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王守仁文言文

王守仁文言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71W 次

王守仁文言文1

文言文閲讀(19分)

王守仁文言文

王守仁,字伯安,餘姚人。父華,成化十七年進士第一。華有器度,孝宗甚眷之。華性孝,士論多之。守仁娠十四月而生。祖母夢神人自雲中送兒下,因名雲。五歲不能言,異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登弘治十二年進士。正德元年冬,劉瑾逮南京給事中御史戴銑等二十餘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謫貴州龍場驛丞。瑾誅,量移廬陵知縣。入覲,遷南京刑部主事。

十四年六月,命戡福建叛軍。行至豐城而寧王宸濠反,知縣顧佖以告。守仁急趨吉安,與伍文定徵調兵食,治器械舟楫,傳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七月壬辰朔,寧王襲下九江、南康,薄安慶。或請救安慶,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為賊守,我越南昌與相持江上,二郡兵絕我後,是腹背受敵也。不如直搗南昌。賊聞南昌破,必解圍自救。逆擊之湖中,蔑不勝矣。”眾曰“善”。宸濠果自安慶還兵。乙卯遇於黃家渡。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羣臣,官軍奄至。以小舟載薪,乘風縱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膠淺,倉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執之。凡三十五日而賊平。

帝時已親征,命安邊伯許泰為副將軍,偕提督軍務太監張忠將京軍數千,溯江而上,抵南昌。忠、泰故縱京軍犯守仁,或呼名謾罵。守仁不為動,撫之愈厚。病予藥,死予棺,遭喪於道,必停車慰問良久始去。京軍謂“王都堂愛我”,無復犯者。忠、泰輕守仁文士,強之射。徐起,三發三中。京軍皆歡呼,忠、泰益沮。

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尚書。守仁不赴,請歸省。守仁病甚,疏乞骸骨,舉鄖陽巡撫林富自代,不俟命竟歸。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

守仁天資異敏。謫龍場,窮荒無書,日繹舊聞。忽悟格物致知,當自求諸心,不當求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篤信不疑。其為教,專以致良知為主。學者翕然從之,世遂有“陽明學”雲。

《明史·王守仁傳》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華性孝,士論多之 多:讚美。

B.逆擊之湖中,蔑不勝矣 逆:迎戰。

C.守仁不赴,請歸省 省:探望。

D.寧王襲下九江、南康,薄安慶 薄:攻擊。

5.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直接表現王守仁“多智善謀”的一組是( )(3分)

①劉瑾逮南京給事中御史戴銑等二十餘人。守仁抗章救。

②急趨吉安,與伍文定徵調兵食,治器械舟楫。

③或請救安慶,守仁曰:“不然。” ④凡三十五日而賊平。

⑤守仁不為動,撫之愈厚。 ⑥忽悟格物致知,當自求諸心。

A. ①②④ B. ①③⑥ C. ②③⑤ D. ④⑤⑥

6.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王守仁有家學淵源。他的父親就有風度,有才華,很受皇帝器重。他自己弘治十二年中進士。被謫龍場時,悟出格物致知,後開創了“陽明學”,自成一家。

B.王守仁個性有剛有柔。劉瑾逮捕戴銑等人後,他主持正義,結果被廷杖遭貶謫。張忠、許泰等人故意刁難時,他又隱忍寬仁,最終感化了京兵。

C.王守仁的出生及童年非常有傳奇色彩。他在母腹中待的時間較長,名字是雲中神人所賜,直到五歲被異人拍打而且改名後,才開口會説話。

D.王守仁文武兼備。他不僅通曉兵法戰策,在平定寧王造反的過程中,多出奇計,指揮若定;而且善於射箭,曾以“三發三中”贏得京軍歡呼。

7.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宸濠舟膠淺,倉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執之。(5分)

譯文:

(2)守仁病甚,疏乞骸骨,舉鄖陽巡撫林富自代,不俟命竟歸。 (5分)

