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彙編10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彙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95W 次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彙編10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根據顏色和味道分辨各種水果飲料。

2、體驗自己調製水果飲料的樂趣。

3、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悦。

活動準備:

1、各種口味的果珍粉,如西瓜、水蜜桃、獼猴桃等。

2、幼兒人手1個杯子。

3、各種水果:西瓜、水蜜桃、獼猴桃等

活動過程:

1、説一説:

出示水果:

——“你知道這是什麼水果嗎?”

——“你喝過哪些果汁?你最喜歡喝哪種果汁?”

2、猜一猜:

出示各種果珍,提問:

——“你知道它們分別是什麼果珍嗎?”

教師將果珍調製成果汁後,提問:

——“猜猜這些飲料是哪種水果變的?”

3、試一試:

幼兒自選喜歡的水果粉,調製水果飲料。

互相嚐嚐同伴調製的水果飲料,説説飲料的味道。

活動反思:

果汁是幼兒非常喜歡吃得飲料,平時他們喝得最多的是牛奶,對於這種水果飲料特別的感興趣,首先讓幼兒根據顏色和味道分辨各種水果飲料,今天我給幼兒準備了兩種不同顏色的水果飲料,有得幼兒猜是牛奶和咖啡,有得猜是橙汁和咖啡,帶着這份好奇心幼兒自己調製水果飲料,幼兒知道將水倒進杯子後要用勺子攪拌均勻,這樣飲料才能充分溶解,讓幼兒體驗自己調製水果飲料的樂趣。

小百科:飲料即飲品,是供人或者牲畜飲用的液體,它是經過定量包裝的,供直接飲用或按一定比例用水衝調或沖泡飲用的,乙醇含量(質量分量)不超過0.5%的製品,飲料也可分為飲料濃漿或固體形態,它的作用是解渴、提供營養或提神。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交流,自主發現蛋卷的製作方法。 2.嘗試用團、搓、壓、卷等方法制作常見點心,並能夠藉助有關輔助材料。 3.體驗自主完成泥工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具:PPT《一盤點心》,《餅乾歌》音樂,輕音樂。 2.學具:橡皮泥人手一份,各種輔助材料 如印章……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交流,自主發現蛋卷的製作方法。

2.嘗試用團、搓、壓、卷等方法制作常見點心,並能夠藉助有關輔助材料。

3.體驗自主完成泥工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具:PPT《一盤點心》,《餅乾歌》音樂,輕音樂。

2.學具:橡皮泥人手一份,各種輔助材料如印章、吸管、小花片等每組一份。

3.經驗準備:平時吃過各種點心。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智慧樹中的“紅果果”和“綠泡泡”來我們班做客了,還要和我們一起來唱歌、跳舞,來,我們一起來表演《餅乾歌》吧!

(二)幼兒觀察、認識點心。

1.幼兒看一看,説一説。

教師:你吃過這些點心嗎?他們是什麼樣子的?是什麼形狀的?

逐一認一認,請幼兒説説各種點心。

2.教師小結。

教師:這些點心有的是圓圓的,有的是扁扁的,有的是卷在一起的,有的上面還有一些圖案。

(三)幼兒嘗試製作蛋卷。

1.引導幼兒討論蛋卷的製作方法。

2.幼兒自主嘗試製作蛋卷。

3.交流(動作示範)製作方法,教師語言歸納。先搓圓、壓扁再捲起來。

(四)製作其他點心,能夠藉助有關輔助材料。

1.經驗回憶。

問:你還吃過其他的點心嗎?

2.教師介紹一些輔助材料,如吸管、鈕釦、印章等。

3.幼兒操作,教師進行巡迴指導。

(五)展示交流,結束活動。

1.教師:現在請你們來説説你做的是什麼點心?

