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巴黎聖母院》讀書心得感想範文

《巴黎聖母院》讀書心得感想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18W 次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巴黎聖母院》讀書心得感想範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巴黎聖母院》讀書心得感想範文

《巴黎聖母院》讀書心得感想範文1

《巴黎聖母院》藝術地再現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統治時期的真實歷史,宮廷與教會如何狼狽為奸壓迫人民羣眾,人民羣眾怎樣同兩股勢力英勇鬥爭。作者將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生動豐富的戲劇性場面有機地連綴起來,使這部小説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同時小説浪漫主義色彩濃烈,且運用了對比的寫作手法,它是運用浪漫主義對照原則的藝術範本。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克洛德和愛絲梅拉達。

克洛德是一個雙重性格的人物。一方面,他是宗教惡勢力的代表,道貌岸然,內心陰險毒辣,為滿足自己的慾念不擇手段。另一方面,他又是宗教禁慾主義的犧牲品,長久的禁慾扭曲了他的靈魂。他越是意識到自己失去了人間的歡樂,便越是仇恨一切美好的事物,是一個有深度的人物。愛絲梅拉達是雨果塑造的理想人物,是人性美的象徵。她純潔善良,酷愛自由,熱情豪爽,品格堅貞。她從內心的善良願望出發對待任何人。

她的被毀滅,是對封建專制殘酷統治和教會邪惡勢力的有力控訴,同時也喚起了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作者以極大的同情心描寫了巴黎最下層的人民,並予以熱情讚揚。將善惡美醜做了鮮明的對比,讓它們互相交錯:外表美好的,其內心未必善良;外表醜陋的,其內心未必不美,未必不善。同時也宣揚了用博愛、仁慈來改造人性的唯心主義思想。

這部小説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其原因在於世界的變化總是會出現不同的審美和價值取向,總會有不同的美的價值,可是美永遠發自人類內心本質的美,這樣的美不僅僅對於人生的思考,更是對於人生意義和世間萬物的思考。

《巴黎聖母院》讀書心得感想範文2

巴黎聖母院——一個神聖偉大的世紀教堂,教堂中的神,也同樣應該是聖潔、偉大、博愛的。

美女,還有她婀娜的舞姿吸引着所有人的眼球,包括神父。

神父自知無法得到美女,成了偷窺美女的黑衣人。

動亂的年代,雜亂的人羣,飢餓,骯髒,醜惡遍及,當然,美麗善良依然存在

美女救受難的詩人剛格爾和醜陋的敲鐘人卡西莫多,女將賣藝掙的錢分給飢餓的孩子。美女,唱着,跳着,訴説着她的美麗與善良。

美女遇見了“太陽神”菲比斯,與之墜入愛河。不幸遭神父暗算,隔日成了刺殺菲比斯的魔女。

法庭上,美女遭人指責,甦醒的菲比斯置若罔聞,不置一詞。妒極生恨的神父的陷害,將美女推向了絞刑台。

醜陋的敲鐘人強行救美女,將其安置在教堂裏,盡其所能幫助美女,同樣的,還有那羣生活在最底層卻行俠仗義的乞丐。不幸的是,美女還是沒有逃脱被殺的命運。

巴黎聖母院門前佈滿了屍體,血流成河,一片狼藉。

傷心的.敲鐘人殺死了造成這一切的養他育他的神父,然後歲美女而去。

故事結束了,但活着的人會繼續看世間的美好與醜惡,嘗世間的情。

愛極必反變成了仇恨,變成了毀滅。

昔日的信誓旦旦也不過鏡花水月,空一場。

所謂的上帝的使者也不過是披着上帝外衣的惡魔。

有誰會想到冠冕堂皇的大主教聖潔的法衣下,隱藏的確是一個禍國殃民,陰險,卑鄙的靈魂?又有誰會想到在醜陋的敲鐘人內心閃耀着至高至大至勝至美的光輝?

善與美,醜與惡,外表與內心並不一定是和諧的。

《巴黎聖母院》讀書心得感想範文3

讀罷全書,我印象深刻的是這樣的幾個人物,代表漂亮善良的姑娘——————愛斯梅拉達。她不僅有迷人的外貌,更有一顆純真善良的心靈,從她對待那隻山羊,救下那個落魄的詩人,對於傷害過自己的卡齊莫多,送上的水和憐憫,對待愛情的犧牲,等,我們看到她是漂亮的,她的身上心靈上沒有污垢,她是沒有被污染的。可是,這樣的天使一樣的姑娘,受到的是怎麼樣的對待呢?流浪,在最骯髒的環境裏面生活,被所謂的上流社會排斥和嘲諷,被玩弄,被拋棄,被誣陷,被威脅,最後,作了徹底的犧牲。

書中描寫了一個那樣的社會,和在那個社會生活中的種種人物的狀態,麻木的如那個弗比斯,最底層的如老鼠洞裏的那幾個隱修女,瘋狂的副主教,還有盡全力反抗的最醜陋的卡齊莫多,副主教和卡齊莫多形成了人性上的鮮明對比,同樣愛上了漂亮的姑娘,同樣的遭到了拒絕,他們的愛都是那麼的熱烈,那麼的誠摯,可是,一個是佔有,一個是奉獻,已佔有為目的的,當目的無法達到的時候,()他想到的是毀滅,毀滅別人;以奉獻為目的的,當無法奉獻的時候,想到的也是毀滅,毀滅自己。

