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寡人之於國也》優質課教案(通用8篇)

《寡人之於國也》優質課教案(通用8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25W 次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寡人之於國也》優質課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寡人之於國也》優質課教案(通用8篇)

《寡人之於國也》優質課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瞭解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思想基礎及歷史進步性。

2、瞭解孟子答問過程、論辯藝術及其“好辯、善辯”的主客觀原因。

3、瞭解並掌握“數”“發”“直”“兵”“勝”及其若干固定句式的對應今譯。

4、在綜合理解的基礎上背誦全文,並延展閲讀閲讀《仁者無敵》《出爾反爾》兩個選段。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本文的論辯過程及藝術。

2、難點:

《孟子》的思想內容,也就是“仁政”的具體內容。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

我們剛學了《論語》中的名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以禮樂治國,實行仁政。這種政治思想,在戰國中期由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孟子發展而為仁政學説。當時諸侯連年戰爭,生靈塗炭,孟子目睹人民的苦難,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形成了民本思想,提出了一個富有民主性精華的著名命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他認為人民是國家的基礎,民心向背是得天下與失天下的關鍵。統治者應該實行仁政,用仁愛之心對待人民,像父母對待子女一樣關心人民的疾苦,這樣就能贏得人民的擁護;反之,統治者實行虐政,就會遭到人民的仇恨,失去民心而變成獨夫,被人民推翻。《寡人之於國也》是孟子與梁惠王關於政事的一次回答。下面讓我們來讀一讀,背一背,想一想,然後再來議一議,看看孟子的仁政主張在本課中是怎樣反映的。

二、字詞正音

1、曳(yè):拖着。

2、數(cù):密。

3、罟(gǔ):網。

4、洿(wū):窪地積水,池塘。

5、鼈(biē):團魚,俗稱王八。

6、彘(zhì):豬。

7、悌(tì):敬愛兄長。

8、莩(piǎo):餓死的人。

三、《孟子》簡介

參看課文

四、解題

本文選自儒家經典名著,詞語看似淺易,內涵卻很艱深。仁政是孟子政治學説的核心,《孟子》一書中多次論及仁政的有關問題。

這篇課文記述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對話,圍繞“民不加多”的問題展開討論,闡述了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並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會的不平等。

戰國時代,各諸侯國的統治者,對外爭城奪地,相互攻伐,“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對內殘酷剝削,勞役繁重,破壞生產力。這就造成了兵員缺乏,勞力不足,是個十分突出的問題。爭奪人力,成為各諸侯國統治者的當務之急。由此可以看出,梁惠王提出這個問題實質是想借助增加人力而增加國力。

五、課文串講

1、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

對於國家(總算是)了啦。河內遇到饑荒,

焉耳矣:三個語氣詞連用,表強調,重點在後一個。

2、河內兇,則移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

兇:穀物收成不好,荒年。

移:遷移。

粟:小米,指穀類。

亦:也是。

其:代河東。

3、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察:考察。

政:政治

無如:比不上。

加:更。

何也:這是什麼原因呢無如。

第一部分(1自然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

戰國時代,各諸侯國的統治者,對外爭城奪地,相互攻伐,“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對內殘酷剝削,勞役繁重,破壞生產力,這就造成了兵員缺乏。勞力不足,是個十分突出的問題。爭奪人力,成為各諸侯統治者的當務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之前,自詡“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然後以賑災救民為例,申説自己治國勝於“鄰國之政”,“河內兇,則移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從兩方面描述救災的具體措施。“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進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鋪墊。“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歸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這種心理來宣傳“仁政”思想並想引導他實行王道政治的。

4、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

好戰:喜歡打仗。

以……喻:用……來比喻。

5、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百步,則何如?

填然鼓之:咚咚地敲着戰鼓。

填:擬聲詞。

鼓:名作動。

之:助詞,無義。

兵:武器。

刃:刀鋒,借代。

兵刃:同義複詞。

棄甲曳兵而走:拋棄鎧甲拖着兵器。

或:有的憑(自己)恥笑。

而:表修飾。

百步:數量詞活用作動詞,跑了百步。

而後:然後。

6、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不:那隻不過沒有(跑)。

直:只是,不過。

7、“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之民)也。

知道這個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鄰國多。

無:同毋,不要。

之;取獨。

第二部分(2─4自然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問題,而是利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設喻,啟發對方使對方容易接受。“王好戰,請以戰喻。”總提一句,然後舉出兩個逃兵“棄甲曳兵而走”的兩種情況。根據敗逃距離的遠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的反問,進一步啟發,誘使對方在不知不覺中説出否定自己論點的話:“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這兩話忽然轉入正題,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遷民移粟”跟鄰國統治者的治國不盡心,實質上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形式上數量上不同而已。這裏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並不能使民增多,要使民增多,必須施仁政、行王道。於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過渡到第三部分。

8、“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

違:違背。

谷:糧食。

數罟:細網。

入洿池:進入池塘。

勝:盡。

9、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鼈不可勝食。

以:按。

時:時令。

10、是使民養生喪死而無撼也。

喪死:為死了的人辦喪事。

而:表承接。

11、王道之始也。

之始:這就是……開端。

王道:以仁義治天下,這是儒家的政治主張。

5─7自然段為第三部分:

5自然段:闡述“王道之始”的道理:

孟子認為,合理地發展生產,使老百姓“養生喪死而無撼”是實行仁政的開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三組排比句,提出了發展生產的三種措施,以及採取這些措施後所產生的效果。連用“不可……勝也”的句式,給人以吃不完,用不盡的感覺,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説服力和感染力。接着又用“谷與魚鼈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來小結前面三組排比句,又以這個結論為前提推出新的結論:“王道之始也。”作者在這裏把三層意思、三方面的內容緊緊聯繫在一起,並把“使民多加”的問題跟行王道緊密聯繫起來。