2.請個別幼兒講述。 3.教師:這些點心可以用來幹什麼呢?幼兒自由講述。

  活動延伸:

1.區角活動:繼續提供皺紋紙等材料,讓幼兒在遊戲時製作各種點心。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會在手指(或手掌)上較均勻地塗色並進行印雷的方法。

2.積極參與操作活動,感受趣味藝術活動的快樂。

3.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想象和創作,對手印畫進行創造性地添畫。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

幼兒已掌握手指、手心和手掌的印畫方法,認識蝸牛、螃蟹、小雞等動物的外形特徵。

2.材料準備:

各種顏色的繪畫紙、水粉筆、水粉顏料、油畫棒、袖套、圍兜、調色盤等。

活動過程:

1.引入活動,引發幼兒的前期經驗。

(1)手指印畫,啟發幼兒想象:小小的圓點可以變出什麼?(小雨點、小花、小石頭等)

(2)手掌印畫:它像什麼?可以變出什麼東西?(小螃蟹、小孔雀、蜘蛛等)

2.介紹手指印畫的方法和注意點。

(1)用筆蘸顏料均勻塗於手指(或手心),然後在紙張上印畫。

(2)要在印好的色塊上點印花紋,需等色塊千了後才能再次印營。

(3)要重複使用手掌印昏,用濕布把手掌擦乾淨,再塗上另一種顏色。

3.幼兒手印營。

幼兒以組為單位自由選擇有色紙張,選取不同的顏色進行均勻地艴, “變”出各種圖像。鼓勵幼兒用手指印畫出與其他小朋友不—樣的小動物。

4.作品賞評。

(1)請幼兒觀賞他人的作品,鼓勵幼兒相互介紹自己的作品。

(2)教師引導幼兒就作品的用色、添畫等方面進行評價。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覆習對唱。

2.正確使用圓舞板和小鈴兩種樂器,掌握XX|XXX|的節奏。

3.初步嘗試看指揮演奏,體驗打擊樂的快樂。

活動準備:

1.XX|XXX|節奏圖一張。

2.兩種樂器:圓舞板、小鈴與幼兒人數相同,鼓一個。

活動過程:

(一)複習歌曲《在這裏》。

1.演唱歌曲《在這裏》。

2.複習對唱。

(二)學習節奏XX|XXX|。

1.觀察節奏圖。

2.幼兒自主學習打節奏。

3.請一幼兒示範打節奏。

4.教師示範正確打節奏。

5.集體拍手練習節奏。

6.創編其他身體動作練習節奏。

(三)學習用樂器演奏。

1.用圓舞板演奏。

(1)示範圓舞板的演奏方法。

(2)幼兒空手練習圓舞板。

(3)聽着琴聲用圓舞板演奏。

(4)鼓和圓舞板對奏。

2.用小鈴演奏。

(1)示範小鈴的演奏方法。

(2)聽着琴聲用小鈴演奏。

(3)鼓和小鈴對奏。

3.圓舞板與小鈴合奏。

4.幼兒與客人老師合奏。

活動延伸:

創遊活動:在小舞台提供樂器,供幼兒演奏。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教學目的要求

使學生懂得説謊話害處大。教育學生從小就要做一個誠實的繭子,不要説謹話。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1。老師知道小朋友們都愛唱歌。下面,我們一起泉聽一首歌,好不好?老師還要請同學們一邊聽一邊想: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樣的孩子?(擂放(好孩於,要誠實)一歌的卡通影礴)

2。聽完後討論:

歌曲中的小朋友是個怎樣的鎮子?

小結:這位小朋友把花瓶打碎後,不説謊話(板書課題:不説謊話)主動承認了錯誤,他真是一個誠實的孩子。我們應該向他學習。

過渡:也許有的小朋友會問老師.我們為什麼要做誠實的孩子呢?做誠實的孩子有什麼好處?我們看完一段動畫片,小朋友就會明白了!二、學習課文,明白道理。

播放動畫片(狼來了)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

2.再次插放動畫片(狼來了).要求學生邊看邊聽邊思考:放羊娃是怎樣騙山下人的呢?放羊娃騙了山下勞動的人幾次?

①第一次,放羊娃是怎樣騙山下人的?(用燈片出示文中田三)

(放羊蛙朝着山下大喊:“狼來了!”)

②第二次,放羊娃又是怎樣騙山下人的呢,(甩燈片出示文中圖三)

(放羊娃又一次説了謊話,山下人再次受騙)

③狼真的來了嗎?

(沒有,是放羊娃騙山下人玩呢!)

板書:騙放羊娃一次又一次地騙人,你覺得他這樣做好嗎?為什麼?

小結:放羊娃兩次説謊,騙得山下人兩次上山,給種田人帶來麻煩,耽誤了農活。

④(用燈片出示文中圖四),請同學們看幻燈,這一次,狼真的來了,放羊娃急得大喊“狼來了”,山下的人聽到喊聲,上山來了嗎?(沒有上山),山下的人為什麼沒有再上山?

