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巴黎聖母院讀書心得(精選8篇)

巴黎聖母院讀書心得(精選8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7W 次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心得吧。可是讀書心得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巴黎聖母院讀書心得(精選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巴黎聖母院讀書心得(精選8篇)

  巴黎聖母院讀書心得1

一本《巴黎聖母院》讀下來,讓我們感受最深的,不是法國黑暗的社會,不是副教主弗羅洛卑劣的行為,不是詩從甘果瓦的自私,也不是弗比斯的欺騙。而是主人公愛斯梅拉達與卡西莫多水晶般純潔的心。不容否認,在那個黑暗的社會,擁有一顆如此純潔的心是多麼的難能可貴。

在書的前幾章裏,愛斯梅拉達就表現出了她善良的本性。她為了救甘果瓦於危難之中,假意與甘果瓦結成夫妻。到後來,又給落魄的卡西莫多以一碗救命之水。或許正是因為她這些善良的品質感動了流浪漢們,在後來愛斯梅拉達陷於副教主弗羅洛的威脅之中時,才會有流浪漢們的集體出動救援。在那樣一個人人都難自保的年代,愛斯梅拉達所表現出來的品質,就如同金子般耀眼而璀璨。男主人公卡西莫多,雖然相貌醜陋,又是聾人,但卻有着無比純淨的心。

他懂得知恩圖報,為了報答副教主費羅洛的收養之恩,十幾年來做牛做馬,對弗羅洛惟命是從。也為了報答愛斯梅拉達的一碗水看清了副教主的醜陋的真面目,不惜用生命來捍衞她的愛情。這樣一位至情至性的男子,因着他有一顆美麗的心,誰又能説他是醜陋的?

雖然故事的結局不盡如人意,愛斯梅拉達與卡西莫多在黑暗封建制度的壓迫下雙雙至死,但我想,他們那樣純潔的心靈永遠為世人所敬仰。時至今日,愛斯梅拉達與卡西莫多的水晶之心做乎被現實中的人所擁有。我們可以看到雙腿被截去但仍然挺立在十字路口的交通協管員,我們可以看到患有小兒麻痺症依然拿着掃帚的清潔工,我們可以看到家徒四壁仍然傾囊相助的陌生人……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一顆顆水晶之心的綻放,那些水晶之心所綻放的光芒温暖了整個世界。

因為有了愛斯梅拉達與卡西莫多的水晶之心,黑暗的法國舊社會才透出一點點温情;為有了現實中無數的水晶之心,我們的社會才變得更加温暖。讓每個人都擁有一顆水晶般的心,我們的世界就會更美麗!

  巴黎聖母院讀書心得2

那是巴黎聖母院的鐘塔的屋檐下傳來的歌聲,淒涼古怪又有一種不可名狀的無奈和悲哀。對,這就是又駝、又瞎、又跛、又聾的卡西莫多的歎息,這位默默守護在自己心上人門外的敲鐘人在好幾晚上,虔誠地傾訴着,像是在給她催眠。

故事發生在歐洲中世紀的巴黎。這是一場正義和邪惡、美麗和醜陋、純潔和骯髒的較量,是一幅光怪陸離又鮮血淋林的愛情悲劇畫卷,又是一部上至法王路易十一下至乞丐賤民的史書。

她,愛斯美拉達,一位能歌善舞的十六歲美女,由於從小被吉普塞人從家中偷走,在流浪藝人中長大,所以不被當時等級森嚴的上流社會所認同和接受。當她在深夜被人打劫時,被英俊瀟灑的皇家衞隊隊長弗比斯英雄救美,便一見鍾情地陷入愛河,而他也被她的美貌所俘虜。她對這場虛幻的愛情的忠貞不渝,最終也使她被傷害得太深太深。

她不但有一個完美無缺的軀體,也有一顆高尚純潔善良的心靈。當詩人格蘭古瓦即將被乞丐王國絞死的關鍵時刻,她毫不猶豫地以願意和他結婚的方式救下了詩人。當副主教克洛德利用種種卑劣手段想強迫愛斯美拉達接受他的愛情時,愛斯美拉達寧死不從。

