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回望紅薯的心情散文

回望紅薯的心情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69W 次

一、

回望紅薯的心情散文

紅薯的往事,展開的畫軸是一幅春滿人間,農耕繁忙的場面。種植紅薯不是每家每户都在栽培,在民以食為天的農村,用有限的地種植糧食是每家每户的首選,紅薯的耐旱性也只有在坡地裏才種植。新年過後,有條件的莊户人家就從地窯裏取出紅薯,在院子裏選一處向陽地,用磚頭起一個育秧苗池,把紅薯放進用牛糞做土壤的池子裏,蓋上塑料薄膜,適時的澆水,等着紅薯發芽長成可以栽培的大苗。這時鄉村的風景,是春進行的序曲,紅薯苗成長的過程,是伴隨着春意盎然的明媚陽光和有韻律的舞步節奏,這種成長快樂而健康。

初春,是春序曲的慢節拍。萬物開始復甦,枯黃的原野有了青色的霧氣,遠遠看似大自然綠了,可走近山水,走近樹木,仍看不到綠樹枝葉。這時,春的腳步是慢板的節奏,顯得懶洋洋地,這可急壞了最想來到春天的娃兒、花兒、蝶兒、蜂兒……等生靈。它們紛紛向居住在東方的大白皋部族奔去,請求春神句芒,讓初春加快步伐,抱怨沒有一點春天的感覺。風裏裹着寒冷,空氣依然冷凍,泉水汩汩也不能盡情讓人伸進手去棒一掬沁入心田,房裏的爐火總要撥的很旺。初春的大自然就這樣給人以雄渾的印象,萬物的種子在風的呼嘯中播種在大地上,那是生靈呼喚着生命。這不正像一對情人麼?他們在別離後整整一個寒冬,在即將相逢的時刻,別離的愁緒,情的衷腸,複雜跌宕起伏的心情,如同這初春的風冷暖交加。有江南墨水丹青,扶欄長思,脈脈幽情,樓閣亭台的凝重,又有北疆浩瀚狂草,森嚴壁壘,耿耿壯懷。這便是春日序曲板的初春,是慢節奏的,體彩着豐富多彩與兼容幷包。

仲春,是春序曲的快節奏。春風不住的狂捲來種子,一夜之間忽然發芽長大,春天的顏色,終於塗染在了大地上。未到驚蟄,已有蚊蟲飛來飛去。突遇一夜乍暖還寒,蚊蟲又都無聲無息的消失了,不知道是跺了起來還是被寒風虐斃,待天氣稍有還暖,那些蟲子又不知道從那裏鑽出來飛舞。這讓人聯想到那些春天的拓荒者們,有了他們在回寒裏的勇敢拚搏,才有了春天的美麗,打開了一片新天地。是的,新的生命誕生了,生命的頑強是不懼怕更強烈的寒流,而是一次次在寒流中奮發向上,成長健壯。仲春的季節正是三月天,風有了暖意,帶着新生、發展、繁榮的消息,把這種勃起傳達到每一個人的細胞。田野裏的春苗猶如喜綠的女子,伴着快節奏的舞步,恣意擺動她們嫩綠的衣裳,青春而快樂。垂在河岸上的柳絲,有透出點點鵝黃色的葉芽,時而有幾隻鳥雀飛鳴追逐穿插而過,好似燕子剪春,生機盎然。村子裏的房屋,鱗次櫛比,屋裏屋外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個個被這春天的降臨,興致勃勃忙忙碌碌着,不貪懶,不避勞,在那裏努力工作,大有幹一番事業,爭一場收穫的歡欣鼓舞。