⑤結果怎樣?(狼咬死了許多羊)

學生各抒己見,師相機板書:不相信

小結:第一、二次,放羊娃大喊“狼來了”,騙了山下的人,於是山下的人再也不相信放羊娃了。所以第三次,狼真的來了,儘管放羊娃急得大喊“狼來了”,可山下勞動的人以為放羊娃又在説謊話呢!因此山下的人沒有再上山。

⑥通過學習這個《狼來了》的故事,小朋友們明白了什麼道理?三、聯繫實際,指導行為。

1.你知道哪些不説謊話的故事,誰願意講給大家聽一聽?

2.老師講《好孩子,要誠實》的故事。

3.(出示字幕燈片)小朋友,如果遇到下面的情況,你應該怎樣做?

①你不小心打碎了學校的玻璃。

②上課聽寫生字時,你有兩個生字不會寫。

分學習小組討論,討論完後選代表發言。

4.剛才同學們都選擇了做誠實、不説謊的孩子,表現都很不錯。老師這兒還有兩組燈片,老師想先請同學們來看看鮮一組(出示燈片:課後“想一想”內容)

①我們就把圖中的這個小女孩取名叫小方吧。

放學後,小方和一位同學在河邊玩耍,到了下午6點2分才回到家。媽媽見到小方,着急地問:“為什麼才回家?”匠學們,如果你是小方,你會怎樣回答媽媽? (我在外面玩耍忘了時間,所以現在才回家)

師:聽了你真實的回答,媽媽肯定不會責怪你,只會提醒你下次一定要按時回家。

②我們再來看看第二組燈片(出示燈片:課後“想一想內容)

這個小女孩,我們就叫她蘭蘭。打掃完衞生後,蘭蘭揹着書包走出教室,在走廊上拾到一朵大紅花,老師已回家了,蘭蘭只好把大紅花帶回家。媽媽看見了,高興地問蘭蘭:“是老師獎的嗎?”小朋友,如果你是蘭蘭,你會怎樣説?

(不是老師獎的,是我在走廊上撿的,老師回家了,我明天交給老師)

小朋友們説的都是實話,你們都是誠實的孩子。

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不説謊話,做一個誠實的孩子,能增進同學間的友誼。如果誰説了謊話,又不屈改正,那他就會失去別人對他的信任。所以説:(出示字幕夕片)説謊話害處大。要做誠實的孩子,説實話,不説謊話。

(學生齊讀這兩句)

最後,請同學們跟着音樂齊唱《好孩子,要誠實》這{歌,老師願同學們都做誠實、不説謊話的好孩子。(播放舶蕩子,要誠實》一曲的卡通影碟)

  板書設計

五 不説謊話 騙放羊娃 山下人不相信

説謊話害處大

誠實的孩子説實話

教學後記

本課的表演唱《好孩子,要誠實》這一環節,其作用不容 忽視。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大膽使用禮貌用語"xx,你好!"。

2.在遊戲情景中體驗閲讀的樂趣。

教學準備:

1.小兔、小狗、小鴨毛絨玩具

2.簡單場景佈置,搭班老師扮演小動物;音樂(歡快的樂曲),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師:"寶貝,你好!"

2、幼:"媽媽你好",集體與個別相互問好。

3、師:"你們真有禮貌,今天,媽媽帶你們去小熊家玩。"

4、交代幼兒去小熊家路上也要有禮貌,見了誰説"你好"。

5、師:"我們要出發吧?"

二、開汽車遊戲

1、音樂起:在媽媽的帶領下,寶寶開汽車。

這時,遇到草地上的小兔,教師扮演小兔跳過來説"寶寶,你好",音樂停並帶領幼兒向小兔説"小兔,你好"!