當克洛德最後一次在絞刑架前讓她選擇時,儘管這時候她已經知道她所愛的人弗比斯還活着,她也找到了失散十五年的親生母親,非常想活下去,但面對克洛德的求愛,她的回答是:“絞刑架讓我厭惡的程度還遠遠不如你呢。”

他,卡西莫多,一個又駝、又瞎、又跛、又聾的醜八怪,先是遭到了親人,繼而是整個社會遺棄的棄兒,卻有着一顆美麗純潔的心靈,他以純真得不摻一絲雜質的愛情守護着愛斯美拉達,試圖使她遠離一切傷害。可在強大的社會偏見、邪惡勢力和命運捉弄面前,強悍的卡西莫多,最終被撞的頭破血流,擁抱着愛斯美拉達的冰冷的屍體走進了另一個世界。

卡西莫多是以愛斯美拉達的迫害者的身份,最初出現在愛斯美拉達的面前的,他奉命在深夜去搶劫愛斯美拉達。當卡西莫多因為搶劫失敗,被皇家衞隊逮捕,被綁在烈日下的恥辱柱上受鞭打示眾時,他渴求圍觀的人羣給他一點水喝,卻無人理睬。眼見着他快要暈死過去的時候,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在眾目睽睽之下勇敢地給他水喝的人,正是那位曾經想要搶劫的愛斯美拉達。

愛斯美拉達的以德報怨深深震撼了外表畸形醜陋的卡西莫多,因為在他的內心也有和其他人一樣的強烈愛心和感情。後來他冒着生命危險將愛斯美拉達從死刑架上搶救了出來,但是,他的醜陋畸形的外表,始終是橫貫在他和愛斯美拉達之間永遠無法跨越的鴻溝。最後只能通過死亡的方式跨越了這條鴻溝,我想那可能就是唯一的方法了。

聖母院副主教克洛德也愛上了美麗的愛斯梅拉達,但是他與卡西莫多的愛卻有着天壤之別。克洛德披着神職人員的神聖光環,道貌岸然,內心卻因衝突無法自拔,直至靈魂扭曲、充滿了邪惡的毀滅欲,最終毀滅了愛斯美拉達,也毀滅了自己。

另兩個特色人物,一個是徒有華麗外表、內心卻一包爛瓤的弗比斯隊長,他外表英俊文雅,骨子裏卻粗鄙齷齪,酗酒説粗話是他的愛好,拈花惹草玩弄女性是他“自豪”和“自信”的特長;另一個人是落魄詩人格蘭古瓦,一個為了生存可以拋棄愛情、尊嚴、責任的傢伙。

雨果用他辛辣又渾厚的筆,表達了對在教會壓榨下苦苦掙扎的聖母院副主教克洛德的悲天憫人,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弗比斯隊長的嘲諷,對苟且偷生的潦倒詩人格蘭古瓦的鄙夷,對虛偽狡猾又殘酷的路易十一的憎惡,和對卡西莫多和愛斯美拉達——這一對外表有天壤之別,內心卻如一善良純潔的悲劇人物的褒揚與惋惜,把美與醜的對比推倒了極致。

讓我們重新審視究竟什麼是美,什麼是醜?醜陋的外表下,可能藏着一顆火熱純真的心靈;英俊美麗的面容下,也可能深埋了齷齪可恥、卑鄙扭曲的心。

所以,人不必為了自己先天的不足而,更不要過分地追求外表美,擁有一顆善待他人、無私奉獻、珍惜生命、熱愛生活、充滿責任的心靈才是每一個人應該具備的。同時,我們要學會珍惜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親情、友情、愛情……尊重身邊每個人,不要等這些讓生命精彩的亮點逝去後才後悔不已。

  巴黎聖母院讀書心得3

説到缺陷,我認為缺陷美也未嘗不是雨果創作《巴黎聖母院》的一個成功之處。雨果筆下的卡西莫多決不是一個完美的人物:卡西莫多被副主教克洛德收養。對卡西莫多來説,克洛德是他的再生父母,他對他只有惟命是從。然而,為何卡西莫多在愛斯梅拉達的問題上對副主教有了一絲叛逆之心呢?副主教得不到愛斯梅拉達就要將她處於死地,而卡西莫多卻誓死保護着她。這難道是因為卡西莫多也認識到了克洛德骯髒的內心以及封建教會勢力的黑暗嗎?

