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素材 > 關於《師說》同步素材:《師說》注評

關於《師說》同步素材:《師說》注評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9W 次

古之學者必有師。 [學者,好學的人。○開篇點題。引證古人,爲後文以古律今張本。]

關於《師說》同步素材:《師說》注評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所以,用(它)來。受,同授。業,學業。惑,名詞,疑難問題。“………者,……也”,判斷句式。○承前說明師的作用。爲全文的理論根據。 ]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而,則,就。之,泛指道理、知識。者,語氣助詞。孰,誰。[○否定“生而知之”,觀點可取。]

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 [惑,此作動詞,有惑。而,轉折連詞。其,那。爲,動詞,做,存在。爲惑,存在的難題。○以上從“解惑”一面說明從師之必要。以下轉而論述如何擇師。]

生乎吾前, [乎,介詞,於。]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其,代詞,他。聞,知,懂得。固,副詞,本來。]

吾從而師之; [從,跟從。師,此作意動詞。師之,以之爲師。]

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以“聞道”爲標準,不管生乎吾之先後。]

吾師道也, [師道,以道爲師,意即學習道理。 ]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夫,語首助詞。庸,豈。庸知,哪管。○以反問作結,有力。]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 [是故,因此。無,無論,不管。]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判斷句。之,助詞。所存,存在的地方。○再加推論,歸結出擇師的原則。]

(第一段,說明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和擇師的標準,正面論述從師之道。)

嗟乎![ 嘆 詞。]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師道,指古時從師的風尚,即後文所說的“古道”。也,語氣助詞,錶停頓。以下三個“也”字同此。 ]

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欲,想要。○呼應首句。一連三嘆,表明對世風的深切不滿。以下三層用對比法加以批判。]

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 [出人,超出常人。 ]

猶且從師而問焉;[ 猶且,尚且,副詞。問,請教。]

今之衆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衆人,一般人。下,低(於)。 ]

而恥學於師。[恥,意動,以……爲恥辱”。於,向。 ○將“古之聖人”與“今之衆人”從師的態度作對比;古聖而從師,今衆而恥學,對比有力。]

是故聖益聖,愚益愚。 [益,更加。聖、愚,前爲名詞,後爲形容詞。]

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 其,助詞,此表測度語氣。○以上用從師與不從師兩種後果對比,批判恥學於師。一層。 ]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 則恥師焉,惑矣![對於他自己。身,自己。 恥師,以從師爲恥辱。焉,語氣助詞。惑,糊塗。○於其子和於其身,兩種態度加以對比。 ]

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後“之”,代童子。書指寫字。習,教習。其,指書。讀(dòu),逗,指句中讀時稍微停頓的地方,這裏指書中的文句。者,代詞,……的人。]

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fǎu)焉; [或,無指代詞,有的人。不,同否。“或師”對應“句讀之不知”;“或不”對應“惑之不解”。]

小學而大遺, 遺,棄,丟掉。[“小學”,小處學習 ,對應“或師”;“大遺”,對應“或不”。]

吾未見其明也。 [明,高明,通達事理。○以上從兩種學習內容的輕重大小,對比批判恥學於師。二層。 ]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巫,古代從事降神驅鬼搞迷信活動的人。樂師,奏樂的藝人。百工,各種手工業者。 ]

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 [族,類。]

曰師曰弟子云者, [曰,說,說到。雲,助詞,用於句末,表示總括以上的話,有“等等”的意思。者,語氣助詞。]

則羣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相若,相似,差不多。]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卑,低下。足羞,(以爲)可恥。盛,高,大。近諛,(以爲)近於阿諛。兩句描寫士大夫恥師的心理。○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對比。]

鳴乎!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復,恢復。○感嘆之中含有批判。]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 君子,指士大夫之族。[齒,列。不齒,不屑同列,看不起。○流露出韓愈輕視勞動人民的觀點。]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指君子。智,見識。乃,副詞,竟。及,及(之),趕上(他們)。 ]

其可怪也歟! [其,語首助詞,表感嘆。歟,語末助詞,此表感嘆。○以兩種人對從師的認識,對比批判恥學於師。三層。 ]

(第二段,慨嘆師道之不傳,批判士大夫恥學於師的不良風氣。)

聖人無常師。 [常師,固定的老師。]

孔子師郯子、 [郯(tán)子,春秋郯國(在今山東省郯城縣)之君。孔子曾向他請教官制。見《左傳》昭公十七年。 ]

萇弘、 [萇(cháng)弘,周敬王大夫,孔子曾向他問樂。見《孔子家語·觀周》。]

師襄、[ 魯國樂官,孔子曾向他學琴。見《史記·孔子世家》 ]

老聃。 [老聃(dān),即老子,春秋時楚國人,孔子曾向他問禮。見《孔子家語·觀周》。○以上以孔子之行爲證。]

郯子之徒, [之徒,之類。]

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 [行,同行。句意爲:三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人。語出《論語·述而》。○再以孔子之言爲證。]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不必,不一定。○推論。]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術業,技術、學業。專攻,專門研究,專長。 ]

如是而已。[ 如是,如此。○引出結論。從師弟關係上論述從師之道,補足首段所論。]

(第三段,引證古人,說明師弟之間的關係,進一步論述從師之道。)

李氏子蟠,[ 李家之子名蟠。]

年十七,好古文, [古文,特指先秦兩漢散文。]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六藝,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種儒家經書)。經,指六經正文。傳(zhuàn),指對六經的解釋。通,普遍。]

不拘於時, 不受時俗之限。[於,介詞,此表被動。時,指恥於從師的時俗、世風。 ]

學於餘。餘嘉其能行古道[ 嘉,讚許。行,奉行,繼承。古道,指古人從師的風尚。]

作《師說》以貽之。 [貽(yí),贈。]

(第四段,表揚李蟠,說明寫作此文的原因。)

唐老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