老師帶領幼兒説"小兔,再見"。

音樂起,汽車繼續向前開。

2、途中遇見一隻小狗説"小狗,你好",音樂停並帶領幼兒説"小狗,你好",(集體與個別互相問好)。與小狗親親、抱抱等。

老師帶領幼兒説"小兔,再見"。

音樂起,汽車繼續向前開。(帶領幼兒學小貓走路的動作)。

3、途中遇見一隻小鴨,教師帶領幼兒向小鴨説:"小鴨,你好。"4、小鴨不理小朋友。

師:"小鴨問什麼不理我們,是我們説話聲音太輕,我們在大聲地在再向狗問好。"鼓勵幼兒用好聽、響亮的聲音向小狗問好。(表揚大聲問好的小朋友、鼓勵個別膽小的幼兒,向小狗問好)。

這時,小鴨向幼兒問好。帶領幼兒與小鴨擁抱等。

師帶領幼兒説"小兔,再見"。

音樂起,汽車繼續向前開。(學小動物走路的樣子)。

5、師啟發幼兒:"剛才,媽媽在家告訴你們,在路上見了誰就説'你好',啟發幼兒大膽主動與客人老師説"客人老師,你好"鼓勵幼兒用好聽大聲的聲音向客人老師問好。

音樂起,汽車繼續向前開。

三、小熊家做客

1.小熊出去散步了,它留下了幾張照片請我們看。

2.P11你好!你好!大家見面要問好。(引導幼兒向小熊問好)"啾!啾!"什麼聲音?誰在向小熊問好?

3.P2小鳥説:"小熊,你好!"小熊應該怎麼説?

小熊跟小鼴鼠説了"再見",又繼續往前走,"啾啾啾"(操作PPT)這是誰的聲音啊?(幼兒:小鳥。)小鳥啾啾叫着飛來了,它看見了小熊,你們猜,小熊會説什麼?(幼兒:小鳥,你好。)真聰明,我們一起學小熊跟小鳥打招呼好嗎:小鳥,你好。你們的聲音可真好聽啊,看,這麼多小鳥聽到你們好聽的聲音都來了。它們圍着小熊高興地叫着:小熊,你好。

4.P3"咕、咕、咕"什麼聲音?誰在向小熊問好?你能猜出他們是誰?

原來是小熊的好朋友"鼴鼠"。(熊遇到好朋友,開心地跟好朋友打起了招呼:小鼴鼠,你好。小鼴鼠回道:小熊,你好。小熊真是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是嗎?(幼兒:是。)那你們想不想學一學?(帶領幼兒,表演着一段)6.p5吱吱,誰在向小熊問好?

P6小猴説:"小熊,你好!"小熊應該怎麼説?

幼兒:大象,你好。)你們也和大象一樣,是有禮貌的好寶寶。

9.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好多有禮貌的動物朋友,真開心!

a.你好!你好!大家見面要問好,我們都是懂禮貌的乖寶寶,現在寶貝們去找你的朋友和他抱一抱笑一笑問聲你好!

b.鼓勵幼兒和客人老師大膽的問好!

三、結束

寶貝們開心嗎?"天黑了,我們要回家了,"再次開汽車,在歡快的音樂伴奏下在走出活動室結束。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觀察圖片,理解圖片的內容,能大膽於表達自己的想法。

2、懂得不能隨便離開大人世或集體。

活動準備:

1、圖片

2、立體小雞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一,幼兒仔細觀察,提問

1。這是什麼地方?草地下有誰?

2。雞媽媽帶着小雞在做什麼?

3。雞媽媽對小雞們怎麼説?

4。小雞們跟着媽媽,小黃雞怎麼做?

(二)出示圖二

1。小黃雞走致電了什麼地方?誰來了?

2。野貓想幹什麼?

3。小黃雞怎麼做?

(三)出示圖三

1。誰趕來救小黃雞

2。雞媽媽是怎樣救小黃雞的?

(四)出示圖四

1。雞媽媽對小黃雞説什麼?小黃雞是怎麼説的?

2。以後小黃雞會怎麼做呢?

二、教師把四幅圖片連起來講一遍,問:

1。小黃雞為什麼會差點被野貓捉住?

2。離開大家的小雞還可能會遇到什麼危險的事?

三、遊戲:母雞和小雞

教師小母雞,幼兒當小雞,母雞帶着小雞到草地上捉蟲吃,教師隨時變換位置,看幼兒是否會主動跟隨隨,並招呼及時跟隨的幼兒,媽媽在這兒,寶寶快過來。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小班音樂教案:老花貓和小花貓

活動目的:

1、幼兒能夠跟着音樂學會遊戲

2、瞭解貓的一些特徵

3、複習遊戲“小魚,小魚哪裏遊”

活動準備:貓的頭飾、地毯、課前幼兒學會歌曲“老花貓和小花貓”

活動過程:

1、律動:“豬八戒"

