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晉書》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大綱 【羊祜杜預(杜錫)】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世吏二千石,至祜九世,並以清德聞。祖續,仕漢南陽太守。父衟,上黨太守。祜,蔡邕外孫,景獻皇后同產弟。祜年十二喪父,孝思過禮,事叔父耽甚謹。嘗遊汶水之濱,遇父老謂之曰:"孺子有好相,......

  • 《晉書》卷一百二十九 載記第二十九 ◎沮渠蒙遜沮渠蒙遜,臨鬆盧水胡人也。其先世為匈奴左沮渠,遂以官為氏焉。蒙遜博涉羣史,頗曉天文,雄傑有英略,滑稽善權變,樑熙、呂光皆奇而憚之,故常遊飲自晦。會伯父羅仇、麴粥從呂光徵河南,光前軍大敗,麴粥言於兄羅仇曰:"主上......

  • 《晉書》卷六十六 列傳第三十六大綱 ◎劉弘陶侃〔子洪瞻夏琦旗斌稱範岱兄子臻臻弟輿〕劉弘,字和季,沛國相人也。祖馥,魏揚州刺史。父靖,鎮北將軍。弘有幹略政事之才,少家洛陽,與武帝同居永安裏,又同年,共研席。以舊恩起家太子門大夫,累遷率更令,轉太宰長史。張華甚......

  • 《晉書李密傳》譯文及習題答案 李密,字令伯,犍為武陽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時年數歲,感戀彌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劉氏,躬自撫養,密奉事以孝謹聞。劉氏有疾,則涕泣側息,未嘗解衣,飲膳湯藥必先嚐後進。有暇則講學忘疲,而師事譙周,周門人方之遊......

  • 《晉書》卷十七 志第七大綱 【律曆志中】昔者聖人擬宸極以運璿璣,揆天行而序景曜,分辰野,辨躔歷,敬農時,興物利,皆以系順兩儀,紀綱萬物者也。然則觀象設卦,扐閏成爻,歷數之原,存乎此也。逮乎炎帝,分八節以始農功,軒轅紀三綱而闡書契,乃使羲和佔日,常儀佔月,臾區......

  • 《晉書》卷六 帝紀第六大綱 【元帝明帝紀】元皇帝諱睿,字景文,宣帝曾孫,琅邪恭王覲之子也。咸寧二年生於洛陽,有神光之異,一室盡明,所藉藁如始刈。及長,白豪生於日角之左,隆準龍顏,目有精曜,顧眄煒如也。年十五,嗣位琅邪王。幼有令聞。及惠皇之際,王室多故,帝......

  • 《晉書》卷二十四 志第十四大綱 【職官志】《書》曰:唐虞稽古,建官惟百。所以獎導民萌,裁成庶政。《易》曰:天垂象,聖人則之。執法在南宮之右,上相處端門之外,而鳥龍居位,雲火垂名,前史詳之,其以尚矣。黃帝置三公之秩,以親黎元,少昊配九扈之名,以為農正,命重黎於天......

  • 《晉書》卷三十五 列傳第五 【陳騫(子輿)裴秀(子頠秀從弟楷楷子憲)】陳騫,臨淮東陽人也。父矯,魏司徒。矯本廣陵劉氏,為外祖陳氏所養,因而改焉。騫沈厚有智謀。初,矯為尚書令,侍中劉曄見幸於魏明帝,譖矯專權。矯憂懼,以問騫。騫曰:"主上明聖,大人大臣,今若......

  • 《晉書》卷三十六 列傳第六 ◎衞瓘(子恆孫璪玠)張華(子禕韙劉卞)衞瓘,字伯玉,河河東安邑人也。高祖暠,漢明帝時,以儒學自代郡徵,至河東安邑卒,因賜所亡地而葬之,子孫遂家焉。父覬,魏尚書。瓘年十歲喪父,至孝過人。性貞靜有名理,以明識清允稱。襲父爵閿鄉侯......

  • 《晉書》卷二十二 志第十二大綱 【樂志上】夫性靈之表,不知所以發於詠歌;感動之端,不知所以關於手足。生於心者謂之道,成於形者謂之用。譬諸天地,其猶影響,百獸率舞,而況於人乎!美其和平而哀其喪亂,以茲援律,乃播其聲焉。農瑟羲琴,倕鍾和磬,達靈成性,象物昭功,由......

  • 《晉書》卷九十九 列傳第六十九大綱 ◎桓玄卞範之殷仲文桓玄,字敬道,一名靈寶,大司馬温之孽子也。其母馬氏嘗與同輩夜坐,於月下見流星墜銅盆水中,忽如二寸火珠,冏然明淨,競以瓢接取,馬氏得而吞之,若有感,遂有娠。及生玄,有光照室,佔者奇之,故小名靈寶。妳媪每抱詣温,輒......

  • 《晉書》卷一百二十二 載記第二十二 ◎呂光呂纂呂隆呂光,字世明,略陽氐人也。其先呂文和,漢文帝初,自沛避難徙焉。世為酋豪。父婆樓,佐命苻堅,官至太尉。光生於枋頭,夜有神光之異,故以光為名。年十歲,與諸童兒遊戲邑里,為戰陣之法,儔類鹹推為主。部分詳平,羣童歎服。......

  • 《晉書》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羊祜杜預(杜錫)】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世吏二千石,至祜九世,並以清德聞。祖續,仕漢南陽太守。父衟,上黨太守。祜,蔡邕外孫,景獻皇后同產弟。祜年十二喪父,孝思過禮,事叔父耽甚謹。嘗遊汶水之濱,遇父老謂之曰:"孺子有好相,......