12、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樹:動詞,種植。

之:助詞,無義。

衣:穿。

帛:絲織品。

豚:小豬。

彘:豬。

13、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畜:畜養。

無:通毋,不要。

失:錯過。

時:時機。

其:代雞、豚、狗、彘。

奪:耽誤。

14、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

時:農時。

15、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謹:謹慎。

庠序:古代指學校。

教:教化。

申:反覆講述。

孝:尊敬父母。

悌:敬愛兄長。

義:道理。

16、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頒同斑。

頒白:頭髮花白。

負:揹着東西。

戴:頂着東西。

黎民:老百姓。

王:名作動,稱王。

未之有:否定句代詞作賓語後置。

6自然段:闡述王道之成的道理:

孟子進一步提出教養百姓,使民心歸順的仁政主張,也是“使民多加”的根本措施。“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這三組排比句又提出了發展生產的三種措施,以及採取這種措施後產生的效果。這三種措施與上文的三種措施相比,顯然前進了一步,具有更強的主觀能動性。孟子不僅主張養民,還主張教民:“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作者在這裏連用四組排比句,把自己的主張層層鋪敍,渲染得有聲有色,為梁惠王展現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後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兩句承上啟下,順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結論,與前文“王道之始”相呼應。

1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檢:約束

塗:同途,道路。

莩:餓死的人。

發:打開糧倉,賑濟百姓。

18、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

則:錶轉折。

歲:年成。

19、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何異:什麼不同。

於:與。

20、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歸咎。

斯:那麼。

至:到,這裏指歸順。

7自然段:闡述“使民加多”應有的態度。

孟子批評統治者的虐政,從反面證明自己主張的正確,前兩段已經把行王道的道理講得十分透徹,這一段照應文章的開頭。梁惠王口口聲聲説於國“盡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哪裏談得上“盡心”呢?“狗彘食人食”和“塗有餓莩”形成鮮明的對比,深刻地揭示了當時社會的不平等。接着作者針對統治者歸罪於歲的推諉,運用比喻進行駁斥:“塗有餓莩”歸罪於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殺之”歸罪於兵器一樣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統治者的虐政。最後兩句,“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簡意賅,不歸罪於年歲,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飽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禮儀,才能使他們歸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開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問。

第三部分(5~7自然段)闡述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六、用推斷方法理解文言文

1、以意逆志法:

即遇到讀不懂的地方,可跳過去,待全文大意理解得差不多後,再根據上下文,假設一種解釋,有時甚至可以猜測,這種方法,叫做“以意逆志”,“逆”是“迎合”的意思,如本文中的“謹庠序”,就可利用這種方法。

2、利用對偶、排比、互文等方法進行推斷:

如本文的“數罟不入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我們可以根據“斧斤”句推斷“數罟”句的句意。

3、根據上下思路和邏輯關係推斷:

如“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的句意,就可以根據上文“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來推斷。

七、作業

第三題。

《寡人之於國也》優質課教案 篇2

設計思想:

以誦讀為切入點,讀寫結合,把文言文當文章讀,還先賢文章以文氣。

教學目標

1、讀準字音,不丟字,不添字

2、讀出標點、句段的停頓

3、讀出文言虛詞的語氣

4、讀出文章情節內容的意味

5、積累文言字法詞法句法

教學重點:

1、文言虛詞語氣的把握和誦讀

2、由文言虛詞的語氣推斷人物心理

教學原則:以學生誦讀為主要課堂活動,以教師點撥控制為主導,以誦讀啟發學生思維為訓練主線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文:教師範背一遍文章,學生齊讀兩遍,教師聽音,糾正字音。(在讀、聽中進行字音教學,省時高效)男生齊讀,女生合書聽,默譯,女生讀,男生亦然。(聽譯訓練,培養學生對文言文的整體感知能力,為下面的譯文打下基礎)

二、譯文原則:字求其訓,句索其旨

二把法:

1、把註釋搬上課文

2、把問題,提給老師、寫在紙上交給老師或寫在黑板上

(本環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提問中,教師決定點撥的重點)

三、講文多媒體展示:課文中“通假子,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固定用法、重要句式”的課件,學生做筆記,教師針對學生口語提出的、寫在紙條上黑板上的問題補充講解。(由於時間關係,多媒體展示環節可放到自習課或晚自習,課上只對提問進行點撥)

四、作業在筆記本上整理多媒體展示的文言文字法詞法句法。

第二課時

一、誦文——教師點撥示範

師誦第一段,要讀出“也、焉耳矣、亦然、何也”中粱惠王的自誇、指責的語氣。

學生齊讀,體會以上文言虛詞的讀法。

提問:從這幾個文言虛詞讀法上看,梁惠王當時的心理是什麼樣的?

多媒體展示:

孟子見梁惠王{三次}

第一次: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第二次:梁惠王立於沼上,顧鴻雁麋鹿,曰:“賢者亦樂此乎?”對曰:“賢者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

第三次:課文提問:孟子三次見梁惠王,三次關係的遠近不同,請同學們概括一下都是什麼關係?

明確:朋友、主僕、君臣。

提問:第三次既是君臣關係,孟子還敢不敢向梁惠王直接談“王道”思想?明確:不敢。

提問:孟子運用了什麼方法勸諫?明確:設喻。

提問:那麼,此時梁惠王和孟子的心理各是什麼樣的?

明確:梁惠王:自誇、指責;孟子:曉自身安危,運用婉曲方式勸諫。

二、誦文——學生自主學習

(一)把學生分成四組,課文按2——4、5、6、7段分成四部分,每組承擔一部分。經過組內集體誦讀後,推選一人示範誦讀,一人揣摩孟子心理,一人補充點評。

(二)教師分部分展示多媒體課件,點評、朗讀、背誦。

擇喻(2——4段):好戰走或或則何如?

