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教師教學日誌 15篇

教師教學日誌 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8W 次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經常寫日誌吧,寫日誌可以提升自己,它會讓你受益匪淺。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日誌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師教學日誌 ,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師教學日誌 15篇

教師教學日誌 1

“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教學理論中的精彩一筆,陶先生認爲“做”就是教學中的實踐環節,只有採用“做”這樣的實踐環節才能讓“教”與“學”合一。陶先生“教學做合一”的思想對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有重要的其指導意義。《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語文實踐。”即要讓學生在大量的、豐富多彩的“做”中,感悟、習得,逐漸掌握語文的規律。可以說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就是通過具體的“做”,將教師"教"授語文知識技能的過程與學生在應用中“學”得新知、提高能力的過程整合爲一種綜合的教學活動。

語文實踐活動是一種語文活動,緊密結合語文教材的各種“做”的活動應當是語文綜合活動的基本內容。其次,語文實踐活動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的語文活動,各學科與語文相關的“做”的活動都應該是語文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再次,語文實踐活動是一種實踐性非常強的語文綜合活動,各種貼近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做”的活動,也應該是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下面談一談我以“做”爲中心進行X年級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一些體會。

一、緊扣教材“做”,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X年級首次出現了“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這個全新的內容,這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但對於X年級的'學生卻是完全陌生的。再加上X年級的學生往往問題意識淡薄,他們還不太會主動引發問題進行思考。因此教師首先要緊扣教材,巧妙地設計和安排各種“做”的活動,縮短學生與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之間的距離,引發學生對於活動內容的高度關注,以此來落實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課程改革實驗教材的每一篇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名篇佳作,也是學生學習語文最主要的途徑,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首先可以緊扣每一篇課文展開。

教師教學日誌 2

一年級的孩子是天真的、無邪的,想到什麼就會說什麼。只要是老師說的,都會認爲是對的、好的。因此,在教學上,更容不得老師有任何的失誤、錯誤。

第一次教一年級語文,雖然信心百倍,但是又感覺手足無措,如何佈置語文作業,如何批改作業,如何備語文課,如何組織課堂。對於我都是那麼陌生,那種什麼都不會的起點開始,一點一滴的總結經驗,一次一次的去向老教師請教,兩個來月下來,最基本的教學總算是有了點眉目了。

但是,我希望自己的教學不是那種機械的、枯燥的。因爲這樣的教學,終究是很難提高教學質量的。對於孩子們,我也可能無形中加重了他們的負擔。因此,我試着讓自己的教學更生動、活潑,以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

例如,在教學寫字時,我不再是讓他們一遍又一遍機械地抄寫,而是通過自己的想象,把字跟孩子們熟悉的東西聯繫起來,就可以輕而易舉地記住字形了。例如在教“鳥”這個字時,我先把一張小鳥的圖片貼在黑板上,告訴孩子們,第一筆“丿”,是小鳥頭上的那根羽毛,下面的部分是小鳥的頭和眼睛,因爲長得小,寫字時頭和眼睛部分也要寫得小。再下面是小鳥的身體,比頭大一些,寫字時也要把身體部分寫得大一點。這時,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課後孩子們也很快地記住了它的字形。

我希望我的教學工作,不僅要取得好成績,還要讓孩子們輕鬆、快樂地學習,讓孩子們留下最美好的童年回憶。

一年級的教學,我驚訝其內容的新穎,識字編排上的形式多樣,同時又爲一年級上下冊要認識700多個漢字—那麼大的識字量所深深震撼。下面我就一年來的識字教學進行反思。

一、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願望

新課標在識字教學中提出“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的要求。要讓學生達到這樣的要求,濃厚的學習興趣就顯得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低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喜歡遊戲,在教學中把識字融入豐富的遊戲活動中,讓學生在新奇有趣的識字場景中體驗識字的快樂。

比如《在家裏》一課,我讓學生通過家裏的照片,展示、介紹自己家裏的陳設,創設一種家人在一起的場景,讓學生介紹家裏的每一個人晚飯後在做什麼。這樣一引導,使他們對相應的詞語產生興趣。學生情趣盎然,認真地讀、記詞語,學生在這種輕鬆愉悅的課堂氣氛中牢牢記住了漢字。

可是一年級學生識字,存在的問題是:學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決這個難題,通過實踐,我發現鞏固識字的最佳辦法便是讓學生進入“遊戲樂園”,在輕鬆、有趣的玩耍氛圍中記住漢字。

我從每天早晨讀書時間抽出5分鐘,用來識字、識記拼音,學生興趣十足。通過各種遊戲活動,使學生在自主實踐中興趣盎然地將所學漢字加以鞏固,加以運用。

二、倡導合作學習,利用差異促提高

由於學前教育水平參差不齊,導致了學生在識字方面的差異:有的學生一年級上冊要求認識的字學前差不多會認了很多字,但有的學生可以說還是一片空白。再加上學習能力的差異,如果要統一地從頭學起、從零開始,學生一定不喜歡,這樣就會影響教學效果。能不能將認識較多字的`學生作爲我們識字教學中的有利條件,讓他們成爲我們最有利的教學資源呢?我進行了嘗試:

