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借我一生讀後感(通用5篇)

借我一生讀後感(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93W 次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借我一生讀後感(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借我一生讀後感(通用5篇)

  借我一生讀後感1

儘管我也寫過一些批評餘秋雨的文章,對餘氏的某些做法不以為然,但讀完餘氏新作《借我一生》後,還是心悦誠服地認為:此書瑕不掩瑜,可圈可點,值得一讀。

首先是此書文筆優美。《借我一生》從父親去世寫起,牽涉到祖母、祖父、叔叔、姑媽,又牽涉到母親、外公、外婆、姨媽,每個人都是典型,組合成從19世紀後期開始一次次闖蕩上海又一次次敗退回鄉的兩個浙江家庭的興衰史。餘秋雨從童年開始,用近似於德國名著《鐵皮鼓》中那個小男孩的目光注視着長輩的一切,也注視着1949年以後中國浙東農村的社會變革和人情世故。餘秋雨此書保持了他的一貫文風,文筆優美,好看耐讀,所以,我扔下其他事情,花了一整天時間讀完了這本書。説是“一口氣讀完”也並不誇張,而時下許多書,我是沒有耐心讀下去的,餘氏這一點,確有過人之處。大概因為這是他的“告別之作”,他在文筆修辭語言上又特別下工夫,以作為他的“廣陵絕響”,讀完此書,我突然有個想法,餘秋雨如果真的要收筆,退出文壇,實在是中國文化界的一大損失。

再就是故事動人。餘氏是個講故事的高手,想象力豐富,記憶力過人,又富於煽情,所以書中許多故事都很動人。餘秋雨父親的悲劇,材料翔實,起起伏伏,動人心絃,其實,我們不少人的父輩在“文革”中都有過這樣的遭遇,所以讀起來很親切。餘秋雨叔叔的故事,一波三折,讓人扼腕歎息,從他勸年幼的侄兒不要讀《紅樓夢》開始,因為“這本書太悲苦”,又因自己酷愛《紅樓夢》而殞命結束,同時作者很巧妙地把自己妻子馬蘭主演黃梅戲《紅樓夢》的故事揉捏在其中,於是,一個正直、熱情、熱愛生活而又有些“迂腐”的知識分子形象就活生生地呈現在讀者面前。全書數老祖母的故事跨度最大,內容最豐富,也最吸引人。這是個有見地,有尊嚴,有心計的“上海老太太”,十個兒女死了九個,她卻頑強地活着,家道中落,丈夫早逝,她苦力支撐着,一輩子不泄氣,一輩子不服輸。她的許多名言也很精彩,言簡意賅,富於哲理。

文體的創造和實驗也是一個看點。《借我一生》以平實、真實的記憶性內容組建成一部文學作品的實驗,以散文筆調貫通成一部史詩的努力,都很有意義。餘秋雨不把這本書當作自傳和回憶錄,而稱之為“記憶文學”,強調了它的文學本性。他把具有文學價值的部分集合起來,調理節奏和重心,形成結構。這種結構,比虛構的故事更具魅力。同時他還交糅了體驗與論述、激情與冷靜、宏觀與細節等諸多對立性因素,呈現了全方位的表現力度。這種文體,既有記憶,又有文學,既有自傳與回憶錄的真實情節,又不乏文學創作中的文采和合理虛構,比較自由灑脱。相信,這種文體會有一個大發展的。

  借我一生讀後感2

每個人每時每刻都在不斷的思考,都在對周圍的事、物做出判斷並用來組織自己的行為。同樣的事物,在不同的人看來,會有其不同的結論,在不同的角度當然也會有不同的認識,但是即使在相同的角度,那麼認識就一定相同嗎?我想不盡然吧!就《借我一生》而言,站在我們同樣的位置上,同樣的角度來思考,認識是否相同呢?

《借我一生》從名字上看去就知道是一種充滿感情色彩的行文,是一種自白形式的文章。讀過作者的其他的著作,也對作者有過一些認識和評論,但是就此書而言,卻和以前的文章風格截然不同。《借我一生》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慷慨激昂的言辭,也沒有語法嚴格的種種修飾,文章只是才用了一種平鋪直敍的方式將60年代的動亂無序,咆哮的熱情和失去理智的瘋狂,靈魂的追思和心靈的檢討在讀者的面前一一展現。

借我一生,何謂人生?借我一生,豈能苟活?在他的一生中,所經歷的種種磨難,他都坦然面對,對那些誹謗者更是以博大的胸襟包容他們。思考着他的種種,使我不斷的明白一個或許一生都學不完的問題:如何做人,如何面對挫折和失敗,如何用一種包容的心態去生活和工作。記得大學的時候,學校的很多地方都帖着醒目的條語: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寬容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品德,無論對我們的生活還是工作來説,她的作用是不可忽缺的。