(講述平緩繪形)

誘入:不可直------耳是------也。

(脱口遲疑)

欣慰:知此無望----------也。

(少許感歎,少許暢快)

5段、也①句末語氣詞,表判斷或肯定疑問②句中停頓③副詞,片刻例:“來也匆匆”;讀音Уě開口響亮

農谷也池魚鼈也

山林材木也(肯定)

是-----也(判斷)王道之始也

(多些感歎,多些暢快)

6段、矣①語氣詞,表完成“了”②表感歎③表命令請求;讀音yi低沉搖曳

宅樹桑衣帛矣

畜有時食肉矣(感慨未之有也

田有時無飢矣之極)(暢快之極)

教義不負戴矣

提問:“未之有也”,與“未有之也”讀法的區別?

點評:“之”既是前置的賓語,又有舒緩語氣作用,重音停留在“有”上,表現了暢快之情。

7、焉:語氣詞(感歎強調暢快總結)讀音yan平穩滿足

食人食------檢非我也,歲也

對比餓莩------發類比非我也,兵也

無罪歲,斯------焉!

三、梁惠王的心理

之始:養生喪死無憾

(距離小,要達到)

王道之成:衣帛食肉不飢不寒梁惠王

(前景美,吸引人)

之阻:罪歲(相對照,愧疚生)

四:孟子的“文氣”

提問:為什麼在“戰喻”和“王道之阻”語段不用或少用語氣詞?

明確:“戰喻”是敍述,描繪形象,而語氣詞長於感情的抒發;“王道之阻”是對梁惠王的指責,照應開頭。對梁惠王的指責,孟子運用了對比、類比、整句,更顯氣勢,並且形成短促有力的語流。

提問:文中“王道之始、之成、之阻”中,“也,矣、焉”三個語氣詞的順序顛倒,可以嗎?

明確:不可,因為“也”表示輕快感情(《醉翁亭記》中20多個“也”字寫“樂”),“矣”表感歎、暢快升級,“焉”字一般用於滿足式的感歎暢快,有總結強調的作用。這樣用,反映了孟子談話內容的層次感和思想感情的加深。

提問:有人評論:“談孟子文,令人感到氣勢磅礴,感情激越,鋭不可當”,請你總結一下,本文是如何體現這種文氣的?明確“1、文言語氣詞的分層運用2、排比、對比、類比、整句的運用

六、作業:想象式翻譯課文,補上樑惠王和孟子的心理活動。

《寡人之於國也》優質課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同“誦讀式教案“

2、理解文中孟子的民本思想

教學重難點:

通過對文章關鍵字詞語義的把握來理解文章中心

教學原則:

教師提出“牽一髮動全身“的問題,促使學生思考,達到深刻理解文章的目的。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與誦讀式教案相同

第二課時

解文北宋哲學家程頤認為,孟子論王道的文章沒有超過這章的,同學們思考一下,文章359個字,有多少個“民”字?梁惠王講了幾個,孟子講了幾個?明確:共有7個民字,,梁惠王講了3個,孟子講了4個。

提問:根據文章內容,請給每個“民”字前加上定語?

(把學生分成幾組,分別討論,然後,每組推選中心發言人發言,大家討論)

教師分段明確:

(一)梁惠王之民

1、青壯年之民

梁惠王乃好戰之君,因此,“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這句話中的“民”字,應做“青壯年男子”理解。朱熹是這樣解釋的:“移民以就食,移粟以給其老稚不能移者”。朱子解釋的着眼點在留下的老幼,注意的是老幼的不能行走。若真是為了救災,根本不必要移民,而且,移民涉及到家庭倫理等社會穩定的諸多因素。梁惠王的一切決策都要以戰爭為指歸。

2、明:全體之民暗:青壯年之民

“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中的民,實際上已包含了兩層含義,在聽者看來,是指全體老百姓,但,梁惠王這個與孟子一見面就談“以利吾國”(利,蓋富國強兵之類,朱子注)的“好戰之君”,其心思指的是青壯年男子。

(二)孟子之民(偷換概念)

1、全體之民

“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中的“民”,孟子順着上文梁惠王所説的“民”的含義,講成全體老百姓。

2、“生與死”之民即青少年與老年百姓

在‘王道之始”中講民的“養生喪死”,從“生與死’中,我們可以看到,這裏的民可分成兩類,一類是“生”,即青少年,一類是“死”,即老年人。

3、五十、七十之民黎民

在“王道之成”中,孟子多次強調“五十者”、“七十者”,意在指民中的老者,也就是“王道”的關鍵是“老者之養”;黎即黑,黎民,是秦時的黔首,統治者對老百姓的蔑稱。在這裏,孟子特意提出民指普通百姓。

4、全體百姓

最後,在談“王道之阻”時,“斯天下之民至焉”的民,孟子又回到了“全體老百姓”之義上了。

從“民”的意義不斷轉換上,我們看到了孟子的“民”更多地傾向於民之老者和全體百姓,“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正是孟子民本思想所在。一個“民”字,既可看到孟子的論辯藝術,又可反映孟子的民本思想——王道。

方案設計之三

——讀寫結合式教案

第一課時與誦讀式教案相同

第二課時

[課題要點]通過寫作,探究梁惠王和孟子的心理變化,同時開掘高考寫作題材新領域。

一、填空:通過這次對話,梁惠王從“好戰之君”變成了“仁義之君”,孟子由考慮“自身之安”而設喻的思想家變成了為“天下之安”而拼死勸諫的思想家。

二、寫作訓練:閲讀以下文字,運用課文的內容,展開想象,以“的選擇”為題寫一篇作文。

2002年全國高考優秀作文欣賞:

《小重山》後的選擇

江蘇考生得分:60分

提問:讀文時注意,文中哪些地方寫了岳飛艱難的心靈選擇?

營中的梆子敲了三下:三更天。我卻絲毫沒有睡意。面前的几案上,一端放着直搗黃龍的地圖,一端卻是傳令退兵的十二道金牌。火盆裏的炭火只剩下零星的幾點,一陣風裹着雪

花衝進營帳來,火熄了,更冷。硯中的墨凍了磨,磨了又凍。我該如何選擇?