2、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一樣東西(閉上你們的小眼睛,聽——喵喵喵)小朋友,這是什麼動物的聲音呀?對了,這是貓叫的聲音出示頭飾“貓”,老師要請我們班的小朋友學學“它”的叫聲,我們一起來學學小貓叫好嗎?幼兒學會叫了以後,教師可引導幼兒在地毯上做貓的一些動作,如:爬、伸懶腰、滾、玩皮球等。幼兒可以地毯上充分的發揮。

3、複習歌曲:幼兒與教師一起邊唱邊跳“老花貓和小花貓”

4、遊戲:老花貓和小花貓 規則:幼兒與老師一起唱前段,教師當貓媽媽,唱到歌詞:“找個地主躲躲好,媽媽就來找時“幼兒蹲下去,貓媽媽找小貓,當媽媽找到小貓以後,其它的小貓都站起來,叫喵喵喵(告訴貓媽媽你在什麼地方躲着的)

複習遊戲:小魚小魚哪裏遊

教師接着説:“哎呀,我的肚子可真餓呀,孩子們你們的肚子餓了嗎?我們去找找吃的吧,(進行遊戲)現在我們把小手拉起來,我們請幾位願意的小朋友當作小魚,請一位教師當“魚媽媽”其它的當作貓,我帶着小貓來到小河邊,手拉手做成一個魚網,遊戲開始:念兒歌:小貓説:“小魚小魚哪裏遊戲,你要游到哪裏去?小魚説:“我要遊戲到外面去”

小貓説:“想要出去不容易”(此時,小貓全都蹲下去,小魚就開始向外遊。小魚游出去時,不能從小貓的手上跳過去,只能從小貓的手下邊鑽出去)最後,小貓拉成圓圈一起往圈內走,(表示收魚網)一起把魚撈上岸,大家一起分享吃魚。遊戲結束。

結束部份:貓媽媽説:“孩子們,吃飽了沒有?(如幼兒説沒有吃飽,教師可再進行一次遊戲,如幼兒説吃飽了,媽媽就説我也吃飽了)現在我們也回家吧!!!!(幼兒走出教室) 附:

1=C 2/4 53|53|1-|53|53|1-|66|66|53|5-|66

許多 小花 貓 喵 喵 叫 今天 我們 真高 興 要和 一隻 老花 貓 喵 喵 叫 我的 小貓 在哪 裏 一會

66|53|5-|12|34|55|6-|54|32|1-||

媽媽 做遊 戲 找個 地方 躲躲 好 媽媽 就來 找 媽媽 就來 找 找呀 找呀 找找 找 小貓 找到 了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演唱歌曲進一步加深對常見水果名稱的瞭解。

2,能夠和感受音樂節奏的起伏,學唱歌曲,並隨之身體律動

3,初步學習進行簡單的歌詞創編。

活動準備:

1,幼兒對常見水果已有初步瞭解。

2,鋼琴伴奏《水果歌》

3,水果圖片:蘋果、菠蘿、西瓜(草莓、葡萄、櫻桃、香蕉等)

活動過程:

一、引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新朋友(出示圖片)大樹哥哥。可是大叔哥哥説:我啊覺得很孤單呢!你們看,我的身上只有綠色的葉子,看起來呀空蕩蕩的。小朋友們,請你們給我找個伴兒吧!顧老師後來發現了,原來大樹哥哥有很多的弟弟妹妹,他們都是一些可愛的水果寶寶。那現在顧老師要來唱首歌,請小朋友們豎起耳朵聽一聽,第一個出現的什麼水果寶寶。

二、活動過程

師唱第一遍:蘋果的歌。

師:小朋友你們有沒有聽到剛才老師歌裏唱的是什麼水果寶寶呢?

幼:西瓜。

師:對啦!我們看到第一齣現的是蘋果寶寶(出示圖片),蘋果寶寶來和大樹哥哥做伴了(把西瓜圖片貼在大樹上)。那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唱一遍吧!

大樹哥哥找到了他第一個好朋友,真開心呀!那我們再來聽聽看,第二個出現的是什麼水果寶寶

師唱第二遍:西瓜的歌,並將圖片貼在大樹上。

師:剛剛我們幫大樹哥哥找到了他們的好朋友:蘋果寶寶和西瓜寶寶。現在老師要請出大樹哥哥的第三個好朋友啦!這次還是要請小朋友豎起耳朵好好聽聽,第三個出現的是什麼水果寶寶呢!