1.培養合作能力,實現優勢互補。

剛入學的兒童大部分不會與他人合作,現在一般都是獨生子女,有的孩子甚至不願意與他人交往。但是通過我兩個半月的培養,學生已初步形成合作習慣。在識字教學時,我通常先讓學生嘗試讀課文,不會讀的除了藉助拼音認讀以外,還讓他們請教小組裏的其他同學或老師。在這一環節裏,小組成員就可以實現異質互補,會的教不會的,達到互相幫助、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學了一篇課文後,可以讓小組裏的同學互相聽讀課文,辨識生字,並告訴他們:如果你的同學讀得好,請你誇誇他;如果你的同學需要幫助,請你幫幫他。這樣做,既讓識字量多的孩子更有自信,也會讓暫時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獲得幫助。

2.聘任“小老師”,實現多元評價。

課堂上我要在短時間裏瞭解每一位學生的識字情況是很難的。於是我採用聘任“小老師”的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學生認爲自己已經掌握了剛學的(甚至是未教的)生字,就讓他讀給老師聽。對於確實讀得好的,就聘任其爲“小老師”,其他同學都可以到他那兒認讀生字。爲了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每一位識字過關的同學都可以被聘爲“小老師”。因此學生學完一篇課文後,就積極地到老師、“小老師”處認讀生字,學習主動性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三、拓寬識字途徑,擴展讀的數量

比如可讓學生把自己最愛看的電視節目名稱認下;把自己家的春聯認下;把常吃的方便麪名稱記下;把自己家的街道認下等等,在班會時間舉行各種形式的課外識字大比武,以此激發學生課外識字的興趣。這樣,將課堂與課外相結合,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識字量。

以上幾點僅是我個人粗陋的觀點,希望同行能給我多提供點更寶貴的經驗,讓我在識字教學中能得心應手,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師教學日誌 3

3月30日 星期三 晴

上午調好課去北城小學聽課,半天時間有些“人在曹營心在漢”的感覺。各種擔憂:晨讀和大課間跑操就拜託給桑老師了;收到馮同學家長的信息,小子昨天上吐下瀉還堅持來上課,讓我提醒他中午12點到傳達室吃藥,我怕忘記,趕緊發微信給趙老師和桑老師,讓她們關注一下,別讓馮同學跑操,有情況隨時與家長聯繫,但偏偏忘記說吃藥的事兒了,後來回校後問了馮同學,幸好他自己記得去傳達室了;中午吃飯,孩子們表現會怎麼樣?還會像昨天六年級的周老師經過我們教室忍不住要進來誇獎一下我們班秩序井然那樣好嗎?

其實,各種不放心說明我還是不夠自信,更說明我不夠信任孩子們,真正一個步入正軌的優秀班集體應該是老師在與不在是一個樣的。他們畢竟還小,上週就因爲陳同學做眼保健操不守紀律被扣了1分,導致全班51個孩子的所有努力白費,無緣流動紅旗。今天上午的英語課上,陳同學竟然能讓自己的一隻鞋子飛到老師的講臺前,這該是在座位上做出了多大的“努力”才辦到的?

下午回學校包班半天。 從車棚出來,只見一羣熟悉的身影在行政辦公室門口狂奔而過,氣溫回升,個個叫喊着,滿面紅光,如果一直這樣奔跑追逐下去,一點半開始上的第一課是完全沒辦法上的,擦汗的,喘氣的,嫌熱的,脫衣服的,扇風的,喝水的,要等他們氣息恢復平靜,注意力恢復集中起碼二十分鐘。這哪兒成呢?趕緊吆喝幾個孩子的名字:“沙同學,周同學、趙同學、鄭同學、黃同學......回教室做做準備,去通知大家顧老師回來啦!”看到我的孩子們一個拐彎趕緊消失在辦公樓的後面。

來到教室門前,門口堆了好多孩子,值日生們沒有掃完地不讓同學進教室,聽見埋怨聲:“誰說要進教室的?”看到我來了,有人嘀咕:“我說顧老師回來了吧?還不信。”我讓孩子們在走廊歇會兒,別追逐了,讓頭上的汗幹一幹。走進教室,看見吳同學在組長的安排下賣力地掃着地,扭頭看看黑板,赫然記着:張同學、夏同學、沙同學、周同學的名字。上課聽班幹部一一彙報:張同學做眼保健操的時候睜眼,被點名提醒後不改正還搞怪,預備鈴響了不靜息,惹同桌,中午考數學的時候,一會兒朝後問蔡同學做到哪一題了,一會兒將手伸進葛同學抽屜裏拿葛同學的計算器,一會兒拆下自己的計算器裏的電池玩兒,一會兒又用膠帶將兩張桌子粘起來;夏同學盛飯的時候說話,被斯湉點名後一直大喊大叫;沙同學做眼保健操的時候朝後轉了;周同學中午考數學時嘴裏發出聲音,在不需要用計算器的情況下,一直按計算器,(連下午的語文考試也拿出計算器炫耀)。

聽完班幹部們的彙報和其他同學的.檢舉揭發,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沒有發火,沒有批評,只用嚴厲的眼神看了那幾個被記名字的同學。班主任不在的半天裏,大部分孩子是有自律性的,大部分孩子對那些不守紀律的孩子是嗤之以鼻的,能站出來指責,能表現出不滿,這就說明班級大環境是充滿正能量的,這樣很好,有些孩子不是教育一次兩次就能“改邪歸正”的,讓他們在積極向上的班集體氛圍中慢慢受到薰陶和感染吧!佈置作業的時候,被記名字的(包括下午表現不好的)加做一項B作業。孩子們考完語文的時候,我給孩子們一人發了一塊牛軋糖,獎勵他們長大了,老師不在的時候能管好自己了。被記名字的孩子沒有,讓他們羨慕嫉妒恨去吧!放學時,夏同學指着黑板忐忑地問我:“顧老師,今天要留嗎?”