譯文:

答案

4.D(薄:迫近,逼近)

5. C(①為守仁正直耿介,④為間接表現守仁智謀,⑥為守仁於學問上的造詣。)

6. C(“名字是雲中神人所賜”錯。)

7.(1)朱宸濠的船擱淺了,倉促換了條船逃跑,王冕率領的士兵追上去抓住了他。

(“膠淺”、“倉卒”、“部”、“執”的翻譯。每個字1分,句意1分。)

(2)守仁病重,上書請求辭官回鄉,舉薦鄖陽巡撫林富代替自己,不等上命回覆竟就回家了。 (“甚”、“乞骸骨”“舉”“俟”的翻譯。每個字1分,句意1分。)

翻譯

王守仁,字伯安,餘姚人。父親王華,是成華十七年的進士第一名。王華有才華,氣度不凡。孝宗很器重他。王華天性孝順,士人在議論時都讚美他。守仁孕期十四個月才生下來。祖母夢見神人從雲中送子下凡,於是命名叫雲。五歲還不能説話,異人用手掌拍打他,為他更名叫守仁,才會説話。弘治十二年考取進土。正德元年冬天,劉瑾逮捕了南京給事中御史戴銑等二十多人。守仁上疏論救,劉瑾大怒,把守仁廷杖四十,又貶到貴州的龍場做驛丞。劉瑾被誅殺,衡量其才能,調遷到廬陵做知縣。入宮朝見皇帝,升任為刑部主事。

正德十四年六月,受命平定福建叛軍。行走到豐城時,寧王朱宸濠造反,知縣顧佖把這個消息告訴他。守仁緊急趕到吉安,和伍文定徵集調動兵馬糧草,準備作戰器械和舟船,傳佈討賊檄文公佈朱宸濠的罪狀,讓太守縣令各自率領官吏士兵勤王。七月初一,寧王的軍隊攻下九江和南康,逼近安慶。有人請求救援安慶,守仁説:“不能這樣。現在九江、南康已經被叛賊把守,如果我們越過南昌和他們在江上相持,兩個郡的軍隊斷絕我的後路,那我們就腹背受敵了。不如直接攻打南昌。叛軍聽到南昌被攻破,一定解除安慶的圍困來回救。我們在湖中迎戰襲擊他們,沒有不勝利的。”眾人説“好”。朱宸濠果然從安慶回兵,乙卯日在黃家渡兩軍遭遇。第二天,朱宸濠正在召見他的`羣臣,官軍突然殺到。官軍用小船裝滿柴草,趁着風勢點火,燒了叛軍的副舟。朱宸濠的船擱淺了,倉促換了條船逃跑,王冕率領的士兵追上去抓住了他。守仁一共用了三十五天平定了叛賊。

當時皇帝已經親自出徵,任命安邊伯許泰為副將軍,和提督軍務太監張忠率領數千京兵,溯江而上,抵達南昌。張忠、許泰兩人故意縱容京兵侵犯守仁,或者叫着守仁的名字謾罵。守仁不為所動,對待他們更加優厚。病了給他們醫藥,死了給他們棺槨,在路上遇到他們辦喪事,一定停下車慰問好久才離開。京兵們都説“王都堂愛護我”,沒有再冒犯他的人。張忠、許泰輕視守仁是文士出身,強要他射箭。守仁慢慢起身,射了三支箭三次射中靶心。京兵都大聲歡呼,張忠、許泰更加懊喪。

世宗剛即位,任命守仁擔任南京兵部尚書,守仁不赴任,請求回家省親。守仁病重,上書請求辭官回鄉,舉薦鄖陽巡撫林富代替自己,不等上命回覆竟就回家了。走到南安病逝,享年五十七歲。

守仁天資特別聰明。被貶龍場,地處偏僻沒書可看,每天推演以前看過的。忽然領悟,窮究事物原理、獲得知識,應當自求於心,不應當求於事物,他感歎説:“道理在這兒了。”於是深信不疑。他教育學生,專門以“致良知”為主。學者大多服從並採納他的説法,世上於是有了“陽明學”的説法。