我想,對於卡西莫多來説恐怕有些勉為其難了。他這麼做只是因為他對愛斯梅拉達的愛,雖然這是一種富有自我犧牲精神的不求回報的愛,但在某種程度上來説還是自私的。不然的話,就不會有卡西莫多和流浪的乞丐們在巴黎聖母院的那場大戰了。關於這一點,我瞭解到有人説這是雨果塑造卡西莫多的一個敗筆。但是我想,卡西莫多有了缺陷才顯得真實他不是一個神,而是一個人,一個普通人。

最後,戲劇性的場面也是《巴黎聖母院》吸引我的一個原因。卡西莫多在眾人的嘲笑聲中戴上了醜人王的花環;他誓死保護愛斯梅拉達卻又是道貌岸然的克洛德的幫兇;他剛在鐘樓上目視着自己心愛的姑娘嫁給了絞架,卻又不得不再將自己的再生父母摔成碎片作為一部浪漫主義著作,戲劇性的場面給我們以扣人心絃的震撼,又把人物之間和自身內心的矛盾衝突表現得淋漓盡致。一幕幕場景栩栩如生,我彷彿身臨其境。

誇張的描寫、強烈的對比缺陷美的成功塑造、戲劇性的場面烘托,以上的這些寫作特色使得雨果的《巴黎聖母院》當之無愧地成為了浪漫主義作品的典範。

讓我印象深刻的場景是作者筆下的當時的那些建築,那些奢華的象徵權力的教堂,人們還不知道可以擁有自己的思想,以及為了自己的願望可以做什麼事情,一切都假借神聖的宗教,一切都假借神聖的教堂來展現,展現建築家的審美觀,也就是個人的才華,或者展示自己的能力,我想那時的人們,把人性深深地埋在一件神聖的宗教的外衣下面,典型的'人物就是副主教克洛德。從那許多的錯綜複雜的毫無章法的建築羣,我們不難看出,當時人們的內心是怎樣的壓抑,怎樣狂躁,那些像雨後春筍一般從地下冒出來的教堂的尖頂,正是人們扭曲的靈魂在對着蒼天做這無聲的哀號!

教堂裏面是那麼的陰森恐怖,這讓人聯想到在宗教的遮攔下,當時社會是怎樣的骯髒和敗壞,真善美的宗教和利用宗教製造血腥事件,形成了強烈的感官刺激。通篇都是在這樣的對照下進行的,讓人的心靈深刻的體會出迷茫,困惑,和不安,如果有一把利劍,你會盡你的全力去刺破那層蒙在社會上空的陰雲,那陰雲是邪惡的,你對它充滿了憤怒和鄙視,就像書裏面的那些流浪漢們對待社會的瘋狂的報復。可是你不能,因為如果你想刺痛那些邪惡,你就先要將代表着真善美的上帝打倒在地,那是多麼殘酷的事情啊!還有比人喪失本性更悲哀的麼!

  巴黎聖母院讀書心得4

渺遠的鐘聲悠遠,深長,腦海中卻總揮之不去加西莫多那憂傷的眼眸和愛斯梅哈爾達那淒涼的身影。

悲涼的故事勾勒出了一個悲哀的時代,那個時代沒有喜劇者,只是無窮的悲劇,無限的淒涼,在故事中,每個人都有鮮明的色彩,在那樣一個時代,卻註定了故事的結局。

愛斯梅哈爾拉達剛滿16歲,她美貌絕倫、純真善良,能歌善舞。她整個人的靈魂都是美好的。她有一隻聰明絕頂的小山羊,小山羊那活潑可愛的形象時時在我眼前浮現。原本她應有美好的未來,但最後她卻以16歲的熱情在這個世界消失了。每當想到這個人我都覺得很惋惜。我感歎命運對她的不公與不敬。同時我也看到了她堅強、忍辱負重的良好性格。

