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四課《天山》主要內容

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四課《天山》主要內容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9W 次

 《七月的天山》概括內容

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四課《天山》主要內容

天山是亞洲中部的一條大山脈,橫貫中國新疆的中部,西端伸入哈薩克斯坦.長約2500公里,寬約250--300公里,平均海拔約5000米.最高峯海拔爲7435.3米,汗騰格里峯海拔6995米,博格達峯的海拔5445米.這些高峯都在中國境內,峯頂白雪皚皚.新疆的三條大河----錫爾河、楚河和伊犁河都發源於此山.

天山的雪峯----博格達峯上的積雪終年不化,人們叫它“雪海”.在博格達的山腰上,有一個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米,深約90米.池中的水都有是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鏡子.潔白的雪峯,翠綠的雲杉倒映湖中,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是新疆著名的旅遊勝地.

天山山脈把新疆分成兩部分:南邊是塔里木盆地;北邊是準噶爾盆地.這兩大盆地雖是一對孿生“兄弟”,但自然特徵卻大不一樣.塔里木盆地被高山團團圍住,氣候特別乾燥,大多是沙漠地帶,只有在邊緣地區的綠上才能種杆糧、棉和瓜果.準噶氽盆地西北邊緣的山地不很高山,而且有很多缺口,大西洋、北冰洋的氣流能夠進入,所以氣候比較溼潤,除了盆地內有一些綠洲可以種杆春小麥、棉花、瓜果等到外,這裏的草場優良,畜牧業發達.著名的克拉瑪依油田也在這塊盆地上.

《七月的天山》中心思想

課文從天山的水、樹、花三個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特點。字裏行間流淌着大自然的美,洋溢着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七月的天山》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一組以感受大自然的美爲專題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標”關於這一組閱讀教學目標的要求是指導學生反覆誦讀、品味,激發美感,感受語言的魅力。對於精彩的語段,要熟讀成誦,積累優美的詞句。這篇課文講述了連綿幾千裏,橫亙塔里木盆地和準葛爾盆地之間,把廣闊的新疆分爲南北兩半的天山。天山終年積雪,盛夏,戈壁灘上雖然炎暑逼人,但一進入天山,便涼爽宜人,則是另一番天地。作者用移步換景的方法展示了天山景物三個不同的方面。一是從高到低、由遠及近,運用形象的比喻,依次描繪了天山的雪峯、雪水、溪流。二是描繪了天山密林幽靜的美景:茂密的森林、細碎的日影和馬蹄濺起的水聲相映成趣。三是描繪天山深處的美景:山色柔嫩、山形柔美,重點寫了五彩繽紛的野花,溪流兩岸,滿地鮮花,猶如進入春天的花園。這篇課文重點從水、樹、花三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學習這篇課文,通過對美文的誦讀,感受天山之美,受到美的薰陶,同時積累優美詞句,增加文化積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