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語文課要真實樸實紮實這一說法是誰第一個提出來的

語文課要真實樸實紮實這一說法是誰第一個提出來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4W 次

倡簡 務本 求實 有度——深化語文課程改革之我見

有人把目前的語文課程改革比作“似霧,似風,似雨”,可見還有不少困惑或疑慮。語文課程改革應怎樣進一步深化呢?   課改以來,語文課堂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激發兒童學習興趣多了,合作學習多了,使用多媒體多了,讓學生收集資料多了,鼓勵學生多元解讀多了……然而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畢竟是一項全新的工作,大家還缺乏經驗,難免會處置不當,乃至出現一些偏差:   

語文課要真實樸實紮實這一說法是誰第一個提出來的

——語文課堂是比過去活躍了,但形式主義的東西多了,淹沒了語文的本體。  

——有的語文課還是老路子,課文掰得比較碎,仍有“牽” 的痕跡。  

——有的地區學生負擔仍比較重。老師普遍對考試比較擔心。   

究其原因,不外乎三個方面:一是習慣勢力使然,二是語文課程評價改革工作滯後,三是對“課標”的理解不夠全面。   一、 倡簡

   要提倡簡簡單單教語文。

   有人說,語文並不簡單,語文是複雜的呀!誠然,從語文學習的生理、心理機制看,確實是複雜的,但怎麼學好語文卻並不複雜,就是“課標”上所說的“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語文實踐是什麼?最主要的不就是多讀多寫嗎?“課標”裏說得非常精闢:“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這就是講的多讀。“課標”裏還說:“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這不啻是說--寫多了,就會寫了。所以我們不要人爲地把語文教育搞得那麼複雜,那麼高深。

   語文學習的實踐性決定了語文學習的綜合性。將語文分解成一個個“知識點”“能力點”,逐一進行訓練,試圖用這樣的教法提高語文教學效率,那完全是一廂情願。語文學習是薰陶,是習染,是點滴積累,是日有寸進。   這就好比是新買的鋼精鍋,錚亮錚亮的。放在竈上煮飯,經過三五個月的煙熏火燎就變黃了。再過個一年兩年,又進而變成褐色。幾年後,鍋底甚至變成黑色的了。學習語文就跟“薰鍋底”的情形差不多。大家經常說“某人的語文修養如何如何”,這“修養”二字恰好道出了語文學習的規律。

   《莊子》裏有個寓言,講的是“儵”和“忽”要在“混沌”的頭上給他鑿“七竅”。他們每天在他的頭上鑿一個“竅”。到了第七天,“七竅”鑿好了,可是“混沌”也一命嗚呼了。毫無疑問,“儵” 和“忽”的用心是好的,然而他們卻不知道,“混沌”就是自然的狀態,是不該有“七竅”的。硬是給他鑿出“七竅”,反而害了他。語文的學習本來就是綜合的,你硬是要像數理化那樣,進行線性的訓練,這不啻是在“混沌”的頭上鑿七竅。

   有些老師備課,將教學目標設定爲:一、知識能力,二、方法過程,三、情感態度價值觀。這就將語文學習的目標複雜化了。   須知:“課標”裏面提出的是“目標的三個維度”,而不是“三個目標”!從語文學習的角度說,三個維度是一個整體。情感、態度、價值觀,寓於知識能力的學習之中,而不是遊離於知識能力的學習之外。而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內化,又要經歷一個主體自我體驗、自我建構的過程。

   舉例來說,教學生寫字,好像是純知識技能問題。其實不然,在寫字的時候,要讓他們感受到漢字的結構美,從內心裏喜歡漢字。這就是情感、態度、價值觀。還要教給孩子怎麼把一個字寫好,比如左右結構的字,寫的時候相接的部位要收斂,要避讓;學生由不會寫到會寫,由寫得不好到寫得好,自己動腦筋,自己體會怎麼才能把字寫得漂亮。這就是方法與過程。

