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朱温三事》文言文閲讀題

《朱温三事》文言文閲讀題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95W 次

義理所在,雖盜賊兇悖之人,亦有不能違者。劉仁恭為盧龍節度使,其子守文守滄州,朱全忠①引兵攻之,城中食盡,使人説以早降。守文應之曰:“僕於幽州,父子也,樑王方以大義服天下,若子叛父而來,將安用之?”全忠愧其辭直,為之緩攻。其後還師,悉焚諸營資糧,在舟中者鑿而沉之。守文遺全忠書曰:“城中數萬口,不食數月矣,與其焚之為煙,沉之為泥,願乞其所餘以救之。”全忠為之留數囷,滄人賴以濟。及篡唐之後,蘇循及其子楷,自謂有功於樑,當不次擢用。全忠薄其為人,以其為唐鴟梟②,賣國求利,勒循致仕,斥楷歸田裏。宋州節度使進瑞麥,省之不懌,曰:“宋州今年水災,百姓不足,何用此為?”遣中使詰責之,縣令除名。此三事,在他人為之不足道,於全忠則為可書矣,所謂憎而知其善也。

《朱温三事》文言文閲讀題

註釋:①全忠:後梁太祖朱温,起初參加黃巢起義,降唐時被唐僖宗賜名全忠。②鴟梟:同“鴟鴞”,這裏代指罪人。

1.寫出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滄人賴以濟 (2)當不次擢用

(3)全忠薄其為人 (4)省之不懌

2.下列加點詞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樑王方以大義服天下 以其為唐鴟梟

B.劉仁恭為盧龍節度使 與其焚之為煙

C.於全忠則為可書矣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D.在舟中者鑿而沉之 所謂憎而知其善也

3.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5分)

(1)朱全忠引兵攻之,城中食盡,使人説以早降。

(2)僕於幽州,父子也。

4.文中舉了朱温三件事為了説明觀點。(2分)(用文中的句子)

5.通過此文,我們認識到應該用的方法評判人物。(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