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語錄 > 2023年克里希那穆提的語錄39句

2023年克里希那穆提的語錄39句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1W 次

每當我們一呼一吸時,生理的無常變化就發生在我們身上,因而我們的感受也最深、最直接。李白有詩云:"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這就是對生命衰老的感嘆。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克里希那穆提的語錄39句,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3年克里希那穆提的語錄39句

1、真正愛孩子的父母會去幫助孩子尋求自由,使他們從自我的種種存在方式中解脫,而不是藉由孩子使自己的野心獲得實現。

2、一顆不被扭曲的心是真正修道的心,它不是到寺廟燒香拜佛的心,不是捧着佛經或其他經書高聲吟誦的心,不是不斷地重複着禮拜儀式的心,而是真正的靜心。

3、心能不能徹底安靜下來?我們的心永遠都在喋喋不休,永遠都在轉動不已。我們的思想也時刻都在回顧、記憶、累積知識,它總是不斷在改變,使自己積累越來越多的概念和名詞。我們的感知基於思想的記憶和經驗,如果我們說"我不知道",那就意味着儘管我們已經蒐羅了頭腦中儲存的所有知識,但我們還是沒有感知到。

4、感知需要摒棄所有的語言。因爲語言是思想,無法讓頭腦寧靜,在寧靜狀態下開始的行動完全不同於語言所引發的行動,敏感的覺知讓頭腦擺脫了一切語言、意象和記憶。如果我們把美麗和醜陋各自貼上"快樂的"和"痛苦的"兩種標籤,那並不意味着它們本身就是快樂的或痛苦的,語言將生活區分成了快樂和哀傷,這是一種分裂的活動,而全心全意地感知不是。

5、我們一旦進入全觀的覺知狀態,自我感就不見了。由此可知,冥想彙集的能量不是由衝突的思想製造出來的,而是在;衝突徹底停止之後產生的。也就是說,真正處於冥想運動的心是精進不懈的,它充滿關懷、警覺性而又富有觀察力,而且在那份觀察力之中還蘊涵着熱情與慈悲。如果只知道專注於選擇、執著和排斥,那麼我們是不可能有這份覺察的。

6、冥想不是逃離這個世界,不是離羣索居的自我封閉,也不是什麼神祕的事,而是試圖理解世界及其運行方式,意在探求除了衣食住行和悲歡離合外,這個世界還能給予我們什麼的思維活動。

7、只肯獲得,不願失去,這似乎是人類的一大通病。每個人都希望生活在一種接連不斷的獲得之中,總想得到更多的、更好的東西。然而,大多數人都生活在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境地。比上不足,能激發鬥志,但也容易帶來精神壓力:比下有餘,能讓人知足常樂,但很多人也擔心因此而不思進取。所以我們總能給慾望和貪婪找到很好的藉口,總能把野心標榜爲責任、理想、上進、奮鬥。

8、我們爲什麼要尋找?我們一直在尋找的是什麼?事實上我們在尋找什麼東西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正在尋找的狀態。

9、尋找是侷限在思想領域中的,所有的尋找和發現都只存在於頭腦的界限之中,它不會發現它自身之外的東西。但是,尋找的狀態是完全不同的,它和尋找完全不一樣,它是尋找的反面。尋找的狀態無法被描述,但是,如果我們的頭腦足夠清醒,那麼我們就能夠了解尋找是什麼,就有可能處於尋找的狀態中。

10、概念即語言、觀念、理論。現實不是概念,而是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在一堆語言裏打轉,不願去面對生活中的事實。

11、我發現我在哪裏追尋快樂,哪裏就一定深藏着冷漠的根源。哦,請務必看到這一點!天堂不在快樂中,快樂中只有冷漠和痛苦。

12、現在的生活、每天的生活是活躍的當下。因此,如果我們試圖用過去的東西即思想來了解當下的行爲,那我們就根本不會明白愛意味着什麼。於是分裂就出現了,生活就變成了衝突。

13、對於每天反反覆覆的生活感到疲倦,厭倦過去的日常經驗,所以人們越老成、越聰明,就越只想活在當下,併發明瞭關於當下的哲學。不幸的是,過去的每個經驗都在我們的頭腦中烙上了深深的印記,快樂的或不快樂的,而且我們都想保留那些快樂的記憶或經驗。我們的思想總是懷舊的,而我們的慾望又想在未來獲得更多的快樂,所以我們的心被分裂成了兩部分:一部分用來回憶過去,另一部分用來幻想未來,唯獨沒有活在當下。

14、幸福不是感覺,不是一樣可以追求和尋找的東西。它會出現,但如果你尋求它,那麼它就會躲避你。有一個人問一位老先生:"什麼叫幸福?"老先生說:"幸福的福字就是一件衣服一口田,夠吃夠穿就行,知足常樂。"

15、幸福就是當下,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要在每一個當下即刻享受幸福。我們無須到處尋找幸福,因爲它不存在於過去,也無須寄存於將來。若想擁有一種持續的、永恆的幸福,那麼我們就必須不斷在每一個當下體驗生活、覺知幸福。

