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課外語文書香校園手抄報資料

課外語文書香校園手抄報資料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2W 次

  詩詞趣話之短袍藏詩結姻緣

課外語文書香校園手抄報資料

唐玄宗開元年間,朝廷上下人人傳誦着這樣一個故事。

當時,唐玄宗爲了慰勞辛苦駐守在邊疆的戰士,就讓皇宮內的宮人們爲戍邊的戰士縫製棉衣,這時有一個宮人在一件短袍中藏上了自己親自寫作的一首詩,詩說:

沙場征戍客,寒苦若爲眠!戰袍經手作,知落阿誰邊?蓄意多添線,含情更着綿。今生已過也,重結後生緣。

這首詩的大意是說,在沙場上征戰的戰士們啊,受盡寒冷辛苦,夜晚怎麼能夠睡着覺呢?我親手縫製的這領戰袍,誰知道會落在誰的身上呢?我故意在縫製時多用了些線,又多塞了些綿,這些,都表示着我對您的情意呀。今生今世也就過去了,我願和您在來生來世再結姻緣,成爲夫妻。

這首詩表現了作者對邊防戰士的同情和愛護,也表達了她對邊防戰士的深厚感情,最後二句,還直接道出了自己的心聲。詩寫得直露,表現得十分坦率,十分質樸,同時,在這坦率與質樸後面卻又含有一種深沉的悲哀,那就是,這位宮人知道皇宮深邃,自己一入皇宮,沒有皇帝的恩准今生是不能再出皇宮的,而自己在宮中又受盡了皇帝的冷落,青春年華白白逝去,紅顏難駐,嚐盡了孤獨和淒涼的滋味,因此她盼望着來生能在民間與兵士過上自由幸福的生活,所以她也就將希望寄託於來生。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正是對孤獨的皇宮生活摧殘自己青春年華的控訴。

碰巧得很,果然有一位戰士得到了這領戰袍。這位戰士也就將這首詩獻給了主帥,主帥得詩,不敢隱瞞,就將此詩呈給了唐玄宗。唐玄宗得詩,馬上把六宮的宮人召集起來,說:“這首詩是誰寫的?不要隱瞞,我不怪罪你,請說出來。”這位宮人知道事發了,於是只好說:“是我寫的,我真是罪該萬死,請皇上處置。”她想:自己這次被皇上一怪罪,必死無疑。那知唐玄宗說:“恕您無罪,那麼,你和這位得袍戰士結婚吧,我爲你成就這份姻緣。”於是,這位宮人和這位得袍戰士也就成了婚。消息傳開,邊防戰士都感動得流涕。

這位宮人化懼爲喜,本想來世過上民間幸福自由的夫婦生活,不料今生馬上就變成了現實,這主要取決於唐玄宗的恩賜。原來,這首詩表面直率質樸,實際上卻是感情真摯深沉,它深深地打動了唐玄宗,使他產生了憐憫與同情之心。

  詩詞趣話之汪遵的三首詠屈詩

汪遵,是唐代詩人,祖籍安徽宣城。幼爲縣吏,晝夜苦讀,曾於唐懿宗鹹通七年(867)登進士第。汪遵善寫詠史詩,現存五十餘首詩中,皆爲詠史七絕,其中詠屈原故事者計有三首,其一曰:

爲嫌朝野盡陶陶,不覺官高怨亦高。憔悴莫酬漁父笑,浪交千載詠《離騷》。

這是一首詠三閭大夫廟的詩。全詩寫屈原爲官的處境,流放的憔悴,寫他留下了《離騷》這樣的名篇爲後人所詠唱。陶陶,指沉醉於安樂;浪交,交,即教,浪交,即浪教,意爲竟教;浪,沒來由的意思。

其二曰:

三閭溺處殺懷王,感得荊人盡縞裳。招屈亭邊兩重恨,遠天秋色暮蒼蒼。

這是一首詠招屈亭的詩。屈原死後,人們建招屈亭以紀念屈原,據史載,常德東門外就有屈原廟、屈原巷、招屈亭等。所以開頭兩句說“三閭溺處殺懷王,感得荊人盡縞裳”。而以下二句,則完全是作者就實地以抒情;兩重恨,一恨屈原懷沙自沉,一恨楚國覆亡,“遠天秋色暮蒼蒼”,既是實地寫景,也是虛筆抒情,表現了作者情感的悠遠和思緒的深長,汪遵的這首詩是唐人最早詠招屈亭的詩,頗具新意。

其三曰:

不肯迂迴入醉鄉,乍吞忠梗沒滄浪。至今祠畔猿啼月,了了猶疑恨楚王。

這是一首詠屈原祠堂的詩。開首二句,寫出了屈原的忠梗氣骨,寫出了屈原的品格及他爲國爲民的精神。迂迴,意爲隱瞞自己的觀點,隨波逐流。後兩句則勾勒了“猿啼月”的淒涼畫面,採用了擬人化的手法,表現了人們對屈原的同情及對楚王的譴責。

汪遵詠屈的這三首詩,一首比一首寫得好,可以說以最後這首詠屈原祠堂寫得最好,較之上面二首,不僅情感灌注,而且手法奇特,既表現了作者的思想,又勾勒了形象的畫面,可以說是一首成功之作。這三首詩的遞進,正是因爲他對屈原及其作品有一個逐漸加深認識的過程,而這最後一首,也是汪遵對屈原及其作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之後才寫出來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