晚春,是春序曲的又一慢板。其時正是春意漸濃時,陽光熾熱地對大家微笑,鳥兒歡樂地在歌唱飛翔,那翻飛的彩色蝶舞,徘徊在五彩紛呈的花際,神祕醉人的煙雨,釋放在疏朗的青青田地。田野酥軟着活性,草木的葉生長得十分嬌嫩,不遠處有一片蒲公英,帶狀一點一點的淡黃。楊柳已不是初春了,鵝黃綠起了煙霧,如綠夢一般,走近了看時,芽葉沾滿枝梢隨風搖曳着,畫出道道不規則線條軌跡。紅的花,白的花,紫的花,在蔚藍的陽光下,暢快自由的春風豪放。滋潤萬物的雨水來的更多了,一個綠肥紅瘦的生命旺季,漸漸走近了天下的蒼生,使人心神兒有幾分盪漾了。

紅薯苗在温棚裏,經由發芽,分櫱已經長成了苗兒綠壯。它的成長伴隨着春的三步序曲,從立春的雨水,仲春的驚蟄、春分,晚春的清明、穀雨中一路走來。昭然着蓬勃,充溢着生機。田野裏的綠色之中已經有很多知名或不知名的小花點綴其中。冬小麥也在春的舞步中開始競相拔節,嫩綠的麥苗綠油成浪,春風過後苗葉搖擺姿態嫵媚。流經灌溉渠裏的水被春風微蕩,漾起了細微的漣漪。公路和田間道上行人越來越多,有的開着車急匆匆給地裏運送糞肥,有的全家正在麥地裏除草澆水,有的牽着牛扛着犁鏵正在耕地……春天的鄉村,一派農耕細作的繁忙景象,人們都爭先播下豐收的種子,把碩果累累的夢想深植在沃土裏,經過四季長成金色的輝煌。

紅薯苗,終於離開了温棚,被人們一顆顆的分拔成一捆捆苗種,運送到了田間。村裏的男女老少在四月天裏開始熱火朝天的栽培着紅薯。有的揮起高高的鎬頭挖着坑,有的開着農用車出進地頭拉着水,有的懷抱着臉盆裏的化肥正在給坑裏施底肥,有的跑在前面先把紅薯苗分放在挖好的土坑裏,有的在後面坑裏仔細精心給苗培土,有的在苗栽好後進行澆水……栽種紅薯的季節,是春天多夢的季節,鄉親們在四月的細風碎雨中,夢想着未來的收穫。樹的葉兒依舊很嫩很小,到處滴翠的綠,把春天裝點得非常新生。而這時的春陽是含羞的,身上有一種淡淡地、輕輕的柔和的光線普照,給人一種微軟的感覺。人們留在地上的影子也是微淡的,遠處山村裏的野桃花也是淡淡的開着,輕佻的粉色在風雨裏搖擺,忽隱忽現,春的鄉季,簡約而秀美。

春暉紅薯的心情,我總要記起母親在我上學回家背乾糧時,她做好飯蒸好饅頭不在家裏等着我,而是急急地去了栽紅薯地裏。那裏有農業社花錢顧來拉水栽紅薯的卡車,母親打聽到這車是要經過我上學的中學門口,我不知道母親是怎樣給司機苦苦的哀求讓把我順車帶上。我剛在家吃完飯,就聽到母親讓人帶話趕緊去栽紅薯的地裏,那裏有車正好捎上我去上學。我到了地裏,母親一邊給栽好的紅薯苗水澆,一邊跟司機説着帶着我上學的感謝話,母親頭上冒着豆大的汗水,她一臉慈祥的微笑,讓我感受到母愛温暖如春。當她最後揮着手與我告別時,我在車窗裏看到了她慰藉的微笑是那樣的幸福甜美,身感我是母親心中全部的希望和寄託。她用自己能夠做到的一切,來為兒女做着每一件實實在在在的小事情,雖然不驚心動魄,但總是細心入微,情真意切。她的這種大愛,也給了我學習的動力,每當我在奮戰高考的日日夜夜裏,起早貪晚,面對自己製作的小煤油燈光時,母親那張慈祥期待的臉龐,在紅色的光焰裏,化作永遠的雕像,常常浮現在我的眼前,給我學習中無窮的動力。

