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史》卷八 樑本紀下第八大綱 太宗簡文皇帝諱綱,字世贊,小字六通,武帝第三子,昭明太子母弟也。天監二年十月丁未,生於顯陽殿。五年,封晉安王。普通四年,累遷都督、雍州刺史。中大通三年,被徵入朝,未至,而昭明太子謂左右曰:「我夢與晉安王對奕擾道,我以班劍授之......

  • 《南史》卷十三 列傳第三 宋宗室及諸王上長沙景王道憐臨川烈武王道規營浦侯遵考武帝諸子長沙景王道憐,宋武帝中弟也。謝琰為徐州,命為從事史。武帝克京城及平建鄴,道憐常留侍太后,後以軍功封新渝縣男。從武帝徵廣固,所部獲慕容超,以功改封竟陵縣公。......

  • 《南史》卷十五 列傳第五 劉穆之徐羨之傅亮檀道濟及武帝克京城,從何無忌求府主簿,無忌進穆之。帝曰:「吾亦識之。」即馳召焉。時穆之聞京城有叫聲,晨出陌頭,屬與信會,直視不言者久之,反室壞布裳為褲往見帝,帝謂曰:「我始舉大義,須一軍吏甚急,誰堪其選?」......

  • 《南史》卷六十三 列傳第五十三大綱 王神念羊侃羊鴉仁王神念,太原祁人也。少好儒術,尤明內典。仕魏位潁川太守,與子僧辯據郡歸樑,封南城縣侯。歷安成、武陽、宣城內史,皆着政績。後為青、冀二州刺史。神念性剛正,所更州郡必禁止淫祠,時青州東北有石鹿山臨海,先有......

  • 《南史》卷十四 列傳第四 宋宗室及諸王下宋文帝諸子孝武諸子孝明諸子文帝十九男:元皇后生元兇劭,潘淑妃生始興王浚,路淑媛生孝武帝,吳淑儀生南平穆王鑠,高修儀生廬陵昭王紹,殷修華生竟陵王誕,曹婕妤生建平宣簡王宏,陳修容生東海王褘,謝容華生晉熙王昶,江......

  • 《南史》卷六十四 列傳第五十四大綱 江子一胡僧佑徐文盛陰子春杜崱王琳張彪江子一字元亮,濟陽考城人,晉散騎常侍統之七世孫也。父法成,奉朝請。子一少慷慨有大志。家貧,以孝聞,苦侍養多闕;因終身蔬食。仕樑起家為王國侍郎、奉朝請。上書言事,為當軸所排,乃拜表......

  • 《南史》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二大綱 張邵桓玄篡位,父敞先為尚書,以答事微謬,降為廷尉卿。及宋武帝討桓玄,邵白敞表獻忠款,帝大悦,命署寺門曰:「有犯張廷尉家者,軍法論。」事平,以敞為吳郡太守。及王謐為揚州,召邵補主簿。劉毅位居亞相,好士愛才,當世莫不輻湊,唯邵不往......

  • 《南史》卷四十九 列傳第三十九 庾杲之王諶孔珪劉懷珍杲之幼有孝行,宋司空劉勉見而奇之,謂曰:「見卿足使江漢崇望,杞梓發聲。」解褐奉朝請,稍遷尚書駕部郎。清貧自業,食唯有韭葅瀹韭生韭雜菜。任昉嘗戲之曰:「誰謂庾郎貧,食鮭嘗有二十七種。」累遷尚書左丞。......

  • 南史王猛傳閲讀理解(附答案)大綱 南史王猛傳王猛,琅邪臨沂人。五歲而父清遇害。陳文帝軍度浙江,訪之,將加夷滅。母韋氏攜之遁於會稽,遂免。及長,勤學不倦,博涉經史,兼習孫、吳兵法。以父遇酷,終陳文帝之世不聽音樂,蔬食布衣,以喪禮自處。宣帝立,乃始求位。太建初......

  • 《南史》卷六十五 列傳第五十五 陳宗室諸王永修侯擬遂興侯詳宜黃侯慧紀衡陽獻王昌南康湣王曇朗文帝諸子宣帝諸子後主諸子永修侯擬字公正,陳武帝之疏屬也。少孤貧,質直強記。武帝南征交址,擬從焉。樑紹泰二年,除員外散騎常侍、明威將軍,以雍州刺史資,監南徐......

  • 赴楚州次自田途中阻淺,問張南史作品介紹 《赴楚州次自田途中阻淺,問張南史》作品介紹《赴楚州次自田途中阻淺,問張南史》的作者是劉長卿,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47卷第21首。《赴楚州次自田途中阻淺,問張南史》原文赴楚州次自田途中阻淺,問張南史作者:唐·劉長卿楚......

  • 《南史》卷二十 列傳第十 謝弘微弘微年十歲,繼從叔峻,名犯所繼內諱,故以字行。童幼時精神端審,時然後言。所繼叔父混名知人,見而異之,謂思曰:「此兒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峻司空琰子也,於弘微本服緦,親戚中表,素不相識,率意承接,皆合禮衷。義熙......