王守仁文言文2

原文:

已立志為君子,自當從事於學,凡學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篤也。從吾遊者不以聰慧警捷為高,而以勤確①謙抑為上。

諸生試觀儕輩②之中,苟有虛而為盈,無而為有,諱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資稟雖甚超邁,儕輩之中有弗疾惡之者乎?有弗鄙賤之者乎?彼固將以欺人,人果遂為所欺?有弗竊笑之者乎?苟有謙默自持,無能自處③,篤志力行,勤學好問,稱人之善而咎己之失,從人之長而明己之短,忠信樂易④,表裏一致者,使其人資稟雖甚魯鈍,儕輩之中有弗稱慕之者乎?彼固以無能自處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為無能?有弗敬尚之者乎?

諸生觀此,亦可以知所從事於學矣。

(選自《王文成公全書》)

「註釋」

①確:確實,踏實。②儕(chái)輩:同輩。③無能自處:以沒有能力的態度自處。④樂易:樂觀和藹,平易近人。

譯文:

已經立志做君子,自然應當從事於學問,凡是求學不能勤奮(的人),必定是他的意志還不夠堅定的'緣故。跟隨我求學的人,不是把聰慧機警敏捷為上選,而是把勤奮踏實、謙遜低調作為首要條件。

各位同學試看你們同學當中,假若有人以虛作滿,以無裝有,忌諱自己所沒有的能力,忌妒他人的長處,自我炫耀自以為是,講大話騙人的人,假若這個人天資稟賦雖然特別優異,同學當中有不痛恨厭惡他的人嗎?有不鄙棄輕視他的人嗎?他固然可以用這些欺騙人,別人果真就會被他欺騙嗎?有不暗中譏笑他的人嗎?假若有人謙虛沉默自我持重,以沒有能力的態度自處,堅定意志努力行動,勤學好問;稱讚別人的長處而責備自己的過失;學習別人的長處而能明白自己的短處;忠誠信實,樂觀和藹,平易近人,表裏如一的人,假若這個人天資稟賦雖然非常愚魯遲鈍,同學當中有不稱讚羨慕他的人嗎?他固然以沒有能力的態度自處,並且不求超過他人,別人果真就認為他沒有能力?有不尊敬崇尚他的人嗎?

王守仁文言文3

王守仁傳

王守仁,字伯安,餘姚人。父華,成化十七年進士第一。華有器度,孝宗甚眷之。華性孝,士論多之。守仁娠十四月而生。祖母夢神人自雲中送兒下,因名雲。五歲不能言,異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登弘治十二年進士。正德元年冬,劉瑾逮南京給事中御史戴銑等二十餘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謫貴州龍場驛丞。瑾誅,量移廬陵知縣。入覲,遷南京刑部主事。

十四年六月,命戡福建叛軍。行至豐城而寧王宸濠反,知縣顧佖以告。守仁急趨吉安,與伍文定徵調兵食,治器械舟楫,傳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七月壬辰朔,寧王襲下九江、南康,薄安慶。或請救安慶,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為賊守,我越南昌與相持江上,二郡兵絕我後,是腹背受敵也。不如直搗南昌。賊聞南昌破,必解圍自救。逆擊之湖中,蔑不勝矣。”眾曰“善”。宸濠果自安慶還兵。乙卯遇於黃家渡。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羣臣,官軍奄至。以小舟載薪,乘風縱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膠淺,倉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執之。凡三十五日而賊平。

帝時已親征,命安邊伯許泰為副將軍,偕提督軍務太監張忠將京軍數千,溯江而上,抵南昌。忠、泰故縱京軍犯守仁,或呼名謾罵。守仁不為動,撫之愈厚。病予藥,死予棺,遭喪於道,必停車慰問良久始去。京軍謂“王都堂愛我”,無復犯者。忠、泰輕守仁文士,強之射。徐起,三發三中。京軍皆歡呼,忠、泰益沮。