今夜很靜,往日士卒總會三五成羣圍成一圈,點上篝火,高唱我填寫的《滿江紅》:“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但是今夜什麼聲響也沒有,他們都睡了嗎?我披了件衣服走出帳外,頓時呆住了:所有的士卒整整齊齊地站在雪地上,雪花一片一片落在他們的盔甲上、兵刃上。一個士兵顫聲問我:“元帥,我們要退回去嗎?”我無法回答,正是他昨天笑着對我説:“城中有我的老母,打進去就會見到他老人家了,我要給她帶好多好吃的,因為他到現在還沒吃上一塊肉……”我看到他的臉上衝出兩道雪槽,我伸手抹去他臉上的雪。哪個熱血男兒不為無法保護自己的母親而感到屈辱,哪個母親會相信自己的兒子是個臨陣脱逃的懦夫?我不由得感到背後母親刺下的字越來越燙!我沉聲問道:“誰説要退兵?牛首山下,朱仙鎮中,那麼多回合的生死考驗,我們誰想過後退?如今中原正隱現久違的王氣,我們會退兵嗎?”我把士兵勸回營帳,自己步入山中。

路很難走,稍有不慎就會跌下崖去,摔個粉身碎骨。“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聽我想到了汴京城頭的李綱,保衞了汴京卻被朝廷撤了職,病死歸鄉的途中。我想到了宗澤,一心收復失地,卻在病榻上三呼“渡河”,悲憤而死。我想到了自己,朝廷會怎樣對待我呢?是下獄,還是絞殺?我拼死拼活,百戰穿金甲,為的是誰?“卧榻之旁,豈容他人安眠”的祖訓,早被輕歌曼舞泡軟了“腰骨”,這樣的昏庸之君保他何用?退兵,退兵,我不由得憤懣起來。但是,趙家的精美畫舫如何敵得過金賊的堅船利炮?肥得邁不開步子的千里馬又如何充當胡虜鐵騎的對手?我彷彿聽到了寡母孤子的呼喊,彷彿看到了滿地橫屍,母親在指着我的鼻子責罵。我驚出一身冷汗,叫道:“中軍!”“在。”是一個壯實的北方小夥子。我拍拍他的肩膀,説:“傳令,拔寨進軍!”

[評點]這是一篇令人拍案叫絕的考場奇文。題材來源於一首古詞,這實際上是,開拓了作文的內容領域;編述故事的寫法,已讓人眼前一亮;以岳飛的第一人稱視角從容的展開敍述。則表現了極強的自信。更為出奇的是,作者着眼於特定情境所激發的心靈衝突,以大膽的想象和虛構,重新安排歷史,顯示了鮮明的個性和過人的膽識。這樣的構思,顯然需要平時積累的古典文學修養和才氣作為依憑。

此外,作者描寫的功力也值得稱道:整篇文章,字裏行間藴滿深情;主人公的心底波瀾、情意湧流,被刻畫得異常逼真;一切的感覺、一切的思緒彷彿都已還原到特定的歷史意境之中;風雪等自然環境的描寫,雖寥寥數筆,卻有效的渲染了氣氛。讀這樣的佳作,如飲醇酒,酣暢痛快。

《寡人之於國也》優質課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解釋並翻譯文中的關鍵詞句,疏通文意,背誦全文,積累文言基本知識,提高文言文閲讀能力。

2.梳理孟子與梁惠王對話的層次,分析孟子運用的論辯手法,感受其中藴涵的思想魅力。

3.探究孟子雄辯特色背後的人格因素、社會理想中的精神底藴,瞭解其“大丈夫”人格的追求,提升精神境界。

4.合作探究孟子及其學説受到冷落的歷史原因,拓寬閲讀視野,培養探究意識,獲得人生智慧。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孟子善用比喻説理,氣勢充沛的論辯方法

難點:“五十步笑百步”這一比喻的推理過程

教學時數:

兩課時

説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瞭解孟子

二、在誦讀的過程中檢查課前預習,

第一讀通能讀準字音、解釋文中的字詞句。在預習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字詞句方面的問題?(師生共同解決)

1找一學生讀難讀的字詞2.解釋加點詞語3翻譯句子

第二讀懂這篇文章是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對話,換一種方式來讀,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讀,一個扮演梁惠王,另一個扮演孟子。

注意①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②讀出感情(注意重音、語速、語氣、語調和斷句)

三、深入理解,説説梁惠王是怎樣的一位君王。

明確:梁惠王窮兵黷武,高高在上,急功近利,他並不關心民生疾苦,卻自以為用心治國,感覺良好,很有些自負、傲慢和糊塗。他與孟子的談話,與其説是尋找解除困惑的答案,不如説是宣泄不滿和牢騷。

四、面對這樣一位君王,孟子是怎樣一步步去説服他的?

明確:第一步:講故事,巧妙設喻,欲擒故縱,讓對方心甘情願接受自己的主張。第二步:繪藍圖,排比鋪陳,宣揚仁政,描繪一幅百姓殷富安定的圖景。第三步:作回答,現實場景,擊中要害,犀利的詞句和浩然正氣讓對方無從躲閃。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具體分析“五十步笑百步”這一比喻的推理過程、兩幅王道圖景、最後批評梁惠王的“罪歲”。

五、佈置作業。

本文是對話體,由孟子與梁惠王的問答組成。在下列空白位置上為梁惠王各設計一句話,表現梁惠王論辯時的心理活動,並説明理由。

1.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課時

一、學生合作,討論完成上節課作業。

明確:1.可以添加“寡人願聞其詳”之類的話。理由:通過“五十步笑百步”的寓言故事,使梁惠王意識到五十步與百步並沒有本質的區別,但他也許不會就此承認自己治國的“盡心”與鄰國之君一樣,他還希望對方作出具體的解釋。

2.可以添加“何也”之類的話。理由:孟子用各種符合仁政的做法的誘人的結果(“養生喪死無憾”)引出他的“王道”主張,但到底什麼是“王道”還不是很清楚,對方還需要從正面加以闡發。

3.可以添加“先生所言有理,然百姓之多寡究竟是何原因”之類的話。理由:孟子的“王道”樂土“、仁政”美景,固然有感染力,能打動梁惠王,也暗含着對梁惠王開頭的困惑的解答,但對梁惠王這樣感覺良好而又顢頇昏庸的君王,還必須旗幟鮮明地給出具體解答,促其醒悟。

通過這些合理添加的話,我們能體會出梁惠王當時從迷惑不解到若有所悟,從不滿沮喪到受到觸動不得不考慮的複雜心態,也感受到孟子論辯的強烈效果。

二、孟子為什麼能取得這樣的論辯效果?

