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文天祥起兵的故事大綱 元兵乘勝南下,進逼臨安。四歲的皇帝趙顯,只是掛個名的。他祖母謝太后和大臣們一商量,趕緊下詔書要各地將領帶兵援救朝廷。詔書發到各地,響應的人很少。只有贛州的州官文天祥和郢州(今湖北鍾祥)守將張世傑兩人立刻起兵。文......

  • 愛國詩人文天祥的故事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雲孫,字宋瑞,一字履善。道號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廬陵人,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文天祥(1236-1283),初名雲孫,字天祥......

  • 古代愛國故事:寧死不屈的文天祥範例 寧死不屈的文天祥文天祥(1236-1283年),宋末元初人。蒙古族侵略南宋時,他曾率領兵士保衞京城臨安。臨安失守後,他轉移到南方,與各將領抵抗敵人,保衞國家。後來兵敗被俘,在敵人面前,寧死不屈,終於壯烈犧牲。文天祥的時代,正是蒙......

  • 千古傳芳文天祥高一作文800字示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首詩激勵了多少中華兒女為祖國而奮鬥,共赴國難。文天祥因為這首詩,留名史冊。可你們知道他背後的故事嗎?相傳文天祥被押解潮陽,見到弘範的時候,左右押解的人威逼讓他拜見弘範,文天祥卻......

  • 愛國故事:寧死不屈的文天祥範例 文天祥(1236-1283年),宋末元初人。蒙古族侵略南宋時,他曾率領兵士保衞京城臨安。臨安失守後,他轉移到南方,與各將領抵抗敵人,保衞國家。後來兵敗被俘,在敵人面前,寧死不屈,終於壯烈犧牲。文天祥的時代,正是蒙古族侵略南宋的時......

  • 寧死不屈的文天祥範例 文天祥(1236-1283年),宋末元初人。蒙古族侵略南宋時,他曾率領兵士保衞京城臨安。臨安失守後,他轉移到南方,與各將領抵抗敵人,保衞國家。後來兵敗被俘,在敵人面前,寧死不屈,終於壯烈犧牲。文天祥的時代,正是蒙古族侵略南宋的時代。......

  • 我最佩服文天祥 大家一定知道文天祥吧,就是那位留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那位,大家也一定很佩服他,欣賞他吧。因為他在元軍帳中誓死不降,可見他的赤膽忠心。可我卻不欣賞他,因為他不識時務。俗話説得好,“識時務者為俊傑”。......

  • 文天祥的寧死不屈範例 文天祥(1236-1283年),宋末元初人。蒙古族侵略南宋時,他曾率領兵士保衞京城臨安。臨安失守後,他轉移到南方,與各將領抵抗敵人,保衞國家。後來兵敗被俘,在敵人面前,寧死不屈,終於壯烈犧牲。文天祥的時代,正是蒙古族侵略南宋的.時......

  • 文天祥的英雄事蹟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説到事蹟,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事蹟可以起到引導良好風氣、推動工作、激勵後進的作用。那麼事蹟怎麼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天祥的英雄事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

  • 《金陵驛二首·其一》古詩 作者文天祥 古詩金陵驛二首·其一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草合離宮轉夕暉,孤雲飄泊復何依!山河風景元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金陵驛二首·其一》譯文及註釋譯文草合離宮轉夕暉:夕陽下那被野草覆蓋的行宮,孤雲飄泊......

  • 古代詩人簡介之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二字履善,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寶佑四年(1256)舉進士第一。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長驅東下,文於家鄉起兵抗元。次年,臨安被圍,除右丞相兼樞密使,奉命往敵營議和,因堅決抗爭被拘,後得以......

  • 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愛國故事 文天祥,字宋瑞,號文山,1236年生於江西廬陵(今江西吉安南)淳化鄉富田村的一個地主家庭。其父愛讀書,也很重視孩子們的學業,設法聘名師就教。文天祥無論寒暑都要在貼滿格言警句的書齋中與弟弟一起誦讀、寫作、談古論今。18歲......