二、

紅薯記憶是一幅夏天成長的盛景。大地到處綠色滿目,熾熱的陽光全力進行着光合作用,萬物在一片生長拔節中呈現出生命的旺季。春小麥已經泛黃籽飽,四聲布穀鳥在鄉村的樹上飛來飛去,它的叫聲村民們都給孩子説“算黃算割”,意在小麥黃一片收割一片,不要過了農時,耽誤了收成。加上蟬鳴蛙叫,鄉村的音響組成了一首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紅薯苗努力成長着,一天一個景象。從四葉長成六葉,從六葉長成八葉……不幾天,紅薯地裏的黃土,已被新綠的葉兒覆蓋,大地在小麥的黃色和早秋作物的綠色生長中,變換着色彩。這個季節的時光泄露得很,山川懷抱里長滿了薇蕨和其他鳳尾草,紅、黃、藍、紫的小草花點綴在綠茵陌上。尤其是麥田裏蒲公英,頂着金燦燦,黃爛漫的圓圓花序,布點在麥子中間,這時在地裏為紅薯除草的大人們,走在回家鄉間的小路上,手裏都要攥着一兩把蒲公英。這個季節裏,蒲公英不是農村小孩眼裏最好看的花朵,而是最好的新鮮吃貨。蒲公英莖杆圓,柱狀,黑褐色,粗壯,吃起來非常清甜。這時家家孩子晚飯後都聚在一起,每人手上拿着一把蒲公英頸杆,笑着,跑着,吃着,玩着,美着,快樂着。再後來,蒲公英的莖杆老了,吃不成了,蒲公英的頭狀花序白色冠毛絨球,成了孩子們放在眼前吹開白色奇麗的情景。於是,鄉間的小路上,在響過孩子們跑過的朗笑後,田間飄起了朵朵霧狀的白雲,在陽光下放射出五彩斑斕的光環,折射着山村孩子們美好的夢幻。

想起紅薯的成長景象,紅薯葉的翠綠總要給我一番美麗心情。夏季是農村蔬菜青黃不接的季節,這時候母親總要讓我去地裏採些紅薯葉回來,摘洗乾淨後,放在鍋裏用水清煮後撈出來,切碎了,放些油鹹醬醋潑上辣椒油,一盤翠綠鮮嫩、爽口、香噴噴的美味菜餚就成了一家人下飯的可口菜。按照農村的習俗,人們有菜吃的時候一般人家是不吃紅薯葉的,大部分家庭只是將紅薯刨出弄到家裏食用,對於紅薯葉,人們都是將它磨成飼料去喂一些家養牲畜。以前人們不知道紅薯葉的豐富營養和保健功能,把紅薯葉當飯菜是處於無蔬菜季節的無奈,也正因了這種無奈,紅薯葉的菜品有了多種吃法。母親把自家種植的紅薯葉用到極致,除了涼辦外,還做成紅薯葉菜湯、紅薯葉餅、紅薯葉饅頭等,一家人吃起來也沒過多的品嚐味道,簡單的只圖了個飯飽勁足。後來我到了城市生活,看到菜攤上有賣紅薯葉,而且價格還不低,就對賣菜的人説那有什麼吃頭,小時候在農村吃的夠夠地。賣菜人可氣急了,説那是人在福中不知福,説紅薯葉的營養和保健作用知道了嚇你一跳。看我不屑一顧的樣子他非常激動地説,紅薯葉在香港仍至世界被譽為“蔬菜皇后”,亞洲蔬菜研究中心已將紅薯葉列為高營養蔬菜品種,它的保健功效是其他蔬菜沒辦法比擬的。營養含量比菠菜、芹菜等各種高營養物質高很多,特別是類胡蘿蔔素比普通胡蘿蔔高3倍,比鮮玉米、芋頭等高600多倍……我半信半疑的離開了菜攤。晚上坐在電腦前,回想賣菜的看我那種蔑視的表情,便迫不及待的在百度裏搜尋,當紅薯葉三個字出現後,整個頁面都被紅薯葉的圖文所佔有,從它的營養成份,食用方法,保健作用等內容的介紹和數據分析應有盡有,目不暇接。我的臉上一陣陣發熱,心情有了絲絲慚愧。當歐美、日本、香港等地掀起一股“紅薯葉熱”,都已經把紅薯葉製作成食品,而且擺上了酒店、飯館的餐桌上,而我卻無知的固守傳統觀念,自認為紅薯葉沒有什麼了不起,家鄉人收穫紅薯後將紅薯葉,連同莖一起丟在地裏,或用作喂牲畜的飼料,是件無所謂的事。靜下心情細細思量,我智慧的聰穎,健康的體魄,幸福美好的生活,一定與紅薯葉一路走來結伴而行密不可分,我應感恩紅薯葉在那個貧困年代,給了我足夠的成長機理和養分。