在現實生活中,有人為了一元錢而大大出手,傷人害命;有人為了一句玩笑的言語而懷恨在心,日夜不得快樂;有人為了生意的失敗而鬱郁自殺;有人為了愛情的結束而惶惶不可終日。還有許多這樣類似的悲劇在我們身邊發生着。其實靜下心來思考下,難道這些問題真的很難解決,真的不可避免嗎?我想不然吧。如果可以用包容的心去面對這一切的事物,用感恩的方式面對生活,用無私的態度工作,那麼我想以上的問題應該不會發生的吧?也許有人會説:人爭一口氣。真的是為了一口氣嗎?捫心自問,我想更多的時候是為了面子吧?因為放不下,所以得不到,得失皆有運數,何必去爭朝夕之長短呢?自古以來許多成功者,他們已經為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證明:歷史長河裏,因為有了齊桓公的不計前嫌,才有了齊國的霸主地位;因為有了劉備的三顧茅廬,才有了蜀國天下三分其一。

有人因失去包容而痛哭流涕,有人因得到包容而欣喜若狂,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包容,也希望自己擁有包容這一美好的品德。因為包容是春天第一縷温暖大地的陽光,是久旱後的第一場甘露,是風雪中的第一顆火種,是盲童看到的第一種色彩,是上帝派到人間的第一位天使,是枯木長出的第一片綠葉。朋友歡迎包容,因為它是友誼的守護者,父母與孩子歡迎包容,因為它是家庭和睦的基礎,世界更歡迎包容,因為包容是世界和平的根基。如果沒有了包容,這世界就好像失去了光明。

羅丹説過:“把愛拿走,世界將變成一座墳墓。” 包容也是一樣的,如果將包容拿走,這世界上不知會有多少破碎的友誼等待重組,不知有多少破碎的親情等待重温,不知有多少破碎的和平等待重補。更不知,我們將要到何處去尋覓陽光。幸運的是,這世界並未失去包容,也絕不能失去包容。所以,讓我們都將心地的那一份包容抓住,不要讓他溜掉。因為,生活有了包容才更加燦爛!人生有了包容才更加迷人!世界因為有了包容才更加精彩!

  借我一生讀後感3

我喜歡文字,不僅僅是自己寫,更喜歡欣賞別人的大作,用我弟弟的話説,我好像來自某個星球呢,現在的孩子一般都喜歡什麼言情、玄幻等等,其實最讓我弟弟鬱悶的是我竟然不知道什麼是修真,我還真是從昨天晚上才知道修真是個怎樣的概念呢。

我喜歡晚上下班後,吃點零食,筆記本放點悠揚的音樂,窩在我的熊寶寶的懷裏,然後靜靜的欣賞着我喜歡的文字。有時候看着很有感觸,就抱着書,然後靜靜的躺着,回憶着,或者讀到有感觸的地方,就淡淡的對自己笑笑,然後滿滿的在自己的腦海中憧憬未來,每一個畫面都是那樣的唯美,有時候真不想從想象裏面出來,如果自己真的活在自己編制的世界裏,也許也是一份最美的終結呢。

當我讀到《借我一生》中打大陣的時候,那種孩子的遊戲是那樣的單純,他們僅僅是為了玩,而忽略了危險,那帶火的劍橫衝直闖,滿天亂飛,其實也是一個充滿生氣的畫面,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小時候。

在一個炎熱的中午,大人們都午睡了,而我們卻沒有一點睏意,我們成羣結隊的來到了地裏,此時的田地裏擁有各種瓜,西瓜、香瓜、甜瓜...其實也不是為了吃,就是為了好玩,我們還拿着釣魚竿,在河裏釣了一會魚,可是半天也沒見到魚,我們就去附近的地裏摘瓜吃,那時候的我們也不知道哪個瓜熟了,看着好看的就摘了,然後吃一口覺得不甜就扔了,結果一片地被我們弄的是狼狽不堪,有幾個比較好吃的,可是我們看着它們滿身的泥,就用魚鈎在附近的澆地的人的綸溝(這個是我們家裏的一種講水引至自己田地的一種類似塑料的東西)上扎幾個小孔,那樣水就好像一個個小噴泉一樣噴了出來,我們就利用這些水將我們的戰利品一洗乾淨。然後找個陰涼坐下來靜享勞動果實。

現在想想當時真的很壞,可是孩子就是孩子,我們沒有那種意識,只是覺得好玩,只是覺得那些漂亮的小瓜真是很好看,它們是那麼的香,即使是吃完了,也是覺得身邊總是散發着淡淡的香氣。

也許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還是會童心般的去做一些可愛的事情,總覺得童心永遠是沒有錯的,童心是最乾淨的地方,純真,簡單。