“不留!”

“爲什麼?”夏同學又驚又喜。

“你們已經受到懲罰了,既沒糖吃還要加一項作業。”

“哦!還好加的作業不多!”

“是不是加的作業不多以後還要被記名字?”

“不是。”夏同學搖搖頭,在其他孩子滿嘴的奶香味兒中走出教室排隊,準備放學。

教師教學日誌 4

今天我作爲保定市南市區焦莊鄉唯一的一名小學科學老師來保定進修學校接受省級小學科學教師培訓倍感榮幸。

7月24日上午是保定市進修學校,保定市小學科學帶頭人要強講師爲我們組織的開班典禮《走近進修,拉近你我》的破冰訓練,使我首先了解了進修學校的培訓宗旨是:互爲良師益友,共建和諧課堂;培訓理念是:促進教師的全面發展。課上,師生進行了互動交流,增進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瞭解。通過兩個小遊戲,營造了寓教於樂的學習氛圍,啓示我們每一個學員要融入的集體中來,在今後的學習中要團結互助,共同進步!通過上面的活動給我今後教學活動過程中的啓發式:在我的課堂上,師生之間應該有一種平等互助的理念,要尊重學生,老師真正成爲學生的好朋友,讓學生喜歡你這個老師,喜歡你教的科目,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獲取知識是非常難得的.。

上午的最後一個環節是:劃分學習小組,設計小組口號、設計組徽。在短短的時間內,我代表我們小組設計了組名爲《蓮池團隊》(古蓮池是保定的名勝古蹟,我們10名學員都來自保定市南市區,寓意在於:我們小組是一支聯合團結的隊伍。)小組口號是:齊心協力,和諧共進。我們的組徽是:外圍由雙層的五個花瓣組成,代表二十四中保定進修學校,,源於學生是祖國的花朵,學校是美麗的樂園。左下角是一個小荷葉上面是含苞欲放的花骨朵,預示着我們的學員來這裏進修學習,我們還很稚嫩。主體是一個大荷葉,中間一個主幹,上面是由幾個花瓣組成的盛開的荷花,,上方一邊是陽光,一邊是雨露,下面是潺潺的流水,右下角有一個蓮蓬和花骨朵對映。含義在於我們全體成員來到這裏學習起初是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在培訓老師的關懷、鼓勵(陽光)和鞭策(雨露)下,以組長(莖的主幹)爲中心,發揮學員根、莖、葉、花瓣……各自不同的作用,才能組合而成爲一個美麗的蓮花,經過10天的學習,希望我們能夠有所收穫(蓮蓬),將學到的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教學方法應用於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去!我感覺自己的設想很幼稚,其他組的表現很出色,但我努力了,爲我們小組做了一點貢獻,我收穫了開心和快樂。

下午我們接受了教師進修學校袁明月講師《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的講解,結合大量古今中外的具體事例,讓我們明白了爲什麼學習創新思維?什麼是創新思維?在科學教學中應該怎樣應用創新思維(質疑思維特徵、作用、類型、方法)創新組合思維的巨大作用等。

袁明月講師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講解的:

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是我們暫時無法改變的;

如果我們改變不了環境就適應環境;

改變不了別人就改變自己;

改變不了事情,就改變對事情的態度。

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給我的啓發是:我們的小學科學課程學生不夠重視,得不到學校領導的重視,教學儀器缺乏這樣的現狀我們沒有辦法解決,目前社會上公認的觀點是“沒有學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那麼我們應該做的是:我們應該加強自身修養,用淵博的知識,人格的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喜歡你這個老師,愛上你的課程,在你的課上時時刻刻有閃光點,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不斷地爲自己充電,這樣才能適應新時代的發展,成爲一個不落武的老師!(改變自己!)

教師教學日誌 5

語文教學的寬闊天地中,隱藏着豐富的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綜合性學習資源。語文教師應有劇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地開發綜合性學習的資源。

1、能從地域文化中獵取資源: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選題極爲廣泛,也極具共性化,不同地區可以開展不同的討論,每一個地區,甚至每一所學校,都有豐富的地域文化資源

2、能從自然景觀中獵取資源:生活中的語文無處不在,豐富多彩的自然世界爲語文綜合性學習供應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這些語文資源在學生眼裏是那樣真實,是那樣親切,增加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親密了語文和生活的關係。奇妙的大自然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愉悅了他們的身心,使他們的心變得敏感而美妙。

3、能從現實生活中獵取資源:在教學中,教師樹立起大語文教學觀,多元化教材觀,引導學生涉獵教材以外的寬闊領域,從現實生活中捕獲語文學習的契機,並擅長抓住語文與生活的關聯,引導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學語文、用語文,提高語文根本力量,讓學生在生活中看、聽、想、感悟、內化,從而形成自己的思索和見解。

學生的學習習慣是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種本能。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可以提高學習效率,而且有利於自學力量的培育。因此,培育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小學階段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那麼,在小學語文學習中,應當培育學生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1、預習與複習的習慣。

2、勤于思索與全神貫注的學習習慣。課堂是提升學生力量的主陣地,我們要充分利用這塊沃土,讓學生學到比學問更珍貴的東西,學會傾聽是要培育的一種最重要的力量,是綜合素養的表達。同學在課堂上能夠做到全神貫注、勤于思索,這樣的學習效果肯定會很抱負。

3、參加課堂學習活動的習慣。現在的課堂追求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小組活動特殊多,我們個別同學始終不參加小組學習。

