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汉书》志第十·天文上 王莽三光武十二《易》曰天垂象,圣人则之。庖牺氏之王天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象于天,谓日月星辰。观法于地,谓水土州分。形成于下,象见于上。故曰天者北辰星,合元垂耀建帝形,运机授度张百精。三阶九列,二十七大夫,八十......

  • 《后汉书》卷七十四下·袁绍刘表列传第六十四下 谭自称车骑将军,出军黎阳。尚少与其兵,而使逢纪随之。谭求益兵,审配等又议不与。谭怒,杀逢纪。曹操度河攻谭,谭告急于尚,尚乃留审配守邺,自将助谭,与操相拒于黎阳。自九月至明年二月,大战城下,谭、尚败退。操将围之,乃夜遁还邺。......

  • 《后汉书》志第十五·五行三 大水水变色大寒雹冬雷山鸣鱼孽蝗《五行传》曰简宗庙,不祷祠,废祭祀,逆天时,则水不润下谓水失其性而为灾也。又曰听之不聪,是谓不谋。厥咎急,厥罚恒寒,厥极贫。时则有鼓妖,时则有鱼孽,时则有豕祸,时则有耳疴,时则有黑眚、黑祥,惟火......

  • 《后汉书》卷四十九·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第三十九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徒焉。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后归乡里,屏居教授。仕郡为功曹,以数谏......

  • 《后汉书》卷六·孝顺孝冲孝质帝纪第六 孝顺皇帝讳保,安帝之子也。母李氏,为阎皇后所害。永宁元年,立为皇太子。延光三年,安帝乳母王圣、大长秋江京、中常侍樊丰谮太子乳母王男、厨监邴吉,杀之,太子数为叹息。王圣等惧有后祸,遂与丰、京共构陷太子,太子坐废为济阴王......

  • 《后汉书·马融列传》阅读理解 文言文,完成15-19题(18分)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也。为人美辞貌,有俊才。初,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不应征聘,名重关西,融从其游学,博通经籍。恂奇融才,以女妻之。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闻融名,召为舍人,非其好也,遂不应命,客于凉州......

  • 浅析后汉书的影响力 《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是记传体史书的代表作之一。全书包括帝后纪10卷,列传80卷。记载了王莽末年到汉献帝逊位其间20余年的史事。《后汉书》的作者范晔(398-445年),字蔚宗.南朝宋顺......

  • 《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列传第八十 乌桓者,本东胡也。汉初,匈奴冒顿灭其国,馀类保乌桓山,因以为号焉。俗善骑射,弋猎禽兽为事。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以穹庐为舍,东开向日。食肉饮酪,以毛毳为衣。贵少而贱老,其性悍塞。怒则杀父兄,而终不害其母,以母有族类,父兄无相......

  • 《后汉书》卷三十二·樊宏阴识列传第二十二 樊宏字靡卿,南阳湖阳人也,世祖之舅。其先周仲山甫,封于樊,因而氏焉,为乡里著姓。父重,字君云,世善农稼,好货殖。重性温厚,有法度,三世共财,子孙朝夕礼敬,常若公家。其营理产业,物无所弃,课役童隶,各得其宜,故能上下戮力,财利岁倍,至乃开......

  • 《后汉书》卷十三·隗嚣公孙述列传第三 隗嚣字季孟,天水成纪人也。少仕州郡。王莽国师刘歆引嚣为士。歆死,嚣归乡里。季父崔,素豪侠,能得众。闻更始立而莽兵连败,于是乃与兄义及上邽人杨广、冀人周宗谋起兵应汉。嚣止之曰夫兵,凶事也。宗族何辜崔不听,遂聚众数千人......

  • 《后汉书》卷五十九·张衡列传第四十九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世为著姓。祖父堪,蜀郡太守。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

  • 《后汉书》卷二十八下·冯衍列传第十八下 建武末,上疏自陈曰:臣伏念高祖之略而陈平之谋,毁之则疏,誉之则亲。以文帝以明而魏尚之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逮至晚世,董仲舒言道德,见妒于公孙弘,李广奋节于匈奴,见排于卫青,此忠臣之常所为流涕也。臣衍自惟微贱之......

  • 《后汉书》卷五十·孝明八王列传第四十 孝明皇帝九子:贾贵人生章帝。阴贵人生梁节王畅。馀七王本书不载母氏。千乘哀王建,永平三年封。明年薨。年少无子,国除。陈敬王羡,永平三年封广平王。建初三年,有司奏遣羡与巨鹿王恭、乐成王党俱就国。肃宗性笃爱,不忍与诸王......

