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有關五年級數學日記範文合集6篇

有關五年級數學日記範文合集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9W 次

一天終於結束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何不趁現在趕緊寫一篇日記。日記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五年級數學日記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五年級數學日記範文合集6篇

五年級數學日記 篇1

幾天我每次和媽媽出去的時候,只要是以前見過我的,見一個,就有一個人說我個子長高了,所以我現在就要看看,我到底是長高了還是長高了還是長高了呢?

今天,我看看我到底有沒有長高。一回家我就開始量個子,天哪!果然長高了!現在已經1.54米了,可是原先只有1.51米。哦!我知道了!也許是因爲換了水土的原因,前兩天我去了南山。算下來一共有五天了,那這樣的`話,我每天長高了0.006米(①1.54-1.51=0.03②0.03÷5=0.006)。天哪!那如果這樣算下來,一年365天(①365×0.006=2.19),我居然一年能長2.19米,噢噢噢!我不能這樣算,因爲我們不可能每天都長這麼高。前兩天我長個子的原因是我去了南山換了水土才長了一截子,O(∩_∩)O哈哈!如果按我剛纔那樣,繼續錯下去的話我不得長成巨人啦!

只要我們細心觀察,數學會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

五年級數學日記 篇2

在遙遠的外太空,有一顆分數星球,由於每一位分數星球的子民都不一樣,所以分數星也被人們稱爲“不重星”。在那上面住着真分數和假分數兩個友好的部落。有一天真分數部落的國王“1/2”心血來潮,想去拜訪自己的朋友——假分數部落的國王1,稍適準備了一下就出發了。

不一會兒,一輛身後有十萬正規武裝組織護送的勞斯萊斯駛進了“1”的領地,“1/2”國王一邊大搖大擺地走着,一邊哼着小曲。就在這時,一個騎着摩托車的“18/7”,朝“1/2”國王撞了過去。頓時灰塵四起,護衛都被薰暈了。過了好半天才醒過來,可這是國王已經不見了。護衛急了,正準備下令尋找國王,一個“9/7”走了過來。說:“咱們走吧。”“你是誰?咱們爲什麼跟你走?”“我是你們的國王!”“你是誰的國王?咱們的國王是‘1/2’!”說完,護衛們都一鬨而散找“1/2”去了。

可憐的護衛,他們並不知道眼前的這個“9/7”就是他們的國王,因爲“1/2”與“18/7”相“撞”就會得到“9/7”。

“9/7”鬱悶死了自己堂堂一代英皇,竟然淪落到年掃大街都不如的地步,走着走着,他來到了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面前——“1”的皇宮。他決定進去試試運氣,看看自己的老朋友有沒有辦法把自己變回去。於是,他敲了敲皇宮的大鐵門,一個衛兵出來對他說:“先生,有什麼可以幫忙的.嗎?”“9/7”說:“我想找國王。”“預約了嗎?”衛兵問。“預約了。還差三分鐘”爲了見“1”,“9/7”只好撒了一個謊。那個衛兵看了一下表之後說:“還差三分鐘了,快進去吧!”“9/7”大步流星地走了進去,他不明白衛兵爲什麼在看了表之後說只差三分鐘。那一頭,衛兵打電話給“1”,告訴“1”他約的客人到了。“1”抓破腦袋也想不起他除了“1/2”還約了別人。“9/7”進來了,“1”對他說:“咱們約過嗎?”“當然,我是‘1/2’!”“9/7”隨即把剛纔法身的事情詳細地跟“1”說了一遍。“1”想了一會兒,對“9/7”說:“這簡單,只要你回去,找一個叫‘7/18’的分數,跟他撞一下,你就會變回來了。”“9/7”聽後,立刻火速趕往自己的國家,找到了“7/18”,終於變回了原來的自己——“1/2”,他又一次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據說,“1/2”與“1”的友誼一直維持到了100歲……

五年級數學日記 篇3

五年級數學日記1

生活中處處有都離不開數學,只要你善於觀察,你就會發覺數學與你可謂是形影不離。學習了六年集的比例知識後,我深深的體會到數學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益處。

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和弟弟約好2點在森林公園集合,然後一起去動物園玩。到了目的地之後,由於我們是第一次去森林公園的動物園,所以只好買了一幅公園的地圖。地圖到手後,弟弟悄悄的向我走過來,然後一把將地圖搶了過來。我無可奈何,只好抑制住心裏對這“小淘氣包”的.無理取鬧。