4、多動腦,大膽發言,敢於表達自己見解的習慣。發言是思維活潑的表現,是訓練口才、訓練語言表達力量的時機,我盼望全部的同學,每節課都有發言的慾望。

教師教學日誌 6

在本階段的學習中,小學語文的綜合性學習作爲一種新的概念深深地映入我的腦海中,現在可以有時機藉助學習日誌淺談一下我本人對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思索。

綜合性學習就是以語文課程的'整合爲基點,加強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聯繫,強調語文學習與生活的結合,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推動與協調進展。它是一種既能表達小學生身心特點,又能表達語文學問綜合運用,聽說讀寫力量整體進展,語文課程和其它課程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嚴密結合的活動性的學習方式。它更注意於學習方式的自主、實踐、綜合;又注意於過程的開放和互動,它的內容選擇範圍廣泛、敏捷,以直接閱歷爲主。

就其特點而言,“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一種表達“超越課堂,超越學校”的學習模式,使學生置身於活生生的現實學習環境中,基於學生自己的閱歷,親密聯繫自身生活和社會實踐,體驗對學問綜合運用的學習形態,是學生的閱歷與生活爲核心的實踐性學習。

教師教學日誌 7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是人生成長的搖籃。” 兒童時期是人的許多良好個性品質、行爲習慣的養成時期,個人在家庭中接受人生的第一個教育歷程。因此,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成長中至關重要。家庭成員的社會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創新素質的水平高低決定了整個社會的發展程度,一個家庭的文明程度決定着整個社會文明的'程度。可以說,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社會道德之風。

實際生活中,卻普遍存在着影響孩子成長的八種家教方式:

嘮叨式家教,愚蠢的家教方式之一,會讓孩子感到煩躁;數落式家教,總是不停地批評孩子,反而會壓制孩子學習積極性;訓斥式家教,易讓孩子厭學,甚至逃學;達標式家教,抑制孩子發揮應有水平;疲勞式家教,給孩子身心健康帶來傷害;陪讀式家教,造成晅斉孩子缺失自我;催促式家教,高中數學教育教學日誌使孩子產生厭學情緒;愁容式家教,總在孩子面前板着個臉高中數學教育教學日誌,會讓孩子失去在家中學習的興趣。

“棍棒教育”和溺愛無度都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家長需要擺正心態,降低“身段”,在家裏給孩子創造一種“聆聽”的氣氛,讓孩子覺得大人尊重他的想法,這樣家長自然就能走近孩子的內心,做孩子的良師益友。孩子從出生到上幼兒園這段時間,主要是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而這段時間正是孩子性格成型期和智力高速發育期。高中數學教育教學日誌因此,我們說父母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引導者,高中數學教育教學日誌性格和智力的塑造者,高中數學教育教學日誌古語說得好,子不教,父之過。父母和孩子接觸最早、機會最多、時間最長,因而是孩子學習的最直接、最具體的榜樣。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地對孩子產生影響。俄國偉大的文學家托爾斯泰說:“教育孩子的實質在於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則是父母影響孩子最有力的方法。”因此,做父母的給孩子做楷模的關鍵是自己要先弄清楚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並努力把好的東西作爲榜樣傳遞給孩子。

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愛孩子?我的建議是:愛他而不寵溺他,教導他而不控制他,關懷他而不爲他包辦,懲罰他而不讓他覺得被拋棄。讓我們的孩子擁有更加完滿的原生家庭和原生家庭的愛。

教師教學日誌 8

“高效課堂”的大背景任務驅動着“有效教學課堂”,成爲當今教育課堂的關鍵詞。而作業設計是課堂的鞏固與延伸,能否保障其有效性,理應是我們教師追求“有效教學”不可忽視的問題,現作以簡單探討。

一、作業設計的合理性是有效性的前提

作業設計要具有合理性,否則,那有效性更無從談起。作業設計的合理性,從本意上說,要切實可行,要與本學年段學生的自身生理、心理特徵相適應,切不可有影響其身心健康發展的影像。爲達成有效性,從以下幾方面闡述。

1.目標上要規範。作業設計的目標,要與新課程接軌,如新課標上規定:“強調識字和寫字,小學語文課堂每天安排10分鐘練字。”我們的作業設置就要朝這個方向努力,一定不能佈置大量作業,而導致學生寫字不工整,從而與新課標精神相違背。與教學目標接壤,要貫穿本課時教參需要掌握的知識技能點。如《爬天都峯》作業設計:a. 抄寫本課田字格里生字2遍,注音並組詞。b.抄寫課本後《詞語表》該課詞語2遍。c.抄寫描寫天都峯險要的句子。這樣看似簡單而俗套的作業,相反卻夯實了雙基,字、詞、句方面均有練習,達到了教學目標,又符合“大語文觀”學習。課標上,也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語文習慣與能力。

2.數量上要控制。“作業佈置越多越好”的想法是完全錯誤的。一方面,孩子因急於完成作業,錯誤率難免會增大,甚者字體會龍飛鳳舞,怎能與當今課標要求的“書法課”相符。另一方面,不但沒有鞏固而知新,而是令學生陷於一片“茫然”,更有甚者會帶來對學習無興趣的負面影響,爲此作業設計應少而精。