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尚書。守仁不赴,請歸省。守仁病甚,疏乞骸骨,舉鄖陽巡撫林富自代,不俟命竟歸。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

守仁天資異敏。謫龍場,窮荒無書,日繹舊聞。忽悟格物致知,當自求諸心,不當求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篤信不疑。其為教,專以致良知為主。學者翕然從之,世遂有“陽明學”雲。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華性孝,士論多之 多:讚美。

B.寧王襲下九江、南康,薄安慶 薄:攻擊。

C.逆擊之湖中,蔑不勝矣 逆:迎戰。

D.守仁不赴,請歸省 省:探望。

2.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直接表現王守仁“多智善謀”的一組是( )(3分)

①劉瑾逮南京給事中御史戴銑等二十餘人。守仁抗章救。

②急趨吉安,與伍文定徵調兵食,治器械舟楫。

③或請救安慶,守仁曰:“不然。”

④凡三十五日而賊平。

⑤守仁不為動,撫之愈厚。

⑥忽悟格物致知,當自求諸心。

A. ①②④ B. ①③⑥ C. ②③⑤ D. ④⑤⑥

3.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王守仁有家學淵源。他的父親就有風度,有才華,很受皇帝器重。他自己更是早早就中了進士。被謫龍場時,開創了“陽明學”,自成一家。

B.王守仁的出生及童年非常有傳奇色彩。他在母腹中待的時間較長,名字是雲中神人所賜,直到五歲被異人拍打而且改名後,才開口會説話。

C.王守仁個性有剛有柔。劉瑾逮捕戴銑等人後,他主持正義,結果被廷杖遭貶謫。張忠、許泰等人故意刁難時,他又隱忍寬仁,最終感化了京兵。

D.王守仁文武兼備。他不僅通曉兵法戰策,在平定寧王造反的過程中,多出奇計,指揮若定;而且善於射箭,曾以“三發三中”贏得京軍歡呼。

4.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宸濠舟膠淺,倉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執之。(5分)

(2)守仁病甚,疏乞骸骨,舉鄖陽巡撫林富自代,不俟命竟歸。 (5分)

參考答案:

1. B(薄:迫近,逼近)

2. C(①為守仁正直耿介,④為間接表現守仁智謀,⑥為守仁於學問上的造詣。)

3. B(“名字是雲中神人所賜”錯。)

4.(1)朱宸濠的船擱淺了,倉促換了條船逃跑,王冕率領的士兵追上去抓住了他。

(“膠淺”、“倉卒”、“部”、“執”的翻譯。每個字1分,句意1分。)

(2)守仁病重,上書請求辭官回鄉,舉薦鄖陽巡撫林富代替自己,不等上命回覆竟就回家了。

(“甚”、“乞骸骨”“舉”“俟”的翻譯。每個字1分,句意1分。)

王守仁

王守仁,字伯安,餘姚人。弱冠舉鄉試,學大進。顧益好言兵,且善射。兵部尚書王瓊素奇守仁才。十一年八月擢右僉都御史,巡撫南、贛。當是時,南中盜賊蜂起。守仁至,親率鋭卒屯上杭。佯退師,出不意搗之,連破四十餘寨,俘斬七千有奇。疏言權輕,無以令將士,請給旗牌,提督軍務,得便宜從事。明年七月進兵大庾。凡破巢八十有四,俘斬六千有奇。還至贛州,議討浰頭賊,獨仲容未下。橫水破,仲容始遣弟仲安來歸,而嚴為戰守備。守仁歲首大張燈樂,仲容信且疑。守仁賜以節物,誘入謝。仲容率九十三人營教場,而自以數人入謁。守仁呵之曰:“若皆吾民,屯於外,疑我乎?”悉引入祥符宮,厚飲食之。賊大喜過望,益自安。守仁留仲容觀燈樂。正月三日大享,伏甲士於門,諸賊入,以次悉擒戮之。餘賊奔九連山。山橫亙數百里,陡絕不可攻。乃簡壯士七百人衣賊衣,奔崖下,賊招之上。官軍進攻,內外合擊,擒斬無遺。當是時,讒邪構煽,禍變叵測,微守仁,東南事幾殆。世宗深知之。甫即位,趣召入朝受封。而大學士楊廷和與王瓊不相能。守仁前後平賊,率歸功瓊,廷和不喜,大臣亦多忌其功,因拜守仁南京兵部尚書。守仁不赴,請歸省。已,論功封特進光祿大夫,歲祿一千石。時已丁父憂,屢疏辭爵,乞錄諸臣功,鹹報寢。守仁已病甚,疏乞骸骨,舉鄖陽巡撫林富自代,不俟命竟歸。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