然後弟弟一本正經的對我說:“哥哥,今天就由我這個嚮導來帶你去找獅子吧!”這時,我心想:但願不會南轅北轍!之後,弟弟就帶着我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竄,過了大約一小時後,我終於忍無可忍,大喝:“你搞什麼呀,我都快要累死了,怎麼還沒到?”我直接將地圖奪回,一看才恍然大悟,原來是愛出風頭的弟弟濫竽充數,把地圖的比例尺1:5000理解成了圖上的1釐米表示實際的5000釐米。“唉,學好一身本領可真重要呀!如果像弟弟一樣自以爲是,不踏踏實實的學習的話,後果往往都是弄巧成拙呀!”然後,我按照我所學到的知識,不一會,我們就來到了獅子那。瞧弟弟那羨慕的樣子,他還求着我收他爲徒弟呢!

知識是開啓成功大門的鑰匙,同學們,努力學習吧!就讓我們用自己的努力來創造明天的精彩生活吧!

五年級數學日記2

今天上午,我正在做數學暑假作業。寫着寫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來,這道題是這樣的:一個長方形的周長是280釐米,寬是40釐米。以這個長方形的一條邊爲底,作一個高爲50釐米的三角形,求這個三角形的面積。

我看了,心想:呀!這道題還是有點難度的呀!可是再難也要做出來啊!這時,我便像爸爸求救了,爸爸耐心地告訴我怎麼解的方法,爸爸還沒講完我就恍然大悟,原來這題這麼簡單,算式是:280÷2=140(釐米)140-40=100(釐米)

100×50÷2=2500(平方釐米)。

看着終於把自己不會的`題目一遍又一遍的算對了,心裏樂開了花。其實,任何題目都不怎麼難,只是沒有動動腦筋而已,只要動動腦筋,任何題目都是很簡單的。

快要開學了,我的作業基本上完成了,也沒有什麼太多的困擾。我的寒假計劃完成的很好,讓我們新的學期了,展翅高飛吧!

五年級數學日記3

星期天,媽媽在商場裏給我買了一套時髦運動服和一雙耐克鞋。回到家,爸爸問:“這些衣服褲子和鞋買來多少元?”我馬上來興起了捉弄爸爸的一個念頭,由於我知道爸爸口算速度有時還不如我快。於是,我把價格標籤矇住,說:“叫你算!算不出就叫你給我再買一套更好的衣服鞋子。”爸爸說:“那試一試吧。”“衣服的價錢是500的2倍少600加100,再去除以2的和是衣服的價錢。褲子是700的三倍減去1900的`差,鞋子的價錢是400的3倍除以4再加上200是鞋子的價錢。總共花了多少錢呢?”爸爸頓時頭都大了,就說:“這什麼加啊,減啊乘啊,除啊。都搞不清楚了。”“好了,給我買新衣服吧!”“不行,還沒有回答出答案。”“好,你聽好了。(500×2-600+100)÷2=250元,700×3-1900=200元,400×3÷4+200=500元。總共250+200+500=950元。”爸爸說:“哇,原來是這樣算的。好一定給你新衣服。”耶,這一回合我贏了爸爸。

原來生活中有很多能夠用數學解答的東西,我要繼續發覺生活中的數學,並且學會更多計算方法。

五年級數學日記4

下午放學時,班主任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道家庭作業,要求大家想辦法測算一次性筷子的體積,並用數學日記的形式將測算過程記錄下來。這道家庭作業,表面上是一次數學實踐活動,實際可能寓意更深,由於一次性筷子的使用與環保有關。

一回到家,我就靜靜地坐在書桌前思考這個問題。一次性筷子的形狀是一個不規則的立體圖形,怎樣才能測算出它的.體積呢?我思來想去,一會兒抓耳撓腮,一會兒搖搖頭......,終於,有了一點眉目。我能夠將一次性筷子放入裝滿水的容器中,這樣容器中的水就會溢出來,溢出水的多少不是筷子的體積嗎?可是筷子比水輕,會浮在水面上,又該怎麼辦呢?可不能夠用石頭或膠布之類的東西將筷子固定住呢?我想應該是能夠的,但這些辦法測定起來又都太麻煩了,要是有更簡便的方法該多好啊!經過冥思苦想,我終於自豪的笑了。

五年級數學日記5

今天陽光明媚,我到奶奶家去探望奶奶。剛進門,奶奶就拿着民豐超市的廣告紙急匆匆地跑過來說:“嘿,你看看,有沒有要買的,奶奶給你錢!”我接過廣告紙,草草地看了看回答:“奶奶,有好多打折的年貨咧!”“打折好啊,給你100元,喜歡的就買。”奶奶毫不猶豫地把100元遞給我。我提上購物袋,興高采烈地出門了。