所謂少,即據時間酌情而定,目標達成而確,嚴防“多多益善”的悖論。要從數量上控制住,過於簡單易掌握不佈置,同類作業不要重複。

所謂精,不是貪多濫造,而是要講究作業設計的開放性、思維性、基礎性。如《徐悲鴻勵志學畫》:文中徐悲鴻是怎樣勵志學畫的?談談具體事例。這不但考查對課文內容回憶理解情況,又鍛鍊學生詞語運用技巧。再如《蘑菇該獎給誰》一課,當 小白兔和小灰兔說出比賽結果和經過後,假如你是兔媽媽,你會把蘑菇獎給誰呢?這就考查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問題,還是一道思維性很強的題目。極少學生能說出兔媽媽的答案,大都會順着誰得第一獎給誰的思路,從而更加突出了敢和高手比才是勇敢者的主題。這樣精心的設計,不但使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一,而且也關注了三維目標的達成。

3.形式上要多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作業達到預期的效果,即有效,作業設置形式上要多樣化,讓他們有選擇性去做,以防量多化違規,還他們一個民主家庭作業模式。形式上不僅僅是書面的,還可以是背誦,預習,資料的查找等。這樣多樣性的設計,不但給學生有自由選擇的空間,而且部分作業還富有生活實踐性。如:上網查資料預習,背誦給家長聽等。多種形式會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自願主動地完成作業。另外,根據學生的差異程度特點,適時採取分層作業設置,力求融合開放性、遊戲性、生活性等特性。如:三年級語文習作寫《熟悉的'一個人》,就先讓學生嘗試練習外貌描寫我和同桌,當堂練習並交流,而且給及時評價,讓學生感到作文原來就是那麼簡單,都是來源於身邊生活,並富有好奇性與趣味性。

二、評價方式多樣化是作業設置有效性的保障

作業設置要真正達到有效性,靠設置有效性單方面顯然是不行的。因爲還有那些學習自主能力差的學生,沒有教師的監督檢查,無論作業設置有效性多麼高,對他們而言,都是無效的。教師要靈活採取多種評價方式,如:小組檢查、同桌互查、教師抽查等。切實從量和質兩方面把關,並及時訂正作業中出現的錯誤,從而來保障其作業設置的有效性的實施。但對於像日記此類的作業,還要收上來及時面批 ,光靠抽查不能達到一定效果。部分學生往往會三言兩語,或者隨便抄襲範文了事。面批,一則可以及時指出並更正日記中的錯誤問題 ,二則教師可借用批語與學生心語交流,從而拉近師生關係。

總之,作業設計的有效性是有效教學的必要性,要從本義上,目標上,講究其科學性、合理性。但是還要運用多種評價方式去保障,沒有後者作保障,前者的有效性,只是空空泛談。只有兩者相結合,才能最終打造我們的“高效課堂”。

教師教學日誌 9

長期的應試教育已經在不經意間磨滅了大多學生那份應有的自信與活力。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如何在教學的過程中,探索出一種方法,讓學生找到自信與活力、體驗到“我能行”的感覺,則是擺在我們教師面前亟待解決的難題。 我覺得賞識教育是最好的一種教育方法。

一、賞識——開啓學生的心扉

羅丹曾經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教學中也不是缺少好信息,而是缺少發現好信息的心靈。有個心理學家講述了他童年的故事:上小學時,他非常頑皮,課堂上總是不大安份,不時在老師講課時插上幾句,喜歡提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並經常在老師提問題時搶先答題。因此沒少遭一些老師們的白眼,如數學老師就總是看他不順眼,對他在課堂上的表現不是大聲呵責就是冷嘲熱諷,表現出極大的不耐煩,可對他學習上的失誤卻極盡挖苦。而語文老師卻對他非常賞識,有機會就讓他回答問題,並不時誇他腦子靈活,總是有讓人出乎意料的答案,當然,他對這個頑皮學生的缺點也不是一味的放縱,而做了適當的引導。他們兩人的不同態度,令他的自信心每天沉浮不定。賞識給了他信心和動力,使他的語文學習進入了良性循環,因此成績名列前茅;而偏見給了他內心的打擊和恐懼,使他的數學學習進入惡性循環,對數學的興趣銳減。我曾在班裏做過學生最愛上什麼課的調查。許多學生,尤其是後進生的回答:“最愛上語文課!”什麼原因呢?學生說:語文老師從來不歧視我們,他認爲我們都能行!因爲我曾這樣對他們說:“在老師的眼裏,你們沒有聰明與蠢笨之分,只有自信與不自信之分。那麼,從現在開始,找回你的自信,老師相信你們都是最棒的!” 短短的幾句話,開啓了學生封閉的心扉。使學生由於老師的賞識而增添了學習的慾望與興趣。有個叫翁健培的學生,上其它學科的課都無精打彩,惟獨上語文課信心百倍,他說:“語文課上能讓我找回我自己。”在一次升中的模擬考中,他居然語文成績名列班第一。賞識學生的行爲結果,從而強化了學生的學習行爲。

二、賞識——震動學生的心靈

古人云: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句話強調了學習的痛苦,而忽略了學習的快樂。其意在勸導學生勤奮刻苦地學習,但也容易使學生的情感閘門關閉,讓學生找不到學習輕鬆有趣的感覺。有這樣一種情況,當喜歡哪一位老師時,那老師所教的課就學得好,不喜歡哪一位老師時,那一位老師所教的課就學得不好。這實際上是情感在起作用,如果學習時調動了大腦的興奮神經,大腦就會產生一種愉悅的`情緒,就不會覺得學習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了。由於老師的賞識,師生之間彷彿架起了一座溝通之橋,把師生的情感聯結在一起。老師不是在傳授知識,而是把知識輕鬆地“流動”給學生,學生不是在被動地接受,而是主動地吸收。由此可見,賞識學生的行爲過程,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

