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諺語 > 諺語: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大綱

諺語: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6W 次

導語:諺語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正是源於人們對於生活的認識。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諺語“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的解釋,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諺語: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指的是沒有長遠的打算,那麼近期的事情就會多有憂慮。出自《論語_衛靈公》。

人如果沒有長遠的謀劃,就會有即將到來的憂患。邏輯上是,人之所以有今日之憂,是因爲以前沒有考慮得長遠。也可理解爲,人一直沒有長遠的考慮,那憂患一定近在眼前。

  原文

《論語·衛靈公》:“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譯文

“孔子說:“人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有眼前的憂患。”

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就是一種因果循環。今日因是他日果,今天不爲他日做打算,他日成今日時必然有許多憂慮,不容不作努力。

如果將其解釋爲“一個人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有近在眼前的憂患。”不免令人疑惑:爲何不作長遠考量(遠慮),很快就會面臨危機(近憂)?反而應該是今天不長遠思考(近慮),未來便會爆發危機(遠憂)。若單純從表面的字義解釋,這句話似乎有時空倒置的疑慮。

今日的憂愁是昨日所致。昨日的哪些相關決定如果不正確,昨日的作爲如果不夠周延,才造成今日的苦果?倘使重新來過,哪些錯誤是可以避開的?進而去認知、體悟這些事物間的因果關係。重新檢討下來,不但學得教訓、經驗,不致重蹈覆轍,並能強化對事物相關影響的認知,增長決策判斷力。俗語說,“不增一事,不長一智”,就是這個意思。

再深入思索,就會令人豁然開朗。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應該是指,現在所面臨的問題(憂愁),是肇因於以前沒有深思熟慮的作爲;同樣的,今天的作爲如果未經長遠的深思熟慮,未來必會嚐到苦果。所以,這句話除了提醒我們要深謀“遠慮”,還點出一個要點:凡事必是“自作自受”,這是每個人都要有的認知。重新品味“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句話,除了警惕自己、要對今日的事物深思熟慮、深度思考外,還應對將來進行作打算,即所謂的“深謀遠慮”。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是古老的諺語,充滿了先人的智慧,告誡人們要未雨綢繆,不要老看眼前的事物,而忘卻了人之所以積極奮鬥的遠景期待。

反過來說,也可以講:“人無近憂,必有遠慮。”這是因爲如果連眼前的`事物都沒有辦法處理好,日子過得越來越糊塗,那生活終將是一團亂。在現實生活中滿足而沒有憂慮的人,並不一定快樂,因爲他們總會想到那遙不可及且不可預期的未來。因此,現在和未來是必須要相互聯繫,奮鬥的曲線必須是專注且連續的,纔能有好的人生旅程。反而是那些生活在困境中的人,總忙着應付眼前的一切,倒也容易“知足常樂”。拜倫說:“忙碌,就沒有時間流淚了。”不就是這個道理嗎?我們惟有在困苦中才能磨練自己,也才能不斷獲得突破困難後的快樂。

根據長期從事教育的經歷,越來越感覺到這句話的遠見卓識。“遠慮”是指長遠打算,這不僅僅是指具體的事件計劃,更是人生道路的規劃,或者叫做追求。從教育實踐來看,一個人最重要的就是理想教育,人生規劃。如果一個人缺少了理想追求與人生規劃,那他不僅是在未來爲之嚐到苦果,而且就是在眼前,他就會因爲自己的散漫與隨意而付出痛苦的代價。

孔子應該是在強調未來規劃的重要性。一個人有了追求,有了規劃,他就會爲了達成這個目標而嚴格要求自己,這樣不僅保證了他能完成這個目標,而且還能在這個過程完善自己的行爲,使自己行事順利。而如果沒有長遠的追求,對自己沒有要求,行事散漫,幹什麼事都不能認真負責,那從現在開始他就要面對別人的責難與刁難。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一個假設關係的複句,可以這樣解釋:人如果不考慮長遠,那麼憂患一定會在近期出現。其意是要人目光遠大,考慮長遠。其實這是個賓語前置句,可以這樣改:“人無慮遠,必有憂近”。

這是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正義》引解:"慮之不遠,其憂即至,故曰近憂。"《荀子·大略》雲:"先事慮事,先患慮患。先事慮事謂之接,接則事猶成。先患慮患謂之豫,豫則禍不生。事至而後慮者謂之困,困則禍不可御。"而人宜遠慮歷爲儒家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