守仁天資異敏。年十七謁上饒婁諒,與論朱子格物大旨。遊九華歸,築室陽明洞中,數年無所得。謫龍場,窮荒無書,日繹舊聞。忽悟格物致知,當自求諸心,不當求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學者翕然從之,世遂有“陽明學”雲。

(節選自《明史 王守仁傳》)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 凡破巢八十有四 凡:總共

B. 內外合擊,擒斬無遺 遺:遺漏

C. 疏乞骸骨,不俟命竟歸 俟:保全

D. 與論朱子格物大旨 旨:意思,意圖

2、下列全都能表現王守仁“善於用兵”的一組是(3分)( )

①顧益好言兵,且善射

②守仁至,親率鋭卒屯上杭

③佯退師,出不意搗之,連破四十餘寨

④正月三日大享,伏甲士於門,諸賊入,以次悉擒戮之

⑤守仁賜以節物,誘入謝

⑥守仁前後平賊,率歸功瓊

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①⑤⑥

3、下列説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

A.王守仁被兵部尚書王瓊賞識擢拔,鎮撫南、贛一帶;進兵大庾、大破賊兵之後,上疏要求增加兵權,以方便進一步的行動。

B. 王守仁在贛州征討浰頭盜賊的時候,沒有正面進攻,而是用計誘敵入城,一一擒戮;最終擒獲餘賊,也同樣是設計成功。

C. 王守仁回到朝廷以後,因為歸功於王瓊而為楊廷和所不喜,同時又因為功高而遭到其他大臣的嫉妒。

D. 王守仁十七歲那年即與婁諒討論朱子的格物致知之學;貶謫龍場之後,悟到格物致知之學應從內心而非外物而來。

4、把文言文閲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若皆吾民,屯於外,疑我乎?(3分)

(2)乃簡壯士七百人衣賊衣,奔崖下,賊招之上。(3分)

(3)當是時,讒邪構煽,禍變叵測,微守仁,東南事幾殆。(4分)

參考答案:

1、C 俟:等候。(3分)

2、C ①是少年時候的學習,②是陳述駐軍事實,⑥是平賊以後回京。(3分)

3、A 進兵大庾是在要求增加兵權之後。(3分)

4、(1)你們都是我(管轄)的百姓,在外面聚集,難道是懷疑我嗎?

(3分,“若”、“屯”、語氣各1分)

(2)守仁就挑選了七百個壯士穿上強盜的衣服,跑到山崖下,強盜招呼他們上山。

(3分,“簡”、“衣”、“上”各1分。)

(3)當時,讒佞奸邪的人在朝中構陷忠良、煽風點火,災禍變化難以預料,沒有守仁的話,東南平賊之事就很危險了。

(4分,“讒邪”、“構”、“微”、“殆”各1分。)

[參考譯文]

