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歲月邊上甜稈酒QQ日誌

歲月邊上甜稈酒QQ日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7W 次

記憶裏,我的父老鄉親愛把好吃喝留到過年時享用,爲的是辛辛苦苦年到頭,美美實實過年關。於是,一到年前的十冬臘月,家家都精心地準備着,磨魔芋長豆芽炸圓子,殺年豬打豆腐吊稈酒。

歲月邊上甜稈酒QQ日誌

十冬臘月天太短,特別是一到臘月,時間的腳步簡直是兼程而行,看着看着,年跟夕逼了,老家“愛一盅”的人特別着急;看着看着,“除夕翻黃曆——年裏沒日子了!”老家“愛一盅”的人忙着“吊酒”。

俗話說“臘半月正半年”,的確如此——“愛一盅”的人着急自己的“甜稈酒”,過年沒有釀成甜稈酒,等於這個年過得無滋無味,拿鄉親們話說“唉,年沒有過成!”

“甜稈”或曰“甜高粱”,鄉親們暱稱之爲“甘榨”,無論如何都要留出自己一畝三分地兒來種植它,用它來釀出親情味很濃的甜稈酒。我不擅飲酒,但喜聞甜稈酒香,尤喜觀看“吊酒”過程,從中能領悟到飽含着父輩們“過日子”的生活哲理。

對於“甜稈”或暱稱“甘榨”,我在心裏琢磨着,認爲它是從南到北,一路小跑,身子跑瘦了,腿也跑細了,由粗壯壯的“甘蔗”變成了細挑挑的“甜稈”,在一雙雙佈滿老繭的手裏變魔術似的成了瓊漿玉液。

“甜稈酒”先用繁瑣的工序進行“釀”,後用獨特的方式名曰“吊酒”才“吊”出來的。我訪問了老家的一位知名釀酒師,他說“吊”是以形取名,源於過去從山澗中取飲用水,將竹竿一剖兩半,再打通竹結相連,山泉水沿着“竹渠”流到取水點,下放一個瓦缸或木柖蓄水。山泉水流到吊在半空中的竹簡口就飛流直下,濺起美麗的水花,發出動聽的聲音,其狀與甜稈酒從“酒餾子”流出神似。

“酒餾子”,吊酒用的很重要的一個裝置。取一段直徑約五寸幹實木,精加工製成“φ”形或“中”形,後端是方榫,以便嵌入空圓臺狀的“酒樽子”的上檐口處的小方孔中。

前端上面用撓刀撓出一道凹槽,再用筍葉將酒餾子前端包紮成鴨嘴形狀,以便從“酒樽子”上腰部位的小圓孔穿出;,“酒餾子”中間部位狀如盛菜盤子,盤上雕刻成像平臥的“非”字形凹槽,主凹槽與“酒餾子”前端內凹槽連通。中間部位很關鍵,安裝好後的這個部位正好對着“天鍋”的鍋底。

“天鍋”是一個大鐵鍋,是吊酒裝置中的製冷設備,是相對於酒竈上加熱出蒸汽用的“地鍋”而言。“天鍋”平蹲在“酒樽子”上方,鍋底與酒樽子之間用稻草纏繞成的.“酒圈”密封。

這些主要裝備已到齊,可以進行安裝了,開始吊酒了。

酒竈上埋好地鍋,添足水,鍋口上平放幾個木條,上面鋪一塊麪積略小於鍋口的竹笆,合上酒樽子,用稀泥將酒樽子與地鍋口重合處的一圈密封嚴實——差點忘了,還得留一個添加地鍋水用的口子。

現在燒火,燒大火,將地鍋水燒得沸騰起來,趕快從酒窖中運來第一批次甜稈稈均勻倒進酒樽子裏,把蒸汽壓住。真快,蒸汽又上來了,第二批次的甜稈稈趕快蓋上,第三批第四批,夠了,安裝酒餾子,架上天鍋,添滿冷水。你看看你看看,忙得忘了拿接酒的傢伙什,好厲害的“酒頭子”通過酒餾子流掉了!

幸虧這時酒股子還不粗。燒大火,清亮亮的酒股子越來越粗,越來越燙,趕快更換天鍋水,頭鍋水吊出的酒號稱“頭氣燒”,衝得很,倒到火裏轟轟燃。中間出來的叫“落裝兒”酒,綿軟不烈正喝。換了幾次天鍋水後,酒變淡,成了“尾子水”,用來做醋或泡臭豆腐。第一樽酒結束,出酒糟,如法炮製第二樽酒。

“吊酒”的過程轟轟烈烈,釀酒的過程辛辛苦苦,並且一年只有一次,有道是“一年一度甜稈熟,一舉一動皆辛苦,一點一滴好敦厚”。

甜稈春季育苗,夏天插秧,秋季採收。將採收回來的甜稈一根根地去葉剝殼,然後扎捆立放晾曬。這期間要做好兩樣工作,一是加工“酒麴”,一是製作“酒酵母子”。“酒麴”是用麥麩伴麪粉加水按一定比例攪拌,然後用長方形的木匣子盛裝,再赤腳上去狠踩,壓成狀似一塊塊青磚,到山上去採來上乘黃蒿包裹住,集中放在大木缸裏“上汗”。

一個月後解開黃蒿,將這些“青磚”曬乾備用。取用時就用彎刀剁碎,再過篩,再將篩面上面粗的部分用木棍敲打,直至加工成粉末狀,這便是酒麴了。它與煮熟了的玉米糊糊也按比例摻和一起,集中放置一段時間後便成了“酒酵母子”。

這時,甜稈也晾曬得差不多了,取來用鍘刀鍘成短節節,同備用的“酒酵母子”一起攪拌均勻,然後集中放置在事先挖好的土窖中發酵。約莫一個來月的時間,也就差不多到了臘月中旬,打開密封土窖的一小角,任取一個甜稈稈嚐嚐,有辛辣之味了,好,該吊酒啦!