回望紅薯的歲月,五月紅薯花開,總給我一種紫色情懷。紅薯花每年立夏剛至,就開始綻放,直到秋末。紅薯花由五瓣內紫外白漸漸向外顏色轉淡的花邊組成。花心呈玫瑰紫,有喇叭花的神似,又有其厚重圓潤的'個性特點。有的悄悄盛開在綠葉叢中直到花敗也不曾被人發現,有的越過藤蘿綠葉張開燦爛的笑臉,在翠綠的枝頭迎風招展。紅薯花蕊是黃色的,靜靜的深藏於筒狀的紫紅色花莖裏,蜜蜂和蝴蝶輪番飛來飛去,向它獻着嫵媚。微風吹來,朵朵紅薯花開始手舞足蹈起來,那扭來扭去左顧右盼的姿態,婉約光豔佳麗隨風擺着酷派。而那些還沒有開花的苞蕾,則信心十足地傲立於枝頭,搖搖晃晃恰是自由自在,像是在積攢勁頭,等待花開綻放那一刻無與倫比的美麗。這時我想到了民國年間福建南安人吳增的《番薯雜詠》:“一樣花開小錦葵,儂家藤本較人肥。剪藤鄰女未曾到,但見花間蝴蝶飛。”詩人把紅薯花開的美景描寫得如此真實感人和詩情畫意。

紅薯花惹人情思無限,風情旖旎間,盡是馨香詩情。如同山村遍地綠草裏其他野生花兒一樣,不用修枝,不用施肥,也不用澆水,它依仗自己頑強的生命力,在大片田野裏怒放生命,開成花的海洋。如果你熟悉雨露演唱的《紅薯花兒開》,你的心裏一定會有另一番心景,別有一番紅薯心情在心頭。

三、

紅薯情懷“土裏埋,等到秋風起,紅薯刨出來,甜甜蜜蜜樂開懷”。

收穫紅薯的日子是秋天裏最紅火的景象。田野裏已經沒有了夏的顏色,霜降前後,秋的風景呈現着一年四季裏紅、黃、藍、綠最豐富的色彩。留在田地裏的只剩下該刨的紅薯了。那紅薯秧下的壅土上已有縱橫交錯的道道裂口,裂口處展露着誘人的紅色薯爪,如同會説話的大嘴,喚起人們甜甜地味覺感。男女老少扛着鎬頭、掘頭,二刺勾等工具,拉着車子,在紅薯地頭一字排開。男壯勞力揮舞刨掘工具,把紅薯一窩一窩地輕輕的刨出來,女人孩子們一邊摘着爪秧,一邊清理紅薯上面的土。整個地裏不一會功夫,擺滿了圓形、橢圓形或紡錘形紅紅的薯爪。到了飯時,人們也不着急回家做飯,卻喊着自家娃去揀柴禾,迅速地在地裏挖個坑做爐灶,放上柴禾先燒成火炭,把紅薯放進去,再在上面蓋一層炭火,放在一邊只顧忙起收拾紅薯的活路。大約兩個小時後,人們把焐着的紅薯從火炭裏拔出來,紅薯的燒烤香味,就從田地裏瀰漫散發開來。於是,大人小孩圍坐成一團,兩手快速地來回倒騰燙手的紅薯,人們迫不及待地剝開烤得焦黃的紅薯皮,有的來不及剝皮,乾脆帶皮吃了起來。看着大家吃着又酥又燙,皮焦瓤脆的紅薯,聞着一團團熱氣夾帶着烤焦的紅薯味,在田地裏漫延開來,伴着吹着、呵着、吃着、樂着、笑着的感人場面,一種極其温潤的心情油然而生。

