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史》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大綱 王肅劉芳常爽王肅,字恭懿,琅邪臨沂人也。父奐,齊雍州刺史,《南史》有傳。肅少聰辯,涉獵經史,頗有大志。仕齊,位祕書丞。父奐及兄弟併為齊武帝所殺。太和十七年,肅自建鄴來奔。孝文幸鄴,聞其至,虛衿待之,引見問故。肅辭義敏切,辯而......

  • 《北史》卷七十一 列傳第五十九 隋宗室諸王蔡景王整滕穆王瓚道宣王嵩衞昭王爽河間王弘義城公處綱離石太守子崇文帝四王煬帝三子蔡景王整,隋文帝之次弟也。文帝四弟,唯整及滕穆王瓚與帝同生,次道宣王嵩,次衞昭王爽並異母。整,周明帝時以武元軍功,賜爵陳留郡......

  • 《北史》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一 李靈曾孫元忠渾弟子璨璨曾孫德饒公緒李順玄孫元操李孝伯兄孫謐謐弟子士謙李裔子子雄李義深弟幼廉李靈,字武符,趙郡平棘人也。父勰,字小同,恬靜好學,有聲趙、魏間。道武平中原,聞其已亡,哀惜之,贈宣威將軍、蘭陵太守。神蒨中,太......

  • 《北史來護兒傳》原文及翻譯 《北史來護兒傳》原文及翻譯原文:來護兒,字崇善,未識而孤,養於世母吳氏。吳氏提攜鞠養,甚有慈訓,幼兒卓犖;初讀《詩》,舍書歎曰:大丈夫在世,會為國滅賊以取功名!羣輩驚其言而壯其志,及長,雄略秀出,志氣英遠。會周師定淮南所住白土村......

  • 《北史》卷八十九 列傳第七十七 藝術上晁崇張深殷紹王早耿玄劉靈助李順興由吾道榮顏惡頭王春信都芳宋景業許遵吳遵世趙輔和皇甫玉解法選魏寧綦母懷文張子信陸法和蔣升強練庾季才盧太翼耿詢來和蕭吉楊伯醜臨孝恭劉祐張胄玄夫陰陽所以正時日,順氣序者也......

  • 《北史》卷七十二 列傳第六十 高熲牛弘李德林高熲,字昭玄,一名敏,自言勃海蓚人也。其先因官北邊,沒於遼左。曾祖皓,以太和中自遼東歸魏,官至衞尉卿。祖孝安,位兗州刺史。父賓,仕東魏,位諫議大夫。大統六年,避讒棄官奔西魏,獨孤信引賓為僚佐,賜姓獨孤氏。及信誅......

  • 《北史》卷六十三 列傳第五十一大綱 周惠達馮景蘇綽周惠達,字懷文,章武文安人也。父信,歷樂鄉、平舒、成平三縣令,皆以廉能稱。惠達幼有節操,好讀書,美容貌。魏齊王蕭寶夤為瀛州刺史,召惠達及河間馮景同在閣下,甚禮之。及寶夤還明,惠達隨入洛陽。寶夤西征,惠達復隨......

  • 《北史》卷十三 列傳第一 后妃上魏神元皇后竇氏文帝皇后封氏桓皇后惟氏平文皇后王氏昭成皇后慕容氏獻明皇后賀氏道武皇后慕容氏道武宣穆皇后劉氏明元昭哀皇后姚氏明元密皇后杜氏太武皇后赫連氏太武敬哀皇后賀氏景穆恭皇后鬱久閭氏文成文明皇后......

  • 《北史》卷十二 隋本紀下第十二大綱 煬皇帝諱廣,一名英,小字阿?,高祖第二子也。母曰文獻獨孤皇后。上美姿儀,少敏慧。高祖及後於諸子中,特所鍾愛。在周以高祖勛,封雁門郡公。開皇元年,立為晉王,拜柱國、幷州總管,時年十三。尋授武衞大將軍,進上柱國、河北道行台尚......

  • 《北史》卷四十八 列傳第三十六大綱 爾朱榮爾朱榮,字天寶,北秀容人也。世為部落酋帥,其先居爾朱川,因為氏焉。高祖羽健,魏登國初為領人酋長,率契胡武士從平晉陽,定中山,拜散騎常侍。以居秀容川,詔割方三百里封之,長為世業。道武初,以南秀容川原沃衍,欲令居之。羽健曰......

  • 《北史》卷八十七 列傳第七十五 酷吏於洛侯胡泥李洪之張赦提崔暹邸珍田式燕榮元弘嗣王文同夫為國之體有四焉:一曰仁義,二曰禮制,三曰法令,四曰刑罰。仁義、禮制,教之本也;法令、刑罰,教之末也。無本不立,無末不成。然教化遠而刑罰近,可以助化而不可以專行,可......

  • 《北史》卷九十四 列傳第八十二大綱 高麗百濟新羅勿吉奚契丹室韋豆莫婁地豆乾烏洛侯流求倭蓋天地之所覆載至大,日月之所照臨至廣。萬物之內,生靈寡而禽獸多;兩儀之間,中土局而殊俗曠。人寓形天地,稟氣陰陽,愚智本於自然,剛柔繫於水土。故霜露所會,風氣所通,九川......