三、賞識——走進學生的心田

賞識教育的靈魂就是溝通。適當地轉換老師和學生的角色,讓老師成爲學生,學生成爲老師,這樣做是建立在師生感情深厚的前提下,我班有個叫劉東義的學生,其它學科成績都非常優秀,唯有語文成績落後。通過交談,該學生在以往的學習中,由於種種原因,對語文課失去興趣。針對這種情況,我沒有急於給她講大道理,而是通過週記的形式與他交談,不但通過講一些名人的童年故事啓迪他,讓他在學習中找到自信,而且時常鼓勵他:“你是老師心目中的好學生,如果你能改變一下學習方法,多接觸語文知識,你會對語文越來越感興趣,加油!老師相信成功離你不遠!” 通過這些交流,使他逐漸在學習中找到樂趣,我還利用課前課後的時間找一些語文興趣題給他做,使他有一種成就感。俗話說:一份耕耘,一份收穫。他的成績提高很快,在最近的一次的語文考試中考了70分, 因此,賞識教育也要創設環境,以指明學生的發展方向。

四、賞識——敲開學生的心夢

學生都有好活動的天性,但在教學情景中的學生活動應是一種有組織、有目的性的行動,沒有教師的精心設計和引導的活動,學生就處於放任自流的狀態,或導致老師的“博學”壓抑學生天性的發揮。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非常有必要引入良性的競爭意識。在教學中,以小組爲單位,看哪個小組的同學發言踊躍,發言積極性高。然後評出日冠軍、周冠軍、月冠軍、學期冠軍。在舒展每個人天性的同時,又培養團體精神。對於缺乏競爭心理的學生,實行輪換“助教”制。讓大家有比較,有競爭。激發學生的潛力,提升學生的抱負,打破自身的侷限性。課堂,最好的“老師”就是學生本身,因此,課堂上老師有時故意向學生“請教”,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迅速把學生的思維調動到最活躍的狀態,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在“教”了老師之後有了成功的愉悅。對整節課的把握,老師就是不斷地設問,通過問題來讓學生開動腦筋,並跟上老師的思維,老師的作用是控制課堂的氣氛,把握問題的方向,具體的問題讓學生來做。提倡學生採取科學的態度進行爭論,對每個學生的發言,都給予正面的鼓勵。即使是錯誤的答案,也不能採取全盤否定的辦法,儘量找出其閃光點。

在大力推廣素質教育的今天,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增強學生的自信,已是必不可少。教師苦教,學生死學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賞識教育是教育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服“良藥”。

教師教學日誌 10

20xx年X月X日 晴天

特級教師程少堂的課上得生動活潑、引人入勝,他的'重要“法寶”就是把備學生、備學情作爲備課的最後一道“工序”,甚至讓每節課抖幾個“包袱”、說幾句幽默的話都備到了。吃透學情以後,我們不妨“順水推舟”,根據學生的理解、接受能力,確定教法、學法。比如說對於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他們不太喜歡聽老師過多地闡釋課文內容,我們可以少講甚至不講,讓他們自己去讀、去悟,自由地親近文本,而老師只對他們不懂之處加以點撥。如講蘇東坡的《惠崇春江晚景》一詩時,我發現學生們精力不夠集中,於是拋開課文,先從吃肉談起,接着說到東坡肉、蘇東坡,學生們自然對這

首詩的作者產生了興趣,愛烏及物,很激起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那節課,學生們情緒高漲,興味盎然。

教師教學日誌 11

今天是頂崗實習的第三天。

來到xx小學已經第三天。之前都是上美術課,雖然是學前班和一年級的,但沒覺得有什麼壓力,因爲畫畫還是蠻簡單的,畢竟我也學了一個學期的美術。那些孩子雖然也比較調皮,上課愛吵鬧、說話、跑出教室的、吃東西的、打架的等等,但還是在可控的範圍之內。今天下午給三年級的學生上語文課,指導老師讓我一個人去上的,結果,上課上的心碎了一地。

在正式給他們上課之前,他們總是問我,什麼時候給他們上課,我都說可能在星期五吧,他們聽了都很興奮,當時我也挺高興的。現在,現實給我狠狠地潑了一盆冷水,這麼熱的天,站在教室外,都覺得要打顫。學生喜歡你,並不代表你能把他們的課上好,不代表他們能認真地聽你講課,也不代表你在他們心中真正的位置有多重要。真的,我,站在教師的講臺前,什麼也不是,什麼也不是,頂多是個跳梁的小丑!

三年級的學生,按理說多少該聽老師的話了,但事實並非如此!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現在想想,爲什麼那麼多人喜歡談理想,不談現實,總有個原因的吧,現在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我,也該從豐滿的`理想中清醒過來!見過了太多市內小學的情況,再與農村的情況相比,我想人們常說的“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有道理的。如果叫我用一個字來形容這裏的學生,只有個“野”了。

我接手的這個班級,聽指導老師說在全鎮的考試排名中,名列倒數,至於具體倒數第幾,聯想到給他們批改作業、上課,猜猜也是八九不離十了。這樣的一個班,上課做什麼事的都有,作業不認真完成,佈置作業還討價還價的。唉!下午特別想給他們說,做作業不是買菜,不是想換價就能還的!總的來說,這個班級存在以下問題亟需解決:

第一,班級幹部。目前,這個班級的班委都是臨時的,正式的還沒選,因而大家身上的責任感都沒有表現出來。選班委,這事下個星期我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第二,班級班規。在後面的黑板上,寫的有班級的規章制度,但字跡模糊不清,應該是上一年級遺留下來的。接下來,在選好班幹部的基礎上,要班幹部協助我制定好班級版規,以讓其他同學認同服從。

第三,班級紀律。該班學生上課紀律太差,其行爲幾乎不受限制。下一步,怎麼讓班幹部協助我管理好班級紀律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點。

以上是目前我能想出來的下週必須要完成的事情,還有什麼遺漏的,想好再補充上去。

心傷歸心傷,該做的事還是要做。從自身的角度來說,我自己也有沒做好的地方。最重要的問題是,在學生面前,我沒能樹立起教師該有的威嚴,讓他們以爲我就是個毫無脾氣、任由他們揉捏的軟柿子。這可能從我踏進他們班級的時候,就埋下了禍根。接下來的工作,應該是在學生面前樹立威信,撿起屬於教師的威嚴。

這個週末,我要好好想想該怎麼治理這個班級了,估計很費腦筋,不知道將有多少腦細胞要陣亡了。

學校的老師週末都回家了,還好有同學到這來陪我。今晚,要好好睡一覺,明天,自己開火做飯,要放開胃大吃,爲後面的工作加油添汽。吼吼~~歡迎同學們來蹭飯哦,我在xx等你們哦。

教師教學日誌 12

八月是我們培訓的關鍵時期,在這段時間內,我係統學習了小學語文課堂的探究性學習,在我的不斷理解和創新的前提下,很幸運的又提出了一種創新的課堂教學方法:通過創設情趣的課堂活動,從而到達提起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觀性和主動性。詳細實施方法如下:

參加是自主學習的前提,爭論是最重要的參加。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抓住學生在自學中沒有得到解決的`問題,抓住最富製造性思維的問題,抓住學生間不同見解的焦點,藉助各種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形式,組織爭論活動,以實現自主學習的進展。

藉助表演活動綻開爭論

(1)課本劇表演

採納“思索——配對——共享”的步驟綻開對課文內容的爭論。

(2)“扮教師”表演

讓學生做教師,學生的“備課授課教學”,轉變了傳統的師生間單項傳遞學問的方式,使學生由學習的客體完全變爲學習的主體,完全進入自問、自查、自答、自悟的自學狀態中。可以確定,他們所得到的比他們原先想要學的要多得多。

其次,在充分表達了以學生爲主體的民主、和諧的氣氛中授課時—學生用已學的學問、已把握的根本方法發覺問題,評析問題,各抒己見,表達了一種“自我實現”的創新。

教師教學日誌 13

站上三尺講臺,開頭我的人生修行路,懷一顆感恩的心前行,陪着一羣折翼的天使成長便是我的歡樂。

有人說:“這些孩子一點盼望都沒有了,爲什麼你們還要花費那麼大的財力物力精力來培育,爲什麼不把資源投放在那些佈滿盼望的孩子身上呢?”我沒有答覆什麼,只是微微一笑,其實我們的目的就是讓原本沒有盼望的折翼天使佈滿盼望。生命個體的誕生自己是沒有選擇,有的人生來就口含金鑰匙,而有的人生來卻貧苦不堪,有的人生來健安康康,而有的人生來卻佈滿缺陷,生命本身是沒有對錯之分的,既然是無從選擇地路他們也只能孤獨地前行,我們能做的就是專心陪伴,使其儘可能地安康歡樂的成長。

一個自閉加腦癱的孩子在新學期與我見面的'時候很感動,爲了表達他對我們見面的熱忱,他很主動地要與我擁抱,我沒有拒絕孩子想要表達寵愛我的熱忱,於是也很禮貌地迎合他的擁抱並拍了拍他的肩膀,他感動的心情溢於言表,緊緊地擁抱着我並高高地踮起腳尖用小嘴貼在我的臉頰上,在我臉上笨重地嘬了一口,一時間口水喇子流了我一臉直到我的頸間,甚至衣服上也流了不少口水喇子,我輕輕地推開了他並給了他一個微笑,他滿足地笑着,四肢緊繃着着不知所措地舞蹈,口水喇子還在嘴角飄溢着,孩子發覺自己在我的臉上留下了口水喇子好像有點爲難,我裝作不以爲然地看着他笑了一笑然後匆忙回辦公室整理頸間的那一灘黏糊糊的東西。我怕傷了一顆幼小卻和善熱忱的心。

每天早晨我都是匆忙地奔忙在早課的路上,孩子們看到我都會熱忱的給我打招呼,用自己的方式表達着他們對我的禮貌和熱忱。走近教學樓時,言語障礙的孩子模糊不清地向我問好,有孩子遠遠地從窗戶裏邊給我遞出來一隻小手在空中搖擺,比尋常較大的弧度只爲讓我觀察他們的熱忱,那個豎得高高的大拇指在空中尤其奪目刺眼,立刻間心理暖暖地開頭了一天的瑣碎和繁忙。吃飯的時候,我們教師總是坐在靠裏邊的進門的餐桌,孩子總會禮貌且習慣性地給我們送紙,那一隻只肥嘟嘟髒兮兮的小手遞過來的紙巾有時候會讓我覺得有點爲難,起初的時候我是不怎麼情願用的,不是說自己有多麼講究,心理實在下不去手拿那紙來抹嘴,但是爲了照看到孩子的那份心願我還是每次都說感謝,甚至給孩子說你們自己用教師自己有的,然後把紙帶走扔到垃圾桶裏去了,但是孩子們照舊堅持每日都會有如此種種暖和的舉動,我想我是被感動了,用自己這一顆成人世界帶有顏色的心去度量孩子那顆童真單純樸實的心,自己暗自都覺得自己有些太不近人情,然後我也開頭願意承受他們給我們供應的紙巾,即使有時候看上去不那麼舒適,但終究那份心情是乾淨無暇的,乾淨程度要遠甚於我這顆腌臢的心。

