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書》卷九十六 列傳第五十六◎鮮卑 吐谷渾大綱 阿柴虜吐谷渾,遼東鮮卑也。父弈洛韓,有二子,長曰吐谷渾,少曰若洛廆。若洛廆別為慕容氏,渾庶長,廆正嫡。父在時,分七百户與渾。渾與廆二部俱牧馬,馬鬥相傷,廆怒,遣信謂渾曰:"先公處分,與兄異部,牧馬何不相遠,而致鬥爭相傷?"渾曰:"馬是......

  • 《宋書》卷十六 志第六◎禮三大綱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自書契經典,鹹崇其義,而聖人之德,莫大於嚴父者也。故司馬遷著《封禪書》,班固備《郊祀志》,上紀皇王正祀,下錄郡國百神。司馬彪又著《祭祀志》,以續終漢。中興以後,其舊制誕章,粲然弘備。自茲以降,又有異同......

  • 《宋書》卷三十三 志第二十三◎五行四大綱 《五行傳》曰:"簡宗廟,不禱祠,廢祭祀,逆天時,則水不潤下。"謂水失其性而為災也。又曰:"聽之不聰,是謂不謀。厥咎急,厥罰恆寒,厥極貧。時則有鼓妖,時則有魚孽,時則有豕禍,時則有耳痾,時則有黑眚、黑祥。惟火沴水。"魚孽,劉歆傳以為介......

  • 《宋書》卷四十 志第三十◎百官下大綱 給事黃門侍郎,四人,與侍中俱掌門下眾事。郊廟臨軒,則一人執麾。《漢百官表》秦曰給事黃門,無員,掌侍從左右,漢因之。漢東京曰給事黃門侍郎,亦無員,掌侍從左右,關通中外,諸王朝見,則引王就坐。應劭曰:"每日莫向青瑣門拜,謂之夕郎。"......

  • 《宋書》卷五十一 列傳第十一◎宗室 長沙景王道憐臨川烈武王道規營浦侯遵考長沙景王道憐,高祖中弟也。初為國子學生。謝琰為徐州,命為從事史。高祖克京城,進平京邑,道憐常留家侍慰太后。桓玄走,大將軍武陵王遵承製,除員外散騎侍郎。尋遷建威將軍、南彭城內史。......

  • 《宋書》卷二十一 志第十一◎樂三 《但歌》四曲,出自漢世。無弦節,作伎,最先一人倡,三人和。魏武帝尤好之。時有宋容華者,清徹好聲,善唱此曲,當時特妙。自晉以來,不復傳,遂絕。《相和》,漢舊歌也。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本一部,魏明帝分為二,更遞夜宿。本十七曲,朱生......

  • 《宋書》卷四十三 列傳第三◎徐羨之 傅亮 檀道 徐羨之,字宗文,東海郯人也。祖寧,尚書吏部郎,江州刺史,未拜卒。父祚之,上虞令。羨之少為王雅太子少傅主簿,劉牢之鎮北功曹,尚書祠部郎,不拜,桓修撫軍中兵曹參軍。與高祖同府,深相親結。義旗建,高祖版為鎮軍參軍,尚書庫部郎,領軍司馬......

  • 《宋書》卷五十九 列傳第十九◎殷淳 子孚 弟衝大綱 殷淳,字粹遠,陳郡長平人也。曾祖融,祖允,並晉太常。父穆,以和謹致稱,歷顯官,自五兵尚書為高祖相國左長史。及受禪,轉散騎常侍,國子祭酒,復為五兵尚書,吳郡太守。太祖即位,為金紫光祿大夫,領竟陵王師,遷護軍,又遷特進、右光祿大夫,領始......

  • 《宋書》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十八◎蕭思話 劉延孫大綱 蕭思話,南蘭陵人,孝懿皇后弟子也。父源之,字君流,歷中書黃門郎,徐、兗二州刺史,冠軍將軍、南琅邪太守。永初元年卒,追贈前將軍。思話年十許歲,未知書,以博誕遊遨為事,好騎屋棟,打細腰鼓,侵暴鄰曲,莫不患毒之。自此折節,數年中,遂有令......

  • 《宋書》卷一百 列傳第六十◎自序大綱 昔少暤金天氏有裔子曰昧,為玄冥師,生允格、台駘。台駘能業其官,宣汾、洮,障大澤以處太原,帝顓頊嘉之,封諸汾川。其後四國,沈、姒、蓐、黃。沈子國,今汝南平輿沈亭是也。春秋之時,列於盟會。定公四年,諸侯會召陵伐楚,沈子不會,晉使......

  • 《宋書》卷三十六 志第二十六◎州郡二大綱 ○南豫州豫州江州青州冀州司州南豫州刺史,晉江左胡寇強盛,豫部殲覆,元帝永昌元年,刺史祖約始自譙城退還壽春。成帝咸和四年,僑立豫州,庾亮為刺史,治蕪湖。鹹康四年,毛寶為刺史,治邾城。六年,荊州刺史庾翼鎮武昌,領豫州。八年,庾懌......

  • 《宋書》卷五 本紀第五◎文帝 太祖文皇帝諱義隆,小字車兒,武帝第三子也。晉安帝義熙三年,生於京口。盧循之難,上年四歲,高祖使諮議參軍劉粹輔上鎮京城。十一年,封彭城縣公。高祖伐羌至彭城,將進路,板上行冠軍將軍留守。晉朝加授使持節、監徐兗青冀四州諸軍......

