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晉書》卷一百十七 載記第十七大綱 ◎姚興上姚興,字子略,萇之長子也。苻堅時為太子舍人。萇之在馬牧,興自長安冒難奔萇,萇立為皇太子。萇出征討,常留統後事。及鎮長安,甚有威惠。與其中舍人樑喜、洗馬範勖等講論經籍,不以兵難廢業,時人鹹化之。萇死,興祕不發喪,以......

  • 《晉書》卷四十二 列傳第十二大綱 ◎王渾〔子濟〕王濬唐彬王渾,字玄衝,太原晉陽人也。父昶,魏司空。渾沈雅有器量。襲父爵京陵侯,闢大將軍曹爽掾。爽誅,隨例免。起為懷令,參文帝安東軍事,累遷散騎黃門侍郎、散騎常侍。鹹熙中為越騎校尉。武帝受禪,加揚烈將軍,遷......

  • 《晉書》卷五十六 列傳第二十六 ◎江統〔子虨惇〕孫楚〔孫統〕綽江統,字應元,陳留圉人也。祖蕤,以義行稱,為譙郡太守,封亢父男。父祚,南安太守。統靜默有遠志,時人為之語曰嶷然稀言江應元與鄉人蔡克俱知名。襲父爵,除山陰令。時關隴、屢為氐、羌所擾,孟觀西討......

  • 《晉書》卷一百八 載記第八 ◎慕容廆慕容廆,字弈洛瑰,昌黎棘城鮮卑人也。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邑於紫蒙之野,號曰東胡。其後與匈奴並盛,控弦之士二十餘萬,風俗官號與匈奴略同。秦漢之際為匈奴所敗,分保鮮卑山,因以為號。曾祖莫護跋,魏初率其諸部入居......

  • 《晉書》卷三十 志第二十大綱 【刑法志】傳曰: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刑之不可犯,不若禮之不可逾,則昊歲比於犧年,宜有降矣。若夫穹圓肇判,宵貌攸分,流形播其喜怒,稟氣彰其善惡,則有自然之理焉。念室後刑,衢樽先惠,將以屏除災害,引導休和,取譬琴瑟,不忘銜策,擬陽秋之......

  • 《晉書》卷一百十五 載記第十五 ◎苻丕苻登苻丕,字永叔,堅之長庶子也。少而聰彗好學,博綜經史。堅與言將略,嘉之,命鄧羌教以兵法。文武才幹亞於苻融,為將善收士卒情,出鎮於鄴,東夏安之。堅敗歸長安,丕為慕容垂所逼,自鄴奔枋頭。堅之死也,丕復入鄴城,將收兵趙、魏......

  • 《晉書》卷十二 志第二大綱 【天文志中】(七曜雜星氣史傳事驗)【七曜】日為太陽之精,主生恩德,人君之象也。人君有瑕,必露其慝以告示焉。故日月行有道之國則光明,人君吉昌,百姓安寧。人君乘土而王,其政太平,則日五色無主。日變色,有軍,軍破;無軍,喪侯王。......

  • 《晉書》卷五十一 列傳第二十一 皇甫謐〔子方回〕摯虞束皙王接皇甫謐,字士安,幼名靜,安定朝那人,漢太尉嵩之曾孫也。出後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學,遊蕩無度,或以為痴。嘗得瓜果,輒進所後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經》雲:三牲之養,猶為不孝。汝今年餘二十,目不存......

  • 《晉書》卷二 帝紀第二 【景帝文帝紀】景皇帝諱師,字子元,宣帝長子也。雅有風彩,沈毅多大略。少流美譽,與夏侯玄、何晏齊名。晏常稱曰:惟幾也能成天下之務,司馬子元是也。魏景初中,拜散騎常侍,累遷中護軍。為選用之法,舉不越功,吏無私焉。宣穆皇后崩,居......

  • 《晉書》卷五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大綱 ◎羅憲〔兄子尚〕滕修馬隆胡奮陶璜吾彥張光趙誘羅憲,字令則,襄陽人也。父蒙,蜀廣漢太守。憲年十三,能屬文,早知名。師事譙周,周門人稱為子貢。性方亮嚴整,待士無倦,輕財好施,不營產業。仕蜀為太子舍人、宣信校尉。再使於吳,吳人......

  • 《晉書》卷五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 ◎羅憲〔兄子尚〕滕修馬隆胡奮陶璜吾彥張光趙誘羅憲,字令則,襄陽人也。父蒙,蜀廣漢太守。憲年十三,能屬文,早知名。師事譙周,周門人稱為子貢。性方亮嚴整,待士無倦,輕財好施,不營產業。仕蜀為太子舍人、宣信校尉。再使於吳,吳人......

  • 《晉書》卷一百十三 載記第十三 ◎苻堅上苻堅,字永固,一名文玉,雄之子也。祖洪,從石季龍徙鄴,家於永貴裏。其母苟氏嘗遊漳水,祈子於西門豹祠,其夜夢與神交,因而有孕,十二月而生堅焉。有神光自天燭其庭。背有赤文,隱起成字,曰"草付臣又土王咸陽。"臂垂過膝,目有紫......

  • 《晉書》卷一百十一 載記第十一大綱 ◎慕容暐慕容恪陽騖皇甫真慕容暐,字景茂,俊第三子也。初封中山王,尋立為太子。及俊死,羣臣欲立慕容恪,恪辭曰:"國有儲君,非吾節也。"於是立暐。昇平四年,僣即皇帝位,大赦境內,改元曰建熙,立其母可足渾氏為皇太后。以慕容恪為太宰......