我想這也就是世界名著的真正魅力所在,他讓人看到的不是一個簡單的故事,他深刻的揭示了人類內心深處的一些活動,無論放在什麼時候,什麼社會,人的共性是始終存在的,對美好的嚮往,對美好的追求,對美好的讚美,人是一個天使和魔鬼的綜合體,人和人的經歷沒有相同的,也就是説,社會本身就不可能讓所有人享受到同等的待遇,這種不一樣的待遇,讓多少人的內心失去了平衡,失去了對美好的追求阿!林林總總的骯髒的巧取豪奪,充斥着我們的眼睛,振盪着我們心靈,我們該怎麼辦?

但願,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答案。

《巴黎聖母院》讀書心得感想範文4

這個假期我讀了一本書,叫做《巴黎聖母院》。書中的男主角卡西莫多與女主角愛斯梅拉達幾乎是兩個極端,當愛斯梅拉達死後,卡西莫多為愛斯梅拉達報了仇,決定永遠陪在她身邊。這本書很令我感動。

這本書的女主人公是“美”的化身——愛斯梅拉達。她嬌豔、純真、善良、能歌善舞……常常拿着一個巴斯克手鼓,和一隻十分聰明的小山羊加利在大街上跳舞。當卡西莫多因為綁架她被綁在廣場上示眾,慘遭毒打,口渴難忍的時候,她不計前嫌、不顧眾議,把水送到卡西莫多的嘴邊,使卡西莫多感到了人世間的温暖,同時也愛上了愛斯梅拉達。愛斯梅拉達天真浪漫,她曾經愛上了救過她一次的弗比斯,她以為自己與弗比斯在一起會幸福,但是弗比斯卻已經慢慢地忘了她。

這本書的男主人公是“醜”的化身——卡西莫多。他從小由養父克洛德帶大。他天生獨眼、駝背、跛腳、殘疾、耳聾,但他是巴黎聖母院的敲鐘人。他經常被人諷刺、嘲笑。但當愛斯梅拉達受人威脅,別人對她用刑,她即將被送上絞架的時候,卡西莫多奮不顧身地救她,但奇蹟並沒有發生,卡西莫多的養父克洛德,因想佔有愛斯梅拉達,無法得到就要毀滅她。卡西莫多看到了養父的真面目時,他親手把從小把他帶大的養父推下了深淵,自己也選擇了與死去的愛斯梅拉達永遠在一起。

這本書讓我瞭解了當時社會的腐敗,舊社會人們的不平等,勞苦的奴隸制社會的黑暗。同時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能以貌取人,卡西莫多雖然長相醜陋,但他依然分得清善與惡。我推薦大家看這本書。

《巴黎聖母院》讀書心得感想範文5

在19世紀羣星燦爛的法國文壇,維克多·雨果可以説是最璀璨的一顆明星。他的作品家喻户曉,有《笑面人》、《悲慘世界》、《巴黎聖母院》等等。其中,令我感觸最深的,是浪漫主義小説代表《巴黎聖母院》。

這本小説生動的詮述了“愛”與“恨”的意義,體現了“醜”與“美”的對比,讓我們明白了什麼是真正的美。主人翁加西摩多從小就是駝背、獨眼、醜陋的畸形人,卻意外和可愛女嬰愛斯梅拉達的生命有了牽絆,可以説,他這幅醜陋的容貌對他來説既是不幸的。也是幸運的。17年後的愚人節,成了他和愛斯梅拉達必定牽絆一生的重要夜晚。一個“醜”與一個“美”的碰撞令人感到不可思議。加西摩多的養父——副主教克洛德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惡魔——“醜”的化身,他一次次讓加西摩多搶走愛斯梅拉達留在自己身邊,卻一次次失手。

在最後關頭,他居然設計讓愛斯梅拉達這個無辜的天使少女走向了斷頭台。加西摩多雖外表醜陋,但絕對不是克洛德那般道貌岸然的偽君子,他的心地也是善良的。在他第一次企圖掠走愛斯梅拉達時,被警衞隊抓走帶上第二天的斷頭台的時候,所有人都在嘲諷他,愛斯梅拉達卻不計前嫌,給了他生理上更是心理上的一瓢清泉,讓加西摩多洗去了原有的全部黑暗,可以説,愛斯梅拉達和加西摩多都是來自天堂的天使,而克洛德就是來自煉獄的魔鬼。終了,愛斯梅拉達被送上了斷頭台,罪該萬死的克洛德也被加西摩多推下了高樓,而加西摩多因傷心過度而抱着愛斯梅拉達的屍體殉情致死。

讀罷此書,我們都會思考一個同樣的問題:什麼是真正的美?作者雨果用他手上的筆,用故事裏的人物告訴了我們答案——心地善良的人才能稱之為真正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