師唱第三遍:菠蘿的歌

師:這次出現的是什麼水果寶寶呢?

幼:菠蘿

師:顧老師知道我們班也有一個小朋友叫菠蘿,請她來和我們一起唱一唱吧!

師:現在顧老師知道,我們的小朋友都有點兒聽累了,那我們就來一起跟着音樂跳跳舞吧!

(教授幼兒動作,強調後段歌詞重複時,手能夠隨着音調起伏而改變高度。)

師:剛才我們幫大樹哥哥找了三個好朋友,分別是什麼寶寶呢?

幼:蘋果寶寶、西瓜寶寶、菠蘿寶寶

師:那我們現在請小朋友來唱一唱他們自己的喜歡的水果吧!

(請幼兒説説自己喜歡的水果,並隨着歌聲做動作)

三、結束

師:最後我們來分個組,先請男孩子和老師一起唱,還要一起做動作。男孩子來唱蘋果寶寶吧!

男孩子唱

師:現在換成女孩子啦!

師:今天大叔哥哥很開心,因為點點五班的小朋友幫他找到了很多很多的.好朋友!我們來給自己鼓勵一下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鞏固用紙團印畫的方法來裝飾迷彩服。

2、引導幼兒合作進行紙團印畫的遊戲。

3、激發幼兒對解放軍的崇敬之情,感受迷彩服色彩的協調美。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1.有過紙團印畫的經驗。

2.教師範畫一張;迷彩服圖片;黃、綠、顏料若干。

3.服裝紙樣若干,紙團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欣賞圖片,初步瞭解迷彩服的作用,激發興趣。

1、提問:解放軍穿的衣服是什麼顏色的?那你知道解放軍打仗的時候穿什麼衣服呢?你知道這衣服的名字是什麼? (迷彩服)。

2、觀察圖片,迷彩服有些什麼顏色?為什麼要穿迷彩服呢?他靠什麼隱藏自己?

師介紹:迷彩服由大小不同的色塊組成,有綠、黃、黑、棕等顏色。打仗的時候,戰士穿上迷彩服,使自己融於大自然,起到隱藏、保護自己的作用。

二、教師出示範畫,請幼兒欣賞討論製作方法。

師:這迷彩服穿着在身上多神氣啊!你們想穿嗎?可是,你們看這裏只有這白白的服裝, 怎麼才能變成神氣的迷彩服呢?

1、請幼兒自由交流製作方法。

2、引導幼兒説出用紙團印畫迷彩服的方法。

3、教師示範製作方法,並用簡短的語句解説:“ 團一團、蘸一蘸、按一按、換地方印一印”(重點演示印色的要求:將黃、綠兩種顏色均勻的印到服裝圖案中)。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

(一)要一起合作作畫,將白色衣服變成迷彩服。

(二)一個紙團只能蘸一種顏色,這樣迷彩服才是乾乾淨淨的。

(三)保持畫面,桌面,手臉乾淨。

四、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1、教師主要引導幼兒從合作和圖案這兩方面進行講評。

2、請幼兒穿上自己印畫的迷彩服進行時裝走秀。

活動反思:

《迷彩服》是小班的一節美術活動,是通過紙團印畫的方式開展的美術教學活動。為了提高幼兒的美術技能以及體驗美術活動的多樣性,同時能夠為小班幼兒合作意識的培養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我進行了這個教學活動。

解放軍叔叔的服裝引起了孩子們的關注、吸引了孩子們的眼球。活動的積極性很好的調動起來了,孩子們對於迷彩服也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孩子們聽得很認真,對知識有了一定的掌握,同時良好的傾聽習慣也得到了發展。其次,在講授製作方法時,我摒棄原先的直接講授的原始方法。通過展示迷彩服示範作品,鼓勵幼兒之間相互討論,説一説迷彩服上面的花紋是怎樣畫上去的,在此過程中也豐富了幼兒對美術材料的認識。總體來説,活動目標得到了很好地實現,孩子們也能積極地投入到活動當中,但過程中也存在或多或少、這樣那樣的問題。如幼兒合作完成作品後,沒有考慮到顏料沒有乾的問題,展示的過程也比較倉促。一連串的反應,讓活動的最後環節處理的有些着急。也就是説,活動前的預設問題很重要,教師要事先能夠想到孩子的回答、活動中能夠出現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