明確:1.善於揣摩對方的心理,把握情勢,巧設陷阱,誘使對方入彀。

2.運用比喻論證的手法,把抽象的思想形象化,產生了神奇的論辯效果。

3.語言上多用排比的形式,氣勢磅礴,鋒芒畢露,犀利明快。

4.具有特立獨行、頂天立地的“大丈夫”精神。

三、你估計梁惠王會不會接受孟子的主張?

(鼓勵學生髮表不同見解。)

投影《史記·孟子荀卿列傳第十四》中的有關資料,請學生用自己的話説明孟子當時的處境和遭遇。

孟軻,鄒人也。受業子思之門人。道既通,遊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樑,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於事情。當是之時,秦用商君,富國強兵;楚、魏用吳起,戰勝弱敵;齊威王、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天下方務於合從連衡,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四、誦讀領悟。

齊讀文中“不違農時……未之有也”這一部分內容。

五、這幅社會圖景讓你有什麼感覺?它有什麼特點?表現出孟子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1.給人一種富足、快樂、安詳、美好的感覺。統治者役民以時,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加之普行教化,老有所安,幼有所教,其樂融融。

2.對理想社會的嚮往。“以天下為己任。”同情人民的苦難。救民於水火的抱負。“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百折不撓。堅定執著。勇於擔當、經世濟民的情操。“大丈夫”的人格和精神……

六、齊讀課文,體會文章的語言之美、情感之美和思想之美。

《寡人之於國也》優質課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瞭解《孟子》的有關知識;

2.歸納課內的文言文字、詞、句知識;

3.理解文中體現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4.欣賞體味孟子散文雄辯的説理藝術。

教學重點

1.多義詞義項的歸納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2.課文中“五十步笑百步”比喻的理解。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整體感知

1.由《論語》導入新課。

孟子是繼孔子之後的儒學大師,我們經常“孔孟”並稱,初中時,我們學習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都是勸説君王施仁政。今天我們學習《寡人之於國也》,看看孟子是如何憑着他高超的論辯技巧,闡述仁政的具體內容的。

2.介紹《孟子》及孟子散文的特點(結合擴展資料中的相關知識)

3.教師範讀課文(或播放朗誦錄音)

(1)要求學生認真聽,糾正自己的讀音及句讀錯誤。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3)教師投影,正音:

根據漢語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給加點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要註明。

4.引導學生對照註釋默讀課文,把握全文大意

討論交流後,點撥:《寡人之於國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現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論述瞭如何實行“仁政”以“王道”統一天下的問題。

從具體段落來看,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寫梁惠王為自己“盡心於國”,而“民不加多”提出疑問。

第二部分(“孟子對曰”至“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依據梁惠王有通過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願望,孟子幫助他認識到在政治上與鄰國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災的好事而已,本質上並沒有區別,使文章自然而然地過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根據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戰國時國君所有的“統一天下”的宏願,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張。

二、課文分析

1.提名5名同學分節朗讀課文,檢查糾正讀音、斷句。

2.學生齊讀課文

誦讀指導:

第1段第1句要把梁惠王“自詡”的口氣讀出來。末尾“何也”要讀得稍重一些,疑問語氣加強。

第2段孟子設喻一段朗讀時慢一些,語氣應平緩。

第三部分排比,對偶句較多,要讀出孟子散文的氣勢磅礴、感情激越、鋭不可當的特點。要把反問句的反問語氣讀出來。

3.理清思路結構(在學生討論、明確段意的基礎上,教師板書)

4.學生對照板書,試背課文第1.2節

5.教師示範背誦第一節,指導背誦方法

點撥、誘導:找出重點句,劃分小層,理出思路,注意層與層之間的聯繫,注意關鍵詞和句子的異同,可同桌互相提示背誦。

三、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第一、二兩小節。

2.歸納文中的多義詞的含義。

第二課時

一、歸納文言文字、詞、句知識

1.檢查背誦第一、二小節。

2.歸納文中重點字、詞、句的相關知識。

教師採用投影或印發相關提綱,列出所要歸納解決的相關字、詞、句,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提問,教師糾錯、明確,在課文註釋及“思考和練習”的基礎上補充。

(1)理解並掌握文中的重點實詞

則連詞①順接,就,那麼。(則移其民於河東、則何如)②轉接,卻。(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

以介詞,①用、拿、把清以戰喻(用)樹之以桑(拿)申之以孝悌之義(把)②介詞,憑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③介詞,按斧斤以時入山林④動詞,認為老臣以媪為長安君計短也⑤然而,相當於“而”,以衞王宮

(7)應掌握的文言句式

指名學生口譯,重點點撥句式及翻譯註意點。

①否定句賓語前置

末之有也

②介詞結構後置

樹之以桑申之以孝悌之義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③判斷句

是亦走也非我也,兵也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

④固定格式

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

(8)疑難語句的理解、翻譯(指導學生翻譯,小組合作修改)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點撥:要注意一詞多義“食”的翻譯,還要把詞類活用和文言句式準確地翻譯出來。“塗”是“在路上”的意思,句式是介詞結構後置和判斷句。在翻譯成現代漢語時,要注意準確地表現孟子的思想感情。這兩句表現了孟子對酷政的批評,情感應是激昂的。可譯為:(貴族家的)豬狗吃人所吃的食物,(這些人)卻不加以制止,在道路上有餓死的人,(官府)卻不知道開倉賑濟,百姓(飢餓)而死,卻説:‘不是我的過錯,是因為年歲不好。’這種説法跟拿刀把人殺死,然後説‘不是我(殺的),是兵器(殺的)有什麼不同?’

