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複印店》觀後感分享

《複印店》觀後感分享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89W 次

人生,好比複印的紙質頁碼,頁碼越多,反覆的神經就會在心底滋生,以至以為生命只有自己。人類的生存變得自私,自私行為下的環境成為細菌愜意生活的暖牀,從此,時間紊亂,世界變成復刻回憶的畫面,畫面堆積時,認不清自己與他人的區別,穿衣、飲食、乃至晨起、洗漱,最終連選擇了結生命的方式都不能加以控制。而控制的本身在於自己對copy shop本身的擁有,從複印手掌開始,似乎惡性循環就此開始。

《複印店》觀後感分享

如果可以選擇窺看自己人生的方式,這種類似復刻回憶的形式,通過紙質效果顯現出來,有趣而真實。人本能性的想窺視他人生活的心理,註定了它必然發生的結局,而記憶是逐漸消亡的事物,如同食物得以消化,又從胃部把能量帶給肢體以動作,那末,不管如何,消亡總會發生,唯一可以選擇的便是如何保留這層對自己意義深刻的回憶,那麼復刻——窺探,便是迫不得已的舉動。

個體性可以存在的理由,在於個體本身想自由發展,不想受限於外在的環境。存在便是因為個體的堅定性以及自我認識的深刻性漸漸發展起來的。如果沒有個體,也無從談所謂整體,當然如果只談整體,世界的同質化便不可避免,樓房、衣物、電視節目、汽車,最後甚至是人,都會一模一樣,至少從表面看來,它的同質性會超乎人的想象。

廣場上站着的同質化的他,是追求復刻、窺看、整體,所統一造就的`後果。自我本身在意識到這個時,似乎只有恐懼與逃避,當後者變成主題時,壓抑的存活只會導致自我意識追求死的昇華,讓死本身的陰暗變得毫無畏懼。當他終身一躍時,或許他還曾考慮簇擁的人羣是他的信徒,會將他救起,但是當影像破裂,才發覺原來這僅僅是一個夢,剩下紙張撕碎的支離破碎。

我們對待自己會有各種各樣的疑問與思考產生,產生的焦慮會過多的賦予無謂的影像,若可以自我控制住它的泛濫,本可以恢復正常生活應有的節奏,只是到了最後,連自己本身都不相信了,然後自殺。

斯大林、卡扎菲似的自以為是的存在感往往忽略了個體本應有的人格尊嚴乃至生來平等的權力。但神化後的人物,總覺得自己是神,最終當個體再不相信整體時,當再不相信神一樣的人物時,神化人物悲催的下場便成了必然。

沒有排解掉憂,何來幸福的邦,沒有複印的方程式,大概會恢復人倫的正常,也許就不會有慘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