  • 《后汉书》卷五十八·虞傅盖臧列传第四十八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人也。祖父经,为郡县狱吏,案法平允,务存宽恕,每冬月上其状,恒流涕随之。尝称曰东海于公高为里门,而其子定国卒至丞相。吾决狱六十年矣,虽不及于公,其庶几乎。子孙何必不为九卿邪故字诩曰升卿。诩年十二,能通......

  • 《后汉书》卷五十一·李陈庞陈桥列传第四十一 李恂字叔英,安定临泾人也。少习《韩诗》,教授诸生常数百人。太守颍川李鸿请署功曹,未及到,而州辟为从事。会鸿卒,恂不应州命,而送鸿丧还乡里。既葬,留起冢坟,持丧三年。辟司徒桓虞府。后拜侍御史,持节使幽州,宣布恩泽,慰抚北狄,所......

  • 《后汉书》卷四十二·光武十王列传第三十二 光武皇帝十一子:郭皇后生东海恭王彊、沛献王辅、济南安王康、阜陵质王延、中山简王焉,许美人生楚王英,光烈皇后生显宗、东平宪王苍、广陵思王荆、临淮怀公衡、琅邪孝王京。东海恭王彊。建武二年,立母郭氏为皇后,彊为皇太子......

  • 《后汉书》志第一·律历上 律准候气古之人论数也,曰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然则天地初形,人物既著,则算数之事生矣。记称大桡作甲子,隶首作数。二者既立,以比日表,以管万事。夫一、十、百、千、万,所同用也。律、度、量、衡、历,其别用也。......

  • 《后汉书》卷六十九·窦何列传第五十九 窦武字游平,扶风平陵人,安丰戴侯融之玄孙也。父奉,定襄太守。武少以经行著称,常教授于大泽中,不交时事,名显关西。延熹八年,长女选入掖庭,桓帝以为贵人,拜武郎中。其冬,贵人立为皇后,武迁越骑校尉,封槐里侯,五千户。明年冬,拜城门校......

  • 《后汉书》卷七十五·刘焉袁术吕布列传第六十五 刘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也,鲁恭王后也。肃宗时,徙竟陵。焉少任州郡,以宗室拜郎中。去官居阳城山,精学教授。举贤良方正,稍迁南阳太守、宗正、太常。时,灵帝政化衰缺,四方兵寇,焉以为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辄增暴乱,乃建议改......

  • 《后汉书》志第七·祭祀上 光武即位告天郊封禅祭祀之道,自生民以来则有之矣。豺獭知祭祀,而况人乎。故人知之至于念想,犹豺獭之自然也,顾古质略而后文饰耳。自古以来王公所为群祀,至于王莽,《汉书·郊祀志》既著矣,故今但列自中兴以来所修用者,以......

  • 《后汉书》卷十上·皇后纪第十上 夏、殷以上,后妃之制,其文略矣。《周礼》王者立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以备内职焉。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夫人坐论妇礼,九嫔掌教四德,世妇主丧、祭、宾客,女御序于王之燕寝。颁官分务,各有典司。女史彤管,记功书过......

  • 《后汉书》志第二·律历中 贾逵论历永元论历延光论历汉安论历熹平论历论月食自太初元年始用《三统历》,施行百有馀年,历稍后天,朔先于历,朔或在晦,月或朔见。考其行,日有退无进,月有进无退。建武八年中,太仆朱浮、太中大夫许淑等数上书,言历朔不正,宜当改......

  • 《后汉书》卷三十五·张曹郑列传第二十五 张纯字伯仁,京兆杜陵人也。高祖父安世,宣帝时为大司马卫将军,封富平侯。父放,为成帝侍中。纯少袭爵士,哀、平间为侍中,王莽时至列卿。遭值篡伪,多亡爵士,纯以敦谨守约,保全前封。建武初,先来诣阙,故得复国。五年,拜太中大夫,使将颍......

  • 《后汉书》志第二十五·百官二 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太鸿胪太常,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礼仪祭祀。每祭祀,先奏其礼仪。及行事,常赞天子。每选试博士,奏其能否。大射、养老、大丧,皆奏其礼仪。每月前晦,察行陵庙。丞一人,比千石。六百石。本注曰:掌凡行......

  • 《后汉书》志第四·礼仪上 合朔立春五供上陵冠夕牲耕高禖养老先蚕祓禊夫威仪,所以与君臣,序六亲也。若君亡君之威,臣亡臣之仪,上替下陵,此谓大乱。大乱作,则群生受其殃,可不慎哉。故记施行威仪,以为《礼仪志》。礼威仪,每月朔旦,太史上其月历,有司、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