   認識了“三維”本是“一體”,就從本質上把握住了語文教育的特點,有助於我們簡化頭緒,簡簡單單地上好語文。簡簡單單地上語文,應當具備這樣幾個特徵:頭緒簡化,目標單純;課堂情境相對穩定,而不是像走馬燈那樣頻頻轉換;作業當堂完成,把課外時間還給學生。

二、 務本

   這裏的“本”有兩層意思:一是語文的本體;二是文本。

   語文的本體是什麼?葉老早就說過,口頭爲語,書面爲文,口頭的指聽說,書面的指讀寫。講得具體點,就是識字、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語文教學,不能沒有語,沒有文。不能因爲強調了人文性,就淹沒了工具性。語言文字是文化的載體,在教學過程中,只有讓學生觸摸語言,才能加深對文本的理解與感悟,從而受到情感的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從而使人文性突顯出來。

   我們講開發與利用教學資源,其實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就是語文教科書。有人說,不能過於看重文本,畢竟文本不能解決學生髮展的所有問題。但現實情況是,不是把文本看得太重了,而是對文本的重視與鑽研遠遠不夠。

   超越文本的提法固然不錯,但要超越文本,首先必須研讀文本。如果對文本一知半解,何談超越?中國有句古話,叫做舉一反三,如果“一”都沒有舉好,怎麼能夠反出“三”來呢?

   引導學生鑽研文本,教師必先鑽研文本。如果教師對文本沒有吃透,不瞭解編寫意圖,便很難做到以文本爲憑藉,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有的教研組備課,一人備一個單元,然後互相交換,還美其名曰“資源共享”。鑽研文本是自己與作者(其中還應包括編者)對話,怎麼可以由別人來代勞呢?

   現在大家談預設與生成很多。“生成”看似帶有偶然性,其實精彩的生成離不開課堂的學習氛圍,離不開學生思維的活躍程度。好比燒開水,只有到達了沸點,纔有氣泡冒出來。如果預設就不怎麼充分,課上得像溫吞水,哪裏會有“氣泡”冒出來?所以我以爲,老師吃透了文本,有了合乎學情的預設,在課堂上才能引導得法,左右逢源,營造出一個能夠使智慧火花迸射出來的學習“場”。

   語文課上,要引導學生鑽研文本。不能以老師的講解或學生的集體討論來取代學生個人的閱讀。

   要強化初讀,要拿出成塊的時間讓學生沉下心來讀書。要力求讀進去,讀得正確、流利。提倡課文不讀熟不“開講”。   怎麼幫助學生感悟課文呢?我覺得有兩點要引起注意:一是對課文的感悟要扣着讀書進行,即所謂“扣讀導悟,讀中見悟”。應讓學生觸摸語言,感受其中蘊含着的思想感情,再通過自己的誦讀把這種感情讀出來。二是閱讀感悟要忌瑣碎。要提倡整體感悟,做到“提領而頓,百毛皆順”,抓住關鍵詞語來切入。比如孫雙金老師教《三顧茅廬》,就抓住“誠心誠意”這個帶有綱領性的詞語來切入,使學生領悟到劉備求賢若渴的心情。綱舉起來了,目(網眼)就張開了。   還要鼓勵多讀,熟讀成誦,以形成積累,並通過適當的遷移,引導運用。

三、 求實 

   上課、教學研究都要倡導“三實”——真實、樸實、紮實。

   現在的語文課,形式主義的東西不少。如不管需要不需要,都要使用多媒體,都要讓學生表演。明明每人手裏都有課本,卻偏要把課文逐段打在屏幕上。明明自己朗讀很好,卻偏要讓錄音機代勞。爲什麼不可以讓學生讀自己的課本呢?爲什麼不可以老師自己範讀呢?又如將合作學習與四人小組討論等同起來,動不動就讓四人小組討論,還沒有說上兩句,又立刻叫停。這樣的合作學習又有什麼實效呢?一堂課,熱熱鬧鬧,卻看不到紮實的訓練,聽不到朗朗的讀書聲,學生又有何收穫呢?