王守仁,字伯安,餘姚人。二十歲考中鄉試,學業大進。只是更喜歡談論兵法,而且擅長射箭。兵部尚書王瓊一直認為守仁的才華不同尋常。十一年八月擢拔他做右僉都御史,到南州、贛州一帶做巡撫。當時,南州盜賊蜂擁而起。守仁到了以後,親自率領精鋭的.士兵駐紮在上杭。假裝退兵,出其不意,直搗敵巢,連續攻下四十多座敵營,俘虜、斬獲七千多敵人。守仁上疏説手中權輕,不能用來命令將士,請求賜予軍旗牌令,提調監督軍中事務,以便能方便做事。第二年七月進兵大庾。一共攻破敵巢八十四座,俘獲、斬首六千多人。回到贛州,商議征討浰頭盜賊,只有仲容沒被攻下。橫水被攻破以後仲容才派弟弟仲安來歸降,卻(偷偷地)緊密備戰。守仁在年初廣泛地張燈奏樂,仲容將信將疑。守仁賜給他們節日禮物,引誘他們入城拜謝。仲容率領九十三人在教場安營,自己帶領幾個人入城拜謁。守仁呵斥他們説:“你們都是我管轄的百姓,聚集在外面,難道是懷疑我嗎?”把他們一起引入祥符宮,好好地用酒食招待他們。盜賊喜出望外,更加放心。守仁請仲容留下觀賞燈樂。正月三日舉行合祀先王的祭禮,守仁在城門口埋伏了披甲士兵,盜賊入門,就一一擒獲並殺了他們。其他的盜賊逃跑到九連山。山橫亙幾百裏,陡峭絕立,無法攻克。於是就挑選了七百個壯士穿上強盜的衣服,跑到山崖下,強盜招呼他們上去。官軍進攻,裏應外合攻擊,捉拿斬首沒有遺漏。當時,奸邪的壞人在朝中構陷忠良、煽風點火,災禍變化難以預料,沒有守仁的話,東南平賊之事就很危險了。世宗深知此事。剛剛即位,就立刻召守仁入朝受封。大學士楊廷和王瓊不和,守仁剷平盜賊,都把功勞歸於王瓊,廷和不高興,大臣也有很多嫉妒他的功勞。因此就讓守仁做南京兵部尚書。守仁不去任職,請求回家探親。不久,論功行賞,封特進光祿大夫,歲祿一千石。當時他已經遭遇父喪,屢次上疏辭去爵位,請求記錄其他諸位大臣的功勞,這些請求都沒有回覆。守仁病得很重,上疏祈求告老還鄉,不等皇命下達,終究歸去。走到南安死去,五十七歲。

守仁天資聰明。十七歲拜謁上饒婁諒,和他談論朱熹格物致知之學的大意。遊覽九華山回來,在陽明洞中築室,幾年都沒有什麼收穫。貶謫到龍場的時候,窮荒之地無書可讀,每天覆習以前所學,忽然悟到格物致知之學,應該從內心而非外物去尋求,歎息説,道就在這裏。學者一致聽從他,世間於是有“陽明學”。

王守仁文言文4

王守仁

原文:

每日清晨,諸生參揖畢,教讀以次,偏詢諧生:“在家所以愛親敬畏之心,得無懈忽、未能填切否?温清定省之儀,得無虧缺、未能實賤否?往來街衢,步趨禮節,得無放蕩、未能謹飾否?一應言行心術,得無欺妄非僻、未能忠信篤敬否?”諸童子務要各以實對,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教讀復隨時就事,曲加誨諭開發,然後各退就席肄業。

凡歌詩,須要整容定氣,清朗其聲音,均審其節調,毋躁而急,毋蕩而囂,毋餒而懾;久則精神宣暢,心氣和平矣。每學量童生多寡,分為四班。每日輪一班歌詩,其餘皆就席,斂容肅聽;每五日則總四班遞歌於本學。每朔望,集各學會歌於書院。