到了超市,推着購物車,我東張西望,想着買什麼好。沒過一會兒,購物車裏塞滿了我精心挑選地6種零食:美國葵花子0.87kg、香蕉片0.78kg、山楂片0.68kg、話梅0.48kg、鹹乾花生1.06kg。掰着手指算了算原來的`總價是14.40+16.54+9.00+11.60+12.60+21.20共85.31元。看着這些美味的零食,我的口水早已流下三千尺。算賬時,收銀臺的姐姐說由於有優惠,共便宜了10.41元,現共74.9元。姐姐又給我一張深藍色的卡,我不解地問;“姐姐,這是什麼?”她回答:“這是刮獎卡,消費滿68元的顧客就能夠領取,要求在卡上,最高獎金有15000元!”我小心翼翼地刮開刮獎區,與要求對一下,獲得了2元,這樣我只用了72.9元。

我蹦蹦跳跳地回到奶奶家,把零食依依從購物袋裏取出來,把剩下的27.1元換給了奶奶,又說:“奶奶,本來是要花85.31元,優惠後之用74.90元,刮獎又‘賺’2元,只用了72.9元。”奶奶聽了後了開了花,眉開顏笑地說;“媛媛(我的小名)真會算,將來一定是個會過好日子的人!”

五年級數學日記6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拿到新課本,我好開心啊,我翻動着,無意間,一個內容吸引了我,心想:倒數是倒着的數嗎?我懷着好奇心,翻動着書頁,終於,我翻到了那一頁。我一看書,書上與我說的一樣。書上還說到求一個數的`倒數是把這個數的分子、分母調換位置。

噢!原來是這樣: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爲倒數。噢!那麼4/5是5/4的倒數。不行,我得驗證一下:

4/5×5/4=1

7/7×7/7=1

1/0×0=……

“不,1/0與0不行,由於分母是0無意義”。我突然又想到小數有沒有倒數呢,帶分數呢?0有沒有倒數呢?學習了倒數有什麼用呢?等等的問題。沒想到這小小的一課竟有這麼多的知識。看來這一課蠻重要的!

五年級數學日記7

我知道了關於長方體的這些知識:它有12條棱,6個面和8個頂點;相交與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是長方體的長、寬、高。每相對的兩條棱的長度是一樣長的,並且每相對的一對面的面積是相等的,如果有一對面的面積是正方形其餘的四個面的面積是一樣的。長方體表面積的公式是:長X寬X2+長X高X2+寬X高X2,還有一個是(長X寬+長X高+寬X高)X2。它的體積公式是:長X寬X高。

關於正方體的`知識是:它有12條長度完全相同的棱,6個面積完全的面和8個頂點。長方體的表面積的公式是:棱長X棱長X6,體積公式是棱長X棱長X棱長。

正方體和長方體積體統一的公式是:底面積X高和橫截面的面積X長。

關於容積的是:容積的長度是從裏面量的,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計算容積的公式是和計算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是一樣的。題目讓你求出容積單位的話,可是題目的第一步先讓你求出體積單位的話,你就要從體積單位換算成容積單位。體積單位和容積單位之間的近綠是1000。

五年級數學日記8

以前,我一直認爲學習求最小公倍數這種知識枯燥無味,整天與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數類似這樣的問題打交道,真是煩死人,總覺得學習這些知識在生活中沒有什麼用處。然而,有一件事卻改變了我的看法。

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爺爺和我一起乘坐2路汽車去青少年宮。就在車子快要出發時,1路汽車正好與我們同時出發,此時爺爺看前面的這兩輛車,突然笑着對我說:“澤羣,爺爺出個問題考考你,好不好?”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聽好了,如果1路車每3分鐘發車一次,2路車每5分鐘發車一次,這兩輛車至少要經過多少分鐘後又能同時發車呢?”稍停片刻,我說:“爺爺,你出的這道題還缺一個條件:1路車和2路車的起點是在同一個地方。”爺爺聽了我的話,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自個聰明禿頂的腦袋,笑着說:“我這個‘數學博士也有糊塗的時候,出的題不夠嚴密,還是澤羣想得周全。”我和爺爺開心地哈哈大笑起來.此時爺爺說:“那好,現在假設是同一個起點站,你說說用什麼方法來解答?”我想了想,脫口而出:“再過15分鐘。

由於3和5是互質數,求互質數的最小公倍數就等於這兩個數的乘積(3×5=15),所以15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也是兩路車至少要再過15分鐘能同時發車。”爺爺聽了,誇我:“答案正確!100分。”耶!聽了爺爺的話。我高興地舉起雙手。