卡西莫多的外貌其醜無比。“四面體的鼻子,馬蹄形的嘴巴,茅草似的棕色眉毛所堵塞的細小左眼,完全被一個大瘤所遮蓋的右眼,那上下兩排殘缺不全,宛如城堡垛子似的亂

入遭的牙齒”,把這一切綜合起來看,我覺得他真是一位恐怖的野蠻人,我認為這世上不會有這麼殘缺的人吧。但人不可貌相。卡西莫多卻有着一顆美麗、純潔、善良的心靈。他喜愛斯梅哈爾達。對艾絲美拉達的種種厭惡,他毫不在乎。他試圖使愛斯梅哈爾達遠離一切傷害。但個人的實力是很有限的,最終他還是不能保護好她,最後也只好選擇殉情。

那源自於現實卻誇大於現實的故事,那明媚的美與醜善與惡的對比,尖鋭的刻畫出一片絢爛的如夢似幻的時代悲劇,諷刺了當時的統治者與教會規矩的黑暗,正如雨果的浪漫流派,曼妙的筆觸卻鮮明的寫出了人性的悲哀。

作者在《巴黎聖母院》中就是通過強烈的莢醜對照了塑造人物、反映現實、突出主題的。作者構思了兩個王朝兩個王國;兩個法庭兩種審判;兩種法律兩個絞架;兩個社會兩種場面;兩組人物兩種命運。作者通過這種鮮明的對比,突出了作品反封建、反教會的主題。

合上書,閉上眼,腦海裏回想着那一個個感人的故事……

  巴黎聖母院讀書心得5

在今年的五一期間,爸爸在學校圖書館借了很多文學名著給我,在這些名著中我讀了一本雨果的經典書籍——《巴黎聖母院》。寫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巴黎的生活故事: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羅德道貌岸然、蛇蠍心腸,先愛後恨,迫害吉卜賽女郎愛斯梅拉爾達。面目醜陋、心地善良的敲鐘人卡西莫多為救女郎捨身。小説中的人物形象性格鮮明生動、極富感染力,人物之間錯綜複雜的矛盾糾葛和悲慘命運扣人心絃。

小説中使我感觸最深的是小説中的兩個主人公:愛斯梅拉達和卡西莫多。這兩個人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使人觸目驚心。愛斯梅拉的美貌絕倫、純真善良,能歌善舞。原本她應有美好的未來,但最後她消失在這個世界,我覺得很惋惜。

卡西莫多形貌異常的醜陋。卡西莫多卻有着一顆美麗、純潔、善良的心靈。他喜愛愛斯梅拉達;對愛斯梅拉達的種種厭惡,他毫不在乎。我認為這是他最大的弱點。個人的實力是很有限的,最終他還是不能保護好她,也只好選擇殉情。

這兩個人的悲慘命運使我觸目驚心,我的同情心又升起來了。我討厭社會偏見邪惡勢力。我覺得我們這個社會是美好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從愛斯梅拉達和卡西莫多的愛情悲劇,我也看到了世間的悲劇。

  巴黎聖母院讀書心得6

  

為了讓這個寒假過得更充實、更有意義,我決定選擇一本名著閲讀。這本書的書名是《巴黎聖母院》,是法國作家雨果的一部作品。

書中的每一處奢華的教堂建築物都會令人回味無窮,在作者的筆下,一羣性格鮮明生動、極具特色和感染力的人物形象很輕易就被刻畫出來。其中寫到的吉普賽女人愛斯美拉達相貌美麗、迷人,性格純真、善良,又多才多藝、能歌善舞,很受人喜愛。

但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人物還屬鐘樓的敲鐘人卡西莫多。他擁有世上最醜陋的外貌,但卻有着世上最善良的心靈和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