二、分析理解

引導學生重點討論以下問題:

(1)“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説明了什麼道理?

點撥:梁惠王自以為自己對於國家較他國國君盡心,自己的政策比鄰國好,鄰國之民會自動投奔他。可是,鄰國之民不見少,自己的國民不見增多。因為他的目的在於增加兵源,老百姓看穿了他,又怎會來“送死”呢?孟子以臨陣脱逃為喻,“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風趣地説明,魏國的政策和鄰國的相差無幾,本質上講都是虐民暴政,所以不必希望民之多於鄰國。本體和喻體的貼切,使孟子的比喻充滿了邏輯的力量。

(2)孟子否定了魏國及其鄰國之政,那麼,他的理想政治——“仁政”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呢?

先讓學生找出概括性語句將第四節分為兩小層,再讓學生比較兩小層列出的項目有什麼差異。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討論,並適度歸納整理,適當補充説明,適時板書內容框架,然後再引導學生對照板書在課文中劃出相關語句,引導學生背誦。

(3)梁惠王不顧人民死活,孟子在嚴厲批評他之後,為什麼接着又説“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引導學生認識孟子性善論的兩重性:一方面,他認為人應該從善,因此他反對統治者殘害人民,批評虐政暴君毫不留情;另一方面,他認為人人都可以為善,因為人人都有“善端”,只要自覺擴充它,就能養成高尚道德。所以,在孟子看來,梁惠王如果不把百姓苦難歸罪於年成,就一定能自反,就會舍霸道而就王道,去虐政而行仁政,結果就會使天下歸服。孟子的想法是迂腐不合時宜的,但他向梁惠王説這句話不是隨便應付的。

(4)指導學生背誦第3-5節。

三、品味鑑賞

引導學生在反覆誦讀課文的基礎上,歸納總結本文所體現的孟子散文的特點。

點撥:本文從藝術上充分體現了孟子散文的藝術特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結構嚴謹。孟子的文章從表面看,鋪張揚厲,似乎散漫無紀,實則段落分明,層次井然,而且環環相扣,不可分割。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對每一部分的內容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又體現了各部分之間的內在聯繫,把全文各部分連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

②善用比喻。孟子善於運用比喻説理,文字顯得從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謂“盡心於國”不比鄰國之政好多少。

③氣勢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辯的氣勢,表現在語言上是使用整齊的排偶句式。如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暢談“使民加多”的道理時,連用四組排偶句,音節鏗鏘,氣勢充沛。

(學生齊背第三節,體味文章的氣勢)

四、課堂總結

孟子作為儒家學派的繼承者和發展者,他繼承了孔子“仁”的學説並把它發展。他提倡“仁政”的主要之點也為“省刑罰,薄税斂”,減輕人民負擔,表現出重視爭取民心的政治眼光。在爭取民心上,表現最充分的是民為國本的民本思想,他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看法,體現在《寡人之於國也》這一課中,他認為梁惠王要想“使民加多”,在諸侯中稱王,必須實行仁政,而實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合理地發展生產,使老百姓“養生喪死而無憾”,進而“謹癢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對百姓進行教養,使民心歸順。至此,百姓安居樂業,“黎民不飢不寒”,王道可成了。在對梁惠王的循循善誘中,孟子抓住重視百姓和王道形成的關係,體現出民為國本的思想,雖然在這一篇裏,他沒有提民為貴,但是在闡述中已明確地表現出來,只是有一些小恩小惠式的救災措施,是不能使百姓人心歸順的,只有去除苛政、酷政,真正地以百姓為重.使百姓能夠在這個國家裏“無憾”地生活,得到充分的教養,才是治國的根本。他的思想有着積極、現實的意義,但在重武力,強調征伐的時代,又是遠離現實而又不切實際的,因而不被採用。

五、課後作業

1.背誦全文

2.完成隨堂練習

《寡人之於國也》優質課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比喻鮮明,善用排比,對偶,增強文章氣勢的特點。

2、瞭解課文中詞類活用的語言現象,及一詞多義的準確運用

【課時安排】

1課時。

【學生活動的設計】

1、藉助字典,正確譯文。歸納文意,記下學習的難點。

2、課內採用專題討論的方法。

【教學步驟】

一、解題

孟子主張行仁政,強調民貴君輕,重視民心的向背。提出性善論。曾遊説齊宣王、梁惠王,宣傳他的政治主張,但始終未被採納。《孟子》的文章很雄辯,感情強烈,辭鋒犀利。在宣傳主張、論辯事理時,常能分析對方的心理,因勢利導,步步深人,層層進逼,以使自己的論辯最後獲勝。《孟子》還善於運用譬喻來説明道理。

二、本文學習的知識點

1、掌握本文的通假字:

無毋,頒斑;塗途。

2、正確分辨古今異義詞,如寡人河請走或嘶。

3、準確使用一詞多義的詞。如:於、王,以食之。

4、注意詞類活用的`詞。鼓、樹、衣、謹、王。

三、用課文原話回答以下問題,目的幫助學生理清思路

1、孟子是怎樣説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與鄰國之收並無本質區別的?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2、孟子認為只有實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統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人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鼈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孟子是怎樣批評當時統治者不顧人民死活的?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殍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四、課文分析

1、本文中心內容是什麼?