在教學研究中,也存在着追求浮華、不講實效的問題。上公開課,追求觀賞性,可看性,花樣多了,務實少了。  我認爲,上公開課,應提倡以平常心上常態課。搞課題研究也要倡導一種實事求是的風氣。在課改中遇到的問題即是研究的課題,自己的教學實踐即是研究的過程,教學的效果即是研究的成果。提倡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大腦去思考,從而得出自己的結論。這樣做研究,或者寫文章,纔是實實在在、明明白白的,於人有用,於己有益。  對於“訓練”,在“課標”中似乎有點淡化了。其實“課標”所反對的只是過去充斥課堂的繁瑣、機械的訓練,是隻對考試有用,而對終生無用的那些“題海戰術”。如疲勞轟炸式的抄抄寫寫,連篇累牘地做模擬試卷……  我們還是看看“課標”上是怎麼說的吧:“語文教學要注重語文的感悟、積累與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可見,屬於基本技能的東西,如寫字、讀書、習慣等,還是要紮紮實實地進行訓練的。  習慣,不僅是指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就連識字、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等能力,也必須達到技能乃至習慣的程度,也就是要形成張光鑑先生所說的“快速反應通道”,對學生纔有實際的用處;離開了反覆的練習和實踐,達不到自動化的程度,就不能派上什麼用場。這話呂叔湘先生早就說過:“在語文教學上,主要的任務應該是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不能過分依賴教師的分析和講解。因爲運用語言是一種習慣,習慣的養成要通過反覆的練習與實踐。”國外有一個統計資料很能說明問題。人對任何一個詞彙或句子,都須要300遍以上的聽說讀寫實踐,纔有可能終身不忘。而要想運用自如,其實踐必須在1000遍以上。當實踐次數達到3000遍以上時,這些詞彙或句子就會被認定爲母語。 我們強調的訓練是基本的訓練、科學的訓練、活化的訓練。這從蘇教版小學語文課後作業的設計以及“學用字詞句”“處處留心”“語文與生活”等欄目的設計可以看出來。這些練習是爲了打好學生的語文基本功,是具有開放性的,是面向生活的,是鼓勵探究的,是能夠激發兒童興趣的。  四、 有度   所謂有度,就是應當把着力點放在調整和深化我們的認識上,避免形而上學和片面性,從而在新基礎上建立新平衡。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事物的發展不可能是直線上升的,而是波浪式前進的。要實現重大變革,就得打破原有平衡,從而出現新的不平衡。隨着變革的逐步深入和經過不斷調整,又建立起新的平衡,事物就是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過程中不斷地發展。語文課程的改革也是如此。通過學習“課標”,認識提高了,理念更新了,便試圖打破課堂舊模式,建立教學新秩序。當此破舊立新之時,難免會有一些失衡、失度乃至失控之處。這就需要我們在提高認識的基礎上,進行必要的調整。  學習文本,適當地作一些拓展是必要的,但要防止遠離文本進行過度發揮。我們在聽課中,經常可以看到過度拓展的情況。有個老師教《秦兵馬俑》,讓學生收集秦始皇的有關資料,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這本來是無可非議的,可是老師卻用了大半堂的時間讓學生各自展示資料,並節外生枝地討論“秦始皇的功與過”。這就遠離了文本,拓展得有些過了頭。比如多媒體、表演的使用,也有一個度的問題。在閱讀教學中,讀書是主線,應以讀爲主,以表演、多媒體助讀。有的老師上《蘑菇應該獎給誰》,還沒有讓學生讀課文,就開始放多媒體——反映故事情節的連環畫,然後說故事,提問題。這不啻是剝奪了學生形成閱讀能力的機會。什麼是閱讀能力?就是“還原”文字符號的能力。學生看多媒體雖然也弄懂了故事,但他是看多媒體“看懂”的,卻不是讀課文“讀懂”的。我個人認爲,在語文課上,多媒體一定要慎用。要用其當用,不可隨便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