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大鐵椎傳》案例與反思範文大綱

《大鐵椎傳》案例與反思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87W 次

教學目標

《大鐵椎傳》案例與反思範文

1、培養和提高自學古文的能力,學會質疑;

2、進一步熟悉寫人的常用方法,瞭解本文的寫作特色——通過次要人物襯托主要人物;

3、擴展閲讀,引導學生關注名著,進一步培養研究性學習的習慣。

教學手段:多媒體

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藉助字、詞典和註釋,預習課文,疏通字句,將自己對課文的困惑以提問題的方法以紙條形式交給老師。

一、導入:聯繫當今影壇、文壇上的“武俠熱”,以影片《英雄》導入到歷史典故“博浪飛椎”,再導入到課題《大鐵椎傳》。

二、介紹相關背景資料:

A.魏禧的生平及其作品的主導思想

B.原著的小序

C.原著的後記

[藉助查找資料培養研究性學習習慣,有助於進一步理解本文作者的寫作意圖]

三、聽課文錄音並思考:

A)故事梗概B)明確主要人物C)簡要評價主人公

四、分析作品人物形象:

1)回顧寫人的常用方法:肖像、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

2)歸納大鐵椎的刻畫方法及其性格特點:

正面描寫:肖像、語言、動作豪爽深沉

粗獷威嚴奇

側面描寫:通過宋將軍來襯托武藝高強

3)研讀精彩片斷:星夜決鬥

4)重點介紹側面描寫這一寫作方法。

五、課外引申、擴展閲讀:

A)《三國演義》片斷:雲長温酒論英雄(通過華雄反襯)

B)《樂府·陌上桑》:側面烘托羅敷之美

<進一步鞏固“側面描寫”的寫作方法,並舉一反三>

六、表達與交流:

主題:《説英雄論英雄》

要求:圍繞“我最喜歡的俠客或英雄”,以各種方式展示自己的觀點,推出自己的最愛並闡述理由

[此項話題可在課下延續下去,引導學習關注《水滸》等名著,研究和探討“俠義”的文化內涵,如:見義勇為、一諾千金、疏財濟貧、捨身求義、愛惜名譽、視死如歸……]

七、作業:《大鐵椎後傳》<根據課文合理想像>

(二)、教後記

《大鐵椎傳》是一篇很有意思的文言人物傳記,字面難度不太深,人物形象的把握也並不難,但若要上得新穎別緻卻非易事。

在此課的設計上,我試圖從近年文壇、影壇上流行的.“武俠”熱導入,引發學生興趣,讓學習課文與關注社會熱點有機地融合,而課的最後一個環節——“説英雄.道英雄”又回到了熱點問題,在這樣一個往復的過程中,“英雄”的深義在課文人物形象分析和課外引申閲讀中得到了一定的深挖;而關於此話題的討論課下將延續下去,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研究的過程中明白“英雄”的真正內涵,這樣實施教學的目的是將德育和美育無形地滲透於語文教學。

這節課在進一步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習慣這一方面主要體現在:A課前預習並蒐集有關課文背景資料;B立足文本學會立體分析文學形象;C在擴展閲讀中深入名著,在存疑和互動交流中學會比較。儘管這些目標在有限的一節課內似乎有些雜,但串起來卻是一條主線——一篇文章可以從多個角度去切入、學習並逐步深入研究,這是我的初衷!從反饋的情況看,這一嘗試已得到了粗淺的實現。

這節公開課已結束,客觀的來説,我的學生還是比較配合的,課堂氣氛也比較活躍,但就我個人來説卻存在諸多不足——由於我事先未曾試講,那些精心準備的幻燈片在實際操作中出現了故障,延誤了正常的步驟;在課的前半部分,在介紹作者及背景相關資料時,因是古文怕學生不懂,故講解過多延誤了較多時間,以至於最後的“説英雄.道英雄”的交流與表達未能很好地展開;課前預習不到位,部分學生對課文較生疏,如果再給我一次重來的機會,我想選擇在第二課時上也許效果會更好!

這節課我的設想很多,有一部分我還是比較滿意的,但有些環節在實際操作中卻不太理想,“教,然後知困”,我想,在今後的教學嘗試中我會更加成熟起來!

(三)、學生感受

星期四下午,我們懷着緊張而又興奮的心情上了一節語文公開課。

那天的公開課總體來説是成功的。一開始,同學們有點膽怯,老師提的問題都是由自己來解答的,我們看出她當時十分着急,後來製作的幻燈片也出了故障,老師在台上一時手忙腳亂。

同學們知道這樣全體沉默下去是不行的,我們心裏都很急,於是在正式轉入《大鐵椎》這篇課文的時候,同學們在下面都很積極,舉手發言的人好多哦!大家都顯出爭先恐後的樣子,老師的眉頭也明顯舒展開了,上課也上得很有勁道。只是整節課在時間的把握上不是最好,最後的“談英雄,論英雄”這個環節也未能很好的展開。

雖然幻燈片一連好幾次出現失敗,可我覺得我班的上課表現還是不錯的,同學們踴躍發言,課堂紀律也不錯!有好多平時在上課時不太説話的同學,在開課時他們卻發揮得很不錯,如:鄭飛、徐一、金葉等。

這是我們班上得最別開生面的一堂課,不是因為有教導來聽課,而是同學們的潛意識在促使我們把這堂課上好。

過去我們從未經歷過語文公開課,現在有經驗了,以後再有這樣的課就會從容面對了;即使在平日裏的每堂語文課,我們也都會上得如此有活力,真正做到學有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