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啊。

五年級數學日記 篇4

今天是週末,下午我和爺爺、奶奶一起去逛街、購物。

我們走進“真維斯”專賣店,奶奶挑選了三件29元的T恤,準備買下來。奶奶問我:“這一共多少錢呀?”我不假思索地說:“一共87元(29×3約等於90,90—3×1=87元)。”

奶奶買了衣服後,我們便走出服飾店。奶奶說:“已經五點半了,我們去吃米粉吧。”走進米粉店,我們買了一碗中份米粉、兩碗小份、一份蒸餃和兩碗稀飯。奶奶問我:“虓虓,該給多少錢?”我說:“一共17元,因爲中份4。50元、小份是3。50元、蒸餃3。50元、稀飯一份是1元(4。50+3。5×3+1×2=17元)。”

吃完後,我們便回家了。

五年級數學日記 篇5

“學案導學”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旨在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教學效益。

但學案不是萬能的,我們不要由被教案牽着鼻子走,演變成被學案牽着鼻子走,爲了學案而學案,既要利用學案進行教學,又要靈活運用學案。讓學案牽着自己的鼻子走會限制了老師和學生的自由發揮。

課堂教學是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課堂教學更具有生成性與不確定性因此我們要在學案中對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更多的預設,出現了“機動環節”或是“設想環節”,即在學案中體現“備學生”。。課堂教學的預設不是爲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爲了使這種生成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性。我們在使用學案時要更多地爲學生的“學”而預設:預設學生會提出什麼問題、喜歡什麼樣的學習方式、生活有怎樣的體驗、探究會有哪些答案、練習會出現什麼錯誤……在此基礎上教師怎樣肯定、鼓勵、引導、矯正等等,還可以增加預設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的環節。

另外,我認爲不同類型課的學案,形式、設計重點應該有所不同。新授課的學案應該着重關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準備知識的落實和具有啓發、探究味的問題情境的`設計。習題課的學案應該着重幫助學生總結解答典型問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思路。複習課的學案應該着重幫助學生梳理一下知識體系,對某些重要知識、技能進行專題研究分析。試卷講評課的學案應該着重幫助學生了解每個試題考查了哪些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哪些方法、思想、能力在哪道試題上得到了體現,自己的缺陷又在哪裏;應該在對每位學生的試卷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有重點地進行講評,幫助學生學會錯因分析和自我糾錯。

總之,在新課程自由、嶄新的天空下,我們面臨着思維模式、觀念行爲等的多重改變,我要不斷吸取新知識、學習新技術、探索新方法,我願和我的同伴們一起在學習中成長,在合作中成長,在實踐中成長。

五年級數學日記 篇6

週六中午,我終於把作業全部做完了。正當我想衝出家門和朋友們一起做遊戲的時,爸爸一個步箭衝上去把攔了下來。我好奇地問:‘爸爸你幹嘛不讓我出去玩呀?’爸爸說:‘我給你出一道題,如果這道題你答對了,我就讓你出去玩個痛快,但是如果你輸了,那就要接受懲罰,這個懲罰呢先不說,怎麼樣?’‘沒問題,爸爸你輸定了!’我興奮的說。題目是:小明今年3歲,他的爸爸呢今年26歲,幾年後爸爸的年齡是小明的'3倍呢?聽完後我不得其解。

後來我看見媽媽在客廳,就向媽媽請教了一下。媽媽耐心的分析給我聽:根據這個條件我們知道今年爸爸和小明的‘年齡差’是26-2=24(歲)。再根據爸爸的年齡是小明的3倍這一根據,寶貝你可以試着畫一張圖。我乖乖聽媽媽的話,拿出紙,畫了個圖,等我把圖畫完之後,便恍然大悟:他們兩個人過了幾年後‘年齡差’還是24歲,再根據差倍問題的解法就可以求出幾年後小明的年齡,用幾年後小明的年齡剪2歲就可以求出中間過了幾年。

26-2=24(歲 )

24÷(3-1)=12(歲)

12-2=10(年)

答:10年後爸爸的年齡是小明的3倍。

爸爸笑了笑說道:只有一個幾乎哦,如果你錯了就要接受懲罰,不能出去玩咯!

我心想,只有一次機會,就再檢驗一下吧。

驗算:

(26+10)÷(2+10)=36÷12=3

爸爸興奮地說:“恭喜你,答對了,作爲獎勵你可以出去玩了。”

有時候,做題也需要畫圖,往往簡單的圖,就能讓你一目瞭然,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