而書中的另一個人物,就是曾經收養卡西莫多的克洛德副主教,或許他的外表很漂亮,留給別人的印象也是一個好人,一個有愛心的人,但是他的內心卻醜陋無比,他總是搞暗中破壞,使別人無法成功。用無道德而又自私的手段從而使自己達到目的,更無恥的是他竟然沒有絲毫的罪惡感。所以,他與卡西莫多自然是無法相提並論了。他不像卡西莫多那樣,雖然是遭人唾棄,獨眼、駝背、坡腳,但是儘管如此,卡西莫多仍然自始至終保持着心靈的美麗,甚至是為了愛斯美拉達而付出自己的生命。

至於弗比斯,他是和克洛德一樣的卑鄙的人。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竟然會去害愛斯美拉達這個純潔、僅有十六歲的無辜女孩。克洛德已經得到了他應有的報應,相信弗比斯也不會有好的下場。

其實,我在剛開始讀這本書時,我很討厭卡西莫多,他的形象太醜陋了,但是卡西莫多原本就善良美好的心靈在故事情節的襯托下,使他的形象在我心中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這大概就是心靈的震撼吧。

讀完這本書後,我的心情久久難以平靜,心裏充滿了憤怒和同情。不過,我現在深刻的認識到了美與醜。書中卡西莫多的那種內心美,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美;而外表上的美,不過是虛無縹緲的東西罷了。對於現實中的我們來説,或許更多的是把外表美放在首要,但是現在我才明白,唯有一顆善良美好的心才是最重要的。

約1830年,偉大的詩人和小説家——人們還對其冠以很多令人仰望的稱號——維克多·雨果偶然經過兩座鐘樓之一的暗角的牆壁時,發現了這樣一個手刻的詞:這幾個大寫的希臘字母,由於歲月的侵蝕與自然的沖刷而發黑,深深地嵌入石壁中,彷彿入骨的傷痕與孤獨。在維克多·雨果的眼裏,其形貌與筆勢是借鑑了哥特字體的風格,彷彿昭示了這是一箇中世紀的人所寫,其中包裹或隱喻着難逃定數的命運讓維克多·雨果心顫。而他的心顫隨即推開了自己想象和情感的大門,進而把人們帶到了那個久遠的聖母院裏。

那個刻在聖母院鐘樓暗角上的神祕文字以及那個慘然無法考證的命運漸漸被近乎兩個世紀的歲月湮沒了。寫下這個詞的人,也在幾個世紀前消逝了,甚至這個大教堂恐怕也會從這個世界消逝。但,這本書的作者——維克多·雨果定會被不絕如縷地追懷了。

書中美與醜的對比讓我的心靈受到了巨大的衝擊,那一幕幕或悲或喜的場面,讓人的心隱隱疼痛。

我的眼前總能浮現那個吉卜賽姑娘,那個集美豔相貌和純美心靈於一身的愛斯梅拉達。由於“醜惡”而兇狠主教一次又一次的踐踏,這個原本活潑無憂的姑娘彷彿在一夜之間墜入了黑暗可怖的地獄,一切快樂都成了往事。外醜內美的卡西莫多帶着孩童般的稚樸與純潔,虔誠地敲着他的大鐘“瑪麗”。

在我腦海最深處的是愛斯梅拉達在慌亂中與母親相認的片段:就在愛斯梅拉達被藏在屋角即將脱險的那一刻,她看到了弗比斯,她瞬間忘記了自己的兇險處境,炙熱的愛情遮住了她的雙眼,她失聲喊出了通向地獄的罪惡之聲。這是怎樣的悲與喜的衝擊呀!此刻的愛絲美拉達讓我心疼的落淚。

在卡西莫多將他無限崇敬的養父退下後,絕望地回首,久久地注視着他心愛的吉卜賽姑娘——隔着那白色的衣裙還能看見她臨終時的顫動。他再次回顧那主教,已是血肉模糊……無比絕望而混沌的他從心底發出哀嚎:“哦……都是我所愛過的人啊!”