  • 《晉書》卷八十五 列傳第五十五 ◎劉毅〔兄邁〕諸葛長民何無忌檀憑之魏詠之劉毅,字希樂,彭城沛人也。曾祖距,廣陵相。叔父鎮,左光祿大夫。毅少有大志,不修家人產業,仕為州從事,桓弘以為中兵參軍屬。桓玄篡位,毅與劉裕、何無忌、魏詠之等起義兵,密謀討玄,毅討徐......

  • 《晉書》卷四 帝紀第四大綱 【惠帝紀】孝惠皇帝諱衷,字正度,武帝第二子也。泰始三年,立為皇太子,時年九歲。太熙元年四月己酉,武帝崩。是日,皇太子即皇帝位,大赦,改元為永熙。尊皇后楊氏曰皇太后,立妃賈氏為皇后。夏五月辛未,葬武皇帝於峻陽陵。丙子。增天......

  • 《晉書》卷十一 志第一 【天文志上】昔在庖犧,觀象察法,以通神明之德,以類天地之情,可以藏往知來,開物成務。故《易》曰: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此則觀乎天文以示變者也。《尚書》曰:天聰明自我民聰明。此則觀乎人文以成化者也。是故政教兆於人理,祥......

  • 《晉書》卷四十九 列傳第十九大綱 ◎阮籍(兄子鹹鹹子瞻瞻弟孚從子修族弟放放弟裕)嵇康向秀劉伶謝鯤胡毋輔之(子謙之)畢卓王尼羊曼光逸阮籍,字嗣宗,陳留尉氏人也。父瑀,魏丞相掾,知名於世。籍容貌瑰傑,志氣宏放,傲然獨得,任性不羈,而喜怒不形於色。或閉户視書,累......

  • 《晉書》卷二十二 志第十二大綱 【樂志上】夫性靈之表,不知所以發於詠歌;感動之端,不知所以關於手足。生於心者謂之道,成於形者謂之用。譬諸天地,其猶影響,百獸率舞,而況於人乎!美其和平而哀其喪亂,以茲援律,乃播其聲焉。農瑟羲琴,倕鍾和磬,達靈成性,象物昭功,由......

  • 《晉書》卷八十五 列傳第五十五大綱 ◎劉毅〔兄邁〕諸葛長民何無忌檀憑之魏詠之劉毅,字希樂,彭城沛人也。曾祖距,廣陵相。叔父鎮,左光祿大夫。毅少有大志,不修家人產業,仕為州從事,桓弘以為中兵參軍屬。桓玄篡位,毅與劉裕、何無忌、魏詠之等起義兵,密謀討玄,毅討徐......

  • 《晉書》卷一百二十一 載記第二十一大綱 ◎李雄李班李期李壽李勢李雄,字仲俊,特第三子也。母羅氏,夢雙虹自門昇天,一虹中斷,既而生蕩。後羅氏因汲水,忽然如寐,又夢大蛇繞其身,遂有孕,十四月而生雄。常言吾二子若有先亡,在者必大貴。蕩竟前死。雄身長八尺三寸,美容貌。少......

  • 《晉書》卷四十 列傳第十 ◎賈充〔孫謐充弟混族子模郭彰〕楊駿〔弟珧濟〕賈充,字公閭,平陽襄陵人也。父逵,魏豫州刺史、陽裏亭侯。逵晚始生充,言後當有充閭之慶,故以為名字焉。充少孤,居喪以孝聞。襲父爵為侯。拜尚書郎,典定科令,兼度支考課。辯章節度......

  • 《晉書》卷一 帝紀第一 【宣帝紀】宣皇帝諱懿,字仲達,河內温縣孝敬里人,姓司馬氏。其先出自帝高陽之子重黎,為夏官祝融,歷唐、虞、夏、商,世序其職。及周,以夏官為司馬。其後程柏休父,周宣王時,以世官克平徐方,錫以官族,因而為氏。楚漢間,司馬仰為趙將,與......

  • 《晉書》卷八十三 列傳第五十三 ◎顧和袁瑰〔子喬喬孫山鬆瑰弟猷從祖準準孫耽耽子質質子湛豹〕江逌〔從弟灌灌子績車胤殷顗王雅〕顧和,字君孝,侍中眾之族子也。曾祖容,吳荊州刺史。祖相,臨海太守。和二歲喪父,總角便有清操,族叔榮雅重之,曰此吾家麒麟,興吾宗......

  • 《晉書》卷六十七 列傳第三十七大綱 ◎温嶠郗鑑〔子愔愔子超愔弟曇曇子恢鑑叔父隆〕温嶠,字太真,司徒羨弟之子也。父憺,河東太守。嶠性聰敏,有識量,博學能屬文,少以孝悌稱於邦族。風儀秀整,美於談論,見者皆愛悦之。年十七,州郡辟召,皆不就。司隸命為都官從事。散騎......

  • 《晉書》卷一百五 載記第五 ◎石勒下太興二年,勒偽稱趙王,赦殊死已下,均百姓田租之半,賜孝悌力田死義之孤帛各有差,孤老鰥寡穀人三石,大酺七日。依春秋列國、漢初侯王每世稱元,改稱趙王元年。始建社稷,立宗廟,營東西宮。署從事中郎裴憲、參軍傅暢、杜嘏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