  • 過零丁洋文天祥原文翻譯 過零丁洋是文天祥的經典名作,那麼對於相關的內容大家都瞭解嗎?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過零丁洋文天祥原文翻譯,歡迎閲讀。過零丁洋作者: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説惶......

  • 《文天祥》ppt課件 分類:六年級上傳者:編輯更新時間:2017-08-2515:37:41文件大小:2.86MB課件格式:ppt“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膾炙(kuàizhì)人口的詩句,是我國南宋時期偉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所作。這正是他那熾(chì)熱的愛國精神和......

  • 有失敗,有英雄,但沒有什麼失敗的英雄。文天祥史可法都是大大的成功的英雄。英雄從不失敗,他在天塌時候,也會撈到天鵝。 有失敗,有英雄,但沒有什麼失敗的英雄。文天祥史可法都是大大的成功的英雄。英雄從不失敗,他在天塌時候,也會撈到天鵝。......

  • 《宋史文天祥傳》閲讀題及翻譯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舉進士,對策集英殿。帝親拔為第一。鹹淳九年,起為湖南提刑,因見故相江萬里。萬里素奇天祥志節,語及國事,愀然曰:“吾老矣,觀天時人事當有變,吾閲人多矣,世道之責,其在君乎?君其勉之。......

  • 文天祥《金陵驛》詩詞鑑賞 原文草合離宮轉夕暉,孤雲飄泊復何依。山河風景原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賞析祥興二年(1279),抗元兵敗被俘的文天祥被押解北上燕京,途經金陵(近江蘇南京)時,詩人......

  • 關於文天祥起兵的故事 元兵乘勝南下,進逼臨安。四歲的皇帝趙顯,只是掛個名的。他祖母謝太后和大臣們一商量,趕緊下詔書要各地將領帶兵援救朝廷。詔書發到各地,響應的人很少。只有贛州的州官文天祥和郢州(今湖北鍾祥)守將張世傑兩人立刻起兵。文......

  • 文天祥經典著名古代勵志詩歌:正氣歌 正氣歌【年代】:宋【作者】:文天祥【作品】:正氣歌【序】:餘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廣八尺,深可四尋,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污下而幽暗。當此夏日,諸氣萃然:雨潦四集,浮動牀幾,時則為水氣;塗泥半朝,蒸漚歷瀾,時則為土氣;乍晴暴熱,風道四塞,時則......

  • 文天祥人物生平 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下面整理了文天祥的人物生平,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早期經歷文天祥,初名雲孫,字履善,又字宋瑞,道號文山、浮休道人。選中貢士後,換以天祥為名,改字履善。相貌堂堂,身材魁偉,皮膚白美如玉,......

  • 我最佩服文天祥作文 大家一定知道文天祥吧,就是那位留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那位,大家也一定很佩服他,欣賞他吧。因為他在元軍帳中誓死不降,可見他的赤膽忠心。可我卻不欣賞他,因為他不識時務。俗話説得好,“識時務者為俊傑”。......

  •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原文及試題(附答案)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原文及試題《指南錄》後序原文〔宋〕文天祥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時北兵已迫修門外,戰、守、遷皆不及施。縉紳、大夫、士萃於左丞相府,莫知計所出。會使轍交馳,北邀當......

  • 過零丁洋文天祥翻譯賞析 這首詩飽含沉痛悲涼,既歎國運又歎自身,把家國之恨、艱危困厄渲染到極致,但在最後一句卻由悲而壯、由鬱而揚,迸發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詩句,慷慨激昂、擲地有聲,以磅礴的氣勢、高亢的語調顯示了詩人的民族氣節和......

  • 愛國詩人文天祥的故事範例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雲孫,字宋瑞,一字履善。道號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廬陵人,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文天祥(1236-1283),初名雲孫,字天祥......

  •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文言知識梳理 《指南錄後序》文言知識梳理一、文言實詞1.通假字(1)具以北虛實告東西二閫(具,通“俱”。作副詞,全,都。)(2)層見錯出(見,通“現”。)2.古今異義(1)窮餓無聊,追購又急古義:沒有依託今義:單調,沒有意義(2)初至北營,抗辭慷慨古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