  • 《宋書》卷六十三 列傳第二十三◎王華 王曇首大綱 王華,字子陵,琅邪臨沂人,太保弘從祖弟也。祖薈,衞將軍,會稽內史。父,廞,太子中庶子,司徒左長史。居在吳,晉隆安初,王恭起兵討王國寶,時廞丁母憂在家,恭檄令起兵,廞即聚眾應之,以女為貞烈將軍,以女人為官屬。國寶既死,恭檄廞罷兵。廞起......

  • 《宋書》卷五十四 列傳第十四◎孔季恭 羊玄保大綱 孔靖,字季恭,會稽山陰人也。名與高祖祖諱同,故稱字。祖愉,晉車騎將軍。父誾,散騎常侍。季恭始察郡孝廉,功曹史,著作佐郎,太子舍人,鎮軍司馬,司徒左西掾。未拜,遭母憂。隆安五年,於喪中被起建威將軍、山陰令,不就。高祖東征孫恩,屢至......

  • 《宋書》卷八 本紀第八◎明帝 太宗明皇帝諱彧,字休炳,小字榮期,文帝第十一子也。元嘉十六年十月戊寅生。二十五年,封淮陽王,食邑二千户。二十九年,改封湘東王。元兇弒立,以為驍騎將軍,加給事中。世祖踐阼,為祕書監,遷冠軍將軍、南蘭陵下邳二郡太守,領石頭戍事......

  • 《宋書》卷十二 志第二◎歷中 夫天地之所貴者生也,萬物之所尊者人也。役智窮神,無幽不察,是以動作云為,皆應天地之象。古先聖哲,擬辰極,制渾儀。夫陰陽二氣,陶育羣品,精象所寄,是為日月。羣生之性,章為五才,五才之靈,五星是也。歷所以擬天行而序七耀,紀萬國而授......

  • 《宋書》卷二十三 志第十三◎天文一大綱 言天者有三家,一曰宣夜,二曰蓋天,三曰渾天,而天之正體,經無前説,馬《書》、班《志》,又闕其文。漢靈帝議郎蔡邕於朔方上書曰:"論天體者三家,宣夜之學,絕無師法。《周髀》術數具存,考驗天狀,多所違失。惟渾天僅得其情,今史官所用候......

  • 《宋書》卷五十六 列傳第十六◎謝瞻 孔琳之大綱 謝瞻,字宣遠,一名檐,字通遠,陳郡陽夏人,衞將軍晦第三兄也。年六歲,能屬文,為《紫石英贊》、《果然詩》,當時才士,莫不歎異。初為桓偉安西參軍,楚台祕書郎。瞻幼孤,叔母劉撫養有恩紀,兄弟事之,同於至親。劉弟柳為吳郡,將姊俱行,瞻不能......

  • 《宋書》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十八◎蕭思話 劉延孫 蕭思話,南蘭陵人,孝懿皇后弟子也。父源之,字君流,歷中書黃門郎,徐、兗二州刺史,冠軍將軍、南琅邪太守。永初元年卒,追贈前將軍。思話年十許歲,未知書,以博誕遊遨為事,好騎屋棟,打細腰鼓,侵暴鄰曲,莫不患毒之。自此折節,數年中,遂有令......

  • 《宋書》卷五十七 列傳第十七◎蔡廓 子興宗 蔡廓,字子度,濟陽考城人也。曾祖謨,晉司徒。祖系,撫軍長史。父綝,司徒左西屬。廓博涉羣書,言行以禮。起家著作佐郎,時桓玄輔晉,議復肉刑,廓上議曰:"夫建封立法,弘治稽化,必隨時置制,德刑兼施。貞一以閒其邪,教禁以檢其慢,灑湛露以膏......

  • 《宋書》卷四 本紀第四◎少帝大綱 少帝諱義符,小字車兵,武帝長子也,母曰張夫人。晉義熙二年,生於京口。武帝晚無男,及帝生,甚悦。年十歲,拜豫章公世子。帝有旅力,善騎射,解音律。宋台建,拜宋世子。元熙元年,進為宋太子。武帝受禪,立為皇太子。永初三年五月癸亥,武帝......

  • 《宋書》卷二十五 志第十五◎天文三大綱 晉簡文鹹安元年十二月辛卯,熒惑逆行入太微,二年三月猶不退。佔曰:"國不安,有憂。"是時,帝有桓温之逼,恆懷憂慘。七月,帝崩。鹹安二年正月己酉,歲星犯填星,在須女。佔曰:"為內亂。"五月,歲星形色如太白。佔曰:"進退如度,奸邪息。變......

  • 《宋書·郭原平傳》節選閲讀 子原平,字長泰,又稟至行,養親必己力。性閒木功,傭賃以給供養。性謙虛,每為人作匠,取散夫價。主人設食,原平自以家貧,父母不辦有餚味,唯飧鹽飯而已。若家或無食,則虛中竟日,義不獨飽;要須日暮作畢,受直歸家,於裏中買糴,然後舉爨。父抱......

  • 《宋書》卷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蕭惠開 殷琰大綱 蕭惠開,南蘭陵人,徵西將軍思話子也。初名慧開,後改慧為惠。少有風氣,涉獵文史,家雖貴戚,而居服簡素。初為祕書郎,著作併名家年少。惠開意趣與人多不同,比肩或三年不共語。外祖光祿大夫沛郡劉成戒之曰:"汝恩戚家子,當應將迎時俗,......

  • 《宋書》卷三十八 志第二十八◎州郡四 ○益州寧州廣州交州越州益州刺史,漢武帝分梁州立,所治別見梁州,領郡二十九,縣一百二十八,户五萬三千一百四十一,口二十四萬八千二百九十三。去京都水九千九百七十。蜀郡太守,秦立。晉武帝太康中,改曰成都國,後復舊。領縣五,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