凡習禮需要澄心肅慮,審其儀節,度其容止,毋忽而惰,毋沮而怍,毋徑而野,從容而不失之迂緩,修謹而不矢之拘局。久則禮貌習熟,德性堅定矣。童生班次,皆如歌詩。每閒一日,則輪一班習禮,其餘皆就席,斂容肅觀。習禮之日,免其課仿。每十日則總四班遞習於本學。每朔望,則集各學會習於書院。

凡授書,不在徒多,但貴精熟,量其資稟,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餘,則無厭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諷誦之際;務令專心一志,口誦心惟,字字句句紬繹反覆,抑揚其音節,寬虛其心意,久則義禮浹洽,聰明日開矣。

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書誦書,次習禮。或作課仿次複誦書講書次歌詩凡習禮歌詩之數皆所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樂習不倦而無瑕及於邪僻。教者如此,則知所施矣。雖然,此其大略也;神而明之,則存乎其人。

譯文:

每天早上,學生向老師行過禮後,教師按次序講課之前,要向全體學生提問:“你們在家的時候,自己那尊敬熱愛父母的心,有沒有懈怠的時候?能不能情真意切?每天早晚侍奉父母的禮節,有沒有虧欠和疏漏?能不能按照禮儀的要求一一做到?在路上過往的時候,步履姿態有沒有不檢點的地方?能不能謹慎小心?言語行動和內心活動,有沒有欺騙狂妄和非禮之處,能不能做到忠實守信堅定誠敬?”學生一定要如實回答這些問題,如果存在問題和缺點就要努力改正,沒有問題也要提醒自己不去犯這些錯誤。教師講課的時候,再隨時根據具體情況,循循誘導啟發教育。之後,學生各自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開始學習。

唱詩的時候,一定要保持面容莊重、氣息沉穩,要讓學生吐字清晰、聲音響亮,要控制節拍和聲調。不要浮躁急切,不要隨意喧譁,也不要膽怯害怕,時間久了,就會感到精神舒暢,心平氣和。每所學校按照學生數量的多少,分成四個班,每天輪流由其中一班唱詩,其他三班學生都坐在座位上,認真嚴肅地傾聽。第五天,將四個班的學生合在一起在學校輪番演唱。每月初一、十五兩日,各校都集中到書院一起演唱。

學習禮儀的時候,一定要靜心專注,要反覆推究學生的禮儀,考察他們的儀容舉止。不要鬆鬆垮垮,不要無精打采,也不要粗野無禮,要舉止優雅而不過於遲緩,恪守禮法而不過分拘謹,時間久了,動作和神情就會熟練自然,品德和習性也就能夠逐漸養成。學生的分班,也和唱詩的班次一樣,每隔一天,就輪流由一班表演習禮,其他三班學生都坐在座位上,認真嚴肅地觀看。習禮這一天,應免除他們的課業練習。第十天,將四個班的學生合在一起在學校輪流表演。每月初一、十五兩目,各校都集中到書院一起演出習禮。

講授課文的時候,不要一味趕進度多講,最重要的是要學生熟練掌握。根據每個學生的天資個性,能學會二百字的,只教給他一百字,讓他總是感到精力充沛,這樣就不會產生厭學情緒,反會體驗到學習成功的樂趣。朗讀課文的時候,一定要讓學生專心致志,邊朗誦邊思考,一字一句都要反覆體會理出頭緒,聲音要抑揚頓挫,心情要放鬆自如,時間久了,課文中的思想感情就會沁潤到學生心底,他們的記憶力和理解力也會隨之提高。

每天的課程,首先要對學生的品德進行考察,之後是背誦和朗讀課文,然後是禮儀學習,有些學生在這段時間完成課業練習,再之後是學生反覆朗讀課文和教師講授課文,最後是唱詩。習禮和唱詩這類課程,目的是保存學生兒童的天性,讓他們快快樂樂、不知疲倦地熱愛學習,這樣他們也就沒有時間去做那些不好的事了。教師瞭解學生的心理,就知道如何去進行教育了。但這也只是説個大概,真要使教育成為一種藝術,還要看教師個人的修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