可想而知,此刻的卡西莫多是怎樣的悲慟欲絕,他能在孤獨悲涼一生中保留着純美透明的內心是多麼的難能可貴!他的那隻獨眼常常流露出對美的渴求和對世俗的厭惡,而愛絲美拉達的出現無疑給他帶來一線曙光。可這一刻都隨着他破碎的心一同入葬了……

就在讀完這本書的那天夜裏,我夢見在雨果的葬禮上:不僅有兩萬民眾浩浩蕩蕩地前來送葬;還有帶着孩童般容顏與神態的卡西莫多爬在大鐘“瑪麗”上使勁搖晃;還有明麗的愛斯梅拉達和她的温順的小羊;還有她那潔白的衣裙與世人的歎息都將隨着雨果,這位偉大的詩人一同入葬,那低徊的哀樂在空曠的墓地上空久久迴盪……

  巴黎聖母院讀書心得7

在1482年的巴黎聖母院,上演着一部圍繞美麗淳樸的吉普賽女郎艾絲美蘭達和由主角代理克洛德養大的奇醜無比的敲鐘人卡西莫多,二人共同演繹的震撼人心的愛情故事。

《巴黎聖母院》在雨果的濃墨重彩下表現出強烈尖鋭的美醜對比,大大誇張和強化使得國色天香淳樸善良的吉卜賽女郎艾絲美蘭達和奇醜無比以惡報惡的敲鐘人卡西莫多形成了兩個極端。

艾絲美蘭達的善良驅使她從奇蹟王宮絞刑架上救下了貪生怕死的窮酸詩人格蘭古瓦並與其結成了名義上的夫妻,她的善良讓她不計前嫌,化為恥辱柱下的受刑犯卡西莫多面前的一潭清水,這樣一個彷彿集世間萬千美好於一身的天使怎能叫人不愛!

然而,深受眾人喜愛的少女美貌使得她遭來了巫女、殺人犯的稱謂,並被裝模作樣的迂腐法官判以死刑。情形只轉而下,這身心完美統一的少女不能再沐浴陽光,在波斯舊地毯上邁動着靈動的舞步,博得眾人歡笑了,失散15年的母女陰差陽錯之下得以相見,她們忘記了之前的仇恨,全心全意的沉浸在親情的喜悦中。

然而無情冷酷的執法兵隊殘忍的把繩索套在了少女顫抖的纖細脖頸這一幕幕絢麗而奇異的畫面,引起了人們對她的無限同情,從而產生對封建教會及王權的強烈憤恨。

  巴黎聖母院讀書心得8

漫漫暑期怎麼度過?有的人選擇了打遊戲,有的人選擇了外出旅遊,有的人選擇了參加各類課外班,而我則選擇了讀一本好書,經同學們介紹,我讀了《巴黎聖母院》,讀過後果真是受益匪淺啊!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著名作家雨果寫的,是浪漫主義題材的典型,它藝術地再現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統治時期的歷史真實,宮廷與教會如何狼狽為奸壓迫人民羣眾,人民羣眾怎樣同兩股勢力英勇鬥爭。

小説中的反叛者吉卜賽女郎愛斯梅拉達和麪容醜陋的殘疾人卡西摩多是作為真正的美的化身展現在讀者面前的,而人們在副主教富洛婁和貴族軍人弗比思身上看到的則是殘酷、空虛的心靈和罪惡的情慾。

在這本小説中,我並不是像大多數讀者一樣喜歡書中美麗善良的愛斯梅拉達,反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面容醜陋的殘疾人卡西摩多。他真實地反映了人性的美好,與副主教富洛婁和貴族軍人弗比思形成強烈對比,從他的身上我不免聯想到實際,在當今社會,男男女女都追求外在美,甚至為了美麗動手術整容,這是多麼可怕的社會啊!

卡西摩多雖然外在沒那麼突出,但是他有一顆知恩圖報的心,這難道不比外在美更重要嗎?真善美才是檢驗人性的標準,我們沒必要過分追求外在美,因為舉止文明、有修養、有內涵的人最美麗,其他的都是浮雲!

希望所有人都能夠像卡西摩多一樣,擁有知恩圖報、知足的心,那麼這個社會就會變得更美好,這需要我們的共同努力,讓我們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