  • 《晉書》卷五十五 列傳第二十五大綱 ◎夏侯湛〔弟淳淳子承〕潘岳〔從子尼〕張載〔弟協協弟亢〕夏侯湛,字孝若,譙國譙人也。祖威,魏兗州刺史。父莊,淮南太守。湛幼有盛才,文章宏富,善構新詞,而美容觀,與潘岳友善,每行止同輿接茵,京都謂之連璧。少為太尉掾。泰始中,舉......

  • 《晉書》卷一百十二 載記第十二大綱 ◎苻洪苻健苻生苻雄王墮苻洪,字廣世,略陽臨渭氐人也。其先蓋有扈之苗裔,世為西戎酋長。始其家池中蒲生,長五丈,五節如竹形,時鹹謂之蒲家,因以為氏焉。父懷歸,部落小帥。先是,隴右大雨,百姓苦之,謠曰:"雨若不止,洪水必起。"故因名曰......

  • 《晉書》卷一百十八 載記第十八大綱 ◎姚興下晉義熙二年,平北將軍、梁州督護苻宣入漢中,興梁州別駕呂營、漢中徐逸、席難起兵應宣,求救於楊盛。盛遣軍臨濜口,南梁州刺史王敏退守武興。楊盛復通於晉。興以太子泓錄尚書事。慕容超司徒、北地王鍾,右僕射、濟陽王......

  • 《晉書》卷五十 列傳第二十大綱 ◎曹志庾峻(子珉豈攵)郭象庾純(子旉)秦秀曹志,字允恭,譙國譙人,魏陳思王植之孽子也。少好學,以才行稱,夷簡有大度,兼善騎射。植曰:此保家主也。立以為嗣。後改封濟北王。武帝為撫軍將軍,迎陳留王於鄴,志夜謁見,帝與語,自暮達旦,甚......

  • 《晉書》卷十四 志第四大綱 【地理志上】昔者元胎無象,太素流形,對越在天,以為元首,則《記》所謂冬居營窟,夏居橧巢,飲血茹毛,未有麻絲者也。及燧人鑽火,庖犧出震,風宗下武,炎胤昌基,畫野無聞,其歸一揆。黃帝則東海南江,登空躡岱,至於昆峯振轡,崆山防道,存諸汗竹......

  • 《晉書》卷一百十四 載記第十四大綱 ◎苻堅下(王猛苻融苻朗)太元七年,堅饗羣臣於前殿,樂奏賦詩。秦州別駕天水姜平子詩有"丁"字,直而不曲。堅問其故,平子曰:"臣丁至剛,不可以屈,且曲下者之不正之物,未足獻也。"堅笑曰:"名不虛行。"因擢為上第。堅兄法子東海公陽與......

  • 《晉書》卷九十四 列傳第六十四 ◎隱逸△孫登董京夏統朱衝範粲子喬魯勝董養霍原郭琦伍朝魯褒氾騰任旭郭文龔壯孟陋韓績譙秀翟湯郭翻辛謐劉驎之索襲楊軻公孫鳳公孫永張忠石垣宋纖郭荷郭瑀祈嘉瞿硎先生謝敷戴逵龔玄之陶淡陶潛若夫穹昊垂景,少微以躔其次......

  • 《晉書》卷一百十六 載記第十六大綱 ◎姚弋仲姚襄姚萇姚弋仲,南安赤亭羌人也。其先有虞氏之苗裔。禹封舜少子於西戎,世為羌酋。其後燒當雄於洮、罕之間,七世孫填虞,漢中元末寇擾西州,為楊虛侯馬武所敗,徙出塞。虞九世孫遷那率種人內附,漢朝嘉之,假冠軍將軍、西羌......

  • 《晉書》卷五 帝紀第五 【孝懷帝孝愍帝紀】孝懷皇帝諱熾,字丰度,武帝第二十五子也。太熙元年,封豫章郡王。屬孝惠之時,宗室構禍,帝衝素自守,門絕賓遊,不交世事,專玩史籍,有譽於時。初拜散騎常侍,及趙王倫篡,見收。倫敗,為射聲校尉。累遷車騎大將軍、都督......

  • 《晉書》卷二十九 志第十九大綱 【五行志下】《傳》曰:聽之不聰,是謂不謀,厥咎急,厥罰恆寒,厥極貧。時則有鼓妖,時則有魚孽,時則有豕禍,時則有耳痾,時則有黑眚黑祥。惟火沴水。聽之不聰,是謂不謀,言上偏聽不聰,下情隔塞,則謀慮利害,失在嚴急,故其咎急也。盛冬日短,寒......

  • 《晉書》卷七十二 列傳第四十二 ◎郭璞葛洪郭璞,字景純,河東聞喜人也。父瑗,尚書都令史。時尚書杜預有所增損,瑗多駁正之,以公方著稱。終於建平太守。璞好經術,博學有高才,而訥於言論,詞賦為中興之冠。好古文奇字,妙於陰陽算曆。有郭公者,客居河東,精於卜筮,璞從......

  • 《晉書》卷一百十五 載記第十五大綱 ◎苻丕苻登苻丕,字永叔,堅之長庶子也。少而聰彗好學,博綜經史。堅與言將略,嘉之,命鄧羌教以兵法。文武才幹亞於苻融,為將善收士卒情,出鎮於鄴,東夏安之。堅敗歸長安,丕為慕容垂所逼,自鄴奔枋頭。堅之死也,丕復入鄴城,將收兵趙、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