今日上課的時候,我發覺一個智障的小女孩滿手都是黑球球的斑點,起初我還以爲她有啃手指的不良行爲,出於關懷和奇怪我靠近她,抓起她的小手認真看,一股惡臭撲鼻而來,原來是滿手的大便幹了以後結痂在她的手上,毫不誇大地說我實在沒能抑制住自己的心情衝出了教室,我站在教室門外調整了好幾分鐘才緩過神來,下課午飯的時候我要求每一個孩子必需先洗手後才能進入食堂就餐,我特殊要求那個孩子洗了三遍才允許她進食堂就餐。

細細想來,孩子的這樣或是那樣的不良行爲或是不恰當的舉動都確定是有緣由的,只是我們是否情願細細地去解讀他們小小的行爲舉動後的真相,他們身上那些可見的腌臢的東西可以洗去,但是我們心裏那些看不見的腌臢又該如何去祛除呢?

我站在講臺上是一名一般的教師,其實自己更像是一名前路漫漫任重道遠的修行者,通過自己的修行幫忙孩子們乾淨那些他們身上看得見的骯髒的污垢,更需要通過自我的修行來驅除自己內心的魔障,生命都是公平的,我心裏的這塊平衡木卻忽上忽下,修行的來路漫長我要好好走!

教師教學日誌 14

結合課堂教學談談我自己的看法:

①創設情境,誘發思考,逼近學生知識和生活經驗。如二年級王老師一開始就設計的套圈遊戲,引出“可能”、“不可能”、“一定”,利用好學生已有生活經驗,爲後續學習打下基礎;三年級楊老師結合學生二年級學習可能性的經驗,較好地利用已有知識經驗發展其進一步拓展思考。此外,兩位教師都不約而同創設了通話情境,關注學生的情感因素,調動學習主體能動性,效果較好。

②從學生最近思維發展區出發,變化問題處理方式,構建有效活動。課上來看,二年級王老師在處理例題“可能”、“不可能”、“一定”三種情況時是有所不同的,前面兩次活動用的是“試——摸——想”方式,後面一次活動則是“猜——摸——想”的方式,細小差別體現了老師在備課時的精細考慮,實踐來看也是較好的;三年級楊老師則十分重視學生思維的發展,“猜——實踐操作——感悟——總結”的教學痕跡明顯,這樣安排也起到了較好效果。

③協調組織,有效激勵。仔細想來,兩節課上練習的安排都是精心設計的。二年級課上的“轉盤、看圖、放球、描述”等活動層次清晰,循序漸進;三年級的“拋色子”、“放鉛筆”等活動的安排處理也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④研讀教材、研讀學生,抓住細節。很多環節的處理都很細緻,很多老師在課後都談及,這裏就不再重複。想到一處細節兩位老師注意到了,就是課本上所說的“任意摸一次”,老師在課上都較細地處理好,保證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可以看出,我們的老師們還是能夠注意讀懂教材再上課,並不是囫圇吞棗,一帶而過的。

課後大家也提出不少好的建議,我在網上看到一些恨中肯的意見,表示贊同,這裏我也想簡單說幾句。二年級的課在實踐環節略顯急促了些,課前應該考慮好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時間安排上還需再合理些,有些生成的問題還要老師更機智處理好,比如一些學生說到的“不可能不會”就可以和“一定會”聯繫起來,發展學生思維;三年級的課板書設計需要調整,畫“正”字統計結果和表格中數據不對應,“放鉛筆”等練習處理可以再開放些,比如還可以拿出鉛筆使得各種顏色鉛筆數一樣,不一定就是要放。

教師教學日誌 15

“興趣是的教師”,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這是學習語文的關鍵。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重在啓發學生思索,以公平對話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重點培育學生的'學習方法,使其主觀能動性得以更充分的發揮,使其學習變爲愛學樂學。有些學生學習興趣深厚,學習效率高。語文課對於他們來講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在這種開心的心境下,同學們都會沉醉於課文所表達的喜怒哀樂中,同時也會樂觀的動腦筋思索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這樣的興趣指導他們學會獨立思索和學習,創新理解文字和詞語,從而到達事半功倍的效用。

語文是一門語言,是重要的交際工具,語言表達力量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在平常的課堂教學中我常常以此作爲教學重點來訓練。但課堂時間究竟有限,這必需靠生活點滴積存。在教學過程中我發覺有的孩子讀書力量差,這就無形地成爲學習語文的障礙,所以讀書力量的培育勢在必行。在以後的語文教學中,我將重點訓練朗讀,盼望家長協作。在家庭訓練中,我懇請家長重視讀說訓練,並可以時刻留意培育孩子的語言表達力量,建議家長在專心傾聽孩子讀書的同時,給他一些掌聲,一句鼓舞,一份自信。平常,您可以引導孩子預習新課文,指導孩子朗讀課文。假日裏,引導孩子閱讀兒童着作,或背誦古詩詞,讓孩子實踐一下,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