正月癸未朔,帝在楚州城下,从臣诣行宫称贺。(《隆平集·马仁瑀传》:世宗征淮南,登楚州水寨飞楼,距城百步,城卒诟骂,左右射莫能及。召仁瑀至,应弦而毙。)乙酉,降同州为郡。右骁卫将军王环卒。丙戌,右龙武将军王汉......

  • 《旧五代史》 卷四(梁书)太祖纪四大纲 开平二年正月癸酉,帝御金祥殿,受宰臣文武百官及诸藩屏陪臣称贺,诸道贡举一百五十七人,见于崇元门。封从子友宁为安王,友伦为密王。幽州刘守文进海东鹰鹘、蕃马、毡罽、方物。自去冬少雪,春深农事方兴,久无时雨。兼虑有灾疾,帝......

  • 《旧五代史》 卷一百三十七 外国列传一大纲 契丹者,古匈奴之种也。代居辽泽之中,潢水南岸,南距榆关一千一百里,榆关南距幽州七百里,本鲜卑之旧地也。其风土人物,世代君长,前史载之详矣。唐咸通末,其王曰锡里济,疆土稍大,累来朝贡。光启中,其王沁丹者,乘中原多故,北边无备,遂蚕......

  • 《旧五代史》 卷一百四十七 志九 ◎刑法志(案:《刑法志序》,原本阙佚。)梁太祖开平三年十一月,诏太常卿李燕、御史萧顷、中书舍人张兖、户部侍郎崔沂、大理卿王鄯、刑部郎中崔诰,共删定律令格式。四年十二月,宰臣薛贻矩奏:太常卿李燕等重刊定律令三十卷,式二......

  • 《旧五代史》 卷十三(梁书)列传三 朱瑄,宋州下邑人也。父庆,里之豪右,以攻剽贩盐为事,吏捕之伏法。瑄坐父罪以笞免。因入王敬武军为小校。唐中和二年,谏议大夫张浚征兵于青州,敬武遣将曹全晸率军赴之,以瑄隶焉。以战功累迁列校。贼败出关,全晸以本军还镇。会郓......

  • 《旧五代史》 卷一百二十三(周书)列传三 高行周,字尚质,幽州人也。生于妫州怀戎军之雕窠里。曾祖顺厉,世戍怀戎。父思继,昆仲三人,俱雄豪有武干,声驰朔塞。唐武皇之平幽州也,表刘仁恭为帅,仍留兵以戍之。以思继兄为先锋都将、妫州刺史,思继为中军都将、顺州刺史,思继弟......

  •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六僭伪列传第三 僭伪列传第三作者:薛居正等王建,陈州项城人。唐末,隶名于忠武军。秦宗权据蔡州,悬重赏以募之,建始自行间得补军候。广明中,黄巢陷长安,僖宗幸蜀。时梁祖为巢将,领众攻襄、邓,宗权遣小校鹿晏宏从监军杨复光率师攻之,建亦预行。是......

  • 《旧五代史》 卷一百三十三 世袭列传二 高季兴,字贻孙,陕州硖石人也。本名季昌,及后唐庄宗即位,避其庙讳改焉。幼隶于汴之贾人李七郎,梁祖以李七郎为子,赐姓,名友让。梁祖尝见季兴于仆隶中,其耳面稍异,命友让养之为子。梁祖以季兴为牙将,渐能骑射。唐天复中,昭宗在岐下......

  • 《旧五代史》 卷五十一(唐书) 列传三大纲 ◎宗室永王存霸,武皇子,庄宗第二弟,同光三年封。庄宗败,为军卒所杀。(《欧阳史》云:存霸历昭义、天平、河中三军节度使,居京师食俸禄而已。赵在礼反,乃遣存霸于河中,庄宗再幸汜水,徙存霸北京留守。《通鉴》云:李绍荣欲奔河中就......

  • 《旧五代史》 卷六(梁书)太祖纪六大纲 开平四年十月乙亥,东京博王友文入觐,召之也。己卯,以新修天骥院开宴落成,内外并献马,而魏博进绢四万匹为驵价。壬午,以冬设禁军,幸兴安鞠场,召文武百官宴。幸开化,大阅军实。十一月丁亥朔,幸广王第作乐。辛卯,宴文武四品已上于宣......

  • 《旧五代史》 卷九十一(晋书) 列传六 房知温,字伯玉,兖州瑕丘人也。少有勇力,籍名于本军,为赤甲都官健。(《玉堂闲话》:知温少年,与外弟徐某为盗于兖、郓之境。)梁将葛从周镇其地,选置麾下。时部将牛存节屯于镇,好摴博,每求辨采者,知温以善博见推,因得侍左右,遂熟于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