雖然收穫紅薯是非常辛苦的,但人們臉上溢滿着快活的情調,給我以喜笑顏開的美好感染。我忘記不了家家收穫紅薯後,有的人家急忙打着地窖,有的人家在打好了的地窯裏忙着清理儲存的場所。而每當想到紅薯,我都要想到院子裏那兩個地窯。

打地窖的日子,是在每年的夏季。我家院子裏原本有一個地窯,但因其深度只有兩三米太淺,裝不下冬天儲蓄的紅薯及各種蔬菜,後來就不用了。先是在下面養了幾隻白兔,白兔沒養成死光了,再後來就在這個地窯裏栽了顆核桃樹。因此,那年夏天在靠院子牆腳的地方,我與姐姐哥哥開始打新的地窯。從地面開始,直徑一米五的豎井開始往下挖,因其圓井直徑只能容納一個人,隨着深度加深,一般只能兩個人一組,下面人把挖土裝進筐裏,上面人把裝滿土筐吊上來。就這樣我們兄弟姐妹兩人一組,輪換着挖土打窯,直到豎井深度達到十米左右後,開始平行向一個方向打直徑兩米深度六米的小窯洞,放進去些沙子,地窯地面口用磚起了,再用木板做一個蓋子,這樣一個儲蓄紅薯的地窯就挖好了。入冬後,把紅薯放進地窯裏儲存好,要吃紅薯的時候,帶上火柴和蠟燭,下到地窯裏裝上一筐吊上來,洗淨了蒸上一鍋,全家人美美地吃上一頓。

記得農業社時,遇到天旱糧食不夠吃,紅薯就成了家家早晚零食充飢的必備食品。但天天吃,容易引起腹脹、消化不良,胃裏經常反酸水。後來人們發明了吃紅薯時,把辣椒麪用醋水和鹽拌了沾着吃,胃裏再也不反酸水了。

有紅薯的歲月雖然交織着貧瘠,心情有太多無法釋懷的感慨,偶爾心頭飄忽着一絲惆悵。但屬於紅薯的心,卻年年歲歲,青翠依舊。如今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足,那些樸實的紅薯也被商家打造成時尚綠色美味,紛紛擠進超市的櫃架上。每當我從擺滿各類紅薯的貨架前走過,都要身不由己的在那徘徊。紅薯片,紅薯條,紅薯幹,紅薯塊。蜜制的,麻辣的,五香的,價格從20元到40元價格不等,顯然已經是人們消閒的高等食品了。

擁有紅薯的年代,是心裏酸甜苦辣相伴的心情。它賦予了我温飽的甜膩,也給了我心酸的羞澀。這種紅薯的心情隨着時日的來長,回潮的記憶如同紅薯拉秧,爬滿思緒的脈絡。萬物的根源,也正因其那份不變的情懷,牽掛成永遠的思念。

冬的風,有些凜冽,帶着嚴寒,總是與陰沉沉的棕色天空相得益彰,給人以陰鬱的情懷。回望紅薯的心情,走在冬韻薯事裏,似曾揮毫,陳舊而老調。是啊,紅薯的心情,是一首春色滿園的舞曲;紅薯的心情,是一幅鄉村農耕精種的圖畫;紅薯的心情,是一首付出汗水喜獲豐收的歌唱。我的紅薯心情,因了這日月越來越久遠,而醇美清澈和深深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