  • 《北史》卷七十六 列傳第六十四大綱 段文振來護兒樊子蓋周羅睺周法尚衞玄劉權李景薛世雄段文振,北海期原人也。祖壽,魏滄州刺史。父威,周洮、河、甘、渭四州刺史。文振少有膂力,膽智過人,明達世務。初為周冢宰宇文護親信,護知其有器局幹用,擢授中外府兵曹。後從......

  • 《北史》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大綱 齊宗室諸王上趙郡王琛清河王嶽廣平公盛陽州公永樂襄樂王顯國上洛王思宗平秦王歸彥長樂王靈山神武諸子趙郡王琛,字元寶,齊神武皇帝之弟也。少便弓馬,有志氣。封南趙郡公,累遷定州刺史、六州大都督,甚有聲譽。及斛斯椿等釁結......

  • 《北史》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周室諸王文帝十三王孝閔帝一王明帝二王武帝六王宣帝二王周文帝十三子:姚夫人生明帝。後宮生宋獻公震。文元皇后生孝閔皇帝。文宣叱奴皇后生武帝、衞剌王直。達步妃生齊煬王憲。王姬生趙僣王招。後宮生譙孝王儉、陳惑王......

  • 《北史》卷七十八 列傳第六十六大綱 張定和張奫麥鐵杖權武王仁恭吐萬緒董純魚俱羅王辯陳稜趙才張定和,字處謐,京兆萬年人也。家少貧賤,有志節。初為侍官,隋開皇九年平陳,定和當從徵,無以自給。其妻有嫁時衣服,定和求鬻之,妻不與,定和遂行。以功拜儀同,賜帛千匹,遂棄......

  • 《北史·來護兒傳》閲讀理解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1)來護兒,字崇善,未識而孤。(2)養於世母(伯母)吳氏。//(3)吳氏提攜鞠養(撫養),甚有慈訊,幼而卓犖lu,初讀《詩》,舍書歎曰:“大丈夫在世,會為國滅賊以取功名!”羣輩驚其言而壯其志。(4)及長,雄略秀出,志氣英遠。//(5)......

  • 《北史》卷六十三 列傳第五十一 周惠達馮景蘇綽周惠達,字懷文,章武文安人也。父信,歷樂鄉、平舒、成平三縣令,皆以廉能稱。惠達幼有節操,好讀書,美容貌。魏齊王蕭寶夤為瀛州刺史,召惠達及河間馮景同在閣下,甚禮之。及寶夤還明,惠達隨入洛陽。寶夤西征,惠達復隨......

  • 《北史》卷八十七 列傳第七十五大綱 酷吏於洛侯胡泥李洪之張赦提崔暹邸珍田式燕榮元弘嗣王文同夫為國之體有四焉:一曰仁義,二曰禮制,三曰法令,四曰刑罰。仁義、禮制,教之本也;法令、刑罰,教之末也。無本不立,無末不成。然教化遠而刑罰近,可以助化而不可以專行,可......

  • 《北史》卷十七 列傳第五 景穆十二王上景穆皇帝十四男:恭皇后生文成皇帝;袁椒房生陽平幽王新成;尉椒房生京兆康王子推、濟陰王小新成;陽椒房生汝陰靈王天賜;樂良厲王萬壽、廣平殤王洛侯母並闕。孟椒房生任城康王雲;劉椒房生南安惠王楨、城陽康......

  • 《北史》卷六十 列傳第四十八 李弼宇文貴侯莫陳崇王雄李弼,字景和,隴西成紀人。六世祖振,慕容垂黃門郎。父永,魏太中大夫,贈涼州刺史。弼少有大志,膂力過人。屬魏亂,謂所親曰:"大太夫生世,會須履鋒刃,平寇難,以取功名,安能碌碌依階以求仕。"初為別將,從爾朱天光......

  • 《北史》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二大綱 遊雅從祖弟明根高閭趙逸兄子琰胡叟胡方回張湛段承根宗欽闞駰劉延明趙柔索敞宋繇孫遊道江式遊雅,字伯度,小名黃頭,廣平任人也。太武時,與勃海高允等俱知名,徵拜中書博士。後使宋,授散騎侍郎,賜爵廣平子。稍遷太子少傅,領禁兵,進......

  • 《北史》卷七十二 列傳第六十大綱 高熲牛弘李德林高熲,字昭玄,一名敏,自言勃海蓚人也。其先因官北邊,沒於遼左。曾祖皓,以太和中自遼東歸魏,官至衞尉卿。祖孝安,位兗州刺史。父賓,仕東魏,位諫議大夫。大統六年,避讒棄官奔西魏,獨孤信引賓為僚佐,賜姓獨孤氏。及信誅......

  • 《北史》卷一 魏本紀第一 魏之先,出自黃帝軒轅氏。黃帝子曰昌意,昌意之少子受封北國,有大鮮卑山,因以為號。其後世為君長,統幽都之北廣莫之野,畜牧遷徙,射獵為業,淳樸為俗,簡易為化,不為文字,刻木結繩而已。時事遠近,人相傳授,如史官之紀錄焉。黃帝以土德王......

  • 《北史》卷八十五 列傳第七十三 節義於什門段進石文德汲固王玄威婁提劉渴侯朱長生於提馬八龍門文愛晁清劉侯仁石祖興邵洪哲王榮世胡小彪孫道登李幾張安祖王閭郭琰沓龍超乙速孤佛保李棠杜叔毗劉弘遊元張須陀楊善會盧楚劉子翊堯君素陳孝意張季珣杜鬆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