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素材 > 宋應星天工開物作文素材 宋應星人物經歷素材

宋應星天工開物作文素材 宋應星人物經歷素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4W 次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宋應星天工開物作文素材 宋應星人物經歷素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宋應星天工開物作文素材 宋應星人物經歷素材

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在教會人們農業和手工業科學生產知識的同時,又告知人們要打破傳統學術觀念,創立嶄新的科學學術思想。

一、宋應星簡歷

宋應星,字長庚,出生於江西士大夫家族,是江西奉新縣瓦溪牌樓裏(今奉新縣宋埠公社牌樓生產隊)人,他從小聰明好學,“數歲能韻語”(作詩),有過目不忘之才,很得老師及長輩喜愛。

宋應星熟讀經史及諸子百家,他在宋代四大家中,特別喜歡張載的關學,並從中接受了唯物主義自然觀。他對天文學、聲學、農學及工藝製造之學都有很大興趣,曾經熟讀過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等書。此外,還喜歡音樂、作詩。他常與同窗好友赴本縣風景名勝處郊遊,相互作詩,相互激勵,縱談天下事。

青少年時期的這些經歷,給他後來撰寫科學著作、創立新學術思想創造了先決條件。

明代科學家宋應星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宋應星與兄應升,赴省城南昌參加乙卯科鄉試。在一萬多名考生中,29歲的宋應星考取全省第三名舉人,其兄名列第六。奉新諸生中只有他們兄弟中舉,故稱“奉新二宋”。但後來,他數次前往京師(今北京)參加會試,都名落孫山。

宋應星之後以舉人身份,擔任過江西分官縣教諭;做過福建汀州府推官、南直隸亳州知州。隨着明朝的沒落,宋應星灰心地辭官隱居,不問政事,專心著作。最終在貧困中度過晚年,於永曆二十年(1666年)逝世,享年80歲。

  二、《天工開物》與其學術價值

飽讀詩書的宋應星,因科考不順利、官場不得意,他將全部盡力傾注到科學研究與著作當中。他把中國幾千年來出現過的農業生產和手工業生產方面的知識作了一個總結性的工作,同時也對技術經驗作了總結性的概括,並且使它們系統化、條理化,然後著述成書使之能夠流傳下來。《天工開物》就是他的代表性作品。

天工開物

《天工開物》全書共分三卷十八篇,收錄了農業、手工業,諸如機械、磚瓦、陶瓷、硫磺、燭、紙、兵器、火藥、紡織、染色、製鹽、採煤、榨油等生產技術。

《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有人也稱它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外國學者稱它爲“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天工開物》的特點是圖文並茂,注重實際,重視實踐。它對中國古代的各項技術進行了系統地總結,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科學技術體系。對農業方面的豐富經驗進行了總結,全面反映了當時工藝技術的成就。

《天工開物》記述了工農業生產中許多先進的科技成果。書中用技術數據給以定量的描述,顯露出先進的科學思想和理論闡述,注重引入理論概念,而非單純技術描述。這是它的可貴之處。

宋應星紀念館

《天工開物》介紹了一些西方的科學技術方法,如金屬焊接、焊藥等技術。但書中的“物種發展變異理論”、家蠶新品種的培育、鋅和銅鋅合金(黃銅)的科學論述以及活塞式鼓風技術等等,都比歐洲與俄羅斯等西方國家相關技術早了許多年。

毫無疑問,《天工開物》對當時的農業與手工業生產具有很高的指導價值,同樣也具備很深遠的學術價值。

  三、打破舊思想,創立嶄新的學術思想

《天工開物》在帶給人們科學生產知識的同時,書中也貫穿了打破傳統觀念,樹立嶄新學術思想的內容。

明朝等封建朝代八股取士的確定,使得理學逐漸變爲僵化的科舉教條,這嚴重阻礙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宋應星對於那些鬼怪迷信之說給予了堅決駁斥,他主張對事物的考察要用“試見”和“試驗”的方法。即注重實踐與科學試驗。

如宋應星對麥子的開花就進行過仔細地觀察,作出了“江南麥花夜發,江北麥花晝發”的科學結論,而對未經自己親自檢驗的事物和現象,往往持謹慎保留的態度。值得稱道的是,宋應星在學術上對自己要求極嚴,有高尚的科學美德。

宋應星還把中國傳統唯物主義哲學關於物質的構成及其發展的'學說推向一個新的境界,樹立了一個新的里程碑,使古代樸素的自然觀具有更多哲理性和自然科學內容,運用他的這些理論思想能夠比較容易的解釋較廣泛的自然現象。

宋應星的唯物主義自然觀的觀點是在與當時佔統治地位的唯心主義自然觀的鬥爭中成長起來的。他爲自己的著作冠以“天工開物”之名,就是這一思想的生動體現。“天”即自然界;“工”指人的技巧;“開”是開發利用之意;“物”亦物質財富。“天工開物”即自然界杯人工技巧開發出物質財富。

總之,我國明朝科學家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在教會人們農業和手工業科學生產知識的同時,又告知我們要打破傳統學術觀念,創立嶄新的科學學術思想。他敢於向傳統學術作鬥爭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與敬佩;他勇於實踐、不停留於理論知識、大膽創新的科學態度,更加值得我們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