本文記載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對話,圍繞民不加多的問題展開討論,闡述了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並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新會的不平等。

2、試概括本文的結構: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據此提出疑問。

第二部分(孟子對曰至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孟子用設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5段)闡述了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四、總結、擴展

綜至全篇,段落分明,層次井然,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斯天下之民至焉,做為每一部分的畫龍點睛之筆,既標明三個部分的聯繫,又將每段議論的要點點明,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

【附】

1、古今異義詞:

寡人之於國也

寡人,古代國君稱自己的謙詞。今用於形影孤單的人。句意是:我對國家。

河內兇:

河,黃河。今泛指河流。句意是:河內遇到饑荒。

請以戰喻:

請,請允許我。今常用於對方請坐,讓對方坐下;請指導讓對方做指導。句意是,讓我用打仗來作比喻。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可以,可是可以,以是憑藉。今常連用,表示同意,認可。句意是:七十的人可以憑藉它吃到肉。

棄甲曳兵而走:

走,跑,這裏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句意是,拋棄鎧甲,拖着兵器逃跑。

或百步而後上:

或,有的人,不定代詞。今常用於選擇複句中的選擇詞。句意是,有的人逃跑百步後停止下來。

斯天下之民至焉:

斯,則,那麼。今常用於代詞,當這此講,如斯文等。

2、詞類活用:

填然鼓之:

鼓,名詞帶賓語之作動詞。敲起鼓。句意是:咚咚地敲着戰鼓。

樹之以桑:

樹,名詞帶賓語之,作動詞。種植。句意是:(在住宅場地上)種上桑樹。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衣,名詞帶賓語帛作動詞,穿上。句意是五十的人可以憑藉它穿上絲織品的衣服。)

謹庠序之教:

謹,形容詞作動詞,認真從事。句意是:認真地興辦學校教育。

然而不王者:

王,名詞受副詞不的修飾作動詞,為王,使天下百姓歸順。

【板書設計】

寡人之於國也

《孟子》

梁惠王提疑:民不加多

答疑: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孟子闡述:使民加多的措施

結論:保民而王

《寡人之於國也》優質課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一、瞭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二、理解文言常用詞語和句式。

三、通過朗讀體會孟子長於雄辯的語言特色。

教學設想

一、層層分析,指導背誦。

二、以讀代講。

三、課時安排:三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人

孟子是繼孔子之後的儒學大師,我們經常“孔孟”並稱,初中時,我們學習過《〈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都是勸説君王施仁政。我們今天學習的《寡人之於國也》也體現了孟子的這一主張,並且文中還闡述了他“仁政”的具體內容。

二、誦讀

1.教師範讀正音

王好(hào)戰棄甲曳(yè)兵而走

谷不可勝(shēng)食也數罟(cùgǔ)不入灣(wū)池

養生喪(sàng)死無憾雞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塗有餓莩(piǎo)

三、分析

1.找出文章中談及“民之加多”的語句。全文結構自然呈現。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段

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2、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5、6、7段

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每部分主要內容(不要求精確,允許存在出入)。

説明:梁惠王自謂“盡心於國”問孟子“民不加多”之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與鄰國之君一樣,接着談自己的主張來回答梁惠王的疑問。

2.誦讀第一段

梁惠王説:“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梁惠王覺得自己對國家政務盡心盡力了。他具體的做法有哪些?

提示: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

梁惠王施行這樣的政策,結果如何?

提示: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用一句話來概括,梁惠王的困惑在哪裏?

提示:“於國盡心,但民不加多”

[板書]

於國盡心結果

梁惠王移民,移粟民不加多

鄰國之君不用心民不加少

(孟子施仁政天下之民至焉)

除虐政

指導朗讀:梁惠王覺得自己對國家已經盡心盡力,所以“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讀時,重音應落在“盡心”二字上。“察鄰國之政”二句,前句輕讀,後句重讀,有自詡之意,又表明自己用心良苦。“何也?”盡心了,但民不加多。讀時應突出其困惑、不解。

3.梁惠王拿自己於國與鄰國之政比較,孟子為什麼不直接闡明意見,而用“請以戰喻”?

提示:孟子説“請以戰喻”用梁惠王熟悉的“戰”設喻,這樣便於啟發對方。

孟子不直接回答梁惠王兩國比較的問題,而比較了什麼?

提示:棄甲兵走者,五十步與百步走。

説明:梁惠王很自然地回答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而不知不覺中否定了自己與鄰國的統治者有別。

“五十步笑百步”已成為人們經常使用的成語,含義是什麼?

提示:比喻缺點或錯誤的性質相同,只是情節輕或重的區別。

説明:梁惠王移民移粟與鄰國統治者治國不盡心實質上沒什麼區別,只是形式上或數量上不同而已,從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須施仁政,行王道請。

《寡人之於國也》優質課教案 篇8

一、教學目標:

1、學習瞭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歸納“數、發、直、兵、勝”多義詞的義項,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異於……”幾個句式的特點。

3、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

多義詞義項的歸納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三、教學難點:

課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四、課時安排:

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要點

簡介孟子及孟子思想,熟讀課文。

(二)導語。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為後世廣泛引用的名言警句,今天我們來學習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於國也》。

(三)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簡介。

學生可結合註釋①及課文後關於孟子的介紹來了解。

(三)熟讀課文。

1、第一遍學生聽,要求認真聽,同時認真看課文,注意一些字詞的讀音和寫法。

2、第二遍,學生跟着錄音輕讀。

學生各自朗讀課文。

3、教師出示投影內容,檢查學生掌握字詞的情況。

4、根據漢語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給加點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註明。

(1)棄甲曳()兵

(2)塗()有餓piǎo()

(3)雞豚()狗彘()之畜

(4)數()罟()不入wū()池

(5)無()失其時

(6)謹庠()序之教

(7)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8)申之以孝tì()之義

答案:

(1)yè。

(2)塗tú通假字,同“途”莩。

(3)túnzhìxù。

(4)cùgǔ洿。

(5)無wú通假字,同“毋”。

(6)xiáng。

(7)頒bān通假字,同“斑”。

(8)悌。

4、學生各自朗讀課文。瞭解文意。

(四)佈置作業。

熟讀課文並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要點:理清思路,背誦課文,教師適當作朗讀提示。

1、檢查學生熟讀課文情況

2、指導學生理清思路,背誦課文,並作閲讀提示

(1)提問:這次對話是圍繞什麼問題展開討論的?

