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語錄 > 周國平名人警句語錄40句

周國平名人警句語錄40句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W 次

有的人只習慣於與別人共處,和別人說話,自己對自己無話可說,一旦獨處就難受得要命,這樣的人終究是膚淺的。人必須學會傾聽自己的心聲,自己與自己交流,這樣才能逐漸形成一個較有深度的內心世界。本文是小編搜索整理的周國平名人警句語錄,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周國平名人警句語錄40句

1、質樸最不容易受騙,連成功也騙不了它。

2、對於現代人來說,適時回到某種單純的動物狀態,既是珍貴的幸福,也是有效的淨化。

3、被人理解是幸運的,但不被理解未必就是不幸。

4、人世間最讓我留戀的,便是好書和好女人。

5、我的生活中充滿了變故,每一變故都留下了深深的刻痕,而我卻依然故我。毋寧說,我愈益是我了。我不相信生活環境的變化能徹底改變一個人,改變的只是外部形態,核心部分是難變的。

6、除了這兩種情況外,也許還有貧乏的單純,不過,一種單純倘若沒有精神的光彩,我就寧可說它是簡單而不是單純。有沒有豐富的複雜呢?我不知道,如果有,那很可能是一顆魔鬼的心吧。

7、女人對於男人,男人對於女人,都不要輕言看透。你所看透的,至多是某幾個男人或某幾個女人,他們的缺點別有來源,不該加罪於性別。

8、絕大多數人的生命潛能有太多未被發現和運用。由於環境的逼迫、利益的驅使或自身的懶惰,人們往往過早地定型了,把偶然形成的一條窄縫當成了自己的生命之路,只讓潛能中極小一部分從那裏釋放,絕大部分遭到了棄置。人們是怎樣輕慢地虧待自己只有一次的生命啊。不論電腦怎樣升級,我只是用它來寫作,它的許多功能均未被開發。我們的生命何嘗不是如此?

9、人們的心理可能是這樣的:一方面,自己想做而不敢做的事,竟然有人做了,於是嫉妒之情便化裝成正義的憤怒猛烈噴發了。當然啦,決不能讓那個得了便宜的人有好下場;另一方面,倘若自己也做了類似的事,那麼,堅決向法庭認同,與罪人劃清界線,就成了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反應,彷彿譴責的調門越高,自己就越是安全。因此,凡道德法庭盛行之處,人與人之間必定充滿殘酷的鬥爭,人性必定扭曲,愛必定遭到扼殺。

10、人心中應該有一些有分量的東西,使人沉重的往事是不會流失的。

11、在一切情形下,它都不會超載,因爲每個人所分配到的容量恰好是他必須付出畢生努力才能夠裝滿的。事實上,大多數杯子只裝了很少的水或酒,還有許多杯子直到最後仍是空着的。

12、與大人相比,孩子誠然缺乏知識。然而,他們富於好奇心、感受性和想像力,這些正是最寶貴的智力品質,因此能夠不受習見的支配,用全新的眼光看世界。

13、現代媒體是靠製造無用信息維持生存的。它需要吸引公衆的眼球,保持公衆的消費,爲此必須不斷製造熱鬧的話題。它的確製造出了熱鬧,但熱鬧之下往往空無一物。這種情況甚至不以其從業者的意志爲轉移,一旦身在這臺巨大的機器中,就不得不跟着它運轉。與媒體的朋友聊天,他們對尋找話題的壓力有多少苦衷和牢騷啊。

14、我相信人不但有外在的眼睛,而且有內在的眼睛。外在的眼睛看見現象,內在的眼睛看見意義。被外在的眼睛看見的,成爲大腦的貯存,被內在的眼睛看見的,成爲心靈的財富。

15、也許,只有當我們扮演某個角色露出破綻時,我們才得以一窺自己的真實面目。

16、事情對人的影響是與距離成反比的,離得越近,就越能支配我們的心情。因此,減輕和擺脫其影響的辦法就是尋找一個立足點,那個立足點可以使我們拉開與事情之間的距離。如果那個立足點仍在人世間,與事情拉開了一個有限的距離,我們便會獲得一種明智的態度。如果那個立足點被安置在人世之外,與事情隔開了一個無限的距離,我們便會獲得一種超脫的態度。

17、紛紛擾擾,全是身外事。我能夠站在一定的距離外來看待我的遭遇了。我是我,遭遇是遭遇。驚浪拍岸,捲起幹堆雪。可是,岸仍然是岸,它淡然觀望着變幻不定的海洋。

18、所謂智慧的人生,就是要在執著和超脫之間求得一個平衡。有超脫的一面,看到人生的界限,和人生有距離,反而更能看清楚人生中什麼東西真正有價值。

19、我愛躺在夜晚的草地上仰望星宿,但我自己不願做星宿。

20、有時候,我覺得人類的一切觀念在我頭腦裏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了,都成了毫無意義的聲音和符號。於是,我感到一種解脫,又感到一種惶恐。