16、我們並不是因爲有意義纔出生的,生命的意義只能在出生以後去尋找。要搞清楚生活的意義,就必須瞭解死亡的意義,因爲生死相依,它們並不是兩回事。

17、生命總是向我們發起挑戰,對我們提出要求。如果應付不夠,那麼我們就可能遭受挫折。因此,各種逃避方法對多數人而言才那麼重要。

18、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寫過一篇寓意深遠的文章——《生命的五種恩賜》。文章大意是,在生命的黎明時分,一位仁慈的仙女帶着她的籃子跑來,對一位少年說:"這些都是禮物,你挑一樣吧,而且只能帶走一樣,把其餘的留下。小心些,做出明智的抉擇,因爲這些禮物當中只有一樣是寶貴的。"

19、你害怕接納自己,因爲你對自己沒有信心,這就是你爲何順應社會、父母以及宗教的原因。如果不能瞭解自己而只是一味的想改造自己,是毫無意義的,因此把所有的理想去除吧!然後從接納自己開始。

20、失去這個人之後所感受到的寂寞、蒼涼、痛苦,在你還沒戀愛以前就存在了。你所謂的愛只是一種刺激,暫時掩蓋你的空虛。你通過另一個人來逃避寂寞,利用這個人掩蓋寂寞。你的問題不在於這段關係,而是你自己的空虛。逃避很危險的,因爲它就像某種藥,把真正的問題隱藏起來。這是因爲你心中沒有愛,所以不斷從外在尋找愛來填補自己。這種缺乏愛的表現導致你寂寞,等你看清楚這個事實,你就不會再靠外來的人事物來填補內心的空虛。

21、你們知道,庸俗的心永遠不會叛變。

22、愛絕不是一種自我的活動,自我根本不認識愛。只要一說出愛這個字,你就會經驗到它,於是真正的愛就不見了,當你真的體認到愛的時候,自我已經消失了。《生命之書》

23、教育,不應該鼓勵個人去附和社會,或與社會消極地和諧相處,而是要幫助個人去發現真正的價值:它是經由公正不偏的探討和自我覺悟而來。《一生的學習》

24、如果你不再隸屬於任何家族、國家、文化或特定的一洲,你就會有一種局外人的超脫感。如果一個人能如此徹底獨處,就能產生赤子之心,也只有赤子之心才能使人從悲傷中解脫。《重新認識你自己》

25、我認爲一個人可以默默無聞地活在世界上,完全不被人知道,沒有名氣、野心和殘酷。如果一個人不認爲自己有多麼重要,他可以活得相當快樂。

26、心理上如果一直想得到確定感,就會助長恐懼。《生命之書》

27、自我是由許多實體集合而成,每一個實體都和其他實體相抗衡。自我是種種互相沖突的慾望的戰場。《一生的學習》

28、學校應該教育學生一輩子不滿、不輕易滿足。

29、順從,是沒有創造力的流露。

30、如果我是愚笨的,而我想變得有智慧,這份想變得有智慧的努力,就是更大形式的愚蠢,因爲最重要的是要去了解愚蠢是什麼。不論我怎麼嘗試去變得有智慧,我的愚蠢依然存在。

31、你的老師只能幫你準備參加考試,他們從不和你談生命的問題,而生命的問題卻是最重要的。

32、你一旦認爲自己是快樂的,你就停止快樂了。

33、如果有種心智,它沒有圍牆,也不被自己的擁有所拖累,一個不受時間限制,也不怕失去安全感的人,對這種心智而言,生命就是不尋常的,這種心智就是生命本身,因爲生命是無所駐留的。

34、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心沒有覺察的能力,不能瞭解內心微妙的活動,這樣的心纔是庸懶的,無知的。

35、一個人必須擁有解答問題的知識,但是他又必須超越於知識之外才能得到解答。

36、你是否可能沒有野心地活在這個世上,如果你能開始瞭解自己,不可以去改變而只是照着自己的本質活,那麼你就會開始蛻變。我認爲一個人可以默默無聞地活在世界上,完全不被人知道,沒有名氣。野心和殘酷。如果一個人不認爲自己有多麼重要,他可以活得非常快樂。這也是正確教育的一部分。

37、除非你的心中有愛,否則永遠不要和僵化的傳統以及社會抗爭,因爲缺少了愛,你的抗爭是沒有意義的。如果你行爲是出於愛,就會帶來不尋常的意義,就會充滿活力和美。

38、我們最大的難題之一就是規範,而它真的是非常複雜。你知道,社會認爲它必須控制或規範它的公民,必須根據某些宗教、社會、道德及經濟的模式來塑造人們的思想。

39、只要你還想得到安全感,也就是那些在婚姻、工作、地位、責任、理念、信仰以及與世界和神的關係中的安全感,你就有所恐懼。只要你心中存有任何形式及任何程度對安全感和滿足感的需求,你就必定有恐懼。重要的是,你必須對這個過程覺察並且瞭若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