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五代史》 卷十八(梁书)列传八 张文蔚,字右华,河间人也。父裼,唐僖宗朝,累为显官。文蔚幼砺文行,求知取友,蔼然有佳士之称。唐乾符初,登进士第,时丞相裴坦兼判盐铁,解褐署巡官。未几,以畿尉直馆。丁家艰,以孝闻。中和岁,僖宗在蜀,大寇未灭,急于军费,移盐铁于扬州,命......

  • 《旧五代史》 卷八十(晋书) 高祖纪六大纲 天福六年秋七月己未朔,帝御崇元殿视朝。庚申,升陈州为防御使额。辛酉,以前邓州节度使焦方为贝州节度使。壬戌,泾州奏,西凉府留后李文谦,今年二月四日闭宅门自焚,遣元入西凉府译语官与来人赍三部族蕃书进之。以三司使刘审交为......

  • 《旧五代史》 卷一百四(汉书)列传一大纲 ◎后妃高祖皇后李氏,晋阳人也。高祖微时,尝牧马于晋阳别墅,因夜入其家,劫而取之。及高祖领藩镇,累封魏国夫人。高祖建义于太原,欲行颁赉于军士,以公帑不足,议率井邑,助成其事。后闻而谏曰:自晋高祖建义,及国家兴运,虽出于天意,亦土......

  • 《旧五代史》 附录 进旧五代史表大纲 多罗质郡王臣永瑢等谨奏,为《旧五代史》编次成书恭呈御览事。臣等伏案薛居正等所修《五代史》,原由官撰,成自宋初,以一百五十卷之书,括八姓十三主之事,具有本末,可为鉴观。虽值一时风会之衰,体格尚沿于冗弱;而垂千古废兴之迹,......

  • 《旧五代史》 卷十三(梁书)列传三 朱瑄,宋州下邑人也。父庆,里之豪右,以攻剽贩盐为事,吏捕之伏法。瑄坐父罪以笞免。因入王敬武军为小校。唐中和二年,谏议大夫张浚征兵于青州,敬武遣将曹全晸率军赴之,以瑄隶焉。以战功累迁列校。贼败出关,全晸以本军还镇。会郓......

  • 《旧五代史》 卷一百二十六(周书)列传六大纲 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其先为农为儒,不恒其业。道少纯厚,好学善属文,不耻恶衣食,负米奉亲之外,惟以披诵吟讽为事,虽大雪拥户,凝尘满席,湛如也。天祐中,刘守光署为幽州掾。守光引兵伐中山,访于僚属,道常以利害箴之,守光怒,置于狱中......

  • 《旧五代史》 卷六(梁书)太祖纪六大纲 开平四年十月乙亥,东京博王友文入觐,召之也。己卯,以新修天骥院开宴落成,内外并献马,而魏博进绢四万匹为驵价。壬午,以冬设禁军,幸兴安鞠场,召文武百官宴。幸开化,大阅军实。十一月丁亥朔,幸广王第作乐。辛卯,宴文武四品已上于宣......

  • 《旧五代史》 卷一(梁书)太祖纪一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姓朱氏,讳晃,本名温,宋州砀山人。其先,舜司徒虎之后。高祖黯,曾祖茂琳,祖信,父诚。帝即诚之第三子,母曰文惠王皇后。(《五代会要》:梁肃祖宣元皇帝讳黯,舜司徒虎四十二代孙;开平元年七月,追尊宣元皇帝,庙号肃祖......

  • 《旧五代史》 卷七十(唐书) 列传二十二大纲 元行钦,本幽州刘守光之爱将。守光之夺父位也,令行钦攻大恩山,又令杀诸兄弟。天祐九年,周德威攻围山州,守光困蹙,令行钦于山北募兵,以应契丹。时明宗为将,攻行钦于山北,与之接战,矢及明宗马鞍,既而以势迫来降。明宗怜其有勇,奏隶为......

  • 《旧五代史》 卷五十七(唐书) 列传九大纲 郭崇韬,字安时,代州雁门人也。父宏正。崇韬初为李克修帐下亲信。克修镇昭义,崇韬累典事务,以廉干称。克修卒,武皇用为典谒,奉使凤翔称旨,署教练使。崇韬临事机警,应对可观。庄宗嗣位,尤器重之。天祐十四年,用为中门副使,与孟知祥......

  • 《旧五代史》 卷三十六(唐书) 明宗纪二大纲 天成元年夏四月丙午,帝自兴圣宫赴西宫,文武百僚缟素于位,帝服斩衰,亲奉攒,涂设奠,哭尽哀,乃于柩前即皇帝位。百官易吉服班于位,帝御衮冕受册讫,百僚称贺。丁未,群官缟素赴西宫临。以枢密使安重诲为检校司空,守左领军大将军,依前充......

  • 《旧五代史》 卷三十二(唐书) 庄宗纪六 同光二年夏五月己亥,帝御文明殿,册齐王张全义为太尉。礼毕,全义赴尚书省领事,左谏议大夫窦专不降阶,为御史所劾,专援引旧典,宰相不能诘,寝而不行。庚子,太常卿李燕卒。壬寅,以教坊使陈俊为景州刺史,内园使储德源为宪州刺史,皆梁之......