21、他們一窩蜂擠在那條路上,互相競爭、推攘、阻擋、踐踏。前面有什麼?不知道。既然大家都朝前趕,肯定錯不了。

22、獲得理解是人生的巨大歡樂。然而,一個孜孜以求理解、沒有旁人的理解便痛不欲生的人卻是個可憐蟲,把自己的價值完全寄託在他人的理解上面的人往往並無價值。

23、儘管世上有過無數片葉子,還會有無數片葉子,儘管一切葉子都終將凋落,我仍然要抽出自己的綠芽。

24、一棵植物必須在土裏紮下根,才能健康地生長。人也是這樣,只是在外表上不像植物那麼明顯,所以很容易被我們忽視。遠離土地必定會付出可怕的代價,倘若這種對大自然的麻木不仁延續下去,人類就不可避免地要發生精神上的退化。在電視機前長大的新一代人,當然讀不進荷馬和莎士比亞。始終在人造產品的包圍下生活,人們便不再懂得欣賞神和半神的創造,這有什麼奇怪呢?

25、生命連同它的快樂和痛苦都是虛幻的——這個觀念對於快樂是一個打擊,對於痛苦未嘗不是一個安慰。用終極的虛無淡化日常的苦難,用徹底的悲觀淨化塵世的哀傷,這也許是悲觀主義的智慧吧。

26、我們捧着一本書,如果心不靜,再好的書也讀不進去,更不用說領會其中妙處了。讀生活這本書也是如此。只有安靜下來,人的心靈和感官纔是真正開放的,從而變得敏銳,與對象處在一種最佳關係之中。但是,心靜又是強求不來的,它是一種境界,是世界觀導致的結果。一個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的人,必定總是處在心猿意馬的狀態。

27、你做一項工作只是爲了謀生對它並不喜歡,這項工作就只是你的職業。你做一項工作只是因爲喜歡,並不在乎它能否帶來利益,這項工作就是你的事業。最理想的是事業和職業一致,做喜歡的事並能以之謀生。其次好的是二者分離,業餘做喜歡的事。最糟糕的是根本沒有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

28、閱讀是歷史上的偉大靈魂交談,藉此把人類創造的精神財富"佔爲己有"。寫作是與自己的靈魂交談,藉此把外在的生命經歷轉變成內在的心靈財富。信仰是與心中的上帝交談,藉此積聚"天上的財富"。這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三種交談,而這三種交談都是在獨處中進行的。

29、誠然,抱着過時的信仰不放,或者無信仰而裝作有信仰,都是可悲可笑的,不妨調而侃之,哈哈一笑。可是,當我看見有人把無信仰當作一種光榮來炫耀時,我再也笑不出來了。

30、自我意識強烈的人本能地把世界看作他的自我產物,因此他無論如何不能設想,他的自我有一天會毀滅,而作爲自我的產物的世界卻將永遠存在。

31、一切高貴的情感都羞於表白,一切深刻的體驗都拙於言辭。大悲者會以笑虐弄命運,以歡容掩飾哀傷。丑角也許比英雄更知人生的心酸。

32、蓋棺論定也許適用於二、三流的思想家,可是對於天才並不適用。天才猶如自然,本身包含着巨大的豐富性和複雜性,爲世世代代的爭論留下了廣闊的餘地。有哪一個獨創性的思想家,不是在生前死後戲劇性地經歷着被誤解、被"發現"、又被誤解、又被重新"發現"的過程呢?

33、最深邃的愛都是"見人羞,驚人問,怕人知"的,因爲一旦公開,就會走樣和變味。

34、對於靈魂的相知來說,最重要的是兩顆靈魂本身的豐富以及由此產生的互相吸引,而決非彼此的熟稔乃至明察秋毫。

35、給人最大快樂的是人,給人最大痛苦的也是人。

36、人是否相愛,一個可靠尺度是看他們是否互相玩味和欣賞。兩個相愛者之間必定是常常互相玩味的,而且是不由自主地要玩,越玩越覺得有味。如果有一天覺得索然無味,毫無玩興,愛就蕩然無存了。

37、在自在競爭狀況,自然抉擇淘汰了劣者;在獨裁狀態,人工取捨淘汰了優者。惟有平庸者永遠倖免,有最持久的生命力。

38、一個不曾用自己的腳在路上踩下腳印的人,不會找到一條真正屬於自己的路。

39、一切外在的信仰只是橋樑和誘餌,其價值就在於把人引向內心,過一種內在的精神生活。神並非居住在宇宙間的某個地方,對於我們來說,它的唯一可能的存在方式是我們在內心中感悟到它。

40、欣賞藝術品等;另一類是給予的,就是工作。正是在工作中,人的心智能力和生命價值都得到了積極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