明確:“民不加多。”

(2)提問:在提出“民不如多”疑問前,梁惠王先是自詡曰(學生回答)“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為什麼説是“盡心焉耳矣”?具體做法是什麼?

明確:“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

(3)提問:通過和鄰國相比,梁惠王感覺如何?

明確:“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

(4)提問:於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樣的疑問?

明確:(學生合上課文回答)“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5)教師反讀本段,學生朗讀並背誦。

教師對背景點撥提示:戰國時代,各諸侯國的統治者,為外爭城奪地,相互攻伐;對內殘酷剝削,勞役繁重,破壞生產力(6),造成了兵員缺乏、勞力不足,這是個十分突出的問題。爭奪人力,成為各諸侯國統治者的當務之急。那梁惠王當然會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了。

(7)提問:孟子對梁惠王這個疑問是如何分析的?

明確: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爭奪人力的心理來宣傳“仁政”思想。

(8)提問:孟子是怎樣説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與“鄰國並無本質區別的?

明確: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問題,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設喻。

(9)提問:對“五十步笑百步”喻義如何理解?

明確:孟子通過設喻——設圈套,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與鄰國相比,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質上都是相同的。説明梁惠王比別的國王好不了多少。

(10)教師範讀本段,學生朗讀、背誦。問題的原因找到之後,文章自然而然過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體內容。

(11)提問:他的“仁政”思想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包括幾個方面?

明確:;兩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12)提問:怎樣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明確:“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食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13)提問:當採取了這些合理發展生產的措施後,產生的效果是什麼?

①要求學生找出並畫出排比句,各自朗讀,合書回答。

②明確:孟子用了四組排比句:“五畝之宅......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③其中前三組排比是孟子養民的主張,後一組是教民的主張。這樣,作者在這四組排比裏,把自己的主張層層鋪敍,渲染得有聲有色,為梁惠王展現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順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結論,即“王道之成”了。

(14)提問:有了合理的措施,還需要有合理的態度。孟子是怎樣批評當時統治者不顧人民死活的?

明確:“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斯天下之民至焉。”這一段是從反面證明使民加多應有的態度。

(15)提問:這一段用什麼方法進行説理?

狗彘食人食,塗有餓莩歸罪於年成不好。

明確:對比,塗有餓莩,比喻,刺人而殺之歸罪於武器。

(三)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回顧本節所講內容,概括本文寫作特點,指導學生背誦。

1、結構嚴謹:民不加多的疑問;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2、善用比喻(學生可背誦局部何比喻有關的部分)。

3、氣勢充沛(學生背誦排比句式)。

學生齊讀(齊背)課文。

(四)佈置作業。

熟讀課文。做練習三。

第三課時:

(一)教學要點:

1、總結文言知識,做課後練習,進行閲讀訓練,對全文進行小結。

2、檢查學生背誦課文。

(二)分類歸納總結文言知識。

1、詞類活用。

找出下列加點詞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項。

例:今媪尊長安君之位。

(1)樹之以桑。

(2)可以衣帛。

(3)然而不王者。

(4)王無罪歲。

(5)既來之,則安之。

2、句式。

找出下面句式,翻譯成現代漢語,並掌握其用法。

(1)或……或……

(2)直……耳,是……也

(3)是何異於……

(4)未之有也

3、(1)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後停下來,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後停下來。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過沒有跑上一百步罷了,那也是逃跑啊。

(3)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這種説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殺死後,説“殺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麼不同?

(4)未之有也不曾有的事情。(賓語前置句)

(三)一詞多義(結合完成練習二)。

1、數。

(1)願得補黑衣之數。——《觸龍説趙太后》。數目、數量

(2)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寡人之於國也》。幾、若干

(3)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六國論》。命運

(4)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陳涉世家》。shuò屢次

(5)數罟不入洿池。——《寡人之於國也》。cù密、細密

(6)蒙衝鬥艦乃以千數。——《赤壁之戰》。shǔ計算

2、直。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愛蓮説》。與“曲”相對,不彎曲。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於國也》。僅、只。

(3)系向牛頭充炭直。——《賣炭翁》。價值。

(4)予自度不得脱,則直前詬虜帥失信。——《〈指南錄〉後序》。徑直、直接。

3、發。

(1)百發百中。成語,發射。

(2)發閭左謫戌漁陽九百人。——《陳涉世家》。徵發、派遣。

(3)塗有餓莩而不知發。——《寡人之於國也》。打開。

(4)野花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醉翁亭記》。花開。

(5)主人忘歸客不發。——《琵琶行》。出發。

(6)大閹亦逡巡畏義,非常之謀難以猝發《五人墓碑記》。發出。

(7)安能屈豪傑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記》。發出、抒發。

4、兵。

(1)非我也,兵也。——《寡人之於國也》。兵器。

(2)窮兵黷武。成語,戰爭。

(3)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觸龍説趙太后》。軍隊。

(4)草木皆兵。成語,士兵。

5、勝。

(1)驢不勝怒,蹄之。——《黔之驢》。承受。

(2)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寡人之於國也》。盡。

(3)此所謂戰勝於朝廷。——《鄒忌諷齊王納諫》。勝利。

(4)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憶江南》。超過。

(5)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岳陽樓記》。優美的。

(三)佈置作業。

1、預習下一課。

2、寫一篇短文,談談你對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四)板書設計。

寡人之於國也

惠王疑問: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設喻:以五十步笑百步,何如(設圈套)

揭示原因:本質一樣——無望民之多於鄰國

孟子主張:行王道——措施、態度、結果(對比)

民不加多的疑問——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寡人之於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