  借我一生讀後感4

前幾天讀了餘秋雨教授的封筆之作《借我一生》這本書。其實一直都很喜歡他的書,從最早轟動文壇的《文化苦旅》,裏面有中學學過的《老屋窗口》,以及後來的.《霜冷長河》裏面的文章我都仔細看過,感覺不錯,但是給我震撼最大還是《借我一生》這本,裏面寫的是他自己的家庭以及長輩和時期的一些事情。也從他樸實的語言,真摯的感情流露中真正瞭解了他的家庭,他的父輩以及那個悲苦時代發生的一切悲苦事情。

最尊敬的是他的祖母,那個不知道真實姓名的毛姓婦女。呵呵……這個老太太真不知用什麼字眼才能形容的更透徹。她的倔強,好強,驕傲,她……她用她柔弱的肩膀扛起餘家的重擔,她獨自撫養十個孩子的壓力,她看着狠命想攥在手心中的十個孩子一個個先她故去的時候,她所承受的那種悲慟。這些,只讓我想到一句話:“女人!你的名字不只是弱者!”她,這個半大腳的,無名字的舊式女人,無疑是偉大的,她是真正的強者。最佩服的是他的媽媽,那個從上海大城市下嫁到農村的穿旗袍的有點靦腆的大家小姐。她在小村莊的所做所為;她獨自一人在荒野的樹林裏描繪餘家墓碑的孝心;她對餘家上下老小的忠心;在那個丈夫長時間關押,沒有經濟來源獨自撐家的境況下,瘦弱女人身上的壓力,分量,不得不讓人佩服!最羨慕的是他的童年,那樣的有趣,闖墳場,走山林,玩火燈…… 最喜歡的是他出生的那個餘姚村的叫高地地的小村莊,那個有着大山嶺,裏面充滿神奇故事,有着古老歷史的地方。最敬佩的人是他的小叔叔,那個做了荒謬犧牲品的倔強的,剛烈的年輕人。裏面很多都很有印象……

其實讀到他的童年,因為他的祖母沒有真實名字,他和他的小弟弟給他祖母捶背猜名字的那段時,我忍不住哈哈大笑,多麼調皮的舉動。嘿嘿……我於是也突然想起我在小時候也做過類似的事情。不過,他和小弟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猜了無數次也沒猜着,後來給她戴了個半俗半雅的“素娥”了事。呵呵……好玩。可我就不一樣了哦。因為那時候調皮心起,家裏大人小孩都有自己的名字,而且我都知道他們叫什麼,連爺爺的名字我也在別人叫的時候偷聽來記住了。奇怪的是奶奶的名字好像從來沒人提起,問身邊的人,居然沒人知道。後來我乾脆自己問她,她在紡線只是笑怎麼都不説,只説姓徐。自那以後我每天沒事就去纏她,她也總是笑不説,於是沒辦法我也就學起了餘秋雨先生小時候的那套,一個字一個字的猜,看她有何反應,只記得真的是猜了老長時間,後來居然猜中了,奶奶敲着我的頭笑罵我“人小鬼大”。那件事可是我小時候一直引以為豪的事,家裏所有人都奇怪我怎麼會知道奶奶的名字。這也難怪嘛!他們都還不知道呢。想想那時還真是頑皮。

這本書真的不錯,我喜歡!

  借我一生讀後感5

對於歷史我們是選擇遺忘,還是選擇正視?對於歷史所帶給我們的深度思考都在“餘秋雨”老師的《借我一生》裏。歷史再痛苦我們也要回顧,回顧不是要感歎,也不是要唏噓,而是要尋找失去的東西,要彌補時代變化帶給我們的所有遺憾!一個民族沒有被戰爭擊垮,沒有被苦難打倒,卻因為文化的斷裂而倒退。

《借我一生》是怎樣的一本寫實文學,歷史的厚重,苦難中的堅強,在文筆中似有幽默,卻於生命中默默接納。“餘秋雨”是怎樣的一位學者,對民族愛之深切,對民族文化斷裂的痛心,用自己的經歷來探索這民族的苦難的來源。對於《借我一生》做任何的評論都是蒼白的,唯從中體會、尋求,感悟,失去的民族文化的脈絡根基。也許苦難註定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借我一生》!這是一本多麼有重量的書,每一個字都敲打着你的靈魂,給你沉重的情感,給你寬厚的包容。《文化苦旅》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完成的。這是一個真正的學者,他不甘心一個民族如此底藴厚闊的文化被遺忘,被拋棄!他用自己的心血在拯救,用自己的文字在吶喊,文明的厚重,歷史的淵長,文學的深刻,生命的短暫。《文化苦旅》的“苦”,苦於知識的塵封,苦於文化的斷裂,苦於民族的沉默,苦於自己思考時的紕漏,苦於自己文字表達的缺憾。

三天來,除了下樓在小區裏面活動活動筋骨,就是在家裏讀“餘秋雨”的《借我一生》,眼睛也花了,頸椎也在痛,然而,心中似有一種情懷,蕩氣迴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