  • 《南史》卷七十七 列傳第六十七 恩幸戴法興徐爰阮佃夫紀僧真劉系宗茹法亮呂文顯茹法珍周石珍陸驗司馬申施文慶沈客卿孔範夫鮑魚芳蘭,在於所習,中人之性,可以上下。然則謀於管仲,齊桓有邵陵之師,邇於易牙,小白掩陽門之扇。夫以霸者一身,且有洿隆之別,況下於此......

  • 歷史言情小説南史讀書筆記 《南史》,是一本歷史言情小説。下面是關於歷史言情小説南史讀書筆記的內容,歡迎閲讀!最近讀了《南史》的契機,便是一本歷史言情小説。因為我想看看,再那纏綿悱惻的語句背後,藴藏了怎樣一個真實冷酷的歷史。“徐娘半老”這個......

  • 《南史》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一大綱 王弘弘少好學,以清悟知名。弱冠為會稽王道子驃騎主簿。珣頗好積聚,財物布在人間,及薨,弘悉燔券書,一不收責,其餘舊業,悉委諸弟。時內外多難,在喪者皆不得終其哀,唯弘徵召一無所就。桓玄克建業,收道子付廷尉,臣吏莫敢瞻送,弘時尚居......

  • 《南史》卷三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 沈慶之宗愨永初二年,慶之除殿中員外將軍,又隨伯符隸到彥之北侵。伯符病歸,仍隸檀道濟。道濟白文帝稱慶之忠謹曉兵,上使領隊防東掖門,稍得引接,出入禁省。領軍劉湛知之,欲相引接,謂曰:「卿在省年月久遠,比當相論。」慶之正色曰:「......

  • 《南史》卷三十一 列傳第二十一 張裕茂度仕為宋武帝太尉主簿、揚州中從事,累遷別駕。武帝西伐劉毅,北伐關洛,皆居守留任州事。出為都督、廣州刺史、平越中郎將,綏靜百越,嶺外安之。元嘉元年,為侍中、都督、益州刺史。帝討荊州刺史謝晦,詔益州遣軍襲江陵。晦......

  • 《南史》卷三十九 列傳第二十九大綱 殷孝祖劉勉孝祖少誕節,好酒色,有氣幹。宋孝武時,以軍功仕至積射將軍。前廢帝景和元年,為兗州刺史。明帝初即位,四方反叛,孝祖外甥司徒參軍潁川荀僧韶建議銜命徵孝祖入朝,上遣之。時徐州刺史薛安都遣薛索兒等屯據津徑,僧韶間行......

  • 《南史》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三大綱 範泰荀伯子徐廣鄭鮮之裴松之何承天泰初為太學博士,外弟荊州刺史王忱請為天門太守。忱嗜酒,醉輒累旬,及醒則儼然端肅。泰陳酒既傷生,所宜深誡,其言甚切。忱嗟歎久之,曰:「見規者眾,未有若此者也。」或問忱,範泰何如謝邈,忱曰:「茂......

  • 《南史》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一 王弘弘少好學,以清悟知名。弱冠為會稽王道子驃騎主簿。珣頗好積聚,財物布在人間,及薨,弘悉燔券書,一不收責,其餘舊業,悉委諸弟。時內外多難,在喪者皆不得終其哀,唯弘徵召一無所就。桓玄克建業,收道子付廷尉,臣吏莫敢瞻送,弘時尚居......

  • 《南史》卷五十三 列傳第四十三 梁武帝諸子武帝八男。丁貴嬪生昭明太子統、簡文皇帝、廬陵威王續。阮修容生孝元皇帝。吳淑媛生豫章王綜。董昭儀生南康簡王績。丁充華生邵陵攜王綸。葛修容生武陵王紀。昭明太子統字德施,小字維摩,武帝長子也。以齊中興......

  • 《南史》卷五十四 列傳第四十四 梁簡文帝諸子元帝諸子簡文二十子。王皇后生哀太子大器、南郡王大連。陳淑容生尋陽王大心。左夫人生南海王大臨、安陸王大春。謝夫人生瀏陽公大雅。張夫人生新興王大莊。包昭華生西陽王大鈞。範夫人生武甯王大威。褚修......

  • 《南史》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九大綱 蔡廓廓博涉羣書,言行以禮,起家着作佐郎。後為宋武帝太尉參軍、中書黃門郎,以方鯁閒素,為武帝所知。載遷太尉從事中郎,未拜,遭母憂。性至孝,三年不櫛沐,殆不勝喪。宋台建,為侍中,建議以為「鞫獄不宜令子孫下辭,明言父祖之罪。虧教......

  • 《南史》卷五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 沈約範雲秦末有沈逞,徵丞相不就。漢初,逞曾孫保封竹邑侯。保子遵自本國遷居九江之壽春,官至齊王太傅,封敷德侯。遵生驃騎將軍達,達生尚書令幹,幹生南陽太守弘,弘生河內太守勖,勖生御史中丞奮,奮生將作大匠恪,恪生尚書關內侯謙,謙......

  • 《南史》卷三十 列傳第二十 何尚之尚之少頗輕薄,好摴蒱,及長,折節蹈道,以操立見稱。為陳郡謝混所知,與之遊處。家貧,初為臨津令。宋武帝領徵西將軍,補主簿。從徵長安,以公事免,還都。因患勞病積年,飲婦人乳乃得差。以從徵之勞,賜爵都鄉侯。少帝即位,為廬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