  • 《旧五代史》 卷二十四(梁书)列传十四大纲 李珽,字公度,陇西敦煌人。五世祖忠懿公憕,有大节,见《唐史》。父縠,仕懿、僖朝,官至右谏议大夫。珽聪悟,有才学,尤工词赋。僖宗朝,晋公王铎提兵柄,镇滑台,縠居宾席,铎见珽,大赏叹之。年二十四登进士第,解褐授校书郎,拜监察御史,俄丁内......

  • 《旧五代史》 卷一百四十二 志四大纲 ◎礼志上(案:《礼志序》,原本阙佚。)梁开平元年夏四月,太祖初受禅,乃立四庙于西京,从近古之制也。唐同光二年六月,太常礼院奏:国家兴建之初,已于北都置庙,今克复天下,迁都洛阳,却复本朝宗庙。按礼无二庙之文,其北都宗庙请废。乃下......

  • 《旧五代史》 卷一(梁书)太祖纪一大纲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姓朱氏,讳晃,本名温,宋州砀山人。其先,舜司徒虎之后。高祖黯,曾祖茂琳,祖信,父诚。帝即诚之第三子,母曰文惠王皇后。(《五代会要》:梁肃祖宣元皇帝讳黯,舜司徒虎四十二代孙;开平元年七月,追尊宣元皇帝,庙号肃祖......

  • 《旧五代史》 卷一百四十九 志十一大纲 ◎职官志夫官非位无以分贵贱,位非品无以定高卑,是以历代史官,咸有所纪,皆穷源而讨本,期与世以作程。迨乎唐祚方隆,明皇在宥,采累朝之故事,考众职之遐源,申命才臣,著成《六典》,其勋阶之等级,品秩之重轻,则已备载于其中矣。故今之所......

  • 《旧五代史》 卷三十一(唐书) 庄宗纪五大纲 同光二年春正月庚子朔,帝御明堂殿受朝贺,仗卫如式。壬寅,南郊礼仪使、太常卿李燕进太庙登歌酌献乐舞名,懿祖室曰《昭德之舞》,献祖室曰《文明之舞》,太祖室曰《应天之舞》,昭宗室曰《永平之舞》。甲辰,幽州上言,契丹入寇至瓦桥......

  • 《旧五代史》 卷四十六(唐书) 末帝纪上 末帝,讳从珂,本姓王氏,镇州人也。母宣宪皇后魏氏,以光启元年岁在乙巳正月二十三日,生帝于平山。景福中,明宗为武皇骑将,略地至平山,遇魏氏,掳之,帝时年十余岁,明宗养为己子。小字二十三。帝幼谨重寡言,及壮,长七尺余,方颐大体,材貌雄......

  • 《旧五代史》 卷八十六(晋书) 列传一大纲 ◎后妃(案:《晋后妃传》,《永乐大典》已佚,今采《五代会要》、《通鉴》、《契丹国志》、《文献通考》所载晋后妃事,分注以补是书之阙。)高祖皇后李氏。(《五代会要》:高祖皇后李氏,唐明宗第三女。天成三年四月,封永宁公主;长......

  • 《旧五代史》 卷一百三十四 僣伪列传一大纲 杨行密,庐州人。少孤贫,有膂力,日行三百里。唐中和之乱,天子幸蜀,郡将遣行密徒步奏事,如期而复。(《北梦琐言》:郑綮尝典杨行密为本州步奏官。)光启初,秦宗权扰淮右,频寇庐、寿,郡将募能致战擒贼者,计级赏之,行密以胆力应募,往必有......

  • 《旧五代史》 卷八十九(晋书) 列传四大纲 桑维翰,字国侨,洛阳人也。父珙,事河南尹张全义为客将。维翰身短面广,殆非常人,既壮,每对鉴自叹曰:七尺之身,安如一尺之面!由是慨然有公辅之望。(《三楚新录》:马希范入觐,途经淮上,时桑维翰旅游楚、泗间,知其来,遽谒之曰:仆闻楚之为......

  • 《旧五代史》 卷一百三十六 僣伪列传三大纲 王建,陈州项城人。唐末,隶名于忠武军。秦宗权据蔡州,悬重赏以募之,建始自行间得补军候。广明中,黄巢陷长安,僖宗幸蜀。时梁祖为巢将,领众攻襄、邓,宗权遣小校鹿晏宏从监军杨复光率师攻之,建亦预行。是岁,复光入援京师,明年破贼收......

  • 《旧五代史》 卷五十九(唐书) 列传十一 丁会,字道隐,寿州寿春人。父季。会幼放荡纵横,不治农产,恒随哀挽者学绋讴,尤嗜其声。既长,遇乱,合雄儿为盗,有志功名。黄巢渡淮,会从梁祖为部曲,梁祖镇门,会历都押衙。自梁祖诛宗权,并时溥,屠朱瑄,走朱瑾,会恒以兵从,多立奇功。文德中......

  • 《旧五代史》 卷二十二(梁书)列传十二大纲 杨师厚,颍州斤沟人也。为李罕之部将,以猛决闻,尤善骑射。及罕之败,退保泽州,师厚与李铎、何絪等来降,太祖署为忠武军牙将,继历军职,累迁检校右仆射,表授曹州刺史。唐天复三年,从太祖迎昭宗于岐下,李茂贞以劲兵出战,为师厚所败。及......

  •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九志一 《旧五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成书于北宋,原名是《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是由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九志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九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